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麻手术预防肺部并发症是外科手术后所关注的问题。因全麻药物影响氧气、二氧化碳换气,出现肺通气/血流灌注下降,肺功能受损加之气管插管引起局部粘膜损伤,呼吸道纤毛运动受损,呼吸道清除受到抑制,细菌易于进入呼吸道,致呼吸道感染。我科2001年3月-2004年3月对100例腹部手术全麻术后患者加强观察及护理,  相似文献   

2.
肺不张、肺炎是全麻开胸手术后最常见的呼吸道并发症,也是60岁以上患者术后第2位最常见的死因,严重影响病人的康复和预后。传统的呼吸道管理方法叩背排痰法不仅能加重患者的痛苦,还会引起心律失常等并发症。自2006年3月以来,我们将综合胸部物理疗法应用到开胸手术后病人的呼吸道管理中,有效地促进了痰液的排出,对呼吸道并发症起到了良好的预防作用,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根据老年患者呼吸道的特点,为预防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我们针对全麻下行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进行了呼吸道方面的管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做如下总结。  相似文献   

4.
全麻手术预防肺部并发症是外科手术后所关注的问题.因全麻药物影响氧气、二氧化碳换气,出现肺通气/血流灌注下降,肺功能受损加之气管插管引起局部粘膜损伤,呼吸道纤毛运动受损,呼吸道清除受到抑制,细菌易于进入呼吸道,致呼吸道感染.  相似文献   

5.
心脏手术尤其是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后,呼吸道并发症比例比较高,有资料报道高达15%~60%,在体外循环手术死亡中,因肺部并发症死亡占39%,因此呼吸道管理是心脏直视手术后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我院自1996年以来,共进行心脏直视手术366例,由于我们系统地按呼吸道管理常规进行护理,术后呼吸道并发症占2.69%,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黄鹦  黄国伟 《微创医学》2010,5(3):305-306
患者腹部全麻手术后的呼吸道护理与管理是防止肺部并发症发生的关键.老年人由于胸廓呈桶状,肺弹性回缩力变小,呼吸肌萎缩,使呼吸运动降低;加上呼吸道纤毛功能及保护性咳嗽的敏感性下降,使抗感染能力差,而且老年患者生理储备功能普遍减退,调节和适应能力减低,再加上腹部手术及麻醉的损伤,手术后更容易并发肺部并发症.因此,做好老年患者腹部全麻手术围手术期的呼吸道的护理,对于病人术后的恢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科自2006年1月至2009年6月针对老年腹部全麻手术患者加强了呼吸道的管理,采取综合护理措施,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103例全麻手术的患者在术后给予雾化吸入治疗,减少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103例全麻术后患者施行雾化吸入。结果:103例行全麻手术的患者术后无一例出现呼吸道并发症。结论:全麻术后患者进行雾化吸入治疗可以减少或避免呼吸道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因其解剖位置,手术方式采用在全麻下开胸根治术,全麻过程中的气管插管及手术时打开胸腔,胃代食管或结肠、空肠代食管进入胸腔内都可引起呼吸系统并发症。因此,呼吸道管理在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中显得非常重要。1 临床资料我科自2  相似文献   

9.
婴幼儿全麻手术的呼吸道管理附属医院儿外科俞娟芬婴幼儿特别是新生儿的生理解剖有明显特点,为了保证手术安全而且要求手术后恢复平顺,手术后的呼吸道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我科1993年内共施行年龄为1天~5岁的婴幼儿手术13例,其中1岁以下为7例,均为全麻。除1...  相似文献   

10.
<正>骨科患者的手术时间长,创伤大。为减轻其痛苦,方便手术,在麻醉方式上大多为全麻。全麻时为便于气道管理,通常使用气管插管。气管插管会使气管粘膜的清理功能遭到损伤,呼吸道分泌物不易排出,少量滞留在呼吸道;气管插管时的物理刺激又会使患者咽部粘膜水肿感到咽痛不适,易诱发呼吸道感染。因此,减少骨科患者全麻术后呼吸道并发症是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环节。2013年12月至2014年5月我们对40例骨科全麻术后患者采取雾化吸入进行干预,缓解上呼吸道不适、  相似文献   

11.
胸外科患者的围手术期的呼吸道护理与管理是防止肺部并发症发生的关键,开胸手术创伤大,切口疼痛,胸部正常活动受限,全麻过程中的气管插管,特别是老年人,长期吸烟者和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术后易发生呼吸系统并发症,因此加强围手术期呼吸功能训练,对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缩短病程,具有重要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全麻下经纤维支气管镜小儿呼吸道异物取出术的护理及手术配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74例行全麻下经纤维支气管镜呼吸道异物取出术患儿临床资料。结果 74例患儿均在全麻状态下经纤维支气管镜取出异物,其中花生仁46例,笔帽13例,瓜子仁10例,小纽扣5例,无1例患者因手术操作不当或护理不合理而导致并发症出现。结论在行小儿呼吸道异物取出手术时,需要护理人员做好科学、全面的手术护理及配合,从而确保患儿能够安全、顺利地渡过手术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我院全麻腹腔镜妇科手术的护理经验。方法选择全麻腹腔镜妇科手术86例,对术前准备、气腹压及充气速度控制,全程特殊体位及调节、术中监测、呼吸道管理,术后头痛、下肢酸痛、麻木等并发症的预防等方面的经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术野充分,术者操作方便,整个手术过程HR、SBP、DBP、SpO2和PETCO2与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PIP气腹后明显升高rP〈o01)。术后并发症少。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良好的呼吸道管理,特殊体位安置,气腹压安全管理,严密的术中监测,积极的预防术后并发症是此类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谭惠莲 《实用全科医学》2011,(12):1972-1974
目的探讨婴幼儿全麻术后麻醉恢复期垫用爱心小枕的效果,以减少婴幼儿全麻术后麻醉恢复期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选择3岁以下全麻术后婴幼儿278例,按时间先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术后回监护室后观察组使用爱心小枕垫肩颈部,对照组按常规护理,即予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观察两组婴幼儿呼吸道分泌物潴留、舌后坠、呕吐、误吸窒息等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发生误吸窒息观察组3例(2.17%)、对照组13例(9.29%);因舌后坠发生呼吸道阻塞窒息的观察组发生2例(1.45%)、对照组10例(7.14%);因呼吸道分泌物聚积致呼吸道阻塞引起低氧血症的观察组发生3例(2.17%)、对照组15例(10.71%)。结论给全麻术后婴幼儿麻醉恢复期垫用爱心小枕能有效减少误吸窒息、舌后坠等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率,临床应用效果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氯胺酮、丙泊酚(静安)、苯磺阿曲库铵全麻诱导加术中人工高频通气供氧应用于呼吸道异物取出术的优点。方法对67例小儿呼吸道异物取出术采用氯胺酮、静安、苯磺阿曲库铵全麻诱导,术中人工高频通气,观察手术进展及术后复苏情况。结果 67例除2例因病情严重转上级医院继续抢救治疗外,其余均顺利完成手术,在复苏室复苏并拔管。结论氯胺酮、静安、苯磺阿曲库铵全麻诱导方法及术中管理措施适用于小儿呼吸道异物取出术。  相似文献   

16.
小儿因哭闹不配合手术,全麻在小儿麻醉中必不可少,气管内插管在小儿麻醉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可使解剖无效腔显著减少,保证呼吸道通畅。本实验将小儿全麻复合骶麻与单纯全麻两种方法行对照比较:患者生命体征,所需麻醉费用及术后苏醒拔管时间。  相似文献   

17.
对 5 7例小儿呼吸道异物取出术采用咪唑安定、异丙酚复合液行全麻诱导 ,术中保留自主呼吸 ,以高频通气辅助供氧 ;结果 5 7例除 1例因诱发支气管痉挛中止手术外 ,其余均顺利完成手术 ;认为本麻醉方法及术中管理措施适用于小儿呼吸道异物取出术  相似文献   

18.
在开胸手术中,手术体位多采用侧卧位,麻醉方式多采用全身麻醉,全麻状态下侧卧位可导致手术病人呼吸循环障碍、神经损伤和皮肤压疮等并发症,安全合理的安置手术体位是预防这些手术并发症的关键,也是手术成功的基本保证。我院从1999年6月至2004年12月在全麻下开胸手术并采用侧卧位者258例,通过进行合理安置手术体位并适时进行肢体按摩,无一例因手术体位不当引起的并发症发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陈丽红 《华夏医学》2006,19(4):810-811
鼾症手术患者术前大多有气道狭窄,通气障碍,并呼吸循环异常,因此强调对这类患者除按全麻苏醒期一般护理外,重要的是气道管理,加强麻醉苏醒期呼吸系统的监测,提高拔管安全,保证有效的气道回路,防止呼吸道并发症,使鼾症手术患者平稳度过麻醉苏醒期。鼾症(包括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常由于咽腔狭小,引起多种并发症,手术患者在麻醉苏醒期容易发生气道梗阻,因此呼吸系统的监测、气道的管理格外重要。  相似文献   

20.
全麻因具有安全性高、适应证广、麻醉效果容易管理等优点而被临床广泛应用;而气管插管作为全麻中一种必不可少的操作技术,既可以在手术中保持呼吸道通畅,提供充足的氧供,又可以防止窒息和误吸。但由于插管对喉部和气道的刺激及损伤,以及患者清醒后因活动受限、不能正常交谈、对环境陌生、吸痰刺激等原因,容易出现烦躁不安、恐惧、吐管、脱管、自行拔管等严重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