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是一部苦难的史诗,让人们认识什么是真正的苦难,并告诉人们在没有上帝的世界中,应该怎样克服世界的荒诞和“卡拉巴佐夫式的气质”:那就是象基督一样为信仰受难。《卡拉马佐无兄弟》并不是一部“复调小说”,而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用特殊方式写成的“启示录”。  相似文献   

2.
《卡拉马佐夫兄弟》是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所创作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它凝聚了陀思妥耶夫斯基一生的思考,也是其文学作品中的巅峰著作.作品中存在着丰富的与孩子们有关的形象,并且具有重要而特殊的意义,本文重点分析了柯里亚和伊留莎这两个孩子的形象,并引发了相应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是一部充满了多声部对话的复调小说,但通过"符号矩阵"对其中人物的信仰及各自命运走向进行分析后发现,在表面独立的复调背后又隐藏着作者的统一意识和宗教关怀。文章采用格雷马斯的"符号矩阵"理论来分析这篇宗教小说,借以呈现该小说的另一种面貌。  相似文献   

4.
《卡拉马佐夫兄弟》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品之一,小说以宗教观念为基础,以精神复兴为主题,以哲学思想为内涵,深入挖掘了人性的双重特质——罪恶与自由。罪恶主要体现在弑父线索和人物内心的表达上,自由主要体现在人物个性和人物思辨的过程中。小说双重主题的表达对当时社会人文主义观念和精神世界的重构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论《卡拉马佐夫兄弟》中自由与罪恶主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陀思妥耶夫斯基长篇小说代表作《卡拉马佐夫兄弟》对“自由”与“罪恶”进行了深刻探讨,体现了陀翁的世界观与创作观。小说中的自由主题隐藏在人物个性之中,凸显于主角的思辨过程;罪恶主题则体现于人物内心的罪恶与全书的弑父线索中。两大主题在小说中的体现方式,彰显了二者间的潜在联系,即不同的自由观引发犯罪或赎罪。而这,正是陀翁对“自由”与“罪恶”的哲学思考。  相似文献   

6.
张岱 《文教资料》2008,(26):26-28
<卡拉马佐夫兄弟>中运用了双重的互文性策略:与<圣经>及<哈姆雷特>等存在文本间指涉的互文性和在"对话"和"对位"的叙述手法下发生文本内在的互文性.通过该策略小说在宗教文化背景中发挥了对西方文学"弑父"母题的反思,并完成了关于上帝存在与人类信仰等问题存在主义式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卡拉马佐夫兄弟》立足于俄罗斯文化的土壤,贯穿着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宗教信仰,反映出具有“卡拉马佐夫气质”的“俄罗斯人”的真实精神景观。在这一精神景观中,信仰为人与神之间建起了一座雅各之梯,人性之中或善或恶的因子皆折射出非实存状态的神性光芒。  相似文献   

8.
通过大量使用仿格体、讽拟体、暗辩体语言和对叙述视角进行独特的选择,文本的多义性在《卡拉马佐夫兄弟》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陀思妥耶夫斯基高超的语言叙述技巧不仅为小说叙事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彰显了他多义性叙述背后的本质——对话精神。  相似文献   

9.
关于《卡拉马佐夫兄弟》,评论界的话题特多,尤其是新近的评论,评论者立足于己的角度,得出了许多新的话语,都是可资借鉴的。而笔者认为它的社会性主要还在于表现对"卡拉马佐夫气质"的揭示上。本文将对作品中的人物分三组(卑鄙无耻的丑恶灵魂——费多尔和斯麦尔佳科夫,处在美丑、善恶的尖锐矛盾中进行悲剧性挣扎的分裂内心——伊凡和德米特里,用基督的爱去拯救世界上的罪恶灵魂——阿辽沙)进行剖析,来看看他们各自是怎样共同表现"卡拉马佐夫气质"和"赎罪观念"的。  相似文献   

10.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是一部苦难的史诗,让人们认识什么是真正的苦难,并告诉人们在没有上帝的世界中,应该怎样克服世界的荒诞和"卡拉马佐夫式的气质":那就是象基督一样为信仰受难。《卡拉马佐夫兄弟》并不是一部"复调小说",而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用特殊方式写成的"启示录"。  相似文献   

11.
《文学教育(上)》2013,(21):160-160
近日,英国《卫报》的读者们评选出了他们心中最值得一读的十部长篇小说。它们分别是: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威廉·梅克皮斯·萨克雷的《名利场》、米格尔·得·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菲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塞穆尔·理查德森的《克拉丽莎》、玛格丽特·米切尔的《乱世佳人》、托马斯·曼的德山》、查尔斯·狄更斯的《荒凉山庄》。  相似文献   

12.
《罪与罚》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颠峰之作,其中的对话超越了简单行文方式的含义而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形态和内涵,细考起来,饶有意义。大学生拉斯科尔尼科夫是《罪与罚》中的对话核心,  相似文献   

13.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大多是关于基督的 ,但它并不是肤浅的礼赞和膜拜 ,在作家那里 ,信仰不是那种廉价的、可以俯首拾来的恩赐 ,相反 ,它总是伴随着怀疑、反抗和拒斥。如果说 ,他最终在自己的作品中传达了上帝的声音 ,但有一点不容忽视 :他也始终保持着对上帝的怀疑  相似文献   

14.
人类按其生存状态可划分为三类 ,即“庸人”、“思想者”和“行动者”。‘思想者’和‘庸人’共同构成了《罪与罚》的人物世界 ,却没有“行动者”的身影。“庸人”在陀思妥耶夫斯基那里不是指身份 ,而是强调其精神的萎缩。“思想者”也不是指身份 ,而是强调其精神上的崇高意味  相似文献   

15.
由于陀思妥耶夫斯基深受戏剧的影响,所以他的小说《白痴》表现出戏剧化的创作倾向。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时间紧凑集中、道具突出、人物对话戏剧化、场景布置和角色设计符合戏剧要求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杨磊 《教师》2011,(14):114-116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俄国文学史上非常重要的作家,"对话性"是其作品的一个重要因素,包括人物之间的对话和主人公内心独白。通过"对话",不同的思想在一起交融、碰撞,充分显示了作品复杂深刻的思想内涵和高超精湛的艺术特色。"对话"的艺术特色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罪与罚》中表现得十分突出,深入挖掘其中的"对话"艺术对我们理解《罪与罚》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追忆似水年华》与《卡拉马佐夫兄弟》这两部小说分别是法国作家普鲁斯特和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陀思妥耶夫斯基与普鲁斯特分别被认为是现代主义的鼻祖和先驱,两部作品不仅写作年代大致相近,而且都以心灵或精神的真实为创作旨归,它区别于18世纪感伤主义以来的心理小说,不仅是精神的表现,更是精神的反思。  相似文献   

18.
陀思妥耶夫斯基作为19世纪俄国文学黄金时代的文学作家,其长篇小说早已名扬四海,短篇小说也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促使他成为屹立于世界文学殿堂的不朽丰碑.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贯穿了他的创作生涯,见证了他的创作思想和手法的发展与变化.其中,长篇小说《赌徒》是一部他在其最短时间内完成的、优秀的美学著作,整部作品具有强烈的...  相似文献   

19.
江北的《白月光》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有着惊人的神似,都讲述了一个“在路上”的故事。在《罪与罚》中,陀思妥耶夫斯基书写了拉斯柯尼科夫从杀人到被捕的过程,作者将整个故事的节奏放慢,再放慢,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