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福煦 《园林》2005,(2):8-9
留园位于苏州阊门外,此园始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迄今已有四百余年的历史。留园最初为大官僚徐泰时的花园。清代乾隆末年,转为刘蓉峰所得,并加修葺,于嘉庆三年(1798)落成,当时更名为寒碧山庄,又名“花步小筑”,人们也叫它刘园。清光绪二年(1876年),官僚盛康(旭人)据此园,吸取诸园之长,重加扩建,“遂谐刘园之音,仍其音而易其义”,改名为留园。  相似文献   

2.
3.
陈骅  复鸣 《园林》2007,(4):10-11
在苏州古典园林诸园中,留园一向以建筑的华瞻和空间艺术而享誉于世,位于留园中部山池主景区东南角的花步小筑与古木交柯一组小庭院就是其建筑空间处理的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4.
卜复鸣 《园林》2007,(6):14-15
留园的东部有一组以峰石为主体观赏景物而独立营建的建筑庭园,其布局以冠云峰为中心,周遭环以廊榭亭台,从而形成了一个具有山水意趣的相对闭合的空间(图1),这对当今住宅庭院的园林式布局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卜复鸣 《园林》2007,(5):10-11
留园的揖峰轩原为园主读书、作画、抚琴、弈棋之所。清代乾嘉年间寒碧庄(即留园前身)主人刘恕酷爱峰石,但当时著名的瑞云峰已被移到了苏州织造署中,而冠云峰又尚在园外,“尝欲置庄中未果”,所以便把精心搜罗到的十二奇峰置于寒碧庄内,并自号“一十  相似文献   

6.
史文娟 《建筑师》2018,(5):98-106
芥子园相关文字,既不同于大量留存于世的访客或园主之园记,也不同于计成相对专业的《园冶》,而是夹杂着经济考量与现况妥协、具体生活需求进而诉诸技术操作、自我欣赏玩味进而建构审美观念的独特文本。借由考察芥子园相关文本,略窥芥子园的物质空间构成,并透过李渔极具个人色彩的造园实践接近其园居生活,通过分析这一明末清初著名文人的造园理论,思考当下园林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陈丹  孟凡玉 《华中建筑》2009,27(7):173-177
“步移景异”是中国传统园林的一大艺术特色,包含空间转换与景致变换两重意思。以留园为例,选取从入口到还我读书斋一段,将园林实体要素看作提高空间维度的点,研究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给“步移景异”一个空间说法。  相似文献   

8.
空间是客观存在,但基于空间认知的书写却是主观且需识别的文本。人们认知空间,受阅读前人文本、现场实物空间、当下利益活动等多重影响,又展演于新的书写和营建,再影响后人的空间感知。以晋祠为例,从空间的朝向、定位、秩序、边界等方面,梳理晋祠的空间书写及文本再构。在此往复之中,晋祠的“概念”“体系”“历史”才逐渐明确起来。据此指出,近代对传统空间的模式化解析,或许难以还原早期营建。  相似文献   

9.
文本再构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水平对教材进行整合和处理,力求构建一个新的、有实际意义的、有完整情景的语言材料,并组织学生在新的情景中巩固和运用所学语言,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本文从为什么要“文本再构”,如何进行“文本再构”及“文本再构”对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综合阐述。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7,(11)
现行的教材之中都含有较多的非连续性文本,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是阅读教学的一部分,也是学用结合的重要途径。通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从阅读中来渗透写作,促进阅读与写作的融合,丰富课堂内外的衔接。以读促写,以写促读,引导学生从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实践中,挖掘写作的实用性,增强学生的写作热情,升华阅读与写作的统合。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5,(2)
读写结合是突破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瓶颈的出路。本文以外研版英语教材的阅读文本为例,探索通过文本阅读来有效促进英语写作教学,并阐述了教师应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挖掘写作因素,从注重文本语言知识积累、关注文本整体研究两方面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  相似文献   

12.
肖馺 《建筑学报》2023,(3):117-121
借用罗兰·巴特的“文本”视角,围绕1960年出版的《桂离宫:日本建筑的传统与创新》及其相关书籍写作,将它们视为关于桂离宫的“文本”,结合创作语境、图像呈现、文章评述进行细读。在这一过程中,关于日本桂离宫的写作成为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们所重构的“作品”:通过图像和写作“符号”,对日本桂离宫进行了一系列的印象重构。其目的并非在于完整地反映建筑的原貌,而是通过“能指”的形式表达,建构适用于现代主义语境范畴的“所指”内涵,创作出现代主义审美视角下的开放式阅读体验。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4,(2)
针对文本图像拍摄质量低下,而导致OCR系统识别率不稳定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文字笔画结构的文本图像校正算法,主要是在图像的预处理中对待处理像素点进行基于文字笔画结构的特征分析,实现目标和背景像素的校正,再结合局部二值化算法进行处理,分析其噪音分布特点采用邻域去噪进一步优化处理结果。实验表明,本文算法能够很好的适用于处理质量低下的文本图像,处理效果从视觉图像和识别率上都能满足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4,(2)
常态阅读下,"一千个哈姆雷特"有可能存在,因为可以是随意的、六经注我式的,也许还有故意误读,但悲与喜、是与非依然会受到文本制约,文本本身的"真实主题"是引起读者共鸣的关键因素。阅读教学中,"一千个哈姆雷特"则不可能存在,因为教学文本都承担着特定的课程任务,其主旨都融入了编者规定性的理解,价值观与审美情趣的正向引导尤为突出,规定性的理解学生是必须接受的。没有了文本的语义与主旨的核心内涵、真实主题,忽略了文本特定情境的规定性,"一千个哈姆雷特"就会使课堂迈向虚无之途。  相似文献   

15.
沈康 《新建筑》2006,(2):4-8
空间形式作为一种独特的形式语言,是建筑创造不可或缺的物质表达方式。如何在从“建筑”到“建筑”的学习之外,引入对其他艺术形式的文本阅读与研究,培养学生形成自身独特的空间语言创造力和思维方式是近几年来在教学实践中探索的一个方向。主要对两个课程中从电影文本的阅读到空间形式生成的介绍,通过对电影情节、内容及结构的分析,启发学生寻找个人认知问题的视角、研究问题的方法,并将之转化为空间形式语言的表达及具体场地的应用和物件的生成。它既是对培养从研究、形式模型的生成到具体应用的思维过程的总结。同时也是对这一课程的反思。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9,(2):107-113
在互联网世界中,图片是传递信息的重要媒介。特别是电子商务、社交、搜索等领域,每天都有数以亿兆级别的图像在传播。自然场景就是我们所处的生活环境,自然场景图像中存在着大量的文本信息,例如路标信息、商店门店信息、商品包装信息等。随着深度学习的发展,基于深度学习的文本检测技术也逐渐流行起来。文章主要提出的是基于R2CNN的文本检测算法。在R2CNN算法的基础上对算法的结构进行改进,最终算法在ICDAR2015数据集上的召回率为87.2%,精确率为81.43%。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9,(21)
"非连续性文本"始于"PISA2009阅读素养测试",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要求阅读的文本之一。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教师要善于挖掘语文教材、学生生活中的"非连续性文本"资源,拓宽学生阅读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4,(11)
本文以英语文本的研读来阐述提高学生英语语言表达综合运用能力的价值意义。发挥文本的引导推动作用,注重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的主观潜能,通过研读深思和主动探究来增强表达运用技能。探讨英语文本研读对提高学生英语语言综合表达运用能力具有积极引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4,(10)
对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来说,"知人论世"是一种相当重要的文本解读方法。课堂上,"知人论世"的常规触发方式是"人世—文本",这背离了学生常态的阅读逻辑,从一开始就扼杀了学生自发探究的可能。"知人论世"应当由文本本身来触发。教师可抓住教材注释、行文的疑难点、文本的结尾对学生进行触发,如此便可实现"知人论世"的价值,发挥其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真正作用。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8,(12)
标点符号的作用并不在语言之下,很可能还会超过语言文字。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提高对文本中标点符号的重视程度,要以标点符号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开展文本细读活动,以此促进学生语感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