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研究了P204萃取尼的实验条件,在0.36mol.L^-1H2SO4介质中,用1mol.L^-1的皂化P204萃取铌,其分配比大于7。  相似文献   

3.
超临界萃取技术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物质处于超临界状态下的物理特性,介绍了超临界萃取的基本原理及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4.
新型萃取剂萃取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两种新型双叔胺类萃取剂进行萃取应用的研究,考察萃取温度、稀释剂、初始酸浓度、萃取剂浓度、相比等几个因素对萃取效果的影响。通过与三辛胺对硫酸溶液做萃取效果对比试验后得出:4,4'-亚甲基-双(2-乙基-N,N-二辛基苯胺)的萃取效果较好,它的抱酸量比三辛胺提高了33.5%。  相似文献   

5.
以石蜡为溶剂,用固态萃取法研究稀土-硫氰酸铵-磷酸三丁酯体系的稀土萃取情况。并确定,在TBP用量5.00mL,NH4SCN用量为2.8g时,各稀土元素的分配比D均大于10,因此,可以将该体系用于萃取分离稀土元素。  相似文献   

6.
7.
8.
本文进一步研究了螯合-中性协同萃取体系:1-苯基-3-甲基-4-(2′-氯苯甲酰基)吡唑酮-5(PMCBP)分别与三辛基氧膦(TOPO)、二辛基亚砜(DOSO)、二环己基亚砜(DCyHSO)和磷酸三丁酯(TBP)的二甲苯溶液从盐酸介质中对铕(Ⅲ)的萃取.实验结果表明均有明显的协同应采用斜率法测定了协萃配合物的组成为:EuA2·Cl·B(HA=PMCBP,B=TOPO,DOSO,DCyHSO,TBP).中性萃取剂的协萃能力是:TOPO>DOSO>DCyHSO>TBP.计算了它们的萃取平衡常数,并且讨论了协萃机理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螯合-中性协同萃取体系:1-苯基-3-甲基-4(2'-氯苯甲酰基)吡唑酮-5(PMCBP)与三辛基氧腾(TOPO)的二甲苯溶液从盐酸介质中对钕(Ⅲ)的萃取.实验结果表明有明显的协同效应.采用斜率法测定了协萃配合物的组成为Nd(PMCB)2·Cl·TOPO.计算了萃取平衡常数,并且讨论了协萃机理.  相似文献   

10.
P204萃取Sc和Ti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分配比-反应平衡常数直线斜率法测定出用二-(2-乙基己基)磷酸萃取Sc(Ⅲ,Ti(Ⅳ)的萃取化合物的组成分别为ScAs,HA及TiA4(HA表示P204)。用等摩尔系列法测定的结果进一步证审了斜率法测出的Sc的萃取化合物组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1.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作者介绍了超临界流体的特体,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基本原理,萃取工艺,超临界流体的选择,并对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N235萃取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N235萃取铌的实验条件,在5.0mol.L^-1H2SO4介质中,加入0.24mol.L^-1的Na2SO4和1mol.L^-1的N235萃取铌的分配比大于6。  相似文献   

13.
王岩 《丹东纺专学报》2002,9(3):20-20,2
本文以分配定律为依据,对间歇多次萃取中次数和效率的关系及不同分配系数时最佳萃取次数的选择等问题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为了将粉煤灰浸出液中稀土元素钇萃取分离出来,利用协同萃取体系对粉煤灰浸出液进行研究。本文先以纯的氧化钇浸出液为研究对象,用2种萃取剂二磷酸酯(2-乙基己基)(P204)、2-乙基己基磷酸单2-乙基己基酯(P507)协同萃取单一稀土元素氧化钇浸出液中的钇,探究萃取钇过程中的最优参数。结果表明,在2种萃取剂P204和P507体积比为3∶7,2种萃取剂总体积分数10%,油水比(O/A=1.33),接触时间为30 min,溶液pH为1.4,温度25℃的条件下,钇萃取率可达到89%,协同萃取系数R最大值为1.7,表明2种萃取剂在此条件下对钇的萃取有很好的正协同作用。在上述实验基础上,将最优条件适用于粉煤灰浸出液中钇的萃取,结果发现,在协同萃取体系下钇(Y)与镧(La)、铈(Ce)、镨(Pr)、钕(Nd)的分离系数β_(Y,La),β_(Y,Ce),β_(Y,Pr),β_(Y,Nd)分别为222.82,142.82,146.97,119.81,均高于P204和P507单一萃取体系下的分离系数,表明协同萃取体系可以将钇与其他几种稀土元素很好地分离,为工业生产中分离稀土元素提供理论指导。利用恒摩尔法和斜率法,推测出P204与P507协同萃取稀土元素钇的萃合物结构,并确定其萃取机理方程式。  相似文献   

15.
在单因素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法,考察有机溶剂、萃取次数、萃取温度、料液比四个因素对米糠油提取率的影响,并优化得到最佳米糠油提取工艺条件。实验表明,米糠油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A2 B2 C3,正己烷作为提取溶剂,萃取次数为3次,萃取温度为70℃,料液比为1∶5,在次工艺条件下,米糠油提取率达到18.84%。  相似文献   

16.
由氯化钾和硝酸制取硝酸钾.通过氯化钾和硝酸进行反应获得硝酸钾晶体.并尽量完全的回收硝酸和更高浓度的不含钾的盐酸,母液被一种有机溶剂萃取.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分配定律为依据,对间歇多次萃取中次数和效率的关系及不同分配系数时最佳萃取次数的选择等问题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18.
以高位阻叔胺萃取剂N3418自盐酸溶液中对Pd(Ⅱ)进行了萃取研究。对萃取时间,水相的酸度,水相pH值,萃取剂的浓度、稀释剂等影响因素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用硫脲作反萃剂对反萃率进行了探讨,应用连续变换法,饱和法、斜率法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为1:4,并用红外光谱对萃合机理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9.
20.
UHMW—PE冻胶丝的萃取机理及萃取剂的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