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研究早期机械通气结合镇静镇痛在高血压脑出血围手术期控制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中的作用。方法:对比性分析修文县人民医院2020年1-12月采取术后延迟麻醉复苏早期机械通气结合镇静镇痛治疗的4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观察组)和按相同标准收集的2018年1月-2019年12月采取术后立即常规麻醉复苏及治疗的72例患者(对照组),共117例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观察组低氧血症、收缩压≥180 mmHg、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再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周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预后满意率(97.78%)高于对照组(83.33%)(P<0.05)。结论:以稳定呼吸循环功能为中心环节,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原发性疾病的治疗和各种并发症的防治,提供一个稳定的内环境或条件,将机械通气在术后立即应用,作为预防性的治疗措施,对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早期小骨窗开颅手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3月泰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6例)、观察组(46例)。对照组给予早期大骨窗开颅手术,观察组给予超早期小骨窗开颅手术,两组均随访1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意识恢复时间,比较两组术前与术后7 d收缩压(SBP)、心率(HR)、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及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肽Y(NPY)水平,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65%,高于对照组的63.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意识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血清BDNF水平较术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SBP、HR、DBP、MAP及血清NSE、NGF、NPY水平较术前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镇痛镇静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2017年9月-2019年9月选择100例在我院治疗的因高血压导致脑出血的患者。将这些患者采用掷骰子的方式分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局麻下的全脑血管造影术。常规组在术后提供咪达唑仑静脉泵入治疗,试验组综合镇静镇痛治疗。躁动状况与各项疗效指标评价时间分别为术后1 h、6 h、16 h、18 h。结果术后6 h开始试验组患者的躁动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术后6 h开始试验组患者的SBP、DBP、HR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镇痛镇静治疗的临床疗效突出,可以更好的杜绝躁动所导致的临床风险,提高临床干预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人性化护理联合早期综合护理干预运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微创颅内血肿引流术中的价值。方法:选择雷州市人民医院2021年4-9月纳入的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25例,研究组开展人性化护理联合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前后测定两组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生活质量(QOL)、生活能力(ADL)评分,护理结束后评价满意度,统计两组并发症,比较两组护理结果。结果:干预前两组的NIHSS、HAMD、HAMA、QOL、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97、0.539、0.236、0.157、0.262,P=0.693、0.593、0.815、0.876、0.794),干预后研究组NIHSS、HAMD、HAMA低于对照组,QOL、ADL高于对照组(t=5.199、6.549、7.800、14.237、12.665,P=0.001);研究组满意度为92.00%,高于对照组的68.00%(χ2=4.500,P=0.034);但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00%,...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技术(SWI)在脑出血早期诊断及病因判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筛选急性期脑出血患者(30例),常规行头颅CT、磁共振成像(MRI)常规序列(TlWI、T2WI、FLAIR、DWI)、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及SWI序列,统计分析患者脑出血病灶范围、病灶数量、病因检出率,评价SWI对脑出血早期诊断的敏感性及准确性。结果 SWI检出出血病灶39个,检出率为100.00%;常规MRI序列检出出血病灶31个,检出率为79.48%;CT检出出血病灶27个,检出率为69.23%;三种方法出血病灶检出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SWI序列显示出血范围较MRI常规序列、头颅CT略大。SWI检出脑淀粉样变性2例,海绵状血管瘤1例,静脉畸形1例,动静脉畸形1例;MRI常规序列漏诊静脉畸形和淀粉样变性患者3例,头颅CT未能检出脑出血特殊病因患者5例。MRA检出有不同程度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患者22例。结论 SWI序列与头颅CT、MRI常规序比较,能够更准确地检测脑出血病灶及出血范围,同时能够更敏感地检测脑出血的少见病因。MRI联合MRA及SWI能够为脑出血的早期病因诊断提供更多、更准确的信息,是急性期脑出血的最佳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超早期与早期血肿穿刺引流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12月无锡市惠山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时间的不同将其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各51例。常规组发病6~12 h进行血肿穿刺引流术;试验组发病<6 h行血肿穿刺引流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术前、术后2 d、4 d、6 d神经功能,术前、术后2个月日常生活能力,并发症及预后情况。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短于常规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d、4 d、6 d,试验组中国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CSS)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个月,两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提高,试验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试验组预后情况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早期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有利于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7.
8.
目的:分析研究急性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手术时机选择以及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5年1月的急性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资料84例实施回顾性分析,按照患者发病到手术的时间将84例患者分为超早期组、早期组以及延迟组,将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超早期组患者恢复意识的时间相对比较快,手术之后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的几率低于早期组以及延迟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超早期组以及早期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延迟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急性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手术时机选择,对患者预后的影响非常重大,应该在超早期为患者实施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早期体位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生活能力及肢体功能状态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2月-2019年12月的8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早期体位护理),每组43例.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肢体功能(Fugl-Meyer量表)及自护能力(ESCA量表)评分.结...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早期康复联合高压氧治疗对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及功能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108例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简单随机法将入选患者分为对照组(予以早期康复治疗)和观察组(予以早期康复联合高压氧治疗),每组各54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肢体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心理状况及治疗后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感觉症状、肌力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患者感觉症状、肌力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法(Fugl-Meyer assessment of motor function,FMA)评分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us estimate,MMSE)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和欧洲卒中评分量表(European Stroke Scale,ES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FMA评分和MMSE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NIHSS评分和E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体健康、活力、生理职能、生理功能、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社会功能、躯体疼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联合高压氧治疗可有效恢复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和肢体运动功能,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临床应用锥颅穿刺抽吸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提供指导建议。方法将88例具有手术指征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采用锥颅穿刺抽吸引流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颅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预后、血清不同时间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差异。结果治疗组患者在术后12小时、第7天及第14天的NS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经统计学检验,仅治疗后第7天与第14天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术后并发症,治疗组17例(38.64%)明显低于对照组[29(65.91%)],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生活能力分级对照组患者Ⅰ级少于治疗组,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临床应用锥颅穿刺抽吸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短期疗效明显优于传统开颅手术,具有并发症少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联合奥拉西坦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认知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基础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尼莫地平联合奥拉西坦治疗。治疗前、后进行CT扫描测定血肿和水肿体积,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简易精神状态表(MMES)、巴氏指数评分(BI)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肿和水肿体积均减少,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减少,MMES和BI评分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尼莫地平联合奥拉西坦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效果显著,能有效减轻脑血肿和水肿状况,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研究探讨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于脑出血患者护理中效果。方法将88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分别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护理及常规护理,对比两种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均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更快康复,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软通道穿刺引流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BNP、CRP、Hcy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7月进行治疗的7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本研究的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成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开颅手术,观察组采用软通道穿刺引流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情况,治疗前后血清BNP...  相似文献   

17.
目的讨论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方法将2012年3月~2014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80名脑出血患者均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健康教育的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以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接受健康教育程度。结果观察组的健康知识掌握率为97.5%,对照组为57.5%,观察组在关于脑出血护理的知识和技巧以及对于疾病的态度都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的采用可以帮助患者获得更加完整的健康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丹红注射液对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微创术后患者早期神经功能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89例HICH微创术后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三组,A组28例患者采用丹红注射液治疗,B组30例患者采用高压氧治疗,C组31例患者采用丹红注射液联合高压氧治疗,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点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第3、5、7、14、28天,三组患者血清CRP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C组患者CRP水平显著低于A组和B组(P<0.01)。C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1)。结论高压氧联合丹红注射液可以明显促进HICH微创术后患者早期神经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石狮市医院收治的84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病例纳入时间为2020年1-6月.依据患者采用的治疗方案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n=42)以小骨窗开颅术治疗,观察组(n=42)以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情况、手术结局、神经功能、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引流术在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30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式,观察组采用微创穿刺引流术,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3.3%;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7%,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0%,两组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微创穿刺引流术临床疗效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