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基于Multisim的三相电路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晓鹏 《现代电子技术》2006,29(14):131-133
三相电路是日常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广泛的电路,通过实验方法研究和分析三相电路的运行情况显得很有必要,但由于三相电路的实验有一定的危险性,而且某些故障性实验可能会对元件甚至整个电力系统造成破坏,因此三相电路的实验难以实施。通过三相负载对电路的影响的理论分析,阐述了供电系统中采用三相四线制的原因,并利用Multism仿真软件进行仿真。通过虚拟实验的方法验证了理论分析的结果,表明了运用Multism仿真是进行电路分析的一个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EDA(E1etronic Design Automation,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是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杰出成果,是以计算机技术为基本工作平台,结合了电路分析和模拟及数字电子技术等方面的技术成果,为电子工程技术人员开发的一种电路仿真实验软件。现在的EDA软件已经能够完成模拟或数字电路的开发、设计、仿真实验;集成电路的设计、仿真实验;印刷线路板的设计等工作。而且在仿真软件中有各种虚拟仪器仪表,可以对所设计电路的全部功能进行系统的测试、优化设计。可以在仿真运行时,根据电路的运行情况调整器件参数。  相似文献   

3.
针对模拟电路中的硬故障,提出了一种基于马氏距离统计学原理的快速定位方法。利用Pspice电路仿真软件,对ITC'97基准电路集中的连续状态可变滤波器电路进行电路建模及故障注入仿真,用Pspice与Matlab软件的数据接口技术,将无故障及各故障状态的仿真数据导入Matlab中,进而在Matlab环境中进行小波变换处理及马氏距离的计算,并以马氏距离作为定位故障元件的依据。经检验,这种故障定位方法对模拟电路硬故障具有快速定位的能力,而且测点少、在线计算量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刘刚  张欣  杨芳 《电子科技》2012,25(6):145-148
利用电路仿真软件Multisim8对其进行仿真分析,仿真分析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一致,并根据扩音机驱动电路的特点,在仿真原理电路的基础上建立子电路,进行层次化的模块电路管理。由于Multisim8能够有效地完成电路仿真及辅助分析等工作,因此在电路分析与设计中综合运用仿真技术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EDA(Eletronic Desig nAutomation,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是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杰出成果,是以计算机技术为基本工作平台,结合了电路分析和模拟及数字电子技术等方面的技术成果,为电子工程技术人员开发的一种电路仿真实验软件。现在的EDA软件已经能够完成模拟或数字电路的开发、设计、仿真实验;集成电路的设计、仿真实验;印刷线路板的设计等工作。而且在仿真软件中有各种虚拟仪器仪表,可以对所设计电路的全部功能进行系统的测试、优化设计。可以在仿真运行时,根据电路的运行情况调整器件参数,以获得理想的输出结果。利用EDA技术可以使企业…  相似文献   

6.
习大力 《电子科技》2013,26(4):140-142
采用Multisim8软件创建负反馈放大电路,利用其虚拟仪表和仿真分析了功能测试和仿真分析负反馈对放大电路的影响,通过对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理论研究和利用Multisim8仿真软件对电路实际工作情况进行模拟,根据二者结果的对比,研究并提出了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的Multisim电路仿真研究的方法。Multisim8仿真分析中图像清晰、现象直观、结果精确,是一种有效的辅助实验手段。  相似文献   

7.
Multisim在三相电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能直观、全面了解对称三相电路的特点并加深理解中线在不对称三相电路中的作用,采用Multisim软件对三相电路仿真的方法,通过万用表的测量值以及示波器的实时波形,分析实验结果并验证理论;与实验室实际操作相比,该方法不仅无危险性,而且具有许多实验室实际操作无可比拟的优势,对提高教学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彭晨  但伟  王波 《半导体光电》2015,36(2):202-204
利用OrCad软件的Model Editor模块建立了PIN光电探测器的Pspice仿真模型,对比分析了PIN光电探测器的实验数据与仿真数据,对PIN光电探测器仿真模型进行修正.最终建立了可用于电路仿真的PIN光电探测器的Pspice模型,该模型有助于设计人员在工程设计之初,利用仿真软件对光电接收电路进行仿真优化.  相似文献   

9.
以三相瞬时无功功率理论为基础,建立了谐波检测的数学模型。利用Matlab软件建立了谐波检测的仿真模型,并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实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准确及时的检测出三相电路中的谐波电流。  相似文献   

10.
一种基于多频灵敏度分析的模拟电路K故障诊断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模拟电路灵敏度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多频灵敏度K故障诊断方法,详细说明了多频灵敏度K故障诊断方法的原理和步骤。针对模拟电路中最常见的双故障进行了电路仿真,仿真结果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王晓亮 《电子质量》2012,(5):34-35,49
Multisim10以其灵活和高效的特点克服了传统实验的局限和缺点。在教学中,运用Multisim10仿真分析电路实验中的疑难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电路知识并掌握这款软件,起到改善实验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基于Multisim的数字时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允峰 《现代电子技术》2012,35(10):184-185
为了提高电子电路实验教学质量,引入了Multisim仿真软件,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做了数字时钟的实验,得到了正确的结果。得到的结论:利用Multisim强大的功能对电子电路进行仿真测试,可以提高电路的设计和分析效率,提高电子电路实验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EDA(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中Multisim7.0软件平台的功能特点.利用EDA技术进行设计性实验的研究与开发,是改革传统电子电路实验教学模式的有效途径,能帮助学生掌握最先进的电子电路设计方法和技能.结合EDA技术在电子电路设计型实验中的应用实例分析,阐明了利用Multisim7.0软件平台进行电子电路设计的优越性,其方便的更改电路和元器件参数的能力,使得能够更快更好地进行电子电路设计与仿真分析,同时缩短设计电路的时间,因而是一种全新的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4.
Multisim是一款广泛使用的EDA软件.尽管Multisim软件提供了多种激励源,但是在其元件库中并不存在一种提供任意激励波形的元件.结合教学实践,采用Multisim元件库中提供的分段线性信号源来实现任意激励源,具有简单、易用、适应性广等特点.给出了任意激励源的设置方法,包括数据点输入和数据文件输入方法,并通过例子来说明该方法在求任意激励下动态电路响应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MultiSim 8在含受控源电路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金贵  倪平 《现代电子技术》2010,33(6):65-66,74
介绍国际上流行的电子电路辅助设计、分析软件Multisim 8,以及其运用于电子线路实验带来的巨大优势。由于受控源一直是电路分析中的一个难点,在此采用Multisim 8软件对电路基础中舍受控源电路进行仿真分析,并给出仿真结果,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实验证明该软件可以方便准确地分析含受控源的复杂电路。此软件引入课堂,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对电子技术课程的学习兴趣,经教学实践验证,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为了准确直观的理解4种典型功率放大电路的电路特性,文中研究了基于Multisim的功率放大电路的仿真测试。首先介绍了Multisim软件常用的分析方法。其次通过Multisim平台建立了4种功放电路的仿真模型,对其进行了瞬态分析和傅里叶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基本型功放电路前端串接运算放大器可以提高电路稳定性,减小电路的交越失真。  相似文献   

17.
基于Multisim的电子线路分析与仿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宁 《现代电子技术》2012,35(2):31-32,35
针对传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在教学中引入Multisim进行辅助分析。利用Multisim对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典型电路进行仿真,其各项结果与理论一致,且可以很方便地改变电路元件参数,观察不同条件下电路的工作情况。将虚拟实验和传统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探索精神。  相似文献   

18.
Multisim10在模电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使模电教学更加具有直观性和实践性,将一种专门用于电路仿真和设计的EDA软件Multisim 10引入教学中。以模电课程中普遍反映比较抽象难学的3个知识点,即多级放大电路、放大电路的反馈和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特性为例,对一个多级放大电路进行了仿真,并利用Multisim 10中的虚拟仪器和软件提供的分析功能,显示和分析了当改变某个元件参数后对电路输出结果的影响,说明了利用Multisim 10能将模电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使模电教学变得更加直观清晰。另外不需要很大的成本也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实践证明,将该软件引入课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