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以菌丝体生物量为指标,研究了2,4-D、IBA、NAA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鸡腿菇JM-08发酵过程中菌丝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均能使鸡腿菇JM-08菌丝体生物量不同程度地提高,并确定了它们的最佳作用浓度。其中NAA的促进作用最明显,使菌丝体生物量比对照提高了53.7%。  相似文献   

2.
生长调节剂在香菇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用三十烷醇、α-萘乙酸和玉米素处理香菇507菌丝体,并测定菌丝生长速度和羧甲基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愈创木酚氧化酶的活性。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生长调节剂对香菇菌丝体的生长速度及三种胞外酶活性的影响不同。三种生长调节剂虽能影响菌丝生长速度和三种胞外酶的活性,但不能改变其变化趋势。此外,本文还讨论了菌丝生长速度和三种胞外酶活性的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黄绿蜜环菌在生长调节剂三十烷醇、培养液起始pH值和培养环境温度的变化对菌丝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基加入生长调节剂三十烷醇1.5×10-7mg/mL效果显著,菌落直径达4.238cm,而对照只有3.237cm。培养液起始pH6.0~7.0时,菌丝体细胞干重达到5.474~5.828mg/mL。而培养温度在25~30℃菌丝体生长迅速,细胞干重达6.910~7.232mg/mL。  相似文献   

4.
生长调节剂对猴头菇菌丝体利用碳源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菌在营养生长过程中要向环境中分泌酶类,将基质中的大分子有机化合物分解成小分子物质作为自身生长的碳源。用生长调节剂处理菌丝体可促其生长,但关于真菌碳源利用的机理及生长调节剂对该过程的影响还未见有报道,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 一、材料和方法 (一)菌丝体培养 猴头菇菌种为农大1号,进行常规培养,温度20~25℃,湿度60%~65% (二)试验处理 A.菌丝体喷赤霉素(0.5ppm)6ml;B.菌丝体上喷2,4-D(8ppm)8ml;C.对照喷水8ml。 (三)酶活性测定 纤维素酶按滤纸法,1U=1μg还原糖/h;多酚氧化酶用碘滴定法;还原糖含量按3.5-二硝基水杨酸法。  相似文献   

5.
对褐菇菌丝体主要的生长因子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褐菇菌丝体生长最适温度为20-22℃,在pH5-9范围内均能生长,最适宜pH6.0-7.0。最适碳源为葡萄糖,对氮源的选择上无差异,较适合菌丝体生长的维生素为VB6和VB1,添加氯化钙能促进菌丝体生长。  相似文献   

6.
从培养基的配方、微量元素的添加、工业废料的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调节、农药的应用、环境污染和辐照因素等方面,综合论述了近几年来人们对平菇菌丝体生长代谢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采用液体摇瓶培养法,以菌丝体生物量为指标,探讨了6种矿质元素对茶薪菇菌丝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钼、锌、钴、钒和铁等能促进茶薪菇菌丝体的生长,而铁对茶薪菇菌丝体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黄酮是药用真菌桑黄最为重要的活性成分之一,为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桑黄液体发酵培养中黄酮产量的影响,以6-苄氨基腺嘌呤(6-BA)、激动素(KT)、吲哚丁酸(IBA)、水杨酸(SA)、2,4-二氯-苯氧乙酸(2,4-D)、萘乙酸(NAA)、赤霉素(GA3)和脱落酸(ABA)等8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作为外源添加物,测定不同处理桑黄液体发酵7 d、9 d、11 d的菌丝体生物量及胞内黄酮含量,并计算发酵11天时胞内黄酮总产量。结果表明,相比空白对照,6-BA、KT、IBA、SA、2,4-D能显著促进桑黄菌丝体生物量增加(P<0.05),但作用效果与发酵时间段有关,NAA无明显影响,GA3和ABA引起桑黄菌丝体生物量显著下降;KT、6-BA、IBA和SA能显著提高桑黄胞内黄酮产量,NAA和2,4-D无明显作用,而GA3和ABA则抑制桑黄黄酮代谢。综合比较,8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中以KT对桑黄菌丝体生物量和黄酮代谢的促进作用最明显,在桑黄液体发酵培养时添加KT有助提高黄酮产量。  相似文献   

9.
《食用菌》2015,(6)
以木蹄层孔菌菌丝在不同培养基上的菌落直径及生长势为考察指标,研究不同质量浓度无机盐、维生素、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木蹄层孔菌菌丝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200μg/m L K+,400μg/m L Na+,0.6μg/L吲哚乙酸,0.6μg/L和0.4μg/L的2,4-二氯苯氧乙酸,1μg/L和0.4μg/L的赤霉素对木蹄层孔菌菌丝生长具有极显著的促进作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对木蹄层孔菌菌丝体生长没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以1年生无忧花幼苗为试材,分析了不同浓度下(0(CK)、10、20、30、40、50mg/L)植物生长调节剂GGR6对无忧花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筛选出促进无忧花苗木生长的最佳植物生长调节剂GGR6浓度。结果表明:各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GGR6均对无忧花幼苗的株高、地径、生物量等生长有促进作用,随着GGR6浓度的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GGR6浓度为30mg/L促进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不同培养基对桑黄菌丝生长及黄酮含量的影响,通过在PDA、GPY、GPC、麦芽、麦麸以及胡萝卜培养基等6种基本培养基上接种桑黄进行发菌培养,并在不同生长时期对菌丝的生长速度、含水量、干湿重及黄酮含量进行分析比较,筛选最优培养基。结果:6种基本培养基均能被桑黄利用,其中PDA培养基上的菌丝生长速度最快;GPY和麦麸培养基的菌丝体黄酮含量整体较高,培养至第15天,胡萝卜培养基上的菌丝体黄酮含量增加显著,跃居第一,6种培养基上的菌丝体黄酮含量均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相似文献   

12.
通过研究温度和pH值对黄杨炭疽病痛原茵的影响,发现温度对菌丝体生长影响较大,最适生长温度为25~28℃,过低或过高的温度都对菌丝体生长不利;茵丝体对pH值反应不太敏感,在pH 3~12条件下皆可生长,但最适pH值为6.  相似文献   

13.
pH值和温度对墨汁鬼伞菌丝体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册  刘雍  程继鸿  陈青君 《中国食用菌》2010,29(1):35-36,51
为了确定北京怀柔地区的墨汁鬼伞菌丝体生长的最佳pH和温度,为人工驯化栽培提供依据,采用平板培养法分别研究了不同pH值及温度对该地区墨汁鬼伞菌丝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DA+玉米粉培养基上,墨汁鬼伞菌丝体在pH 5~10范围内均能生长,pH6~8菌丝生长健壮,生长速度稍慢,pH为9时菌丝浓密,生长速度最快,为最适pH值;菌丝体生长温度范围为13℃~29℃,适宜温度为21℃~25℃,25℃生长最快,13℃生长缓慢,33℃则不能生长。怀柔墨汁鬼伞是一种喜碱性、中低温型的食用菌。  相似文献   

14.
对野生柳黄蘑子实体分离部位、菌丝体分离培养基质、菌丝体生长温度、培养基酸碱度试验,结果表明:野生柳黄蘑的菌褶和菌柄交界处部位是最佳的组织分离部位;小麦-蛋白胨培养基为最佳母种培养基。菌丝体适宜生长的温度10~28℃,最适温度是24℃;柳黄蘑菌丝体适宜酸碱度pH6.0~8.0,最适酸碱度范围pH6.5~7.0。  相似文献   

15.
通过不同培养基配方对平菇原种菌丝体生长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纯小麦培养基菌丝体生长速度最快。以木屑为主料的培养基,菌丝体生长速度次之。其余配方菌丝体生长速度较慢。生产者应结合本地区生产实际情况灵活选用。  相似文献   

16.
徐平 《食用菌》2004,26(6):12-13
在马铃薯液体培养基中,加入不同量的6-苄基腺嘌呤(6-BA),探讨6-BA对双孢蘑菇菌丝体生长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6-BA对双孢蘑菇菌丝体生长具促进作用。且能使其蛋白质、核酸、可溶性糖含量增加,高浓度6-BA则逐渐显示抑制效应,其最适作用浓度为0.1mg/L。  相似文献   

17.
以真姬菇菌丝为试材,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壳寡糖,测定真姬菇固体平板培养菌丝体的生长速度及液体发酵菌丝体干重,研究不同浓度的壳寡糖对真姬菇菌丝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量为0.001mg/mL的壳寡糖对真姬菇菌丝体生长速度、菌丝体生物量、纤维素酶活性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添加量为0.100mg/mL的壳寡糖对真姬菇菌丝体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食用菌》2018,(6)
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不同碳源、氮源、温度以及pH对野生双孢蘑菇菌株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野生双孢蘑菇菌丝体生长最佳氮源是可溶性淀粉,最佳氮源为蛋白胨,菌丝体最适生长温度为24℃,最适宜pH5~6。  相似文献   

19.
采用液体深层培养的方法,研究了不同起始pH对樟芝菌丝体液体深层培养的影响,同时也探讨了添加KH2PO4对不同起始pH樟芝菌丝体液体深层培养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液体深层培养樟芝菌丝体适宜的酸碱度pH 5~7,最适酸碱度是pH 6;添加KH2PO4后,由于其对发酵液pH的缓冲作用,有利于樟芝菌丝体的生长。  相似文献   

20.
花脸香蘑菌丝体培养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花脸香蘑(Lepista sordida)菌丝培养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花脸香蘑菌丝体生长最佳碳源为蔗糖,最佳氮源为黄豆粉;无机盐以加入MgSO 4 0.5 g, KH 2PO 4 1 g(/L)最好;菌丝体在碳氮比20∶1~100∶1范围内均能生长,在20∶1~30∶1时最佳;菌丝培养不必添加维生素;菌丝体在pH7、8、9时生长均较好.经正交试验结果确定花脸香蘑菌丝体生长最佳培养基为(/L):蔗糖20 g、豆粉6 g、MgSO 4 0.5 g、KH 2PO 4 1 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