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宫颈癌淋巴血管间隙浸润的临床病理评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宫颈淋巴血管间隙浸润(lymph—vascular space invasion,LVSI)与宫颈癌相关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为制定治疗方案、判断疾病预后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7年7月本院收治的546例宫颈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2003年国际妇产科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标准对宫颈癌患者进行临床分组,对淋巴血管间隙浸润与其他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进行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结果宫颈淋巴血管间隙浸润与宫颈癌类型、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宫旁浸润有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宫颈淋巴血管间隙浸润与肿瘤类型、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相关。宫颈淋巴血管间隙浸润的发生率,随着手术病理学分期的升高而增加,两者呈正相关。结论宫颈淋巴血管间隙浸润是宫颈癌的重要预后风险因素;与淋巴结转移之间关系密切,可为判断疾病预后、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构建基于多序列磁共振成像(MRI)为基础的影像组学列线图模型,对宫颈癌是否存在淋巴血管间隙浸润(LVSI)进行准确预测.方法:选取在医院就诊并进行手术治疗的369例宫颈癌患者MRI的影像和病理资料,采用随机数表法按照0.7:0.3比例将病例资料分为机器学习的训练集(258例)和测试集(111例).应用ITK-SN...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基于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放射学特征的深度学习预测早期宫颈癌的淋巴血管浸润。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2月惠州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118例早期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分为观察组82例(训练集)和对照组36例(验证集)。通过收集患者一般资料、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由两名经验丰富的医生对子宫颈癌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记录并构建临床模型,使用ITK-SNAP软件勾画图像中的感兴趣区,通过处理数据构建深度学习模型,用诺莫图对模型可视化,来评估子宫颈癌预测肿瘤分级与淋巴管浸润的组学分析情况。采用临床决策曲线、区分度和校准度等评价模型将观察组的模型在对照组进行验证,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分析预测性能。结果 所筛选出的6个特征的特征间相关性最小,预测能力最强。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均大于0.60,表明对宫颈癌淋巴脉管侵犯(lymphovascular space invasion, LVSI)具有较好的...  相似文献   

4.
宫颈癌是全球妇女中仅次于乳腺癌和结直肠癌的第个常见的恶性肿瘤,也就是说颈癌是女性的肿瘤疾病中,发病非常高的,据临床数据表明,全球估计新发宫颈癌病例60.29万人次,死亡病例27.51万人,因此,患上宫颈癌的病症能有很多的原因,对于治疗的时候考虑的因素要有很多,要择适合患者的方案才是最佳的,本文阐述了关于宫颈癌的治疗的观点,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1病例介绍 患者,女,43岁。因左侧腰背部疼痛2个月,血尿6d于2008年7月26日入院。入院前无尿频、尿急、尿痛,无乏力、消瘦、发热。外院B超示左肾肿瘤并腹腔淋巴结转移。入院查体:体温、呼吸、脉搏及血压均正常。较消瘦,心肺功能正常,肾下极未触及,左肾区叩击痛(+),余无异常发现。  相似文献   

6.
徐波  曾建华  钟玲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1):1547-1550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对宫颈癌Hela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及凋亡的作用。方法:BALB/C裸鼠皮下接种宫颈癌Hela细胞,腹腔内注射不同剂量地塞米松15~250mg/kg,测量肿瘤体积观察肿瘤生长情况,用透射电镜及原位细胞凋亡检测(TUNEL)的方法对肿瘤细胞的凋亡进行检测。结果:不同剂量地塞米松体内注射均可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并能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与对照组相比肿瘤生长速度减慢,体积明显缩小(P<0·001),凋亡小体明显增多;不同剂量地塞米松对肿瘤生长的影响有差异,当剂量<62·5mg/kg时,疗效随剂量增加而增加,凋亡小体逐渐增多,肿瘤生长更加缓慢,各组间有明显差异(P<0·001);剂量为62·5~125mg/kg时,肿瘤生长及凋亡发生与剂量无明显的关系;当剂量>125mg/kg时,疗效随剂量增加而降低,凋亡小体逐渐减少,肿瘤生长速度加快,各组间有明显差异(P<0·001)。结论:地塞米松体内能诱导裸鼠宫颈癌移植瘤凋亡发生,显著抑制肿瘤生长,并存在一定程度的剂量依赖效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早期宫颈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治疗后肿瘤复发和妊娠结局对临床诊疗的指导意义。方法选取2005年~2015年山东省菏泽市立医院分院收治的早期宫颈癌患者120例,其中40例患者行经阴道广泛宫颈切除术(RVT),52例行经腹广泛宫颈切除术(ART),28例行宫颈锥切术,搜集整理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RVT患者肿瘤复发率为5.0%(2/40),其中有34例患者共妊娠39次,不良妊娠率为28.2%(11/39);ART患者复发率为3.8%(2/52),其中32例患者共妊娠39次,不良妊娠率为53.8%(21/39);宫颈锥切术患者复发率为3.6%(1/28),其中24例患者共妊娠25次,不良妊娠率为24.0%(6/25)。3种术式肿瘤复发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年轻想保留生育功能的早期宫颈癌患者,行经腹广泛宫颈切除术者妊娠情况较差,宫颈锥切术者妊娠满意度最高,应充分结合患者自身及肿瘤状况选择最合理术式。  相似文献   

8.
9月5日。创新工厂CEO李开复在微博里感叹:“世事无常,生命有限。原来,在癌症面前,人人平等。”随后有消息传出,他被确诊为淋巴癌。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测定时宫颈癌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56例宫颈癌患者和202例非宫颈癌患者,其中包括宫颈上皮内瘤变(CIN)41例、宫颈息肉54例、宫颈糜烂99例、宫颈结核8例以及健康体检人群161例,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3组患者血清中的鳞状细胞癌抗原(SCC)、癌胚抗原(CEA)、组织多肽抗原(TPA)及糖链抗原125(CA125),并对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宫颈癌组鳞状细胞癌抗原的检测水平明显高于非宫颈癌组和正常对照组,其次是癌胚抗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标志物随着宫颈癌的临床分期增高而升高.CA125的检测水平在3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对辅助诊断、治疗和阻止宫颈癌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作用,对提高宫颈癌同其它疾病的鉴别诊断和治疗有着非常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PTLD)早期诊断,以及使用利妥昔单抗治疗儿童HSCT移植后PTLD的疗效。 方法选择从2011年1月至2015年6月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接受非血缘异基因HSCT后发生PTLD的4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儿为2例,女性为2例;年龄为3.4~7.1岁。本研究纳入标准:接受非血缘异基因HSCT的患儿,根据PTLD诊断标准,通过临床经验或活组织检查确诊为PTLD者;排除标准:异基因HSCT后原有疾病复发或继发第二肿瘤患儿。4例患儿诊断为PTLD后,均予以静脉滴注利妥昔单抗(375 mg/m2×1次/周×4周)治疗。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监测患儿移植后Epstein-Barr病毒(EBV)-DNA水平。采集4例患儿的实验室检查结果,观察其接受利妥昔单抗治疗前、后EBV载量及淋巴结、扁桃体肿大等临床表现改善情况。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并与受试对象监护人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 结果本组4例患儿均存在淋巴结肿大、外周血EBV-DNA强阳性;1例合并进行性加重鼻塞、呼吸困难,2例合并发热;活组织检查诊断结果:1例为单形性PTLD,1例为多形性PTLD,1例呈朗格罕细胞样改变,1例未进行活组织检查,其中3例活组织检查标本均为EBV阳性。4例患儿诊断为PTLD后,2例迅速减停免疫抑制剂治疗,1例停用环孢素A(CsA)后改用他克莫司,1例短期停用他克莫司1.5个月。本组4例患儿接受静脉滴注利妥昔单抗治疗后,4例患儿淋巴结、扁桃体肿大等临床症状均消失,EBV-DNA转为阴性。其中,1例患儿于利妥昔单抗治疗后6个月,PTLD复发,再次予以利妥昔单抗治疗仍有效。 结论利用利妥昔单抗治疗PTLD的临床疗效显著,对于PTLD复发患儿再次予以利妥昔单抗治疗同样有效。因本研究纳入样本量小,未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利妥昔单抗治疗PTLD的确切疗效,仍需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证实。对于PTLD患儿减停免疫抑制剂及使用利妥昔单抗治疗后,应密切监测非血缘异基因HSCT的植入率,这是保障移植成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儿茶素抑制二甲基肼诱发小鼠大肠癌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银平章  祝庆蕃 《营养学报》1994,16(2):149-154
昆明种小鼠随机分成7组,1~5组小鼠皮下注射二甲基肼(1,2-Dimethylhydrazine,DMH),剂量20mg/kgbw,每周一次,连续20周。第2~5组于注射前一周开始灌胃儿茶素,每鼠每日分别为1mg、2mg、4mg、没食子酰表没食子儿茶素[(-)-Epigallo-catechingallate]2mg,第6组给儿茶素3mg作为对照组,每周连续5次至23周。第7组为溶剂对照组。27周处死小鼠,结果显示:两组对照组小鼠未发现肿瘤。DMH组大肠癌发生率为80%,与2~5组比较明显升高(P<0.001),结果提示:(1)不同剂量的儿茶素都具有防癌作用,其机理可能与诱导SOD等抗氧化剂的活性消除有害自由基有关;(2)其抑癌有效成分可能是多种儿茶素协同作用的结果;(3)儿茶素对个鼠无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2.
王永军 Shah.  KM 《营养学报》1991,13(2):120-125
106只小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18至23只。1~3组小鼠皮下注射1,2-二甲基肼(DMH),剂量20mg/kg体重,每周一次,连续20周。实验结束前,动物分别自由饮用自来水(第一组),水加嗜酸乳酸杆菌酸牛乳(第二组)及水加牛乳(第三组)。第4组和第5组为对照组,动物分别皮下注射1mM EDTA和蒸馏水。 27周诱癌期后,对照组小鼠未发生肿瘤。DMH处理动物中,第2组的结肠癌发生率为44.4%,比第1组(80%)和第3组(100%)明显降低(P<0.05)。此外,实验期间第2组动物的存活率(100%) 比第1组(80%)和第3组(74%)都高。结论是喂饲嗜酸乳酸杆菌(Shahani株)制备的酸牛乳能显著降低DMH诱发的小鼠癌肿和死亡率,而单纯牛乳则能增加。本研究的资料提示,食物中添加活嗜酸乳酸杆菌可能有助于预防结肠癌。  相似文献   

13.
毛文君  李聍  李八方 《营养学报》2000,22(2):175-178
目的 观察扇贝裙边提取物对荷瘤鼠免疫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用小鼠移植宫颈癌模型 ,以一定量的扇贝裙边提取物连续 1 7d灌胃荷瘤小鼠。末次给药后的次日 ,进行免疫和抗氧化功能指标测定。结果 扇贝裙边提取物能使肿瘤抑制率达 37%以上 ;而且宿主因荷瘤而下降的免疫指标包括脾脏 NK细胞杀伤活性 ,丝裂原诱发的淋巴细胞转化强度 ,总 T细胞数和脾脏重量明显回升 ;因荷瘤而下降的抗氧化物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显著增高 ,脂质过氧化物 (LPO)含量显著下降。结论 扇贝裙边提取物可能通过增强宿主免疫功能和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而抑制肿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14.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相关细胞因子的实验性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研究溃疡性结肠炎患者TNF-a,IL-6,sIL-2R等因子在其发病机理中的作用。方法:分别采用双抗体放射免疫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25例及对照组血清TNF-a,IL-6,sIL-2R的水平。分别比较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与缓解期、正常对照组的TNF-a等细胞因子血清水平的差异;比较缓解期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比较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与轻、中度患者血清TNF-a等细胞因子水平的差异。并观测TNT-a与IL-6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TNF-a,IL-6,sIL-2R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和正常对照组(P<0·05);缓解期患者血清TNF-a,IL-6,sIL-2R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TNF-a,IL-6,sIL-2R水平高于轻、中度组(P<0·05);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TNF-a与IL-6水平呈正相关(r=0·8476,P<0·05)。结论: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存在严重的细胞免疫功能紊乱;TNF-a,IL-6,sIL-2R等在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和病情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测定血清TNF-a,IL-6,sIL-2R水平可反映溃疡性结肠炎的病情变化,并可作为观察疗效和判断预后的生物学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西黄丸对H22荷瘤小鼠Bcl-2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浩  崔立然  刘吉成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1):2120-2121
[目的]研究西黄丸对H22荷瘤小鼠肿瘤组织中bcl-2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测定肿瘤组织中bcl-2基因mRNA在给药10d前后的表达差异。[结果]西黄丸可下调H22荷瘤小鼠瘤组织中凋亡相关基因bcl-2基因mRNA的表达。[结论]西黄丸可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而实现抑瘤作用,为传统中成药在临床上治疗肿瘤提供进一步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周炳喜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6):3335-3336,3339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CIK细胞)在消化道癌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9月~2010年6月干本院进行治疗的88例消化道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化疗组)44例和观察组44例,后将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SF-36总分及治疗前后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CA199、CA242、CEA、A...  相似文献   

17.
油菜蜂花粉多糖抗肿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杨晓萍  吴谋成 《营养学报》2006,28(2):160-162,166
目的:观察油菜蜂花粉多糖(RPP)的抗肿瘤作用及对荷瘤小鼠组织形态的影响。方法:以环磷酰胺(Cy)为对照,观察RPP对S180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对荷瘤小鼠肿瘤、肝、肾、脾、胸腺组织形态的影响。结果:RPP能明显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抑瘤率可高达51.26%;与Cy合用有一定协同作用,同时可缓解Cy对机体免疫器官的损害;组织形态学检测结果表明,高剂量RPP抑瘤效果较Cy好,对荷瘤鼠肝、肾、脾、胸腺组织无明显毒副作用,且有一定保护作用。结论:RPP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并可拮抗化疗药物对机体的损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手术的安全性、可行性及肿瘤根治性。[方法]选择2005年12月~2010年12月普外科行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35例为腹腔镜组,并选择同期开腹胃癌根治术4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肿瘤根治性指标及术后随访患者的生存率。[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切口长度较对照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腹腔镜组术后排气时间、首次进流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缩短(P﹤0.05),两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肿瘤根治性指标淋巴结清扫数目、近远端切缘距离及1、3、5年生存率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是安全、可行的,能达到与开腹根治性全胃切除术相同的肿瘤根治性,且比开腹手术更具微创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局部动脉内灌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ibroblastgrowthfactor-2,FGF-2)对改善兔部分缺血的血管重建、血液灌流和肢体功能的作用。方法取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兔18只,外科结扎右股动脉各主要分支,制成右后肢部分缺血模型。每只兔子的左后肢作为非缺血对照。随机分成治疗组(n=9)和对照组(n=9)。动脉结扎术后即刻及术后8天、15天分别经动脉灌注FGF-210μg(4ml),对照组于相应时间给予同等体积生理盐水。在术后22天观察治疗组与对照组缺血区肌肉组织的血管断面数(VSC)、血管断面面积(VSS)、血管断面周长(VSP)状况,缺血肢体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以及缺血肢体的功能和营养状况。结果术后22天,FGF-2治疗组缺血肢的VSC、VSS及VSP值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缺血肢体的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新毛生长、功能及外观均接近正常;而对照组的肢体缺血性表现、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和肢体功能却无明显改善。结论经动脉内局部灌注FGF-2可明显促进缺血肢体的血管生长和血液灌流,从而改善其局部血液供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Rh2抗PC-3(前列腺癌细胞株)以及Rh2与DDP抗PC-3细胞有无协同作用.[方法]采用MTT比色法观察药物对癌细胞的杀伤作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观察Bcl-2在各组之间表达情况;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结果]不同浓度Rh2与PC-3共同孵育24 h后,Rh2对PC-3生长抑制率随剂量增加而升高,呈剂量依赖性.免疫细胞学染色结果显示,随Rh2剂量增加细胞中的Bcl-2基因表达下调.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Rh2可以使PC-3细胞周期阻滞在G1期.[结论]Rh2和DDP显示了明显的协同作用,为前列腺癌化疗药的选择与组方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