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利用支撑液膜从柠檬酸水溶液中提取柠檬酸,研究了Span类和Tween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支撑液膜体系的分离效率和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此种表面活性剂被引入体系后未对其提取效率和稳定性起到提高和加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利用Langmuir槽法研究了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的扩张流变性质.实验发现:低分子量的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扩张模量均随频率增大而升高,相角则随频率增大而降低,扩散交换过程起决定作用.结构不匹配的阴离子-非离子复配体系不存在协同效应,表面膜的强度没有得到显著提高,模量介于两种纯组分之间.  相似文献   

3.
原油乳状液稳定性光学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光散射原理为基础,建立了原油乳状液比表面积与时间的关系模型,进一步推导了原油乳状液衰变速率表达式.借助近红外扫描仪,评价了石油磺酸盐原油乳状液和碱原油乳状液两种体系的稳定性.红外扫描实验结果表明,碱原油乳状液体系、石油磺酸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原油乳状液体系、OP-15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原油乳状液体系的半衰期分别为10.92,0.96,0.26 h.对各种原油乳状液体系的衰变速率进行了定量计算,计算结果表明,碱原油乳状液体系、石油磺酸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原油乳状液体系、OP-15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原油乳状液体系的液珠衰变速率分别为0.000652,0.0556,0.1218.计算结果和常规析水指数测定结果在分析原油乳状液稳定性方面具有一致性,验证了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在原油乳状液稳定性评价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原油乳状液稳定性光学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光散射原理为基础,建立了原油乳状液比表面积与时间的关系模型,进一步推导了原油乳状液衰变速率表达式。借助近红外扫描仪,评价了石油磺酸盐原油乳状液和碱原油乳状液两种体系的稳定性。红外扫描实验结果表明,碱原油乳状液体系、石油磺酸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原油乳状液体系、OP-15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原油乳状液体系的半衰期分别为10.92,0.96,0.26 h。对各种原油乳状液体系的衰变速率进行了定量计算,计算结果表明,碱原油乳状液体系、石油磺酸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原油乳状液体系、OP-15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原油乳状液体系的液珠衰变速率分别为0.000 652,0.055 6,0.121 8。计算结果和常规析水指数测定结果在分析原油乳状液稳定性方面具有一致性,验证了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在原油乳状液稳定性评价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利用Monte Carlo方法对非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在固-液界面的吸附进行了模拟,得到了吸附层厚度、吸附量和链节密度分布,并用两阶段吸附模型拟合了吸附等温线。同时,对Gemini表面活性剂和传统表面活性剂在界面的竞争吸附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随着对比温度的升高,单一非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在疏水性界面的吸附层厚度减小,吸附量降低,吸附等温线符合两阶段吸附模型。在相同能量参数下,Gemini表面活性剂在界面吸附的能力远比传统表面活性剂在界面吸附的能力强,它可将表面上已吸附的传统表面活性剂解吸下来,从而影响界面性质。  相似文献   

6.
对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氧乙烯油醇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混合体系溶致液晶的相图及层状液晶的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中极性基较小时,其相行为类似于脂肪醇,易和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共同形成层状液晶。当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极性基较大时,与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易形成六角液晶。在混合体系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比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相似文献   

7.
采用我们自己开发设计的无纸记录仪器,从铈离子催化的经典B-Z振荡反应出发,探讨了三种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即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AB,非离子表面活性剂Brij35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对其振荡行为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当表面活性剂浓度大于其在该溶液中的临界胶束浓度时,都会对振荡反应造成一定的影响,不同的表面活性剂其影响程度的大小和趋势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从聚氧乙烯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出发,经过硫酸化和磷酸化而制得的混合型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特点和表面物性.与传统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相比,该混合型的表面活性剂具有优良的表面物理化学性能.同时介绍了混合型表面活性剂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2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ween 80和Triton X-100)、2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和SDBS)及其组合对土壤中BDE-15的溶出效应,考察了不同质量浓度Na Cl溶液对表面活性剂溶出BDE-15的促进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单一表面活性剂,质量浓度大于临界胶束质量浓度时对BDE-15的溶出效果明显,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溶出效果优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阴离子混合表面活性剂在单一表面活性剂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BDE-15的表观溶解度,且混合体系的溶出作用随非离子比例先增大后减小,在非离子与阴离子质量比为7∶3时具有最大溶出能力;添加一定质量浓度Na Cl溶液可明显提高混合表面活性剂对BDE-15的溶出效应.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辛基酚聚氧乙烯醚(C_8PhE_9)混合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的电导行为,并用表面张力实验数据、非理想溶液理论对其电导行为进行了计算,得到与实验相一致的结果。实验和理论计算结果均表明,在SDS中添加高于其临界胶团浓度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C_8PhE_9,会使混合溶液电导率增加,增加的幅度随C_8PhE_9浓度增大而增大;两种表面活性剂之间存在弱相互作用,混合胶团中较多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降低了胶团对反离子的束缚度,相应地增加了溶液中的导电离子数,是电导率增加的主要原因,文章还讨论了电导与相互作用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利用国产露头砂岩岩心,研究水湿条件下盐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溶液的自发渗吸规律及其对采收率的影响,对比盐水渗吸、表面活性剂溶液渗吸和先盐水渗吸后表面活性剂溶液的渗吸情况.结果表明:在岩心渗透率范围内,各种溶液渗吸的最终采收率为盐水(0.32~0.50)w_(OOIP)(w_(OOIP)为原始含油量),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溶液(0.38~0.50)w_(OOIP),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溶液(0.44~0.55)w_(OOIP),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溶液(0.38~0.44)w_(OOIP);同一类型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具有特定结构时渗吸效果才达到最好,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渗吸效果一般好于其他类型表面活性剂;盐水渗吸后再进行表面活性剂渗吸,可提高采收率(0.02~0.04)w_(OOIP).  相似文献   

12.
烷基多苷是新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通过对其水溶液的物理化学性质研究,发现烷基多苷的表面张力基本不受各种无机盐的影响,乳化能力较好且具有抗碱性能力;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复配效果好于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复配。  相似文献   

13.
用国产ZP-1型浊谱仪测定两种同系混合物的聚氧乙烯醚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EO9,TX10水溶液浊度随温度变化关系时,发现在某一浓度范围内,浊谱曲线均出现反常行为。根据对该仪器浊度信号的分析,认为这反映了上述表面活性剂浓度和EO加成数对胶团聚集数及大小分布的影响。同时测定并讨论了氯化钠、丁醇、SDS对上述反常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对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氧乙烯油醇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混合体系溶致液晶的相图及层状液晶的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中极性基较小时,其相行为类似于脂肪醇,易和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共同形成层状液晶。当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极性基较大时,与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易形成六角液晶。在混合体系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比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更强一些,表现为相图中形成的液晶区域较大。当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确定时,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复配比与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复配可形成液晶的范围更宽。  相似文献   

15.
C12TAB/C12E7 混合体系的胶团化和表面层吸附行为表明, 在C12TAB水溶液中添加C12E7 使混合体系临界胶团浓度Ccmc 急剧下降, 表面张力降低效率明显提高, 而表面张力降低能力还出现大范围浓度内的增效. 和阴离子/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相比较, 阳离子/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容易形成混合胶团, 但界面吸附倾向相对不如前者强  相似文献   

16.
In a hydrothennal system, we studied the influence of nonionic surfactant poly(ethylenglycol) monooc-tylphenyl ether (OP-10) on the self-assembling process of mesoporous molecular sieve MCM-48 and found that OP-10 can decrease the amount of cationic surfactant needed for the preparation of MCM-48 further by its stronger van der Waals force , shorten the synthetic period and produce MCM-48 with more extensive cross-linked framework. By altering the ratio of nonionic surfactant to cationic surfactant, we could obtain the mesoporous molecular sieves with different structures. When the crystallization temperature exceeded -140℃, OP-10 would separate from micelle, lose its amphiphilic character , and then hamper the conversion of lamellar mesoporous molecular sieves into microporous materials.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磁处理对活性剂溶液性质的影响,主要包括磁处理对阴离子活性剂、阳离子活性剂和非离子活性剂溶液的表面性质,如表面张力、在石英表面的吸附量和对固体表面的润湿角等的影响。此外也研究了这三种溶液的磁化率和紫外光谱图。研究结果表明,活性剂溶液是抗磁性物质,并证实磁处理可以影响到活性剂的电子跃迁,减少表面张力,能够改变吸附量,可以改善它对固体表面的润湿性等。  相似文献   

18.
分别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聚乙烯醇(PVA)、吐温- 80(Tween-80)为代表,考察阴离子型、阳离子型和非离子型3种表面活性剂对二茂铁非均相Fenton体系中亚甲基蓝(MB)的去除率、羟基自由基(·OH)表观生成率的影响及其自身的降解情况.结果表明:反应完成时,无表面活性剂添加的空白组中,MB的剩余率为0.6%,·OH的表观生成率为83.4%.混合体系中的SDBS会降低·OH的表观生成速率且对MB的去除速率有较大的影响;PVA可加速MB的去除,提高·OH的表观生成率;Tween-80会降低·OH的表观生成速率,但反应结束后,混合体系中3种表面活性剂均有残留,不能完全去除.  相似文献   

19.
为了取得合成羽绒洗涤剂的最佳方法,通过单纯形优化试验,分别寻找到由阴离子型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合成洗涤剂时最有经济比较优势的二个配比:非离子型CTX-4=32;CTX-5=9;CTX-6=11;CTX-10=28;JC增溶剂=6;水=14。阴离子型:CLAS=21;CAES=12;CTX-10=8;CNENOL=4;JC增溶剂=6;水=49。通过阴离子型和非离子型洗涤剂的洗涤试验对比发现,常温时非离子型洗涤剂在经济性和强度上有明显的优点;温度接近水的冰点时,非离子型洗涤剂优势不再明显。并就不够新鲜的羽毛在洗涤时采用反自然零电位法的原理进行了介绍和探讨。对合成类似洗涤剂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微乳汽油的形成原理和配制技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讨论了单一表面活性剂( 正、负、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混合表面活性剂( 负与非、正与非、正与负离子表面活性剂) 、助溶剂( 中碳醇、胺、醚) 等对油水微乳状液的形成和相行为的影响. 探讨了从表面活性剂效率、微乳状液稳定温度、表面活性剂的分解燃烧等角度选择理想的表面活性剂、助溶剂等以形成掺水汽油微乳状液的具体方法. 提出了微乳汽油浓缩的思路, 使掺水汽油微乳过程简单实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