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英文文摘     
1.肋软骨细胞和牙髓干细胞及FGF9的共培养对组织工程软骨形成和骨化的影响(英)/DaiJ…//Biomaterials.-2012,33(31).-7699—7711. 牙髓干细胞(DPSCs)来源于颅神经嵴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是颅面组织再生的重要种子细胞。与关节软骨细胞相比,肋软骨细胞(CCs)容易获取,增殖扩增能力更强。CCs具有软骨形成能力,能够有效地修复关节缺损。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牙髓细胞和肋软骨细胞共培养形成的组织工程软骨的胶原类型。方法 :人肋软骨细胞和牙髓细胞按1∶1的比例用微团法共培养来促进其向软骨细胞分化。应用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偏正光检测法研究形成的组织工程软骨胶原类型,并与颅颌面区域软骨进行比较。结果:肋软骨细胞和牙髓细胞微团法共培养形成的组织工程软骨中以I型胶原为主,同时包括II和III型胶原纤维,其纤维结构组成与肋软骨、髁突软骨增殖层及颞下颌关节盘的纤维结构相似。结论:肋软骨细胞和牙髓细胞共培养可形成的组织工程软骨,其组织结构与纤维软骨相似。  相似文献   

3.
牙髓干细胞(dental pulp stem cells, DPSCs)是一类具有高度增殖、多向分化潜能的成体干细胞,其来源丰富,具有提取较为便捷、伦理争议较小的优势。由于DPSCs具有多向分化的潜能,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诱导成神经向分化,在神经损伤的修复和神经遗传性疾病的治疗等方面应用前景广阔。神经营养素(neurotrophin, NT)是一类能够促进轴突生长、利于神经细胞分化与存活的由神经所支配的组织或细胞产生的蛋白质分子,可以分为神经营养因子(neurotrophic factor, NTFs)家族、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GDNF)家族、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细胞因子家族、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FGF)家族等,NT作为促进神经细胞分化的营养因子,也能够促进干细胞神经向分化,其对DPSCs神经向分化有一定的引导作用。该文简要介绍了NT在促进细胞神经向分化方面的作用,就NT对DPSCs神经向分化的影响和应用前景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牙髓、牙周膜和脐带三种不同来源间充质干细胞的(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三系分化潜能.方法:培养分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UCMSCs)、牙髓干细胞(Dental pulp stem cells,DPSCs)和牙周膜干细胞(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s,PDLSCs);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体外诱导这3种MSCs向成骨、成脂和成软骨方向分化,通过茜素红染色、油红O染色、阿尔辛蓝染色分别鉴定细胞成骨、成脂和成软骨分化能力,进一步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比较3种细胞成骨相关基因OCN和RUNX2及成脂相关基因PPAR-γ的表达水平.结果:这3种MSCs细胞形态略有不同,三者均可向成骨、成脂和成软骨方向分化,但其分化潜能有所差异,DPSCs成骨和成脂向分化能力强,UCMSCs则更适于成脂和成软骨向分化,而PDLSCs成软骨向分化较具优势.结论:DPSCs,PDLSCs和UCMSCs三系分化潜能不同,本研究为干细胞临床转化中选择理想细胞来源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胚胎发育期间,躯干和四肢骨与大部分颅面骨架均通过软骨内成骨而形成,在间充质细胞向软骨细胞、前肥大软骨细胞、肥大软骨细胞及终末分化的过程中,一系列分子信号的精密调控在正常软骨内成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Ihh信号通过自身直接作用以及与PTHrP、BMP、FGF、CREB等信号共同调节软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在胚胎早期软骨内成骨中发挥着重要的核心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胚胎发育期间,躯干和四肢骨与大部分颅面骨架均通过软骨内成骨而形成,在间充质细胞向软骨细胞、前肥大软骨细胞、肥大软骨细胞及终末分化的过程中,一系列分子信号的精密调控在正常软骨内成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Ihh信号通过自身直接作用以及与PTHrP、BMP、FGF、CREB等信号共同调节软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在胚胎早期软骨内成骨中发挥着重要的核心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采用牙髓干细胞替代牙乳头间充质细胞进行牙齿再生研究的可行性。方法:分别分离培养6周龄SD大鼠切牙牙髓干细胞(DPSCs)和出生1d的SD仔鼠切牙牙乳头间充质细胞(DPMCs),对上述2种细胞的表面标记、增殖能力、体外矿化能力以及向成牙本质细胞分化能力进行比较。结果:DPSCs与DPMCs均具有较强的增殖能力和矿化能力,体外诱导均有成牙本质细胞特异性标记物DSPP基因表达,体内移植后均能够形成牙本质样结构。结论:DPSCs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牙胚间充质细胞的替代细胞,在适宜的诱导环境中能够替代DPMCs进行牙齿的再生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硫酸软骨素(CS)、硫酸皮肤素(DS)与肝素(HEP)对软骨形成细胞成软骨分化和小鼠关节软骨状态维持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小鼠软骨发生细胞系(ATDC5)和小鼠关节软骨组织块在含不同硫酸化程度糖胺聚糖的培养基中培养后,使用细胞增殖试验、阿利新蓝染色、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和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分析来观察细胞增殖、成软骨分化、软骨形成、软骨组织维持的作用,并进一步探讨其潜在机制。结果 HEP和DS主要通过激活骨形态发生蛋白(BMP)信号通路,CS主要通过激活蛋白激酶B (AKT)信号通路促进软骨形成细胞的增殖能力、提高基质蛋白多糖的生成、增加Sox9、Ⅱ型胶原蛋白(Col2a1)和聚集蛋白聚糖(Aggrecan)的表达水平。结论 本研究探讨了不同硫酸化程度的糖胺聚糖对细胞成软骨与软骨稳态的维持作用差异及其机制,HEP有助于促进软骨形成和维持软骨组织正常状态,CS在损伤软骨组织再生方面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9.
正畸治疗过程中的牙齿移动和颞下颌关节改建与生物力学息息相关,涉及到机械力作用下的骨重塑和软骨内稳态的维持。初级纤毛作为机械感受器,广泛存在于间充质干细胞、成骨细胞、骨细胞、软骨细胞等细胞表面,在机械应力下通过转导多种信号通路促进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向分化,维持成骨细胞的机械敏感性,促进骨基质的沉积,上调骨细胞的功能活动,间接调节破骨细胞的活性,促进软骨细胞的增殖分化及软骨内骨化等,在骨-软骨组织改建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对初级纤毛在机械应力下的牙槽骨改建和颞下颌关节软骨改建中的作用及相关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深入探讨正畸过程中骨和软骨组织的改建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初步探讨人颞下颌关节滑液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对大鼠关节盘软骨细胞的作用。方法:临床收取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的滑液干细胞进行细胞培养,三向分化验证其细胞干性。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获取的大鼠关节盘软骨细胞Ⅰ型胶原、Ⅱ型胶原免疫荧光表达,确认细胞属性。收集滑液干细胞培养24h的上清液制作条件培养基,设置空白对照组分别培养大鼠关节盘软骨细胞,CCK-8检测大鼠关节盘软骨细胞增殖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培养7天、14天大鼠关节盘软骨细胞相关基因Ⅰ、Ⅱ、Ⅹ型胶原表达变化。结果:获取的滑液干细胞具有成脂、成骨、成软骨三向分化潜能;大鼠关节盘软骨细胞表达Ⅰ型胶原、Ⅱ型胶原;CCK-8结果显示条件培养基组48h后细胞增殖速度较对照组明显加快(P<0.05);第7天、14天实时荧光定量PCR显示条件培养基组Ⅹ型胶原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人颞下颌关节滑液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促进大鼠关节盘软骨细胞增殖,抑制关节盘软骨细胞Ⅹ型胶原表达。  相似文献   

11.
生长激素对牙和颅颌面结构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长激素是个体出生后生长发育的重要调节物质,能促进体内肌肉、骨骼和软骨等多种组织内细胞的增生和分化。即生长激素能调节与牙形成相关的上皮-间充质相互作用,调节成釉细胞、成牙本质细胞和成牙骨质细胞分化成熟,影响牙体硬组织结构的形成;参与调节破骨细胞骨吸收过程,影响牙萌出;通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调节髁突软骨细胞的生长分化,影响颞下颌关节的发育;直接或间接影响膜内成骨和软骨成骨,进而调节颌骨的发育,影响面部结构。  相似文献   

12.
骨形成蛋白(BMP)的实验研究——BMP提取及生物学活性检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自从1965年Urist证实了脱钙骨质具有诱导骨形成的特性后,人们在这方面又作了大量的研究,发现骨基质具有这种骨诱导性是因为其中含有一种蛋白——骨形成蛋白(又称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现已证实BMP是一种酸性多肽,它能够诱导血管周围的未分化间质细胞向骨和软骨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13.
软骨组织工程是修复软骨缺损的有效方式,需要理想的支架材料促进干细胞发挥再生性能。软骨细胞外基质(CECM)能够有效地模仿软骨细胞生存环境,不仅对软骨细胞和干细胞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满足支架材料的基本要求,还能够促进软骨细胞分泌基质和诱导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是一种极具优势的支架材料。CECM良好的促基质分泌和诱导分化作用与其含有多种软骨相关蛋白有关。在实际应用中,CECM存在力学性能不强和细胞渗透不足等问题,联合其他材料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其不足,因此寻找性能更加优化的复合方式是CECM的应用趋势。本文对CECM材料在软骨组织工程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软骨细胞移植修复髁突软骨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软骨细胞移植修复髁突软骨损伤后的效果及修复组织的性质。方法 选用成年雄性白免53只,分成5组。第1组:细胞移植组;第2组:单纯胶原膜植入组;第3组:在实验动物有髁突前斜面形成直径2mm的全层损伤后,未植入任何物品;第4组:空白手术对照组;第5组:正常对照组。结果 细胞移植组动物的髁突软骨损伤区形成软骨组织修复。结论 异体兔髁突软骨细胞移植能够形成类似正常的关节软骨修复髁突软骨缺损。  相似文献   

15.
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是一种多功能细胞因子,广泛参与哺乳动物的各种病理生理过程,在关节的生长发育、维持正常功能结构、疾病的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关节软骨生长发育必需TGF-β参与、TGF-β影响软骨细胞的增殖及分化、双向调节关节软骨胞外基质代谢,本文就这些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将脂肪干细胞(ADSCs)负载入可注射性软骨细胞砖-富血小板血浆(CB-PRP)复合体中,探究其作为种子细胞能否促进异位软骨的形成.方法:成膜培养软骨细胞并制备CB;扩增培养ADSCs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取静脉血制备PRP;将ADSCs和BMSCs分别与CB-PRP混合并注射至裸鼠皮下,12 周后取材观测软骨形成情况.结果:体外实验显示CB由软骨细胞及细胞外基质构成;体内生长12 周后,大体观察2 组复合体均形成软骨样组织;HE染色、番红O(Safranin-O)和甲苯胺蓝(TB)染色及定量检查结果显示2 组复合体均有软骨组织形成,Safranin-O和TB染色阳性区域面积无统计学差异.结论:ADSCs能够作为种子细胞促进可注射性"软骨细胞砖-富血小板血浆"复合体形成异位软骨.  相似文献   

17.
Notch配体Delta1对人牙髓干细胞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Notch配体Delta1对体外人牙髓干细胞(dentalpulpstemcells,DPSCs)向成牙本质细胞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利用逆转录病毒载体建立高表达人Delta1基因的人牙髓干细胞系;实验分三组,正常牙髓干细胞组、转导细胞组及混合组(正常与转导细胞比例为100∶1),分别进行体外分化诱导。倒置显微镜观测各组细胞各生长期出现的时间;VonKossa染色计数各组形成钙化结节数;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牙本质涎磷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牙髓干细胞相比,转导细胞各生长期出现时间明显提前,形成的钙化细胞结节数目显著增加,牙本质涎磷蛋白表达显著升高。结论:Delta1基因转导牙髓干细胞仍保持了体外向成牙本质细胞分化的能力;Notch-Delta1信号与分化诱导因子协同作用可促进人牙髓干细胞向成牙本质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18.
《口腔医学》2017,(8):746-750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 FGF or FGF-2)是一种强丝裂原,可促进中胚层和神经外胚层来源细胞有丝分裂,进而促进组织修复和再生。牙髓干细胞(Dental pulp stem cells,DPSCs)具有高度增殖、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被认为是牙组织工程的理想种子细胞之一,在牙髓组织修复和再生方面具有广阔应用前景。近来研究发现b FGF调控DPSCs迁移、增殖和分化。本文对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小檗碱对牙髓干细胞(dental pulp stem cells,DPSCs)成牙本质向分化及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采用酶消化法提取DPSCs,将培养鉴定的DPSCs传代培养至第3~5代,用于以下实验.实验分为对照组(正常培养DPSCs)、矿化...  相似文献   

20.
内镜下软骨细胞移植修复颞下颌关节软骨缺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经关节镜植入软骨细胞修复颞下颌关节软骨缺损的可行性和修复组织的质量。方法 经关节镜对12只猕猴的髁突和(或)关节结节进行钻孔,造成骨软骨缺损模型;将软骨细胞悬液与人工基质材料PluronicF127混合形成复合物,经关节镜注入颞下颌关节面缺损区;4周、8周、12周和24周后经大体形态观察、组织学观察、免疫组织学染色评价修复情况。结果 软骨细胞移植术后,关节面缺损均得到了修复,修复组织内为分化良好的软骨细胞,并随时间推移排列逐渐有序;免疫组化染色发现修复组织Ⅱ型胶原染色明显。结论 关节镜导向下的细胞移植术是切实可行的。软骨细胞移植能修复关节面骨软骨缺损,修复组织接近正常的关节软骨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