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病人,女,32岁。曾因"宫外孕"术后1年"肠梗阻、肠坏死"行肠切除术。嗣后多次因"肠梗阻"住院,对症治疗后缓解。15 h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腹痛。查体:腹平,上腹及下腹部可见2处分别约15 cm手术瘢痕,全腹压痛,可疑反跳痛及肌紧张。WBC 14.1×109/L,N 0.917。腹平片可见多个气液平面;  相似文献   

2.
临床资料选取2003年4月~2004年1月住院病人,临床诊断异位妊娠63例。随机分成微创手术组33例和开腹手术组30例。微创手术组:年龄17~42岁,平均30±3岁;有腹部手术史者3例,其中剖宫产术后1例,宫外孕术后2例;经产妇25例,陈旧性宫外孕27例,低血容量休克型病人2例。开腹手术组:年龄19~40岁,平均31±4岁;有腹部手术史者3例,均为剖宫产术后,经产妇24例,陈旧性宫外孕26例,低血容量休克型病人3例。两组在年龄、产次、腹部手术史、生命体征等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手术器械:微创手术组使用上海金宝隆公司的腹腔镜设备及器械(电视摄像系统,腹…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腹式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良性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寻找一种更安全、简捷的术式。方法: 102例子宫良性病变患者(实验组),采取筋膜内电刀旋切全子宫术,100 例(对照组),采取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及随访情况。结果: 实验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术中直肠陷凹病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5)。结论: 筋膜内电刀旋切全子宫术优于传统术式,对有子宫切除指征而无恶性倾向的患者,尤其是直肠陷凹有病变及有手术史的患者,筋膜内电刀旋切全子宫术可作为一种更安全、更简捷的全子宫切除术术式。  相似文献   

4.
杨永连 《海南医学》2007,18(12):138-139
目的 探讨经腹小横切口用于妇科急诊宫外孕手术的优越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比较传统开腹手术(对照组)与腹部小横切口(研究组)的手术情况和术后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无显著性,观察组术后疼痛、用药少、肛门排气早、住院时间短,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宫外孕经腹小横切口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痛苦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降低了住院费用、切口美观等优点,临床价值肯定,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正> 1.病例介绍 患者,30岁,因间断性腹痛伴少量阴道流血4天于1999年7月9号以“宫外孕”入院。2天前患者来门诊就医。诊为“宫外孕”给予米非司酮100mg口服2天因腹痛及阴道流血加剧入院。平素月经规,G_2P_1,放环5年。lmp99年6月20号,无停经史。查体:T36.9℃,P78次/分,R20次/分,BP16/11kpa,无明显贫血貌,全腹压痛、反跳痛,左下腹为重,移动性浊音(+)。妇科检查:外阴(-),阴道畅有少量血来自宫腔,宫颈光滑痛  相似文献   

6.
非脱垂子宫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非脱垂子宫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和腹式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经阴式全子宫切除术30例(阴式手术组),经腹式全子宫切除术40例(腹式手术组),对比分析术中术后情况。结果: 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使用止痛剂、术后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费用均少于腹式手术组(P<0.05~P<0.001),而术后发热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脱垂子宫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是一种创伤小、安全、痛苦少、恢复快、费用低的手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本院于80年3月曾收治一名大网膜囊肿的患儿,其囊肿内容为蛔虫成虫体,实为罕见,文献未见报导兹作报告,以引起同道共同探讨。李××,男,8岁,病例号:80—2494,主诉于80年3月2日无任何诱因便咖啡色大便,中等量,住×医院。无恶心无呕吐不腹痛。住院后发现右上腹肿物。欲行手术家属未同意而出院。于3月27日入我院外科。既往史:无特殊。家族及个人史均无可记述。体检:神清、合作,体较瘦弱,轻度贫血貌,T37.8℃,P98次/分,BP、100/70mmHg。头颅五官正常,颈(一)心肺(一),右上腹可能及6×4×2cm~3之肿团,压痛(一),可活动,左右活动度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40岁,因黑便伴头昏、乏力4天,于1995年3月17日入院。经胃镜检查,诊断为“残胃吻合口溃疡”。1987年因胃小弯溃疡行胃大部切除术,术后无并发症,既往无肝胆疾患,无药物过敏史。查体:贫血貌,皮肤无出血点及蜘蛛痣,心肺正常,腹平软,上腹正中有一长约8cm手术疤痕,无腹壁静脉曲张,肝脾不肿大,剑突下轻压痛,余无异常。实验室检查:Hb 80g/L,RBC 2.95×10~(12)/L,WBC5.5×10~9/L,BPC120×10~9/L,尿常规正常,大便OB( ),肝功能结果正常。肝、胆、脾、胰腺B超结果正常。入院后给予西咪替丁0.6g加入5%葡萄糖液中静脉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与经腹全子宫切除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子宫良性病变和宫颈上皮内瘤变III级患者开展的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54例,经腹全子宫切除术112例。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以及住院天数明显优于经腹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腹腔镜全子宫切除临床疗效明显优于经腹全子宫切除术。结论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手术时间短、排气早、住院天数短、术中出血不多、术后并发症不高等优点,明显优于经腹全子宫切除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经阴道子宫切除术与经腹子宫切除术的手术疗效.方法192例非脱垂子宫行改良经阴道子宫切除术(阴式组),180例行经腹全子宫切除术(腹式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感染率、住院时间及术后3个月门诊随访情况.结果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组术后感染率、住院时间少于腹式子宫切除术组(P<0.01),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3个月阴道残端愈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能降低术后感染率,缩短住院时间,可替代大部分经腹全子宫切除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腹阴联合式筋膜内子宫全切手术(Abdominovaginal intrafassial hysterectomy简称AVIH)临床意义.方法 将106例非孕子宫肌瘤、子宫肌腺瘤、功能性子宫出血需行子宫切除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①观察组:行腹阴联合式筋膜内子宫全切术56例.其中39例有前次剖宫产史,1例有子宫破裂史.②对照组按传统腹式子宫全切除术50例.结果 2组膀胱、输尿管损伤及术后性生活有显著性差异,特别适合一些有盆腔手术史或盆腔重度粘连的病人;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2.
凌笑琼  徐迎春 《吉林医学》2012,33(9):2004-2005
目的:探讨经阴道子宫次全切除术的护理。方法:分析经阴道子宫次全切除术46例(阴式组),经腹子宫次全切除术51例(腹式组),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复诊结果。结果:两组共97例全子宫次全切除手术均取得成功,特别是阴式组的46例经阴道次全切除手术在护理的全方面配合下更是顺利完成,无一例中转开腹。结论:经阴道子宫次全切除术符合当今微创观念,加强对患者的沟通和护理,可使患者在阴式子宫次全切除手术护理中获优质的服务。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并探讨经腹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治疗对老年贲门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贲门癌患者56例,根据治疗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经腹全胃切除组(腹治组)和经胸全胃切除组(胸治组)。记录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治疗后的并发症情况、SF-36生活质量评分以及不同时间段的生存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腹治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住院时间明显低于胸治组组(P<0.05);腹治组和胸治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16.0%(4/25)和58.1%(18/31),尤以腹治组和胸治组的肺部感染发生比例分别为4.0%(1/25)和25.8%(8/31)(P<0.05);腹治组的SF-36评分明显优于胸治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术后1年和3年的生存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通过经腹根治性全胃切术治疗老年贲门癌患者,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明显改善生活质量等优点,表现出更好的疗效,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经腹全子宫切除术(TAH)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TLH)的临床效果. 方法 经腹全子宫切除术150例,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150例.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日、术后并发症. 结果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日均要优于经腹全子宫切除术,术后并发症比较两组差异无显著性,两组患者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 结论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与经腹全子宫切除术比较,前者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的优点,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3种子宫全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经腹行筋膜外子宫全切除术(A组),筋膜内子宫全切除术(B组)及经阴道行子宫全切除术(C组)3种术式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病率,住院时间,术中副损伤等方面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无论子宫大小,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病率及住院时间上,A、B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脱垂子宫、小于妊娠3月子宫C组与A、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大于妊娠3月子宫在手术时间上C组与A、B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在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病率、住院时间上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术中副损伤C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与B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脱垂子宫及小于妊娠3月子宫行阴式子宫全切除术明显优于经腹,大于妊娠3月子宫,及粘连重不活动子宫经腹较易,且以筋膜内子宫全切除术为佳。但宫颈原位癌及宫颈癌前病变需选择经腹筋膜外子宫全切除或经阴道子宫全切除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有盆腹腔手术史患者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的手术特点及临床价值.方法 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对有盆腔手术史经阴道全子宫切除86例(其中7例术前讨论认为盆腔粘连重,术中同时行腹腔镜检查术),与同期无盆腹腔手术史患者经阴道全子宫切除188例,就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中盆腔粘连情况、切除子宫重量、术后体温、术后病率、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感染率、脏器误伤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①两组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病例,两组在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上进行比较,盆腔手术组较无盆腔手术史组时间稍长、出血稍多,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有盆腔手术史患者总盆腔粘连发生率为17.44%,其中子宫手术史组共38例(包括剖宫产史36例,肌瘤剔除术史2例),术中发现盆腔粘连10例,粘连发生率26.32%;有其他手术史组共48例(包括附件手术史22例,阑尾手术史26例),术中发现粘连4例,粘连发生率8.33%,其中2例为附件手术史,另外2例为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粘连.结论 对于经阴道切除子宫来说,有盆腔手术史者与无盆腔手术史者临床效果相当,临床可根据术者阴道手术经验和术前盆腔检查情况选择手术方式,必要时可使用腹腔镜辅助以期达到微创的最佳手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治疗下腹部手术史腹股沟疝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5年1月共13例经TAPP治疗的下腹部手术史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3例腹股沟疝均无中转开放。单侧12例(斜疝10例,直疝2例),双侧1例(斜疝)。手术时间(85.6±12.8)min,术中出血量(25.0±2.5) mL,肠功能恢复时间(10.5±2.3) h,术后VAS疼痛评分(3.0±0.95)分,术后阴囊气肿6例,血清肿1例,术后无肠梗阻、血肿等并发症发生,恢复正常活动时间(10±3.5) d、术后住院时间(4.5±1.0) d。术后随访6个月至1年均无复发。结论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治疗下腹部手术史腹股沟疝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腹腔镜手术是一项高效、安全、可靠的微创手术,其特点是对病患损伤小,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我院于2009年3月-2012年3月,施行妇科腹镜术取得了良好效果,其中:子宫全切58例,次全切153例,宫外孕110例,卵巢囊肿186例,卵巢癌30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全腹膜外补片植入术与经腹腹膜前补片植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2月于乐昌市人民医院外科行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80例患者病历资料,按照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腹腔镜下全腹膜外补片植入术(TEP),观察组则是采用腹腔镜下经腹腹膜前补片植入术(TAPP),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腹膜外补片植入术与经腹腹膜前补片植入术治疗腹股沟疝修补术临床效果均较为显著,术者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术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阴式全宫切除术、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分析其优缺点。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8月之间于我院妇科行全子宫切除术的150例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分为阴式手术组(50例,行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经腹手术组(50例,行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和腹腔镜组(50例,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比较三组的手术情况和预后效果。结果:腹腔镜组和阴式手术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经腹手术组,手术时间长于经腹手术组,其术后镇痛率分别为64.0%和68.0%,低于经腹手术组(92.0%),并发症发生率均为0,低于经腹手术组(8.0%),住院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短于经腹手术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治疗子宫良性病变方面,经腹全子宫切除术虽然手术时间短,但出血量多,术后疼痛强烈,大多需采用镇痛,且恢复时间长。临床上最好采用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但具体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