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综合征的原因、诊断和治疗。方法对腹部手术后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综合征18例进行分析。结果腹部手术后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综合征18例,均发生于术后7~15d。均经保守治疗痊愈。结论腹部手术后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的病因是多样的,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是诊断本病的重要方法,采取非手术疗法可治愈胃排空障碍,应尽量避免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后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的原因、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15例腹部手术后发生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胃功能性排空障碍均发生于腹部手术后3—12天,胃大部切除病人的发生率较高。非手术治疗7周内14例恢复胃动力,1例放弃治疗出院,结论 腹部手术后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胃镜和上消化道造影对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应采取非手术治疗,避免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胃肠手术后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的治疗方法。方法系统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6月-2011年6月18例胃肠手术后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例经保守治疗后治愈,住院时间11-36d。结论胃肠手术后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由综合因素所致,采取非手术疗法可治愈本病,手术治疗应慎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胃手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的发病原因、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991年1月~2003年11月施行的436例胃大部切除术后所发生的9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功能性排空障碍发生在术后5~8d,1例出现在术后12d。均保守治疗治愈出院。结论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是多种因素综合所致,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是诊断本病与机械性梗阻鉴别的重要方法,非手术治疗可治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胃手术后排空障碍的特点和处理。方法回顾分析39例胃术后功能性和机械性排空障碍的临床特点及手术和非手术治疗的措施。结果经保守治疗后6例好转;手术探查33例。术中证实为机械性因素引起梗阻26例;7例未发现明显机械性梗阻因素,其中4例作Braun’s吻合,3例仅作探查空肠造瘘术,除1例术后仍出现排空障碍自动出院外,其余病人均治愈或好转出院。结论胃术后排空障碍可能是功能性引起,也可能是机械性梗阻造成。应根据其临床表现、X线钡餐及胃镜检查的特征加以鉴别。如没有纹窄征象,应先行保守治疗,在胃肠减压,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基础上可加用胃肠动力药,如排空障碍是功能性原因引起,大多症状在2—3wk内缓解,若无缓解征象,应考虑手术探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19例胃癌手术后出现的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的患者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经保守治疗可治愈。结论保守治疗对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切实有效。  相似文献   

7.
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排空障碍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排空障碍的处理郭辉光吴孟然孙传东徐宏巩本刚(滨州地区人民医院普外科,滨州市256610)关键词胃手术;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胃手术后功能性排空障碍是指不伴吻合口或输出空肠袢等机械性梗阻因素的残胃无力、排空延迟、经保守治疗可以恢复的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排空障碍的可能原因及其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289例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9例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过。结果 经上消化道造影可确诊,所有病人均经保守治疗而治愈。结论 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排空障碍非机械性硬阻,上消化道造影是鉴别机械性梗阻的首选方法,一经确诊应行保守治疗,切忌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胃切除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的发病原因、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3年12月施行的412例胃切除术后发生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6例胃切除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均发生于术后6~12d,行非手术治疗,10~28d均痊愈;结论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为多种因素综合所致,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是确诊及鉴别机械性梗阻的重要手段,非手术治疗均可痊愈。  相似文献   

10.
王守恩 《大家健康》2014,(9):280-280
目的:研究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胃手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间收治的胃手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范围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0例,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西医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对比分析,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胃手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后,患者的进食恢复时间、胃液两、住院周期、肛门排气恢复时间以及胃管拔除时间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统计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胃手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较传统单一西医治疗效果要明显,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且伴随的不良反应症状降低,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就医满意度,在临床医学实践中值得大力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的诊断与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1月—2007年12月诊治的8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的诊断主要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钡餐和胃镜检查。本组8例均通过非手术治疗痊愈。结论胃功能性排空障碍在胃空肠吻合术后出现并不少见。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的病因目前尚不甚明了,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的治疗应采取综合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2.
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排空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北南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8):1415-1416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排空障碍的发生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结合2002年5月至2004年5月施行的780例胃大部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共发生功能性排空障碍8例。发生率1.0%。其中BillrothⅡ式手术后7例;BillrothⅠ式术后1例。所有病人均给予胃肠减压、静脉补液、营养支持、胃肠动力药物的应用等保守治疗、治愈出院。3周内治愈率100%。结论:胃大部切除术后重建消化道的方式,术中淋巴结清除的范围和程度,术中迷走神经的损伤及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的完整性破坏是功能性排空障碍的发生率高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的诊治措施.方法对1995~2004年行胃大部切除手术后发生残胃功能障碍9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均发生于手术后3~12d,所有病人均保守治疗,于3wk内治愈出院.结果术后残胃和远端空肠正常的运动功能是发生功能性排空动力学机制的改变的原因.结论采用促胃肠动力药物可能收到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黄荣柏  黎丽 《广西医学》2002,24(8):1287-1288
胃手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是一种手术后非机械性梗阻 ,以胃排空障碍为主要特征的胃动力紊乱综合征 ,在治疗上以保守治疗为主 ,但各种治疗方法有不同的治疗效果。我院自 1 993年 1月~ 2 0 0 1年 6月应用红霉素治疗胃大部分切除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 1 2例 ,获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男 7例 ,女 5例。年龄 3 2~ 71岁。原发病 :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8例 ,胃窦癌 4例。手术方式 :胃大部分切除术 8例 ,根治性胃大部分切除术 4例。胃肠重建方式 :毕— 式 5例 ,毕— 式 7例。1 .2 临床表现 :术后 9~ 1…  相似文献   

15.
胃大部切除后功能性排空障碍是胃大部切除后继发功能性排空延迟所引起的一组症侯群,临床上时有发生,若处理不当会给患者带来严重后果,提高对本症的认识,采用正确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我院自1980.1~1993.12月施行胃大部切除术1329例,其中发生功能性排空障碍2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诊治体会(附3例报告)秦皇岛市第一医院吕文臣任春振关键词胃切除术;胃排空障碍;诊断;治疗任何外科手术后的前几天都可能出现胃排空障碍,而胃大部切除后的排空障碍更具有诊断和治疗的特殊性。本文报告3例胃排空障碍的诊治体会。1病...  相似文献   

17.
张志磊 《中国医疗前沿》2010,5(20):41-41,64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的临床症状及诊治方法。方法对本院2008年6月~2010年3月45例胃大部切除术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5例共发生功能性胃排空障碍9例,发生率约为20%,均发生于术后2~11d。所有功能性胃排空障碍患者均经保守治疗出院,于术后14~25d治愈。结论在现代临床医学中,对于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要坚持及早发现、治疗的原则,给予患者胃肠减压,并加强营养支持,以促进疾病的痊愈,进而降低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胃手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的处理方法。方法总结18例胃手术后残胃功能排空障碍的诊治经过。结果18例病人经保守治疗,17例缓解,1例术后13d再手术。讨论X线钡餐或碘剂动态观察和胃镜检查对于排除机械性梗阻确定诊断有决定性意义。处理应行保守治疗,在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肠外营养的基础上应用胃复安和吗丁啉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功麓性胃捧空障碍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方法对收治的12例病人进行临床分析,包括临床特点、保守治疗的选择及其措旌。结果12倒病人经检查确诊为功能性排空障碍,保守综合治疗2~7周后治愈。结论明确诊断,保守综合治疗效果明显,切忌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胃手术后排空障碍的特点和处理.方法 回顾分析39例胃术后功能性和机械性排空障碍的临床特点及手术和非手术治疗的措施.结果 经保守治疗后6例好转;手术探查33例.术中证实为机械性因素引起梗阻26例;7例未发现明显机械性梗阻因素,其中4例作Brauns吻合,3例仅作探查空肠造瘘术,除1例术后仍出现排空障碍自动出院外,其余病人均治愈或好转出院.结论 胃术后排空障碍可能是功能性引起,也可能是机械性梗阻造成.应根据其临床表现、X线钡餐及胃镜检查的特征加以鉴别.如没有纹窄征象,应先行保守治疗,在胃肠减压,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基础上可加用胃肠动力药,如排空障碍是功能性原因引起,大多症状在2~3wk内缓解,若无缓解征象,应考虑手术探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