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功能性消化不良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血浆胃动素水平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 37例功能性消化不良与 36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血浆胃动素水平测定 ,探讨胃肠道激素及其与胃肠道运动和神经调节的关系 ,结果显示 :两组疾病血浆胃动素水平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且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评分与血浆胃动素水平无相关性。表明此组疾病虽然发病机制中迷走神经张力高低不一 ,而两组疾病血浆胃动素水平无差异 ,提示胃动素可能没有参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动力紊乱  相似文献   

2.
应用路优泰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激素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胃动素和胆囊收缩素水平在应用路优泰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的变化。方法 采用放免技术检测 32例常规药物治疗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 (对照组 )和 32例应用路优泰治疗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FD组 )空腹及餐后血浆胃动素 (MTL)和胆囊收缩素 (CCK)水平。结果 路优泰治疗FD组空腹及餐后血浆MTL值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显著 (P <0 .0 5 ) ;路优泰治疗FD组空腹血浆CCK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餐后差异显著 ,路优泰治疗FD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路优泰治疗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血浆MTL水平在空腹及餐后均有所提高 ;而对于CCK在空腹时无明显差异 ,在餐后则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3.
半夏泻心汤治疗寒热错杂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寒热错杂型)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空腹血浆胃动素(MTL)的影响。方法将6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中药(半夏泻心汤)组和西药(吗叮啉)组各30例,治疗2周后观察其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和空腹血浆MTL的水平。结果两组总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及空腹血浆MTL水平提高较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治疗后空腹血浆M T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半夏泻心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与吗叮啉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肯定,能提高患者空腹血浆MTL水平,其改善临床症状方面优于西药吗叮啉。  相似文献   

4.
半夏泻心汤辅治功能性消化不良4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辅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浆胃动素的影响。方法将82例确诊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按西医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方案进行抑酸、清除幽门螺杆菌及使用胃动力药,必要时给予心理疏导及抗抑郁药治疗。治疗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半夏泻心汤治疗,观察两组治疗4周后血浆胃动素水平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为77.5%,两组总有效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浆胃动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改善上腹痛、上腹饱胀、反酸、上腹烧灼感、嗳气、腹胀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通过提高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血浆胃动素水平而有效改善患者的胃肠功能障碍,从而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胃康宁胶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38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97例口服胃康宁胶囊,对照组41例口服吗叮啉片,并设健康志愿者30例作为空白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值、体表胃电图、胃排空以及胃动素、胃泌素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7.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症状改善总积分和总症状改善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前两组患者大多数存在胃电节律异常,且空腹胃电异常以节律紊乱为主,治疗后患者的胃电节律和临床症状可明显改善;胃排空较治疗前加快,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治疗前两组患者空腹血浆胃动素和血清胃泌素水平均较正常值明显下降(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胃动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治疗前、后血清胃泌素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胃康宁治疗FD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胃舒散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血浆胃动素(Mot)及幽门螺杆菌(HP)的影响。方法136例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随机分为胃舒散组84例,吗丁啉组52例,治疗6周后分别观察其疗效及对血浆胃动素和幽门螺杆菌的影响。结果胃舒散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7.6%和90.5%,优于吗丁啉组的19.2%和76.9%(P<0.05)。治疗后胃舒散组血浆Mot水平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吗丁啉组血浆Mot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胃舒散组对HP的根除率为62.7%,较吗丁啉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胃舒散治疗FD疗效较好,其机制可能与其提高血浆Mot水平及根除HP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睡眠障碍(sleep disorder,SD)对胃运动功能的影响及相关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睡眠障碍按照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诊断,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按照罗马Ⅲ诊断标准诊断.研究对象来自门诊和住院连续病例,共34例,A组:睡眠障碍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26例;B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8例.选择健康志愿者8例作为对照(C组).用多导睡眠仪和胃电图记录仪对各试验者进行整晚同步监测,在对不同试验组睡眠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重点观察睡眠期的浅睡眠S2期、深睡眠S4期的胃肌电主频、胃动过缓、正常慢波、胃动过速百分比变化情况.次日晨起抽取静脉血,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胃动素、生长抑素水平.结果 ①A组较B、C组总睡眠时间、深睡眠时间、快眼动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明显减少,睡眠潜伏期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较B组在深睡眠比例、快眼动睡眠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记录时间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S2、S4、快眼动睡眠期胃电主频较B组、C组下降(P<0.05).②A组血浆胃动素、生长抑素水平均比B组、C组升高(P<0.05),B组血浆胃动素、生长抑素水平比C组降低(P<0.05).结论 睡眠障碍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睡眠各期胃肌电主频降低,血浆胃动素、生长抑素分泌增加,提示睡眠障碍与功能性消化不良密切相关.睡眠障碍影响胃运动功能的机制可能与血浆胃动素、生长抑素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8.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血浆胃肠激素水平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了解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dyspepsia,FD)患者血浆胃肠激素水平变化。方法:放免技术检测2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和3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FD组)空腹及餐后血浆胃动素(MTL)、促胆囊收缩素(CCK)、血管活性肠肽(VIP)、生长抑素(SS)水平。结果:FD组空腹及餐后血浆MTL测值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01);FD组空腹血浆CCK测值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餐后有显著性差异(P<0.001);FD组空腹与餐后血浆VIP测值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01);FD组空腹及餐后血浆SS测值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FD患者血浆MTL、CCK水平下降,VIP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9.
中药胃肠力苏胶囊对胃排空影响的动物实验与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中药胃肠力苏胶囊对实验动物和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排空的影响。方法比色法测动物甲基橙的胃残留率。放免法测血清胃泌素,血浆胃动素,B超法测胃排空率。结果胃肠力苏组和吗丁啉组动物胃内甲基橙残留率差异无显著性,两组与对照组动物胃内甲基橙残留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血浆胃动素含量胃肠力苏胶囊组与吗丁啉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胃排空率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胃肠力苏胶囊有促进胃排空作用,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疗效类似吗丁啉片,但其促进胃排空的机制不同于吗丁啉片。  相似文献   

10.
①目的探讨西沙比利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胃肠激素影响.②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98例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西沙比利治疗前后血浆胃动素、促胃液素、血管活性肠肽和生长抑素水平.③结果西沙比利可使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临床症状明显改善(x2=20.22,10.10,P<0.01),同时血浆中胃动素由(85.2士13.7)pmol/L升高至(131.5±15.6)pmol/L,差异有显著性(t=22.08,P<0.01).④结论西沙比利可明显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的临床症状,同时升高血浆中胃动素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中药胃肠力苏胶囊对实验动物和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排空的影响。方法 比色法测动物甲基橙的胃残留率。放免法测血清胃泌素、血浆胃动素,B超法测胃排空率。结果 胃肠力苏组和吗丁啉组动物胃内甲基橙残留率差异无显著性,两组与对照组动物胃内甲基橙残留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血浆胃动素含量胃肠力苏胶囊组与吗丁啉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胃排空率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胃肠力苏胶囊有促进胃排空作用,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疗效类似吗丁啉片,但其促进胃排空的机制不同于吗丁啉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于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泮托拉唑钠与莫沙必利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消化系统症状及空腹血浆胃动素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4.06,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8.10,P0.05)。治疗前,两组各症状评分均较高,且血浆胃动素浓度均偏低,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血浆胃动素浓度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各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血浆胃动素浓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实施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可有效改善不良症状,提高空腹血浆胃动素浓度,促进胃肠运动,且不会引发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临床治疗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半夏泻心汤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整群选取2016年1—12月期间来该院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46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73例患者采用半夏泻心汤方法治疗,对照组73例患者采用莫沙必利治疗,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各种临床症状评分情况和血浆胃动素情况.结果 实施治疗之后实验组嗳气、腹胀、上腹饱胀、上腹痛和上腹烧灼感的临床症状平均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73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总体治愈率为93.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愈率(73.97%);实验组患者血浆胃动素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中药半夏泻心汤能够明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中临床疗效显著,治愈率高,患者的血浆胃动素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Ghrelin的关系,研究Hp感染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血浆Ghrelin的影响。方法:功能性消化不良组40例患者,对照组20例为健康者。进行临床症状评分,Hp检测,以实时B超检测胃半排空时间(GET1/2),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酰基化ghrelin水平,并分析Hp感染对血浆酰基化ghrelin水平、临床症状评分和GET1/2的影响。结果:(1)临床症状评分: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均≥6分,其中Hp阳性者为11.2±4.5分,Hp阴性者为10.3±4.3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对照者评分为2.8±1.2,显著低于FD组(P<0.05)。(2)胃排空功能检测(GET1/2):功能性消化不良组为48.8±14.0 min,对照组为35.9±4.7 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功能性消化不良组Hp阳性为50.3±12.0 min,Hp阴性为46.9±16.2 min,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血浆酰基化ghrelin水平比较:功能性消化不良组中,Hp阳性者为18.2±3.5 ng/mL,Hp阴性者为19.5±6.9ng/mL,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功能性消化不良组18.8±5.3 ng/mL高于对照组16.2±2.9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感染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血浆酰基化Ghrelin水平无影响;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血浆酰基化Ghrelin水平高于正常。  相似文献   

15.
西沙必利、藿香正气液联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君怡  杜玉花 《重庆医学》2007,36(12):1204-1205
目的 观察西沙必利联合藿香正气液口服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按分层单盲随机分组,治疗组112例口服西沙必利片和藿香正气液,对照组52例口服西沙必利片,并设健康志愿者30例作为空白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表胃电图及胃动素、胃泌素的变化.结果 西沙必利联合藿香正气液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的总有效率为72.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组患者胃电节律紊乱显著改善,血浆胃动素含量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沙必利联合藿香正气液能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症状,恢复正常的胃电节律,并对血浆胃动素含量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莫沙必利分散片联合热敏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者各项症候评分的改善情况。方法:将8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两组均给予莫沙必利分散片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40例联合采用热敏灸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症候评分、血浆胃动素(MTL)水平和胃泌素(GAS)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为70.00%。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各项症候评分、MTL水平以及GAS水平均有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莫沙必利分散片联合热敏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显著,症状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应用调理脾胃升降法治疗fd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将本院2015年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共计100例作为研究资料,将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为50例,研究组患者应用中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西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均能明显改善fd的中医临床证候,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临床痊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能显著地改善fd患者的血浆胃动素过低的情况,而对照组对胃动素没有改善作用。结论应用中药调理脾胃升降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能够取得显著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五磨饮治疗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机制。方法选取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清远中医院2013年2~12月收治的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20例,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五磨饮中药配方颗粒,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临床疗效,检测患者胃动素及胃泌素含量。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和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血浆胃动素[(376.5±92.8)pg/mL]和胃泌素[(58.8±13.9)pg/mL]含量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患者血浆胃动素[(356.7±85.4)pg/mL]含量显著升高(P〈0.05),有升高血清胃泌素[(48.7±12.4)pg/mL]含量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磨饮能够有效治疗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促进胃动素和胃泌素分泌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联合舒肝解郁胶囊治疗大学生患者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功能性消化不良大学生患者100例,其中50例患者给予奥美拉唑联合舒肝解郁胶囊治疗,为观察组,另50例患者单用奥美拉唑治疗,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胃促生长素和胃动素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8.0%vs72.0%,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胃促生长素和胃动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6.2%vs22.4%,P<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舒肝解郁胶囊治疗大学生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理想,可改善其临床症状,减少复发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观察柴芍胃炎颗粒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dyspepsia,FD)模型大鼠血浆胃动素、胃泌素的影响,探讨该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可能机制。方法:将FD模型大鼠按随机化原则分为模型组,多潘立酮组,柴芍胃炎颗粒高、中、低组,同时与空白组比较,观察各组大鼠饮水、饮食、体重变化和胃排空率,用ELISA法测定血浆胃泌素(gastrin,GAS)、胃动素(motilin,MTL)。结果:胃泌素:各中药组、多潘立酮组较空白组明显升高(P〈0.05),但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胃动素:中药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与正常空白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但较中药低剂量组及多潘立酮组升高(P〈O.05)。胃排空率:中药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与正常空白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高于低剂量组(P〈O.05)但较多潘立酮组低(P〈O.05)。结论:柴芍胃炎颗粒可能通过促进胃泌素、胃动素分泌和增加胃排空率,从而起到改善FD模型大鼠胃肠动力障碍的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胃动素、胃排空率超过正常范围并不利于胃肠道消化吸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