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 回顾性分析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 OSA)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发病率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0月至2020年9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呼吸科睡眠医学中心接受睡眠监测的3 152名患者。所有患者被分成4组,单纯鼾症组(n=1 335)、单纯支气管哮喘组(n=72)、单纯OSA组(n=1676)和哮喘合并OSA组(n=69),以多因素Logistic模型分析冠心病的独立相关因素。结果 哮喘合并OSA组冠心病的发病率均明显高于单纯鼾症组、单纯OSA组及单纯哮喘组(OR=13.389, 95%CI:7.930~22.607, P<0.01; OR=11.850, 95%CI: 7.116~19.733, P<0.01; OR=3.925,95%CI: 1.827~8.431, P<0.01)。校正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及腹围等因素后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 (OR=7.224, 95%CI: 3.989~13.083, P<0.01; OR=6.783, 95%CI: 3.811~12.073, P<0.01; OR=2.920, 95%CI: 1.240~6.878, P<0.01)。年龄≥55岁和腹围≥90 cm的患者中,哮喘合并OSA与冠心病的发生存在独立相关性(OR=5.464, 95%CI: 2.997~9.959, P<0.01; OR=4.630, 95%CI: 2.667~8.026, P<0.01)。结论 哮喘合并OSA与冠心病的发生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尤其在老年及中心性肥胖人群中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重叠综合征是否与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embolism,PE)发病率相关。方法 回顾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接受睡眠监测的1 939名患者。重叠综合征的诊断标准为临床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且夜间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hypopnea index,AHI)≥ 5/h。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PE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矫正年龄、体质量指数、AHI、睡眠平均氧饱和度(meanSaO2)、高血压、糖尿病后,重叠综合征患者比非重叠综合征患者发生PE的概率高(OR 3.78,95%CI 1.28~9.82,P=0.018)。亚组分析显示,在男性患者中,重叠综合征与PE的发病高度相关(OR 5.16,95%CI 1.21~36.01,P=0.025)。多重Logistic回归模型中,meanSaO2低于总体人群中位数(93%)与PE发病概率增加相关(OR 2.82,95%CI 1.27~6.61,P=0.011)。结论 重叠综合征与PE发病存在相关性,需要有进一步的研究关注治疗重叠综合征是否降低栓塞性疾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睡眠重叠综合征(overlap syndrome,OS)患者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发病的独立相关因素。方法 调查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就诊的128名患者。检测肺功能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采用睡眠监测识别睡眠呼吸事件且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hypopnea index,AHI)≥ 5次/h的患者诊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同时符合慢阻肺和OSA的患者诊断为OS。校正年龄、性别和体质量指数后,使用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PH发病的独立相关因素。结果 与单纯OSA和单纯慢阻肺患者相比,OS患者最低血氧饱和度(79% vs 82%和90%,P<0.001)和平均血氧饱和度(92% vs 93%和95%,P<0.001)显著偏低;睡眠血氧饱和度低于90%所占整夜睡眠百分比(11% vs 6%和0%,P<0.001)显著偏高。第一秒用力肺活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first second,FEV1)低于80%预计值的患者发生PH概率是对照患者的2.78倍(OR 2.78,95%CI 1.05~7.38,P=0.040),AHI ≥ 15次/h的患者PH发生的概率是AHI<15次/h患者的3.46倍(OR 3.46,95%CI 1.02~11.71,P=0.046)。校正年龄、性别和体质量指数等混杂因素后,FEV1 <80%预计值的患者发生PH概率是对照患者的3.57倍(OR 3.57,95%CI 1.20~10.62,P=0.022)。结论 肺通气功能下降是OS患者发生PH的独立相关因素。需要进一步研究气道正压通气等干预能否降低PH的严重程度并改善患者的长期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估NoSAS评分与女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筛查模型在女性人群中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的筛查效果,并对两种筛查工具进行比较。方法 收集425例行多导睡眠呼吸监测女性的资料,包括NoSAS评分、女性OSAHS筛查模型的筛查结果。依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将患者分为4组:非OSA组(AHI<5次/h)、OSA组(AHI≥5次/h)、中重度OSA组(AHI>15 /h)和重度OSA组(AHI>30次/h),评估2种筛查工具的筛查效果。结果 在OSA组、中重度OSA组和重度OSA组中,NoSAS评分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7.3%、64.9%、69.5%和83.5%、76.6%、70.9%;女性OSAHS筛查模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2.7%、74.8%、75.8%和92.5%、84.3%、74.5%;两种工具均有较高的特异度,可有效排除女性人群中的非OSA患者。AHI≥5次/h时,NoSAS评分和女性OSAHS筛查模型的筛查结果与OSA诊断结果均有中、高度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401、0.541;两种工具的接收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分别为0.792(95%CI=0.750~0.829)、0.866(95%CI=0.830~0.897),均有中度筛查价值。不同病情严重程度下,女性OSAHS筛查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均大于NoSAS评分(P=0.002,P=0.003,P=0.019)。结论 两种筛查工具对女性人群均有中度筛查价值。与NoSAS评分相比,女性OSAHS筛查模型在女性人群中的筛查效果较好,但灵敏度仍需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糖尿病前期患者糖代谢水平与慢性牙周炎的相关性。方法:对符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糖尿病前期诊断标准的171例患者进行牙周检查,根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与美国牙周病学会制定的标准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慢性牙周炎组,检测各组糖代谢指标(空腹血糖、糖耐量、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及糖化血红蛋白)及牙周检查指标(菌斑指数、牙周袋深度、附着丧失、探诊出血比例),对混杂因素(年龄、性别、高血压、肥胖、吸烟等)进行校正后用多因素回归分析方法研究糖代谢指标与慢性牙周炎的相关性。结果:中、重度慢性牙周炎组患者的空腹血糖与胰岛素抵抗水平明显高于轻度慢性牙周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重度慢性牙周炎组患者的糖耐量水平显著高于轻度慢性牙周炎组,糖化血红蛋白及空腹胰岛素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随着空腹血糖水平的升高,患者患有中度或重度慢性牙周炎的概率显著增加(OR=1.39,95%CI:1.01~1.98;OR=1.64,95%CI:1.17~2.40);随着胰岛素抵抗水平的升高,患者患有中度或重度慢性牙周炎的概率也显著增加(OR=1.36,95%CI:1.04~1.76;OR=1.72,95%CI:1.23~2.41);随着糖耐量水平的升高,患有重度慢性牙周炎的概率显著升高(OR=1.65,95%CI:1.21~2.26)。结论:糖尿病前期患者的糖代谢水平与牙周炎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急性胃肠道损伤分级在急性胰腺炎相关胃肠道衰竭中的应用及其早期诊断指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6年10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中重度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sitic回归分析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胃肠道衰竭的早期诊断指标。结果 共202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胃肠道衰竭90例(44.6%)。生存分析结果显示,胃肠道衰竭组患者预后显著下降(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6,95%CI:1.03~1.09,P<0.001)、入院主诉排气排便停止(OR=7.02,95%CI:2.08~23.66,P=0.002)、血白细胞水平升高(OR=1.09,95%CI:1.02~1.17,P=0.015)、血白蛋白水平降低(OR=0.93,95%CI:0.86~1.00,P=0.048)、血肌酐水平升高(OR=1.02,95%CI:1.01~1.04,P=0.001)是胃肠道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入院即刻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和急性胰腺炎床旁严重程度指数评分诊断胃肠道衰竭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99和0.782。结论 胃肠道衰竭可显著增加AP患者的死亡风险。入院即刻APACHE Ⅱ评分和BISAP评分对胃肠道衰竭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调查2型糖尿病患者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的心理状态及行为改变,为更好地进行血糖管理和心理、行为指导提供依据。方法 纳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National Metabolic Management Center,MMC)内 576名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自编问卷结合焦虑、抑郁筛查量表开展横断面调查,并与同期未入MMC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焦虑、抑郁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68.4%的患者近2周指尖血糖浓度控制在空腹4.4~7.0 mmol/L、餐后2 h血糖10 mmol/L以下,69.1%的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量较前减少。MMC管理内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焦虑和抑郁发生率分别为27.1%和23.6%,低于同期未入MMC管理的患者,独居状态(OR=0.393,95%CI:0.160~0.965)、存在合并症或存在合并症个数多(OR=15.544, 95%CI:9.632~25.084)的患者发生焦虑症状的风险高(均P<0.05);年龄较小(OR=0.541,95%CI:0.389~0.751)、独居患者(OR=0.398,95%CI:0.167~0.948)、存在合并症或合并症个数多(OR=7.409,95%CI:4.962~11.065)、血糖控制水平差(OR=0.659,95%CI: 0.506~0.859)的患者发生抑郁症状的风险较高(均P<0.05)。结论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MMC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较非MMC管理的患者低,多数患者血糖控制水平达标,对新型冠状病毒的认知较充分且行为以积极健康为主。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桡动脉(RA)桥通畅率的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CABG术中使用RA桥,并于术后1年复查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术(CTA)患者65例。收集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的相关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RA桥通畅率的影响因素。 结果 RA桥靶血管近端狭窄程度≥80%(OR=0.212, 95%CI: 0.049~0.912, P=0.037)和靶血管在左前降支区域(OR=0.104, 95%CI: 0.012~0.921, P=0.042)是RA桥术后通畅率的独立保护因素,而术后未规范联用抗痉挛药物(OR=6.825, 95%CI: 1.857~25.083, P=0.004)是RA桥通畅率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CABG术中RA桥靶血管的合理选择和术后联用抗痉挛药物是RA桥通畅率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陈芳莲   王枫     赵明辉    雷平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17,(2):168-170
目的: 分析老年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择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各300例,均接受幽门螺杆菌感染检测,糖尿病患者接受眼科DR检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评价幽门螺杆菌感染与DR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糖尿病患者同时发生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可能性显著增加(OR: 1.57,95%CI: 1.09~2.25,P<0.001)。在糖尿病患者中,205例患者合并DR,95例患者未合并DR。与未合并DR的患者相比,DR患者同时发生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可能性亦显著增加(OR: 5.01,95%CI: 2.77~9.05,P<0.001)。结论: 老年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与DR发生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脐动脉血气pH值对剖宫产新生儿住院期间并发症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选择2017年1月1日至6月30日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剖宫产娩出并完成脐动脉血气分析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主要观察终点是新生儿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按照新生儿是否发生住院期间并发症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比较两组间脐动脉血气pH值。收集母婴围产期的资料和新生儿住院期间并发症的资料,采用ROC曲线分析脐动脉血气pH对新生儿住院期间并发症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872例新生儿(择期541例、急诊331例),新生儿住院期间并发症的总体发生率为14.1%,其中发生率最高的3项分别为感染、吸入性肺炎及心肌损伤。无并发症组pH值平均为7.31,有并发症组pH值平均为7.2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本研究中pH≤7.20的总体比例为3.1%(27/872),其中无并发症组pH值≤7.20的比例为1.6%(12/749),有并发症组pH值≤7.20的比例为12.2%(15/12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早产(OR=8.224, 95%CI: 4.910~13.777, P<0.001)、妊娠期高血压(OR=1.886, 95%CI: 1.004~3.546, P=0.049)、宫内生长受限(OR=4.429, 95%CI: 1.280~15.330, P=0.019)、急诊剖宫产(OR=2.711, 95%CI: 1.682~4.369, P<0.001)、脐动脉血气pH值≤7.20(OR=7.420, 95%CI: 2.951~18.655, P<0.001)及5分钟Apgar评分小于10分(OR=11.849, 95%CI: 3.977~35.128, P<0.001)是新生儿发生住院期间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脐动脉血气pH值预测全部新生儿、择期新生儿及急诊新生儿住院并发症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570(95%CI: 0.508~0.633, P=0.012)、0.559(95%CI: 0.465~0.652, P=0.189)及0.617(95%CI: 0.538~0.697, P=0.002)。结论:脐动脉血气pH值≤7.2与剖宫产新生儿住院并发症发生率增加有相关性,但是ROC分析显示其预测价值较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rteri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不同危险程度患者中评估心肺适能对ASCVD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入选2016年9月至2018年4月期间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行心肺运动试验的非ASCVD患者544例,根据《2016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对其进行ASCVD总体危险评估,通过心肺运动试验准确测定心肺适能指标——峰值摄氧量(peak oxygen uptake,VO2peak),并对患者进行临床随访。结果:506例患者完成了随访(低危组250例,中危组93例,高危组163例),中位随访时间为19个月(9~28个月)。在随访期内共51例患者出现ASCVD事件,其中心肌梗死/不稳定心绞痛/冠脉血运重建治疗者 33例,缺血性脑卒中/短暂脑缺血发作/颈动脉血运重建者18例。出现ASCVD事件的患者作为ASCVD组(n=51),其余患者作为非ASCVD组(n=455)。ASCVD组VO2peak[16.3(3.6)mL/(kg·min) vs. 19.1(3.2)mL/(kg·min), P<0.001]显著低于非ASCVD组。以是否发生ASCVD事件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VO2peak[OR 0.893(95% CI:0.831~0.959),P=0.002]及ASCVD危险分层[OR 1.428(95% CI:1.028~1.878),P=0.031]与ASCVD事件的发生独立相关,VO2peak每升高1 mL/(kg·min),ASCVD事件发生风险降低11%。依据患者VO2peak的三分位数[14.4 mL/(kg·min), 23.0 mL/(kg·min)]将患者分为低、中、高VO2peak,分别在ASCVD 危险分层高危和中、低危的患者中,以是否发生ASCVD事件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ASCVD危险分层高危患者中,中水平VO2peak[OR 0.210(95% CI:0.054~0.814),P=0.024]及高水平VO2peak[OR 0.146(95% CI:0.025~0.870), P=0.035]患者ASCVD事件的发生均显著下降,但在ASCVD中低危患者中未发现VO2peak升高对ASCVD事件发生的显著影响。结论:高心肺适能可显著降低ASCVD高危患者ASCVD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我国老年发病类风湿关节炎(elderly-onset rheumatoid arthritis, EORA)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9年7月至2014年12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就诊的1 116例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VD(缺血性心脏病、脑及外周血管病)患病情况。根据发病年龄≥60岁和<60岁,分为EORA组(212例)和青壮年发病RA组(younger-onset RA, YORA, 904例),采用Student’s t检验、非参数U检验、 χ2检验比较两组间差异,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EORA合并CVD的危险因素。结果:EORA和YORA两组的疾病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ORA组男性患者比例、肺间质病变比例、畸形关节数显著高于YORA组[(32.1% vs. 18.5%, χ2=19.11, P<0.001; 23.6% vs. 13.6%, χ2=16.50, P<0.001; 6 (2, 12) vs. 3 (2, 7), Z=-3.60, P<0.001)],而合并干燥综合征的比例低于YORA组(13.5% vs. 5.2%, χ2=11.29,P=0.001)。EORA组未用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disease-modifying antirheumatic drugs, DMARDs)的比例高于YORA组(35.4% vs. 26.7%, χ2=6.43,P=0.011),羟氯喹(hydroxychloroquine, HCQ)、甲氨蝶呤(methotrexate, MTX)及柳氮磺吡啶(sulfasalazine, SSZ)的使用率显著低于YORA组。EORA组CVD发生率显著高于YORA组(27.8% vs. 11.6%, χ2=40.46, P<0.001),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中的吸烟、高血压及高脂血症比例也更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高龄(OR=1.10,95%CI:1.00~1.20)、畸形关节数(OR=3.17,95%CI:1.04~9.68)、类风湿结节(OR=3.56,95%CI:1.03~12.23)、高血压(OR=2.37,95%CI:1.09~5.13)、高脂血症(OR=8.85,95%CI:2.50~31.27)是CVD的危险因素,使用HCQ(OR=0.22,95%CI:0.07~0.70)和MTX(OR=0.32,95%CI:0.14~0.73)是CVD的保护因素。结论:与YORA相比,EORA中男性及肺间质病变的患者更多,易出现关节畸形,可能与治疗欠规范有关。EORA易合并CVD,高龄、畸形关节数、类风湿结节、高血压、高脂血症是危险因素,而HCQ和MTX的使用是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索分析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抗血小板药物抵抗的临床影响因素,以帮助临床医师快速识别出可能存在抗血小板药物氯吡格雷抵抗的患者。方法 本研究纳入2013年全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行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依据血栓弹力图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纤维蛋白凝块强度(adenosine diphosphate-induced platelet-fibrin clot strength,MAADP),将入选患者分为药物抵抗组 (MAADP>47 mm) 与非药物抵抗组(MAADP≤47 mm)。利用临床基线数据,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筛选出与抗血小板药物氯吡格雷抵抗独立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2 511例患者被纳入本研究,其中有781例(31.10%)患者存在氯吡格雷治疗下的药物抵抗。通过单因素分析及进一步的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共筛选出肾功能异常(OR=3.08,95%CI:1.28~7.36)、女性(OR=2.86,95%CI:2.26~3.61)、合并糖尿病(OR=1.61,95%CI:1.33~1.95)、血小板增多(OR=1.55,95%CI:1.07~2.25)及质子泵抑制剂的使用(OR=1.25,95%CI:1.02~1.54)等5个与抗血小板药物抵抗有关的临床因素。结论 肾功能异常、女性、合并糖尿病、血小板增多、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是患者发生抗血小板药物氯吡格雷抵抗的独立影响因素,在临床诊疗过程中需予以重点关注,从而指导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初诊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发生风险与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北京市垂杨柳医院内分泌科2014年5月至2018年5月就诊的初诊T2DM患者371例。根据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urinary microalbumin to creatine ratio,UACR)分为3组,DN0组(UACR男性<2.5 mg/mmol,女性<3.5 mg/mmol)为无糖尿病肾病组215例;DN1组(男性2.5 mg/mmol≤UACR < 30 mg/mmol,女性3.5 mg/mmol≤UACR < 30 mg/mmol)为DN微量蛋白尿组128例;DN2组(UACR≥30 mg/mmol)为DN临床蛋白尿组28例。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HP感染与DN微量蛋白尿有关联(OR=1.77,95%CI:1.103~2.851),但未发现HP感染阳性与DN临床蛋白尿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初诊2型糖尿病HP阳性者发生DN的风险是阴性者的2.52倍(OR=2.516,95%CI:1.305~4.849)。结论 初诊的T2DM患者HP感染与DN有关系,HP感染可以增加T2DM患者发生DN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根据影像资料划分病灶所在的肺段位置,来选择位于P区的ⅠA1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胸腔镜微创手术方法,比较根据新的肺段分区方法采取手术方式的情况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术和肺段切除术的患者55例,以手术方式不同分为楔形切除术组(A组,n=34)和肺段切除术组(B组,n=21)。结果: 位于P区的ⅠA1期非小细胞肺癌,A组的手术时间为(18.50±5.55)min,B组为(61.23±9.83)min;术后住院时间两组分别为(3.14±0.95)d和(4.95±1.39)d;术中出血量两组分别为(12.67±6.54)mL和(103.71±16.99)mL;住院经济花费两组分别为(3.59±0.50)万元和(6.19±1.02)万元;术后肺漏气两组分别为2例(5.88%)和6例(28.57%),上述指标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肺漏气与不同的手术方式之间有统计学意义的关联(P<0.05)。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B组相比,A组能缩短手术时间(OR=2.58,95%CI:1.71~3.90,P < 0.001)、术后住院时间(OR=2.91,95%CI:1.01~8.84,P=0.04)和减少肺漏气(OR=7.12,95%CI:1.13~37.21,P=0.04)。结论: ⅠA1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病灶位于P区采取的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术比采取肺段切除术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不宁腿综合征(RLS)的患病率、危险因素、临床特点以及对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99例。所有患者接受了多导睡眠监测。RLS采用国际RLS研究组制订的标准确诊。收集患者住院期间的临床资料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用Epworth嗜睡量表(ESS)评估患者的睡眠质量,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患者的健康问卷(PHQ-9)评估患者的抑郁症状,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选取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原发性RLS患者,评估缺血性脑卒中合并RLS患者的多导睡眠监测特征。结果: 199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有22例存在RLS(11.1%)。广义线性模型和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血清铁蛋白水平下降(β=-133.3 mg/L,95%CI:-200.4~-70.1,P < 0.01),皮层下梗死(OR=4.05,95%CI:1.15~14.18,P < 0.05)和女性(OR=2.54,95%CI:1.04~6.23,P < 0.05)是缺血性脑卒中合并RLS的危险因素。与不合并RLS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比较,合并RLS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ESS值升高4.37分(95%CI:2.33~6.41,P < 0.01),PHQ-9分值增加2.17分(95%CI:0.39~3.94,P < 0.05),中重度抑郁风险增加4.27倍(95%CI:1.40~13.10,P < 0.05),NIHSS减分值减少0.97分(95%CI:-1.79~-0.15,P < 0.05)。与原发性RLS患者相比,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的RLS患者伴微觉醒的周期性腿动指数增加(β=12.85,95%CI:2.04~23.67,P < 0.05)。结论: RLS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较常见,且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造成不利影响,应重视筛查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