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解亚热带地区常绿阔叶林木本植物一级根养分元素变化规律,基于根序法对福建省建瓯市万木林自然保护区天然常绿阔叶林群落的89种树种一级根进行碳、氮浓度测定.结果表明,89种树种一级根的C、N质量浓度分别为433.9和13.7 mg/g,C:N为36.7,变异系数分别为6.4%、39.2%和39.9%;一级根C浓度在叶片习...  相似文献   

2.
细根直径变异是根系形态变化的常见形式,对细根变异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揭示亚热带天然常绿阔叶林一级根直径变异特征,该研究选取福建省建瓯市万木林自然保护区天然常绿阔叶林的89种木本植物进行研究。每个树种选取胸径或地径相近的3株,用完整土块法进行根系取样,用根序法对根系进行分级。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分别检验叶片习性(常绿、落叶树种)、生长型(乔木、小乔木或灌木、灌木)和主要科之间一级根直径的差异;通过计算Blomberg’s K值以检验系统发育信号;利用线性回归方法,分析科水平的分化时间与一级根直径的相关性。结果显示:1)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一级根直径变异系数为23%; 2)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一级根直径没有显著差异,但灌木一级根直径显著小于小乔木或灌木、乔木; 3)一级根直径系统发育信号不显著,科水平分化时间与一级根直径呈正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亚热带天然常绿阔叶林木本植物一级根直径变异受系统发育影响较小,但受生长型影响,表现为一定的趋同适应。  相似文献   

3.
落叶格局反映了植物叶片适应环境的生理生态策略,是植物功能群的重要特征。本研究通过跟踪观测枝条上老叶(一年生及以上)和当年生小枝新叶整年的数量动态,揭示了天童地区12种常见常绿阔叶木本植物不同的落叶格局,并且发现同一群落层次内有多种类型存在。根据落叶特性可分为季节性集中落叶型和全年持续性落叶型,其中4个物种表现为春季集中落叶型,2个物种为夏季集中落叶型,1个物种为秋季集中落叶型,1个物种为春秋季集中落叶型,4个物种为全年持续性落叶型;研究还发现阳性物种(包括冠层乔木及林窗下灌木)多为集中落叶型,而耐阴灌木物种多为全年持续性落叶型,并且阳性物种相比于耐阴灌木物种年总落叶比例更大,表明叶片更新率更快。结合当年气候数据及出叶物候,本文讨论了新叶生长、台风干扰及水分等因素对落叶格局的影响。通过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物落叶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有望能进一步探索植物对环境的适应策略。  相似文献   

4.
黄山是我国东部高山之一, 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属南北植物区系交替的过渡带, 是第四纪冰期动植物的避难所。其地带性植被为常绿阔叶林, 植被垂直分布明显, 是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 也是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以及享誉全球的风景名胜区。2014年, 我们在黄山建立了10.24 ha的森林动态监测样地, 并完成了首次调查。本文从物种组成、区系特征、径级结构和空间分布格局等方面分析了样地中植物的群落特征。结果表明: 样地内有维管植物59科129属191种, 其中乔木层内胸径≥ 1 cm的木本植物46科97属153种; 热带性质的科、属分别占总科、属数的65.79%和45.36%, 温带性质的科、属分别占34.21%和51.55%。样地内珍稀濒危物种较多, 其中国家II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6种、《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中的近危物种7种、《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I物种1种以及64种中国特有种, 这些物种具有较高的保护和研究价值。当取样面积小于2,150 m2时, 物种数随着面积的增加而急剧增加; 其后增加速率明显降低; 但大于57,950 m2时, 增加速率又略变大。稀有种69种, 占总树种数的45.10%。壳斗科和杜鹃花科的重要值占一半以上。建群种甜槠(Castanopsis eyrei)的重要值达26.25%, 其次分别为细齿叶柃(Eurya nitida) (7.63%)、马银花(Rhododendron ovatum) (7.60%)、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6.29%)和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 (4.83%)。样地平均胸径为4.10 cm, 小径木的数量占较大优势。乔木层可分为两个亚层, 甜槠在两个亚层的个体数量均最多, 马尾松数量也比较多。甜槠、细齿叶柃、马银花、马尾松等均呈较显著的聚集分布。  相似文献   

5.
为揭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凋落叶碳(C)、氮(N)和磷(P)化学计量特征,本研究测定了福建省三明格氏栲自然保护区天然林内62种主要木本植物凋落叶C、N和P含量,分析叶习性(常绿、落叶)、生活型(乔木、小乔木或灌木)以及主要科之间凋落叶化学计量的差异,通过Blomberg’s K衡量系统发育信号,分析了科水平分化时间与凋落叶化学计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62种木本植物凋落物C、N、P含量分别为405.97~512.16、4.45~27.11和0.21~2.53 g·kg-1,C/N、C/P和N/P分别为18.6~106.2、195.9~2146.8和3.5~68.9。常绿树种凋落叶P含量显著低于落叶树种,C/P和N/P显著高于落叶树种,二者之间的C、N含量和C/N无显著差异;乔木与小乔木或灌木之间的化学计量均无显著性差异。系统发育对凋落叶C、N含量和C/N有显著影响,对P含量、C/P和N/P无显著影响。科水平分化时间与N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C/N呈显著正相关。壳斗科凋落叶倾向于高C、N含量、C/P和N/P,低P含量和C/N;无患子科则表现出相反的趋势。与全球尺度相比,...  相似文献   

6.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9个常见树种的生物量相对生长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量相对生长模型作为一种简便且有效的生物量估算方法,已得到广泛应用.国内偏重于针叶林或阔叶纯林的生物量相对生长模型研究,而在估算多树种阔叶林的生物量时,一般选用混合物种的生物量相对生长模型,这会导致估算结果产生较大误差.本文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典型分布区随机设置了33块样地,针对栲树、鹿角锥、钩锥、石栎、猴欢喜、虎皮楠、赤杨叶、乳源木莲和少叶黄杞9个常见的树种,构建了单物种及混合物种的生物量相对生长模型,并探讨了单物种模型及混合物种模型间估算误差的差异.结果表明:以D(胸径)和D2H(胸径的平方乘以树高)为自变量,分别构建混合物种模型,其中树枝、树叶、树根、地上和整株生物量是以D为自变量的模型为优,但树干生物量是以D2H为自变量的模型为优.将树高引入以D为自变量的单物种模型后,6个树种单物种模型的解释能力呈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最高下降5.6%(猴欢喜).与以D和D2H为自变量的混合物种模型相比,8个树种单物种模型的SEE(估计值的标准差)出现下降;对不同器官而言,其单物种模型的SEE不同程度地下降,最高达13.0%和20.3%(树枝).不考虑种间和模型形式间的差异,将会严重影响生物量碳库及其动态评估的准确性.因此,为提高生物量估算的准确性,应综合考虑种间和模型形式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亚热带典型常绿阔叶林和亚热带山顶矮林的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在广东石门台国家自然保护区内分别建立了1 hm2亚热带典型常绿阔叶林样地和1 hm2亚热带山顶矮林样地,以样地内所有胸径(DBH)≥1 cm的乔木、灌木和藤本为研究对象,分析两种森林类型的物种组成、密度、径级和株高结构。结果显示:(1)两种森林的Srensen物种相似性指数为0.41,优势种不同,但优势科却较相似;其中,茶科和杜鹃花科在两种森林中所占比例较高;(2)亚热带典型常绿阔叶林的幼苗(1 cm≤DBH〈2.5 cm)和幼树(2.5 cm≤DBH〈12.5 cm)密度都显著小于亚热带山顶矮林,但两种森林的小树(12.5 cm≤DBH〈25 cm)和大树(DBH≥25 cm)密度均无显著差异;亚热带典型常绿阔叶林幼苗和大树的平均胸径都显著大于亚热带山顶矮林,而幼树的平均胸径则显著小于亚热带山顶矮林,小树的平均胸径无显著差异;亚热带典型常绿阔叶林中小树和大树的平均高度都显著大于亚热带山顶矮林,而幼苗的平均高度显著小于亚热带山顶矮林,幼树的平均高度无显著差异。综合分析表明,亚热带典型常绿阔叶林和亚热带山顶矮林的物种组成、密度、胸径和高度结构差异较大,亚热带典型常绿阔叶林群落稳定性强于亚热带山顶矮林。  相似文献   

8.
缙云山常绿阔叶林的排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刘玉成 《生态学杂志》1989,8(5):10-12,15
排序概念由苏联学者拉孟斯基(1930)第一次提出并首先用环境梯度为坐标去排列植物群落。然而,这一方法在60年代电子计算技术的普遍应用和连续性学派(个体学派)兴旺发达起来以后,才迅速发展起来。排序是植物群落样本的一种空间排列,是揭示其空间连续变化的有效技术。至今方法很多,但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用环境因子进行排列,称为直接排序,或称直接梯度分析,或者就叫梯度分析。另一类是用植物群落本身的特征(属性)来排序,称为间接排序,或间接  相似文献   

9.
树木细根具有高度空间异质性,确定合理的细根取样策略是林木细根研究的前提。通过在福建省三明米槠天然常绿阔叶林内随机钻取96个土芯,分析细根生物量和形态特征的空间变异特征,并估计各指标所需的取样数量。结果表明:(1)随着径级增加,细根各指标变异系数增大,相应的取样数量增加;(2)随着土壤深度增加,单位面积细根生物量变异程度和相应的取样数量均增加。在置信水平为95%、精度为80%的条件下,直径为0-1 mm和1-2 mm的细根,分别采集16和42个样品可以满足测定单位面积细根生物量,采集17和31个样品可以满足测定单位面积细根长度,采集25和33个样品可以满足测定单位面积细根表面积。Shapiro-Wilk检验表明,除表层土壤0-1 mm细根单位面积生物量符合正态分布外,其余细根生物量和形态指标数据均不符合正态分布。研究结果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细根的合理取样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文中采用“常绿阔叶林”的广义概念,系指分布在热带以外、由常绿阔叶乔木组成林冠的森林植被类型。台湾和中国大陆东南部是常绿阔叶林分布中心。根据群落外貌结构以及生境特征将台湾常绿阔叶林分为3个亚类:1)亚热带适雨常绿阔叶林,2)亚热带季节常绿阔叶林,3)山地常绿阔  相似文献   

11.
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林隙形成方式及其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27,自引:5,他引:27  
分析了广东黑石顶自然保护区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林隙的形成方式及其特征.结果表明,在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由树木折干形成的林隙最为普遍,占51.86%,其次是由于掘根风倒而形成的,占38.98%.林隙大多由两株树木形成,平均每个林隙拥有形成木2.63株.扩展林隙的大小多在100~300m2之间,其中以200~300m2者所占的面积比例最大,而以100~200m2者所占的数量比例最大.冠空隙的大小多在100m2以下,其中以50~100m2所占面积比例最大,而以50m2以下的所占数量比例最大.大部分林隙是在大约40年前形成的,其中以10年前形成的林隙最多.林隙形成木分布最多的径级在20~30cm之间,高度在20~30m之间.每株形成木所能形成的扩展林隙面积为72.94m2,冠空隙面积为25.06m2.  相似文献   

12.
树皮是木本植物茎干最外层结构,具有保护茎干、养分储存与运输等重要作用。因此,树皮厚度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功能性状,其变异不仅影响树皮的各种生态功能,还能影响群落构建与物种共存。然而,以往对树皮厚度的研究集中于火灾易发生态系统,对火灾不易发生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研究仍较缺乏。测量了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内树种的树皮厚度,并检验了总树皮厚度、内树皮厚度与外树皮厚度在各分类群间以及功能群间的差异。结果发现:1)39个树种807个个体的总树皮厚度、内树皮厚度与外树皮厚度均值分别为1.90 mm、1.38 mm和0.54 mm。漆树科(Anacardiaceae)、杨梅科(Myricaceae)以及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代表类群壳斗科(Fagaceae)、山茶科(Theaceae)的树皮厚度较大。短柄枹(Quercus serrata)、木荷(Schima superba)、小叶青冈(Cyclobalanopsis myrsinifolia)等树种的树皮厚度较大。2)种间、科间的各树皮厚度差异均显著。不同功能类群间,乔木类群的各树皮厚度均较灌木类群大,常绿类群的各树皮厚度均较落叶类群大(内树皮厚度除外)。本次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火灾易发生态系统中的树皮厚度,古田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群落内的树皮厚度相对较薄,表明这些森林树种对当地湿润气候的适应性。同时,树皮厚度在各种分类水平与功能群水平间的显著变异,反映了群落内不同生态策略的共存。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不同大小和发育阶段林隙内树种多样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多样性指数在<400m2的林隙中变化不大,但在400~500m2的林隙中达到最大,而在500~600m2的林隙中最小,在>600m2的林隙中又有所增大.树种多样性指数随林隙年龄的变化趋势是中间高两端低,即在20~50年期间的多样性最大,其次是20年以下的,50年以后的多样性相对最小.林隙更新层中树种多样性指数在500~600m2的林隙中达到最大,在>600m2和200~300m2的林隙中最小.林隙更新层树种多样性指数在林隙形成最初的10年内达到最大值,但随着林隙年龄的增加,总体上表现出下降趋势,在30~40年和50~60年左右又分别形成两个相对的峰值.物种丰富度的变化趋势总体上与树种多样性指数相一致.不同大小和发育阶段的林隙通过其生态因子的改变,对不同树种的更新起到了不同的作用,从而使得不同大小和发育阶段的林隙中树种的多样性特征不同.林隙是维持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树种多样性的一个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4.
哀牢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内外地温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温是森林气候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与植物生长密切相关,对地温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揭示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和评估森林环境效益。本文利用哀牢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林内和林外旷地(气象站)地温数据,分析发现:哀牢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林内外的地温均呈单峰型日变化,与林外相比,林内地温具有明显日变化的深度较浅(仅在20cm深度以上);林内平均地温具有显著日变化的深度在春季和秋季(20cm)要大于夏季和冬季(15cm);与林外相比,林内各层地温均小于同层的林外地温,并且林内地温的日变幅和年变幅也小于同深度的林外地温。总体来看,林外地温的年变幅和日变幅大于林内。  相似文献   

15.
《植物生态学报》2016,40(11):1124
Aims Our purpose was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nitrogen addition on foliar nitrogen (N), phosphorus (P) and N:P stoichiometry and to assess their differences among different species and functional groups.
Methods N addition experiment has been conducted in a subtropical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 in Mount Wuyi, Fujian Province since 2011. Foliar concentrations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were measured and foliar stoichiometry was estimated in tree, shrub, herb, fern and moss species following the N addition treatments from 2013 to 2015.
Important findings Generally, foliar N increased for almost all species and herbaceous plants are much more sensitive than trees and shrubs under N addition. Foliar N of Castanopsis carlesii, Amomum villosum, Woodwardia japonica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under N addition. Foliar P for most species was sensitive to the N addition. Foliar P of herbaceous plant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but foliar P of Leucobryum chlorophyllosum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The results showed the subtropical evergreen forest in Mount Wuyi was mainly limited by P and mean foliar N:P ratios enhanced from 18.67 to 19.72 under N addition, indicating that the strength of P limitation was enhanced by N addition. N:P ratios of the dominant arboreal species in the communities tended to be stable, while N:P ratios of herbaceous plants and shrubs increased. The changes in N:P ratios were mainly determined by P dynamics instead of N dynamics under N addition, and our results confirmed that increasing N availability can affect P cycling.  相似文献   

16.
广西亚热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类系统及其管理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广西亚热带落叶阔叶林是亚热带地区几类顶极群落遭受破坏后恢复过程的一个演替阶段,类型多种多样。本文研究制定了它的分类系统,包括2个亚群系纲、10个群系组、27个群系和77个群丛,扼要地阐述了它们的地理分布和生境特点,为其科学的管理提供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17.
18.
Ecological assembly rules in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 are far from clear understanding. Spatial dispersion of individuals in a species is central in ecological theory. We analyzed the spatial patterns as well as associations between adult and juvenile of each tree species in a 5-ha subtropical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 plot in eastern China. Out of the 74 species occurring with more than 10 individuals, 88.4% of these species are aggregated. Most of them are aggregated from small to large scales. Spatial distributions of some species corre-spond with topography. Many bad dispersed species in the Baishanzu exhibit a highly aggregated distribution at small scales. These suggest that environmental heterogeneity and/or dispersal limitation may be the most important mechanisms that control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these species. Our observations of the aggregations of abundant species basically support the hypothesis that dispersal limitation decreases as the number of reproductive trees increases. The rest species are randomly distributed, with less than 10 individuals. For most common species, spatial aggregation is weaker in larger diameter classes, and the distance between adults is larger than that between juveniles and adults, suggesting that density-dependence works on loosing aggregation and excluding conspecific juveniles away from adult trees. However, the density-dependent effect is not strong enough to eliminate all seedlings near adult trees and to result in a regular distribution of trees; thus the density dependence is usually masked by the refuge effect.  相似文献   

19.
戚玉娇  张广奇  熊志斌  杨婷婷 《生态学报》2019,39(13):4933-4943
粗木质残体(coarse woody debris,CWD)是森林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结构性和功能性组成要素,是维护系统完整性和稳定性的关键。对CWD空间格局的研究将有助于深入探索种群格局的形成和森林生态系统的维持机制。采用g(r)函数对茂兰喀斯特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1.28 hm~2固定样地内不同径级、不同腐烂等级、不同存在形式的CWD的空间分布格局及空间关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在40 m的空间尺度内,CWD总体在0—12 m尺度上表现为集群分布,随着尺度的增加格局强度降低,趋于随机分布,剔除生境异质性后,格局尺度降低至7 m。2)CWD径级格局表现为:小径级中径级大径级。拔根倒和干中折断在整个研究尺度上为随机分布,其他不同径级、不同腐烂等级、不同存在形式的CWD均在小规模尺度(2—8 m)表现为集群分布,随着尺度的增加聚集强度急剧变小,趋于随机分布或均匀分布。3)除了干中折断与树段之间、大径级与小径级之间的CWD在空间上相互独立,其他不同径级、不同腐烂等级或不同存在形式的CWD之间均在小规模尺度(2—8 m)上表现为显著的正相关,随着尺度的增加空间关联性降低。喀斯特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CWD的分布格局可能是在小尺度内由密度制约、在大尺度内由生境过滤和个体自然衰老等生态学过程所形成,大径级对临近的小径级、先死亡对后死亡、站杆对倒下的个体具有一定的正向影响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该林型天然更新的作用和机制。  相似文献   

20.
马志良  高顺  杨万勤  吴福忠 《生态学杂志》2015,26(10):2913-2920
采用凋落物分解袋法,研究了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马尾松、柳杉、杉木、香樟、红椿、麻栎6个典型树种凋落叶的Ca、Mg、Mn在第一个分解年不同雨热季节的释放特征.结果表明:经历1年的分解,6种凋落叶Ca、Mg、Mn释放率分别为-13.8%~92.3%、4.0%~64.8%和41.6%~81.1%.马尾松和香樟凋落叶Ca释放动态呈现富集-释放模式,其余4种凋落叶整体上呈现释放的模式;香樟凋落叶Mg释放动态呈现富集-释放模式,其余5种凋落叶呈现直接释放模式;柳杉和红椿凋落叶Mn释放动态呈现富集-释放模式,其余4种凋落叶呈现直接释放模式.凋落叶Ca、Mg、Mn的释放明显受到季节性降雨的影响,且因凋落叶种类不同而有差异.Ca、Mg、Mn在雨季的释放率和释放量均高于旱季.初始养分含量和降雨量是影响凋落物分解过程元素释放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