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小波变换和AR模型在脑电信号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睿  刘海华 《现代电子技术》2006,29(14):102-104
谈论了基于小波变换和AR模型的(EEG)信号的分析方法,在两种方法相结合的情况下,能有效消去(EEG)信号的噪声。用小波变换对含有瞬态干扰的脑电信号进行多尺度分解,在某些尺度下,瞬态信号特征得以明显增强,用简单的阈值比较就可以有效地检测并消除瞬态干扰。最后在Matlab环境下进行仿真实验,验证了此方法在提取脑电信号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小波变换的故障信号分析与检测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讨论了小波变换及其基本性质,探讨基于小波变换模最大值沿尺度演变的信号突变检测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在不同尺度上分析和处理信号的各种频率分量,使信号的奇点,突变点放大,提高信号的分辨率,信噪比。研究小波分析在机械工程信号处理中的应用,提出通过二进小波变换检测信号奇异点的实用技术。利用介绍的模极大值多尺度小波变换的方法,较有效地检测出滚动轴承故障发生的起始点,对在线故障诊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现代电子技术》2015,(23):54-59
地震信号中通常含有各种干扰噪声,严重影响了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和分辨率,小波包变换是地震资料去噪的有效方法之一。针对传统小波包阈值去噪不明显和存在失真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阈值函数的小波包地震信号去噪方法。对地震波信号进行小波包分解,并对小波包分解系数按照频率大小的顺序进行排列,根据分解的系数处于不同频带选取不同的阈值准则进行去噪处理,对得到的系数进行重构,可有效地去除地震信号中的噪声。对仿真地震信号以及实际地震信号进行小波包多阈值去噪处理,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较好地去除了干扰噪声保留了有用信号,去噪效果明显且失真小,有效地提高了地震资料的分辨率。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了一种雷达回波到达时间精确估测的多尺度方法.该方法只需对接收信号计算三尺度的小波变换.和对所检测到候选回波的两尺度小波变换。这种方法可采用Mallat算法.故其计算效率是很高的。实验结果也表明该方法不仅能精确检测雷选回波并测量其波选时刻.剔除多径干扰,而且还具有很强的噪声抑制能力。  相似文献   

5.
基于小波变换阈值的信号去噪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赵红怡 《现代雷达》2001,23(2):37-39
对基于小波变换的信号检测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在不同尺度上分析和处理信号的各种频率成份。用非线性小波阈值的方法去噪声,使有用信号能从噪声中检测出来,提高信号的分辨率,信噪比。  相似文献   

6.
小波变换边缘检测特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博  潘泉 《电子科学学刊》1998,20(2):277-280
本文一改以往的以仿真的感性效果作为信号边缘检测质量的效果评价方法,提出小波变换边缘检测定位精度和抗噪声能力量化分析方法,基于小波变换的边缘检测算法,物理意义上是一个先进平滑,再进行边缘检测的过程,其边缘持性与边缘类型和尺度大小有关,随尺度增大,定位偏差增大,反映了小波变换局部化特征强弱对边缘检测特性的影响,本文给出了不含噪声和含有噪声情况下,典型边缘定位精度的量化表述。  相似文献   

7.
王霖郁  李煜 《电声技术》2014,(2):71-74,80
在对音频信号进行去噪处理时,要应用具有时频转换分析能力的小波变换。在Donoho提出的小波域阈值算法的基础上,针对选取阈值时并未考虑分解尺度造成滤波效果差这一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分解尺度来确定阈值并根据相邻高频系数图的比较来确定最优分解尺度的改进算法。经过实际信号的仿真表明,改进后的算法可以有效地去除噪声干扰,在信噪比上也明显优于原算法。  相似文献   

8.
非高斯非平稳噪声的干扰问题在通信过程中是经常出现的。在非高斯非平稳背景噪声下,以前经常使用经典信号检测理论对信号进行检测,很难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基于小波变换以及小波去噪原理,提出一种新的阈值处理方法,该方法能有效地去除噪声,使有用信号能从非高斯非平稳噪声中检测出来。实验结果表明,新方法不但去噪效果明显,而且获得了较高的分辨率和信噪比,检测性能较为理想,是对信号检测理论的一种有效推广。  相似文献   

9.
常见的医学信号(如脉搏信号)包含大量的噪声,具有强烈的非线性和非平稳性。针对传统的小波变换去噪方法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树复小波变换和形态学的去噪算法,具有结构简单、计算复杂度低等优点,有效地克服了离散小波变换的平移敏感性和频率混淆。实验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地去除脉搏信号中工频干扰及肌电干扰等高频噪声,其信噪比及均方差等定量指标均明显优于传统的阈值去噪算法,能得到较干净的脉搏信号波形。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信号与测量噪声在小波分析中不同尺度上的传播特性,研究了小波技术在涡流无损检测信号除噪中的应用.分析了传统的去除测量噪声的两种小波方法,Mallat多尺度边缘检测方法和阈值方法,针对两种方法的不足,作者提出了一种新方法,结果表明,此方法能有效地去除测量噪声.  相似文献   

11.
在局部放电信号检测过程中,局部放电信号幅值小,易受到噪声干扰,导致低信噪比下局部放电信号检测与波形恢复难度大。本文提出了基于滑动窗奇异值分解的局部放电信号检测方法。该方法利用噪声干扰信号与局部放电信号奇异值的差异性,通过滑动窗分段处理,建立奇异值差值序列,达到降噪与还原局部放电信号的目的。仿真与实测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抑制噪声干扰和还原局部放电信号方面相比传统方法更具优势,且稳定性更好,适合在混合噪声干扰下实现对实测局部放电信号的检测和波形恢复。  相似文献   

12.
刘卫东  刘尚合   《电子器件》2007,30(6):2233-2236
局部放电信号是一种弱信号,受周围复杂电磁环境的干扰较大,利用小波分析对它进行去噪处理是当前研究的一个热点.传统的小波阈值去噪方法主要包括硬阈值方法和软阈值方法,它们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文章在传统软、硬阈值函数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双变量阈值函数,并分别利用软、硬阈值函数和新阈值函数对局部放电仿真信号进行了小波去噪分析,仿真结果表明,通过调节两个可变参数,新阈值函数可以获得具有最佳信噪比和最小均方误差的去噪信号,其去噪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软、硬阈值函数,而且更具灵活性.  相似文献   

13.
一种局部放电信号去噪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列  王保保 《电子科技》2010,23(11):64-66
小波变换是在局部放电信号去噪过程中常用的方法,由于实际信号中噪声频带较宽,仅用小波变换去噪有可能带来波形畸变。文中将经验模态分解(Empircial Mode Decomposition,EMD)引入小波阈值去噪算法中,提出了一种基于EMD的小波阈值去噪算法,信号经EMD变换后被分解成若干个频率的本征模态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IMF),再对各个频率的IMF分量进行小波阈值去噪。相比于普通的小波阈值去噪算法,该方法能取得更好的去噪效果。对仿真信号和实测信号的处理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采用二次小波变换自动阈值算法对局部放电信号进行提取。在数值仿真中,采用指数衰减或指数衰减振荡等4种放电信号,研究了局部放电信号的提取效果。仿真结果表明,由于小波变换具有多分辨率的特性,能有效地从随机噪声中提取出放电信号,较常规一次小波变换阈值消噪方法相比,二次小波变换更多地保留了原始局部放电信号的特征信息,该算法处理速度较快,也适合在线处理。  相似文献   

15.
脉搏波信号采集过程中存在肌电干扰和基线漂移等噪声,引起脉搏信号的不正常波动。如何能去除脉搏波信号中的噪声,得到原始的脉搏信号,为后续处理提供基础,是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在脉搏监测系统中基于小波理论用于去噪的电路设计。该电路采用九级流水线结构,能够对脉搏信号进行实时处理。理论分析和逻辑电路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电路能够有效地去除脉搏信号中信号频谱内的噪声.  相似文献   

16.
基于小波分析的光电脉搏波奇异性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玉良  李刚  林凌  王焱 《信号处理》2007,23(1):64-68
高精度的光电脉搏波信号,对于动态光谱法血液成分无创检测非常重要。要获得高精度的脉搏波信号,首先就要对信号中的噪声奇异点进行定位和修正。本文选择Marr小波,针对信号中的单个脉冲噪声和窄带脉冲噪声。研究了基于小波分析的光电脉搏波奇异性处理。利用脉搏波信号极大值线的周期性,在每个周期段内,首先利用单个脉冲噪声与有用信号截然不同的李氏指数特性,对单个脉冲噪声进行了处理。然后利用窄带脉冲的小波系数极大值线的特点对常规小波方法难以处理的窄带脉冲噪声进行分析定位。鉴于模极大值重构算法比较复杂,本文利用线性插值法对被定位的噪声奇异点进行了修正。仿真实验表明,利用小波分析和线性插值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完成对光电脉搏波信号的奇异性处理,提高了脉搏波信号的幅值检测精度。  相似文献   

17.
基于小波分析的脉冲信号波形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涛 《无线电工程》2009,39(6):52-54
通过对多种小波函数的分析、比较,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分析的脉冲信号时域波形检测方法,该方法利用小波变换模的极大值特性,较好地实现了对脉冲成形信号波形参数的检测。理论分析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对高斯噪声信道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并且算法简单、运算量小、信号参数检测精度高,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基于小波变换的红外弱小目标检测新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红外序列图像中弱小目标的检测。对图像序列进行小波变换,利用目标小波变换的特性,对单帧小波变换后的各高频分量进行累加,利用门限处理并通过与一个与管道得到包含候选目标点的图像,最后利用目标运动的连续性,进一步检测,得到目标点的位置。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检测红外弱小目标。  相似文献   

19.
电力设备的局部放电监测是发现设备的绝缘缺陷、维护电网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文章基于分布反馈(DFB)激光器线宽窄、噪声低、相干长度长等优点,设计了一种用于局部放电监测的振动传感系统。系统采用粘接在悬臂梁上的DFB激光器作为传感头,利用光纤迈克尔逊干涉仪将DFB激光器波长变化转换为干涉仪的输出光强变化,采用相位生成载波(PGC)算法进行局部放电信号解调。设计并仿真分析了悬臂梁的振动响应特性,得到其一阶谐振频率为876 Hz。研究了迈克尔逊干涉仪臂长差与系统灵敏度的关系。实验选取脉冲点火器作为局部放电源进行放电检测,验证了系统用于局部放电检测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检测到800~900 Hz放电信号,灵敏度可达-74.67 dB re rad/Pa。  相似文献   

20.
常规的局部放电实验无法检测试品的实际放电量,这不利于对局部放电机理的教学和研究。本文设计了一种可测量实际放电量的局部放电实验电路,利用该实验电路可以在低电压情况下产生局部放电时的大部分现象,为局部放电的教学和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同时还分析了该电路在电脉冲法和超声波法检测局部放电的实际实验情况,给出视在放电量和实际放电量之间的对应关系,该实验电路的实现对局部放电的教学及其实际测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