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观察新风胶囊(XFC)含药血清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的类风湿关节炎(RA)滑膜成纤维细胞(FLS)凋亡和炎症的影响,探讨XFC治疗RA的作用机制。建立RA-FLS永生化细胞系,制备XFC含药血清,用cell counting kit-8(CCK-8)、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免疫荧光、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TUNEL)法观察XFC含药血清对RA-FLS凋亡和炎症指标的影响。CCK-8结果显示,TNF-α对RA-FLS最佳干预浓度和时间分别为10 ng·mL-1和48 h,XFC对RA-FLS的最佳干预浓度和时间分别为6.48 mg·g-1和72 h。ELISA结果表明,与RA-FLS组相比,TNF-α+RA-FLS组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8的表达均显著升高,IL-4和IL-10的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经XFC含药血清干预后,TNF-α,IL-1β,IL-6,IL-8的表达均显著下降,IL-4和IL-10的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RT-qPCR结果表明,与RA-FLS组相比,TNF-α+RA-FLS组Fas、FasL、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caspase-8、Bax、Bcl-X1 mRNA的表达均显著降低,B淋巴细胞瘤-2(Bcl-2)mRNA的表达显著升高(P<0.001);经XFC含药血清干预后,Fas,FasL,caspase-3,caspase-8,Bax,Bcl-X1 mRNA的表达均显著升高,Bcl-2 mRNA的表达显著下降(P<0.01)。免疫荧光结果表明,与RA-FLS组相比,TNF-α+RA-FLS组caspase-3和Bax蛋白表达显著降低,Bcl-2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经XFC含药血清干预后,caspase-3和Bax蛋白表达显著升高,Bcl-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TUNEL结果表明,与RA-FLS组相比,TNF-α+RA-FLS组细胞凋亡减少(P<0.05);经XFC含药血清干预后,细胞凋亡显著增多(P<0.05)。促进RA-FLS凋亡、抑制其炎症反应是XFC治疗RA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益肝胶囊对刀豆蛋白A(ConA)所致小鼠肝损伤Janus蛋白酪氨酸蛋白激酶2/信号传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JAK2/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50只清洁级雄性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及益肝胶囊高、中、低剂量组(剂量分别为1.872g/kg、0.936g/kg和0.468g/kg)每组各10只,连续灌胃给药14 d。末次给药后1h,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一次性尾静脉注射ConA 20mg/kg诱导小鼠肝损伤,禁食不禁水8 h后处死。检测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а(TNF-а)和γ干扰素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中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因子3(SOCS-3)、p-JAK2和p-STAT3蛋白表达,HE染色观察肝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益肝胶囊各剂量组小鼠血清中ALT、AST、IL-6、TNF-α和IFN-γ水平显著降低;肝组织中p-JAK2、p-STAT3蛋白表达显著降低,SOCS-3蛋白表达显著升高,益肝胶囊各剂量组小鼠肝组织的病理损伤程度均有明显减轻。结论:益肝胶囊可能通过SOCS-3调控JAK2/STAT3信号通路以抑制炎症反应,从而起到肝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速效平喘合剂对脂多糖刺激支气管上皮细胞NCI-H292炎症反应和TGF-β1/Smad3通路的影响。方法 采用脂多糖刺激NCI-H292细胞建立炎症模型,将细胞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组以及速效平喘合剂低、中、高剂量组;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和增殖率,ELISA法检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8(IL-8)、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细胞因子TGF-β1、Smad泛素调节因子(Smurf2)、Smad3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细胞活力下降,细胞因子IL-1β、IL-8、TGF-β1、TNF-α的分泌量和TGF-β1、Smad3的蛋白表达量均显著升高,Smurf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与模型组比较,阳性组、速效平喘合剂低、中、高剂量组可显著逆转上述指标,其中后3组数据指标呈药物浓度依赖性的特点。结论 速效平喘合剂能显著促进气道上皮细胞活力和增殖,其可能通过调控TGF-β1/Smad3信号转导通路,抑制炎症反应水平,发挥其对脂多糖诱导NCI-H29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探讨昆山合剂(昆明山海棠、山血丹组成)对体外培养的类风湿关节炎(RA)致慢性病贫血患者滑膜成纤维细胞(FLS)增殖以及人类髓样分化蛋白88(MyD88)mRNA 及其下游因子IL-6 表达的影响和机制。方法:制备甲氨蝶呤和昆山合剂高、中、低剂量组的家兔含药血清;离体培养RA-FLS,取第3 至5 代细胞加入各组含药血清干预,MTT 法检测各含药血清组和对照组RA-FLS 的增殖情况,RT-PCR 检测含药血清对该细胞MyD88 mRNA 表达的影响。结果:干预24、48、72 h 之后,与空白组比较,各浓度组的昆山合剂组和甲氨蝶呤含药血清作用均能明显抑制RA-FLS 增殖(P<0.05),对脂多糖诱导的MyD88 mRNA 高表达也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与脂多糖诱导组比较,48 h 后昆山合剂高剂量组细胞培养上清的IL-6 含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昆山合剂含药血清能显著抑制RA-FLS 增殖,并可下调脂多糖诱导的TLR4mRNA 及其下游炎症因子IL-6 的表达,这可能为该方治疗RA 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赵琳  王雅楠  宋殿荣 《天津中医药》2014,31(11):681-685
[目的]研究盆炎灌肠方对子宫内膜细胞炎症模型的抗炎作用。[方法]运用细菌脂多糖(LPS)诱导人子宫内膜细胞制作炎症模型,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炎症模型组、实验组,培养72 h,检测各组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浓度和细胞因子IL-1β、TNF-αm RNA表达及核转录因子p65(NF-κB p65)蛋白表达。[结果]盆炎灌肠方可显著降低炎症模型组炎症细胞因子IL-1β、TNF-α的分泌及其m RNA的表达,明显抑制炎症模型组细胞核中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结论]盆炎灌肠方对子宫内膜细胞炎症模型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且此作用可能与NF-κB途径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药苦参水提物对豚鼠慢性湿疹模型治疗效果。方法豚鼠24只,采用二硝基氯苯(2,4-dinitrochlorobenzene,DNFB)建立皮肤湿疹模型,随机分为3组,分别用生理盐水(模型对照组)、复方醋酸地塞米松软膏(阳性对照组)和苦参水提取物(药物治疗组),对湿疹部位皮肤连续涂抹给药14 d,以左、右耳质量之差来评价皮肤炎症肿胀度;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辅助性T(T helper,Th)细胞Th17(CD4+IL-17A~+T)的比例;qPCR检测耳片组织中维甲酸相关的孤儿受体γ(retinoic acid-related orphan receptorγ,RORγt)和IL-17AmRNA的相对表达量;Western Blot检测RORγt和IL-17A蛋白的表达;ELISA检测血清中促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及抑炎细胞因子IL-10。结果药物治疗组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豚鼠皮肤肿胀度明显减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药物治疗组不仅降低外周血炎症细胞Th17所占比例,并且能显著降低转录因子RORγt)和IL-17AmRNA相对表达量(P 0.05,P 0.01);同时,RORγt和IL-17A蛋白也均明显下降(P 0.05)。血清中细胞促炎细胞因子IL-6和TNF-α明显降低(P 0.05),而抑炎细胞因子IL-10则显著上升(P 0.05)。结论苦参水提物能够调节Th17细胞的分化从而抑制炎症反应,有效治疗湿疹。  相似文献   

7.
张鑫  王孟清  罗银河  江智豪 《中草药》2021,52(3):718-726
目的探讨五虎汤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诱导的哮喘小鼠模型树突细胞自噬和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7A(interleukin-17A,IL-17A)、白细胞介素-17F(interleukin-17F,IL-17F)的影响。方法采用RSV联合鸡卵清蛋白(ovalbumin,OVA)建立哮喘小鼠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五虎汤低、中、高剂量(1.6、3.2、6.4g/kg)组和地塞米松(1.82mg/kg)组、雷帕霉素(1mg/kg)组,连续给药14d后采用苏木-伊红(HE)染色法观察各组小鼠肺组织病理变化,电镜观察肺组织自噬小体变化,Westernblotting法检测肺组织树突细胞中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I(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lightc hain 3I,LC3I)和LC3II表达,ELISA法检测肺泡灌洗液中IL-17A、IL-17F的水平。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及五虎汤低、中、高(1.1、2.2、4.4 g/kg)组,各给药组ig相应药物,2次/d,连续给药7 d后腹主动脉取血,离心取血清,灭活后滤过。将分离的树突细胞与CD4+T细胞共培养,采用RSV联合OVA-17肽建立RSV诱导的树突细胞自噬模型,流式细胞术检测五虎汤含药血清对CD4+T细胞增殖与T细胞活化标志物CD69表达的影响。结果模型组小鼠气道狭窄,血管周围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肺组织自噬小体增加,自噬蛋白LC3II/LC3I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IL-17A和IL-17F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五虎汤组肺组织炎症表现减轻,肺组织自噬小体增加,LC3II/LC3I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IL-17A和IL-17F水平显著降低(P<0.05、0.01)。RSV联合OVA-17肽诱导的树突细胞自噬模型中,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CD4+T细胞增殖与CD69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五虎汤中、高剂量含药血清组CD4+T细胞增殖与CD69表达显著降低(P<0.05、0.01)。结论RSV可诱导小鼠肺组织树突细胞自噬水平升高,上调IL-17A和IL-17F水平,从而介导炎症反应;五虎汤可通过上调RSV诱导的哮喘小鼠肺组织树突细胞自噬水平,下调IL-17A和IL-17F水平,从而改善哮喘气道炎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粉防己碱(tetrandrine,Tet)对脂多糖(LPS)诱导RAW264.7细胞炎症模型促炎细胞因子和抗炎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LPS(1μg/mL)刺激生长良好的RAW264.7细胞,建立细胞炎症模型。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不同浓度Tet对RAW264.7细胞增殖的影响,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Tet对细胞核因子-κB(NF-κB)核转运的作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上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变化。结果当Tet浓度<1μmol/L时,单独或与1μg/mL LPS共培养,均对RAW264.7细胞生长无影响;而当Tet浓度>10μmol/L时,单独或与LPS共培养均表现出明显的细胞生长抑制效应;Tet可使IL-6、TNF-α的释放受到抑制,相反可促进IL-10的表达。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Tet大剂量组细胞核红染的阳性细胞显著减少,以阴性细胞(红染p65亚基主要集中在胞浆部位,使胞浆染色较深,胞核染色较浅,整个细胞成空泡状)为主。结论 Tet可以抑制LPS所致的RAW264.7细胞炎症反应,其抗炎作用与抑制NF-κB活化,进一步减少炎性细胞因子IL-6、TNF-α的产生,并促进抗炎细胞因子IL-10的表达等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昆山合剂(由一妹班姑、山血丹组成)对体外培养的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滑膜成纤维细胞(fibrolast-like synoviocytes,FLS)增殖以白介素1-β分泌的影响和机制。方法:制备临床成人等效剂量甲氨蝶呤、昆山合剂家兔含药血清以及正常家兔血清;离体培养原代RA-FLS细胞株,取第3至5代细胞加入各组含药血清干预,MTT法检测各含药血清组和对照组RA-FLS的增殖情况,ELISA法检测含药血清对该细胞IL-1β的影响。结果:干预24h,48h,72h之后,昆山合剂组和甲氨蝶呤含药血清能不同程度地抑制RA-FLS增殖,72h后昆山合剂组的细胞培养上清白介素1-β含量明显低于甲氨蝶呤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昆山合剂含药血清能显著抑制RA-FLS增殖,并可下调该细胞分泌IL-1β,这可能是该方治疗RA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中成药》2020,(6)
目的探讨白头翁皂苷(Pulsatilla saponins,PS)对B16-F10黑色素瘤荷瘤小鼠炎症因子的作用及初步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皮下接种B16-F10黑色素瘤细胞建立荷瘤小鼠模型,灌胃给予白头翁皂苷低、中、高剂量(100、200、400 mg/kg)的药物,测量肿瘤体积及瘤重观察白头翁皂苷抗肿瘤作用;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荷瘤小鼠血清中IL-2、IL-4、IL-5、IL-6、TNF-α、INF-γ等细胞因子的水平变化;采用RT-PCR法进一步检测IL-6、INF-γmRNA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肿瘤中Akt、p-Akt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白头翁皂苷中、高剂量组均能抑制B16-F10皮下移植瘤的生长(P0.05)。给药组均能不同程度抑制血清中炎症因子IL-6、TNF-α、INF-γ水平;抑制肿瘤组织中INF-γ、IL-6 mRNA的表达以及p-Akt蛋白表达。结论白头翁皂苷能抑制B16-F10黑色素瘤荷瘤小鼠肿瘤的生长及炎症因子的表达,其机制可能与调控Akt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川黄合剂对TNF-α诱导的体外培养的人腹膜间皮细胞(HPMCs)增殖及白细胞介素-6(IL-6)和IL-8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PMCs,用含1%胎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液同步24 h后,分为空白对照组、TNF-α诱导组(1μg/L)和低、中、高剂量川黄合剂干预组(n=3)。采用MTT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IL-6和IL-8蛋白含量,细胞沉淀用BCA蛋白检测方法测定细胞蛋白质含量,用以校正ELISA结果。结果干预48 h后,3种浓度川黄合剂干预组的OD值、PI值均显著高于TNF-α诱导组(P均0.05),且IL-6和IL-8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TNF-α诱导组(P均0.05)。结论川黄合剂能增强炎症状态下HPMCs活性,并降低炎症因子IL-6和IL-8的表达。  相似文献   

12.
探讨黄芪甲苷对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的抑炎作用及对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Th17)比例的影响。采用2%葡聚糖硫酸钠(DSS)建立结肠炎小鼠模型,阳性对照组以及黄芪甲苷低、高剂量组小鼠分别灌胃相应药物,计算疾病活动指数(DAI),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含量,HE染色法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学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h17细胞/调节性T细胞(Treg)比例,蛋白印迹法检测叉头蛋白p3(Foxp3)、视黄酸相关孤儿核受体γt(ROR-γt)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正常小鼠结肠组织结构完整,杯状细胞未减少,腺体排列整齐,无黏膜糜烂、出血,无阳性细胞浸润;模型组小鼠结肠组织黏膜结构严重破坏,腺体排列紊乱或缺失,可见血管扩张、充血,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各药物治疗组结肠组织病理损伤出现不同程度减轻。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Th17细胞百分比、IL-17和TNF-α含量、ROR-γt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TGF-β含量、Treg细胞百分比、Foxp3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黄芪甲苷低剂量组、黄芪甲苷高剂量组DAI评分、组织病理学评分、Th17细胞百分比、IL-17和TNF-α含量、ROR-γt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TGF-β含量、Treg细胞百分比、Foxp3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与阳性对照组比较,黄芪甲苷低剂量组DAI评分、组织病理学评分、Th17细胞百分比、IL-17和TNF-α含量、ROR-γt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TGF-β含量、Treg细胞百分比、Foxp3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与黄芪甲苷低剂量组比较,黄芪甲苷高剂量组DAI评分、组织病理学评分、Th17细胞百分比、IL-17和TNF-α含量、ROR-γt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TGF-β含量、Treg细胞百分比、Foxp3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阳性对照组与黄芪甲苷高剂量组比较,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黄芪甲苷可抑制结肠炎小鼠的炎症反应,降低Th17细胞比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风湿清(FSQ)含药血清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成纤维样滑膜细胞(RA-HFLS)增殖及骨保护素(OPG)、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RANK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17(IL-17)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FSQ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机制。方法:不同体积分数的FSQ含药血清与RA-HFLS共孵育,采用3-(4,5-二甲基-2-基)-5(3-羧基甲基苯基)-2-(4-磺酸苯基)-2H-四氮唑(MTS)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ELISA法检测培养液上清中OPG、IL-17及TNF-α浓度,Western blot法检测RA-HFLS中RANKL的蛋白表达。结果:5%~20%FSQ含药血清可以浓度依赖性抑制RA-HFLS的增殖;RA-HFLS可分泌一定水平的OPG,FSQ含药血清可浓度依赖性促进OPG的分泌;同时FSQ含药血清可显著抑制RANKL的表达;FSQ含药血清还可显著抑制由炎症因子诱导的RA-HFLS中IL-17及TNF-α的分泌,并呈现一定的浓度依赖性。结论:FSQ能显著抑制RA-HFLS的增殖,促进OPG分泌,并抑制RANKL,IL-17和TNF-α的水平,这可能是FSQ抑制骨破坏治疗RA的部分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银屑I号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的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at)炎症反应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低、中、高浓度的银屑I号含药血清干预Hacat细胞,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25HVD3、IL-1、IL-17、IL-22浓度,Western-blot法检测维生素D受体(vitamine D receptor,VDR)蛋白表达量,RT-PCR检测VDR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VDR蛋白、VDRmRNA、25HVD3表达量明显降低,IL-1、IL-17、IL-22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银屑I号各组VDR蛋白、VDRmRNA、25HVD3表达量明显升高,IL-1、IL-17、IL-22明显降低(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讨论:银屑I号可能通过促进VDR蛋白、VDRmRNA及25HVD3因子信号表达发挥对银屑病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藿朴夏苓汤(HPXLT)对体内外核转录因子-κB(NF-κB)炎症通路的影响,探讨HPXLT对糖尿病肾病(DN)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研究:采用脂多糖(LPS)刺激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HBZY-1)及Hep G2细胞,观察HPXLT对细胞炎症因子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及p-p65蛋白表达的影响,以免疫荧光法观察Hep G2细胞的NF-кB p65转核作用。体内研究: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65 mg·kg~(-1))方法制备DN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HPXLT高、中、低剂量组(2,1,0.5 g·kg~(-1))和格列本脲组(5 mg·kg~(-1)),连续灌胃给药6周。采用ELISA法测定细胞上清液或大鼠血清TNF-α、IL-1β和IL-6的水平;Western Blot法测定HBZY-1细胞或大鼠肾脏p65、p-p65、TNF-α和IL-1β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体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LPS组的p-p65蛋白表达显著增强,炎症因子TNF-α、IL-1β和IL-6的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LPS组比较,HPXLT各剂量组的p-p65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调,炎症因子TNF-α、IL-1β和IL-6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P0.01);免疫荧光显示LPS诱导的炎症能促进NF-кB p65的转核,而HPXLT可显著抑制NF-кB p65转核作用。体内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的TNF-α、IL-1β、IL-6炎症因子水平及肾脏的IL-1β、TNF-α、p-p65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血清的TNF-α、IL-1β和IL-6炎症因子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P0.01),HPXLT高、中剂量组的IL-1β、TNF-α及p-p65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下调(P0.05,P0.01),各组之间的总NF-кB p65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XLT可能通过抑制NF-κB炎症通路的表达,从而降低DN肾脏的炎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加味净屑饮对咪喹莫特诱导的银屑病小鼠模型的治疗作用及IL-17产生的影响。方法:通过咪喹莫特诱导银屑病样的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物及加味净屑饮低剂量组(3 g/kg)、加味净屑饮中剂量组(6 g/kg)、加味净屑饮高剂量组(12 g/kg)组,另设空白对照组;游标卡尺检测左耳厚度;HE染色检测银屑病样皮损炎症状况。ELISA法测定模型小鼠血清Th17细胞细胞因子(IL-17)的表达水平。结果:加味净屑饮高剂量药物干预显著降低咪喹莫特诱导的模型小鼠左耳厚度(P<0.01),减少左耳炎症细胞的浸润,降低咪喹莫特诱导的模型小鼠血清IL-17的表达水平(P<0.05)。结论:加味净屑饮对咪喹莫特诱导的银屑病小鼠模型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IL-17的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断藤益母汤(DYD)含药血清对体外培养的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滑膜成纤维细胞(fibrolast-like synoviocytes,FLS)增殖以及TLR4(Toll like receptor 4)mRNA表达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RA-FLS,取第3~5代细胞,分别加入来氟米特和DYD高、中、低剂量家兔含药血清,空白组加入正常家兔血清,MTT法检测24 h、48 h、72 h后各组含药血清对RA-FLS的影响。取RA-FLS,空白组不加脂多糖(LPS),阳性对照组加LPS20μg.mL-1,实验组在加入LPS后分两组,分别加入来氟米特和细胞抑制率最高的DYD含药血清。Realtime-PCR法检测以上4组细胞TLR4 mRNA的表达。结果来氟米特和DYD高剂量组含药血清作用48 h、72 h,二者均能显著抑制RA-FLS增殖(Ρ<0.05);对LPS诱导的TLR4的mRNA表达也有显著抑制作用(Ρ<0.05);来氟米特和DYD药效相当,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断藤益母汤高、中剂量含药血清作用48 h、72 h后能显著抑制RA-FLS增殖,且高剂量血清可下调LPS诱导的TLR4mRNA表达,这可能是该方治疗RA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松杖方对RA患者滑膜细胞(RAFS)凋亡及STAT3相关蛋白ROR-γt、SOCS-3、pSTAT3表达的影响。方法:取对数生长期RAFS,分为空白对照组、雷公藤多苷组、来氟米特组、松杖方高、中、低剂量组共六组,分别给以相应含药血清或空白血清干预24 h后,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分析RAFS的凋亡情况,免疫印迹法检测ROR-γt、SOCS-3、pSTAT3的表达情况。结果:空白组滑膜细胞持续增殖,各给药组细胞不同程度变形及凋亡。与雷公藤多苷组、来氟米特组比较,松杖方中剂量组RAFS凋亡率相似,松杖方高剂量组凋亡率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各含药血清干预组RAFS中ROR-γt、pSTAT3的表达量均下降(P<0.05),松杖方高剂量组ROR-γt、pSTAT3的表达量最低,与雷公藤多苷组及来氟米特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RAFS中SOCS-3的表达量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松杖方可抑制ROR-γt、pSTAT3的基因表达,抑制炎症信号的传导,促进RAFS凋亡,阻断RA滑膜炎症持续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透脓散醇提液对荷Lo Vo细胞移植瘤裸鼠血清炎症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荷Lo Vo细胞的移植瘤裸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透脓散醇提液低剂量组(10mg/g)、中剂量组(20mg/g)、高剂量组(40mg/g),给予不同剂量透脓散醇提液灌胃14天,采用ELISA法检测荷瘤裸鼠血清中炎症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结果随着给药剂量的增加,IL-2、IL-12在裸鼠血清中的浓度逐渐增高,而IL-6、IL-10、TNF-α的浓度则逐渐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透脓散醇提液可以通过调节荷瘤鼠血清中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而发挥抗肿瘤效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温阳化浊通络方对Th17细胞增殖的影响,探讨其对STAT3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明确该方治疗系统性硬化病(SSc)的免疫调控机制。方法:收集SSc患者外周血,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人Th17分选试剂盒分选Th17细胞,同时制备温阳化浊通络方含药血清。荧光染料CFSE标记Th17细胞后,流式细胞术检测含药血清对Th17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RT-qPCR和细胞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含药血清对Th17细胞中JAK2、STAT3/p-STAT3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与空白组比较,各剂量含药血清组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Th17细胞的增殖(P<0.01);阳性对照组对Th17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介于含药血清低剂量和高剂量组之间(P<0.01,P<0.05);各含药血清组可剂量依赖性地降低JAK2和STAT3 mRNA和蛋白的表达,并可剂量依赖性地降低p-STAT3的表达(P<0.05,P<0.01);阳性对照组抑制JAK2和STAT3/p-STAT3表达的作用强于各含药血清组(P<0.01)。结论:温阳化浊通络方可抑制Th17细胞的增殖,其机制可能与抑制STAT3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