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原发性肝癌是高发病率和高病死率的恶性肿瘤之一, 在我国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上也位居前列, 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的生命和健康。大多数原发性肝癌患者发现时已经处于中晚期, 丧失了手术机会, 预后较差。近年来, 随着肝动脉化疗栓塞及肝动脉灌注化疗等血管介入治疗技术的进步, 以及新型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出现, 尤其是多模式联合治疗的发展, 使得不可切除肝细胞癌的治疗效果不断提升, 也为序贯手术治疗提供了潜在的可能性。本文就血管介入治疗联合系统治疗在不可切除肝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以期为不可切除肝细胞癌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传统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与载药微球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DEB-TACE)治疗不可切除肝细胞癌患者的短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7月至2020年4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行肝动脉化疗栓塞的不可切除肝细胞癌患者资料。共入组282例患者, 其中男性233例, 女性49例, 年龄(55.9±10.0)岁。按照治疗不同分为传统TACE组(n=179)和DEB-TACE组(n=103)。依据改良实体瘤临床疗效评价标准比较两组疗效。比较两组术前术后肝功能指标、栓塞后综合征。结果两组肝动脉化疗栓塞患者术前、术后肝功能指标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排除术后6个月内死亡和失访患者, 共240例患者纳入疗效分析, 其中传统TACE组148例, DEB-TACE组92例。术后6个月评估疗效, 传统TACE组完全缓解64例(43.2%)、部分缓解18例(12.2%)、疾病稳定27例(18.2%)、疾病进展39例(26.4%), DEB-TACE组分别为38例(41.3%)、17例(18.5%)、26例(28.3%)、11例(12.0%), DEB-TAC...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肝癌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属晚期, 生存期短, 预后极差, 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的生命和健康。近年来, 肝细胞癌的系统治疗取得了突破进展, 特别是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治疗, 打破了分子靶向药物的单一治疗局面, 而免疫联合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策略更显示出优效性, 深刻改变了肝癌围手术期的治疗格局。本文重点探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在肝癌围手术期应用场景的几个热点问题, 并就免疫联合靶向药物治疗方案在肝癌围手术期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初始不可切除结直肠癌肝转移(CRLM)转化治疗结局影响因素, 为制定患者的个体化治疗策略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 纳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2013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新初始不可切除、经过一线全身治疗且转化成功的98例CRLM患者, 并将同期入院、但转化失败的134例CRLM患者纳为对照组。转化治疗方案:38例接受FOLFOXIRI方案化疗(伊立替康、奥沙利铂、亚叶酸钙和氟尿嘧啶), 152例接受FOLFOX方案化疗(奥沙利铂、亚叶酸钙和氟尿嘧啶), 19例接受FOLRIRI方案化疗(伊立替康、亚叶酸钙和氟尿嘧啶), 23例接受全身化疗联合氟尿苷肝动脉灌注化疗;168例接受了靶向治疗, 其中68例贝伐单抗, 100例西妥昔单抗。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临床因素对转化治疗结局的影响。结果 232例纳入分析的患者中, 98例转化成功, 转化成功率42.2%, 其中30例接受单纯肝切除, 68例接受肝切除联术中射频消融。一线化疗后获得部分缓解111例(47.8%), 疾病稳定57例(24.6%), 疾病进展64例(27.6%)。中位随访18.8...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肝细胞癌患者发生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抵抗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并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TACE治疗的106例肝细胞癌患者资料, 其中男性90例, 女性16例, 年龄(59.9±9.3)岁。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TACE抵抗分为TACE抵抗组(n=47)和对照组(n=59)。比较两组首次TACE术前甲胎蛋白、异常凝血酶原、肿瘤数目、肿瘤血管强化类型(影像学检查)、肿瘤最大径等指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肝细胞癌患者发生TACE抵抗的影响因素。结果 TACE抵抗组中甲胎蛋白>400 μg/L、异常凝血酶原>40 AU/L、肿瘤多发、肿瘤血管强化Ⅲ+Ⅳ型(不均匀强化)比例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ACE抵抗组肿瘤最大径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1, P=0.01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术前甲胎蛋白>400 μg/L(OR=2.707, 95%CI:1.008~7.271)、肿瘤多发(OR=6.069, 95%CI:2.115~17.415)...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肝癌是目前我国第四位常见恶性肿瘤及第二位肿瘤致死病因, 肝细胞癌占原发性肝癌的近90%。既往肝细胞癌主要采用以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 随着靶向治疗的蓬勃发展, 肝细胞癌患者有了更多的治疗选择。本文就近年来肝细胞癌的靶向药物在单药治疗、联合治疗、新辅助治疗、转化治疗、辅助治疗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肝细胞癌是全球第六大常见癌症, 也是癌症死亡的第三大原因。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处于晚期, 而传统的治疗方法不能有效地改善肝细胞癌患者的生存率, 且复发率极高。免疫治疗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出现给晚期肝细胞癌患者带来了极大的希望。本文现就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肝细胞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小板重度减少(血小板计数≤30×109/L)肝细胞癌患者行肝脾联合切除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46例原发性肝细胞癌伴血小板减少患者资料, 其中男性32例, 女性14例, 年龄(55.0±7.9)岁。根据术前1 d血小板水平分为观察组(20×109/L<血小板计数≤30×109/L, n=20)和对照组(30×109/L<血小板计数<100×109/L, n=26), 均行肝脾联合切除或肝脾联合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比较两组肝功能(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白蛋白等)、血小板计数、术后3 d内每日引流量、血红蛋白丢失量(术后当天血红蛋白与术前1 d血红蛋白差值)、住院时间等。复诊或电话随访再出血和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情况。结果两组术后2周肝功能指标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均可恢复至正常水平。观察组术后第1天、第3天、第5天血小板计数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血小板计数分别于术后第5天和第3天恢复至正常范围。对...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肝癌中发病率最高的是肝细胞癌(HCC), HCC是我国常见的致死性恶性肿瘤, 给患者带来沉重的经济和心理负担。HCC特殊的肿瘤免疫微环境和复杂多变的病因使得治疗手段非常有限, 治疗效果不佳。研究结果显示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核心的免疫治疗, 针对HCC的免疫细胞, 抑制免疫抑制性细胞和信号, 增加免疫细胞的活化、成熟和募集, 增强已有免疫反应, 激发新的免疫应答, 对HCC表现出良好的疗效。近几年, 以综合治疗的理念, 免疫治疗联合其他治疗在晚期HCC治疗中取得了新的突破。本文回顾晚期HCC免疫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 并简述免疫治疗存在的缺点和问题, 以期为晚期HCC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肝细胞癌肿瘤自发性破裂出血是此类患者最常见的急腹症病因, 也是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其起病急、病情凶险, 需要及时诊断及早期干预以挽救患者生命, 改善预后。肿瘤破裂出血的治疗方式繁多, 包括介入止血、消融术、肝切除术等, 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急诊肝切除术、介入止血后的综合治疗、止血后的限期肝切除手术、外科手术联合消融治疗、肝移植术等治疗方式。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 对于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本文就肝细胞癌患者肿瘤破裂的研究进展, 结合笔者单位的临床实践经验, 就其原因、诊断、治疗方式的选择和预后预测等进行重点讨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单发大肝癌(肿瘤直径≥5 cm)早期复发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9月间于宁波大学附属李惠利医院接受根治性切除的135例单发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35例患者复发75例, 其中早期复发42例。多因素分析显示, 甲胎蛋白≥400 ng/ml(OR=3.510, 95%CI:1.528~8.064;P=0.003)和微血管侵犯(microvascular invasion, MVI)阳性(OR=2.769, 95%CI:1.143~6.706;P=0.024)是单发大肝癌早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生存分析显示, 存在早期复发危险者无复发生存率(甲胎蛋白≥400 ng/ml, χ2=23.038, P<0.001;MVI阳性, χ2=10.554, P=0.001)和总生存率(甲胎蛋白≥400 ng/ml, χ2=14.336, P<0.001;MVI阳性, χ2=10.481, P=0.001)均下降。结论甲胎蛋白≥400 ng/ml和MVI阳性是单发大肝癌早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合并胆道癌栓患者的手术疗效及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湖南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手术治疗的66例HCC合并胆道癌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6例均行手术治疗, 患者总体中位生存时间为31个月,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7.9%、45.5%和13.6%。单因素分析显示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饮酒史、AFP≥200 ng/ml、肿瘤切除联合胆管切开癌栓取出、肿瘤未分化/低分化、肿瘤直径≥50 mm、AJCC 8th Ⅲ/Ⅳ期、病灶数目≥2是患者术后生存的危险因素(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饮酒史、肿瘤未分化/低分化、肿瘤直径≥50 mm、AJCC 8th Ⅲ/Ⅳ期是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HCC合并胆道癌栓患者行积极的手术治疗可获得较好的生存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央型肝细胞癌患者接受手术联合术后放疗对长期预后的改善作用。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6月至2020年6月接受手术的193例中央型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接受术后放疗分为手术联合术后放疗组(88例)及手术组(105例)。结果手术联合术后放疗组1、3、5年总生存率为98%、85%、74%;1、3、5年无复发生存率为76%、55%、44%。单纯手术组术后1、3、5年总生存率为79%、66%、59%;1、3、5年无复发生存率为51%、40%、37%。倾向性评分匹配后两组患者间基线指标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生存分析提示手术联合术后放疗组的总生存时间(χ2=5.825, P=0.016)及无复发生存时间(χ2=5.230, P=0.022)优于手术组。多因素分析提示术后放疗是影响手术联合术后放疗组的总生存时间(P=0.009)及无复发生存时间(P=0.017)的独立危险因素。亚组分析提示术后放疗可减少早期复发的发生(HR=0.41, 95%CI:0.21~0.80, P=0.002)。结论中央型肝细胞癌患者接受手术联合辅助放疗可改善长期预后...  相似文献   

14.
肝细胞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严重威胁着国民的生命健康。肝静脉癌栓(HVTT)是其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肝细胞癌合并HVTT的预后极差, 国内外对其治疗的意见也未达成统一。目前, 亚洲指南对于血管侵犯的患者, 推荐多学科治疗。本文就目前临床上对肝细胞癌合并HVTT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 NLR)联合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 PLR)评分对肝细胞癌肝移植受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21年10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因肝细胞癌行肝移植的110例受者的临床资料, 计算术前最近一次的NLR、PLR, 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得到NLR、PLR截断值, 并根据截断值进行分组, 将NLR<3.37、PLR<105.96记为0分, NLR≥3.37、PLR≥105.96记为1分, 两者相加为NLR-PLR评分, 依据NLR-PLR评分将受者分为3组, 即0分组、1分组、2分组, 用Kaplan-Meier法分析受者生存时间, 组间对比执行Log-rank检验, 基于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 NLR-PLR评分为0分者中位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 OS)为27个月, 1分者为26.5个月, 2分者为6个月, NLR-PLR 2分者中位OS明...  相似文献   

16.
肝癌细胞与肿瘤微环境相互作用, 同时肝癌展示出时间异质性和空间异质性。本文就肝细胞癌的肿瘤微环境异质性与肿瘤异质性, 从肝细胞癌异质性特点、异质性产生机制以及肝细胞癌异质性对诊断和治疗的影响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为肝细胞癌的诊断治疗提供新的思考方向。  相似文献   

17.
肝细胞肝癌是全球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恶性肿瘤。手术切除是其主要的根治性方法。然而术后高复发率, 导致了较差的预后。新辅助治疗是指对于可切除的肝癌, 在手术前进行抗肿瘤治疗, 以达到降低肿瘤负荷、减少术后复发的作用。虽然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新辅助治疗能为肝癌患者带来生存益处。但是新辅助治疗的指征、适用人群、治疗方式、治疗周期、安全性等还存在争议。在此, 本文就以上问题, 以及新辅助治疗在肝细胞肝癌中的临床应用和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微血管侵犯(MVI)和解剖性肝切除对肝细胞癌患者肝切除手术后早期复发和生存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解放军总医院、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2008年7月至2019年6月诊断为原发性肝细胞癌并行根治性切除的患者资料。共入组246例, 其中男性208例, 女性38例, 年龄(53.8±9.6)岁。246例患者依据是否合并MVI分为伴MVI组(n=83)和对照组(n=163, 无MVI)。比较两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术前甲胎蛋白、肿瘤最大径、术中出血量等, 比较倾向性评分逆概率加权校正前后无复发生存率和累积生存率。结果伴MVI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甲胎蛋白>200 μg/L比例和肿瘤最大径、术中出血量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倾向性评分, 进行逆概率加权校正后得到的虚拟样本量为247例(伴MVI组82例, 对照组165例)。解剖性肝切除患者(n=107)术后早期复发风险低于非解剖性肝切除患者(n=139)(单因素Cox回归分析HR=1.60, 95%CI:1.06~2.42, P=0.020), ...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肝细胞癌伴血小板增多症(血小板计数≥350×109/L)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后的预后, 以及伴血小板增多症对肝细胞癌患者TACE治疗后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5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介入放射科收治的867例肝细胞癌患者资料。经倾向性评分匹配后, 共纳入99例患者, 其中男性70例, 女性29例, 年龄(60.1±12.1)岁。99例患者依据治疗前血小板水平分为伴血小板增多症组(n=33)和无血小板增多症组(n=66)。比较两组性别、肿瘤最大径、巴塞罗那临床肝癌分期、总胆红素等临床资料以及预后, 比较伴血小板增多症组TACE治疗前后血小板。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伴血小板增多症与肝细胞癌患者TACE治疗后预后的关系。结果倾向性评分匹配后, 两组男性比例、肿瘤最大径、巴塞罗那临床肝癌分期、总胆红素等方面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具有可比性。TACE治疗前, 伴血小板增多症组肝细胞癌患者血小板计数为(394.4±54.5)×109/L, 高于TACE治疗后的(278.2±86.4)×109/L, 差异有统计学...  相似文献   

20.
目前, 转移性肾癌的治疗以系统治疗为主, 但对于身体状态不佳或肿瘤进展缓慢的患者, 主动监测可作为一种备选方案。积极的主动监测可延缓部分转移性肾癌患者系统治疗时机, 而不影响其预后。本文根据转移性肾癌主动监测的最新研究结果, 在转移性肾癌主动监测的临床意义、适用人群、监测方案和预后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