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低剂量硝酸镧对糖尿病大鼠脂肪组织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gamma,PPAR-γ)和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cose transporter protein 4,GLUT4)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40只健康清洁级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10只)、糖尿病组(18只)和硝酸镧组(12只)。糖尿病组和硝酸镧组腹腔注射50 mg/kg链脲佐菌素制备糖尿病模型;硝酸镧组采用灌胃方式染毒0.2 mg/kg硝酸镧,对照组及糖尿病组均每日给予等剂量的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染毒1个月。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脂肪组织PPAR-γ和GLUT4的蛋白表达水平,并观察脂肪组织的病理改变。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大鼠脂肪组织PPAR-γ和GLUT4的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硝酸镧组大鼠脂肪组织PPAR-γ和GLUT4的蛋白表达水平未见明显变化。与糖尿病组比较,硝酸镧组大鼠脂肪组织PPAR-γ和GLUT4的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口服低剂量硝酸镧(0.2 mg/kg)可通过促进糖尿病大鼠脂肪组织中PPAR-γ和GLUT4蛋白的表达,从而调节大鼠脂肪组织的代谢进而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肥胖大鼠抵抗素的基因表达及共轭亚油酸对其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饮食诱导肥胖大鼠胰岛素抵抗形成过程中脂肪组织抵抗素基因的表达水平和共轭亚油酸(CLA)对其的影响,探讨抵抗素的作用及其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性受体γ(PPARγ)之间的关系。方法选用雄性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高脂组、高脂+CLA组(每100g饲料含CLA分别为0.75g、1.50g、3.00g),每组10只大鼠,观察CLA对肥胖大鼠胰岛素和血糖水平的影响,并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抵抗素和PPARγ的表达水平。结果高脂组大鼠血清胰岛素和血糖水平分别为(11.11±2.73)mIU/L和(5.09±0.66)mmol/L,CLA可降低肥胖大鼠的血清胰岛素和血糖水平,低、中、高剂量组胰岛素水平分别为(6.99±1.77)mIU/L,(7.36±1.48)mIU/L,(7.85±1.60)mIU/L,血糖水平分别为(4.28±0.72)mmol/L、(4.18±0.55)mmol/L、(4.06±0.63)mmol/L,且高脂组大鼠脂肪组织抵抗素、PPARγmRNA的表达较基础组增强,CLA可增加肥胖大鼠脂肪组织抵抗素、PPARγmRNA的表达水平。结论肥胖大鼠脂肪组织抵抗素mRNA表达较基础组增加,CLA可通过激活PPARγ上调抵抗素基因的表达,从而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脂肪组织瘦素受体后信号转导分子——JAK2和STAT3蛋白的表达及酪氨酸磷酸化程度以及JAK2激酶活性变化,探讨PCOS瘦素抵抗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PCOS合并胰岛素抵抗(IR)患者23例(PCOSIR组)、PCOS非IR患者18例(PCOS非IR组)及单纯子宫肌瘤患者23例(对照组)的血清瘦素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各组空腹血清胰岛素(FIN)水平,利用稳态模型(HOMA)计算IR指数(HO-MA-IR);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脂肪组织JAK2和STAT3蛋白表达及磷酸化程度;应用免疫沉淀、薄层层析及γ液闪计数方法检测脂肪组织JAK2激酶活性,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①PCOSIR组血清瘦素水平为(19.63±4.16)μg/L,明显高于PCOS非IR组的(15.54±4.26)μg/L和对照组的(15.29±2.56)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COS非IR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PCOSIR组JAK2和STAT3的蛋白表达分别为1.42±0.26和2.33±0.47,PCOS非IR组分别为1.36±0.18和2.10±0.24,对照组分别为1.29±0.11和2.45±0.36,3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PCOSIR组JAK2和STAT3蛋白酪氨酸磷酸化程度分别为1.87±0.16和3.32±0.17,均明显低于PCOS非IR组的4.12±0.68和5.96±0.44及对照组的4.27±0.34和6.15±0.6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COS非IR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PCOSIR组JAK2激酶活性较PCOS非IR组和对照组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COS非IR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OSIR患者同时存在瘦素抵抗,其原因可能为瘦素受体后信号转导分子JAK2酪氨酸磷酸化受损,使JAK2活性降低,导致STAT3酪氨酸磷酸化异常和瘦素受体后信号转导障碍。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高雄激素诱导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大鼠模型,探讨胰岛素受体(INSR)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态与卵巢和子宫内膜中的局部病理变化及PCOS发病的关系。方法:45只雌性SD幼年大鼠随机分为两组,PCOS组皮下注射脱氢表雄酮(DHEA)建立PCOS模型,对照组同期皮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通过血清性激素水平测定和卵巢组织HE染色病理切片评估PCOS模型;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卵巢、子宫内膜组织INSR蛋白的表达与定位;通过甲基化特异性PCR(MSP)定性分析两组大鼠血液、卵巢组织insr基因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状态。结果:血清性激素水平及卵巢HE染色病理结果提示成功建立PCOS动物模型。免疫组化检测显示INSR蛋白定位表达于细胞膜,在卵巢间质及卵泡颗粒细胞、膜细胞、卵母细胞中均阳性表达,两组卵泡及间质中的表达强度无差异(P0.05);INSR在子宫内膜中表达,模型组子宫内膜间质及腺体中表达强度高于对照组(P0.05)。MSP结果显示模型组与对照组血液的DNA样本均检出部分甲基化条带、无甲基化条带;模型组卵巢组织的DNA中检出部分甲基化、完全甲基化、无甲基化条带,而在对照组卵巢组织DNA中仅检出部分甲基化、无甲基化条带,两组之间血液和卵巢的甲基化率均无差异(P0.05)。结论:INSR在子宫内膜的高表达与PCOS模型子宫内膜增生有相关性;暂未发现INSR在卵巢表达与卵泡发育障碍及卵巢间质增生具有相关性;两组卵巢组织insr基因甲基化程度不同,证明PCOS大鼠可能在表观遗传学方面发生了一定改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全谷豆复配式粗杂粮对高脂膳食诱导胰岛素抵抗大鼠肝脏和脂肪组织中载脂蛋白2(LCN-2)影响。方法 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高脂模型组、米面组和粗杂粮组,以相应饲料连续喂养8周,测定各组大鼠血清空腹血糖(FBG)和胰岛素(FINS)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大鼠肝脏和脂肪组织中LCN-2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体激活受体-γ(PPAR-γ)蛋白表达。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高脂模型组和米面组血清FBG和FINS水平明显升高(P<0.05)。高脂模型组和米面组HOMA-IR分别为(10.39±1.63)和(10.34±1.36),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6.85±1.33);与高脂模型组和米面组比较,粗杂粮组HOMA-IR(6.81±1.37)明显下降,粗杂粮组LCN-2在肝脏和脂肪组织中表达明显低于高脂模型组和米面组,PPAR-γ则相反。结论全谷豆复配式粗杂粮可以激活胰岛素抵抗大鼠PPAR-γ蛋白,进而降低脂肪因子LCN-2表达,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来曲唑建造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大鼠模型,探讨趋化因白介素-8和CXCL12在PCO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来曲唑诱导PCOS大鼠模型,阴道涂片观察大鼠动情周期变化,应用放免法测定大鼠血清性激素水平;大鼠卵巢组织石蜡包埋、组织切片并HE染色观察组织学变化;借助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IL-8和CXCL12在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和对照组大鼠卵巢组织的表达情况进行对照研究。结果:PCOS大鼠模型建造成功,PCOS组IL-8和CXCL12在卵泡膜细胞、颗粒细胞、间质细胞的表达明显低于实验对照组(P<0.05)和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①来曲唑诱导的大鼠动物模型是理想的PCOS模型。②IL-8和CXCL12参与多囊卵巢综合征排卵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胡颜霞  张展  贾莉婷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1):1694-1696
目的:探讨雄激素及其受体在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机制中的相互作用。方法:通过建立来曲唑所致PCOS大鼠模型,其中实验组灌胃服用来曲唑1 mg.kg-1.d-1,溶于1%羧甲基纤维素中,实验对照组灌胃服用1%CMC,空白对照组不给以灌胃刺激,连续灌服21天。同时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大鼠血清中雄激素水平,应用Western Blot方法观察AR在子宫内膜中的表达。结果:实验组血清T浓度显著高于实验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P<0.05),实验组AR水平明显低于实验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雄激素及其受体在子宫内膜中的表达及其相互作用与PCOS的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饮食诱导肥胖有抵抗性的大鼠解偶联蛋白-2基因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高脂饮食诱导肥胖抵抗大鼠褐色脂肪组织 (BAT)、白色脂肪组织 (WAT)和骨骼肌解偶联蛋白 2 (UCP2 )基因的表达。方法 采用 5 0只健康雄性SD大鼠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高脂组 ,分别用基础饲料和高脂饲料喂养 13周 ,然后根据体重筛选出DIO R和DIO组观察饮食诱导肥胖抵抗 (DIO R)大鼠体重与能量摄入量的变化 ,应用RT PCR方法测定大鼠褐色脂肪组织、白色脂肪组织和骨骼肌UCP2mRNA表达水平。结果 饮食诱导肥胖 (DIO)大鼠体重与总能量摄入量 (4 89 7± 2 0 5 )g、(3436 3± 14 6 5 )kJl明显高于DIO R大鼠 (4 2 5 1± 2 7 1) g ,(316 93± 94 6 )kJ。白色脂肪组织中 ,DIO R大鼠UCP2mRNA的峰面积为 (35 2± 30 )mm2 ,DIO大鼠UCP2mRNA的峰面积为 (10 1±12 )mm2 ;DIO及DIO R大鼠骨骼肌UCP2mRNA的峰面积分别为 (130± 15 )mm2 、(170± 12 )mm2 ;DIO R大鼠和DIO大鼠褐色脂肪组织UCP2mRNA的峰面积为 (12 4± 14 )mm2 、(14 7± 19)mm2 。结论 DIO R大鼠白色脂肪组织UCP2mRNA表达明显增加 ,提示肥胖抵抗与组织特异增加UCP2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9.
杨慧  鲍燕敏  刘晓红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2):5143-5146
目的:研究信号转导因子与转录活化因子(STAT)在高氧肺损伤中的表达及STAT对高氧肺损伤气道炎症调控,以探讨STAT信号传导在高氧肺损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48只大鼠分为空气组1,3,7,14天组,高氧组1,3,7,14天组,光镜下观察各组病理变化,观察高氧环境下羟脯氨酸含量变化和肺组织巨噬细胞的变化,免疫组化方法检测STAT及细胞粘附因子-1(ICAM-1)的表达。结果:高氧组的羟脯氨酸含量在3,7,14天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支气管肺泡灌洗中巨噬细胞明显升高。对照组及高氧组STAT积分吸光度在第1天(11.2±2.1 vs 19.4±4.2),第3天(9.8±3.4 vs 39.8±3.9),第7天(10.6±2.8 vs 63.5±6.2),第14天(12.3±2.9 vs 30.5±4.9),两组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对照组及高氧组ICAM-1积分吸光度,除第1天外,两组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高氧肺损伤后羟脯氨酸含量明显升高,出现巨噬细胞浸润,提示有肺纤维化趋势及炎症因子的作用,同时STAT持续活化及过度表达,主要表达于气道上皮细胞及巨噬细胞,ICAM-1持续表达,提示STAT与高氧肺损伤的炎症反应有关,在高氧肺损伤炎症调控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巨噬细胞在PCO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非甾体类芳香化酶抑制剂——来曲唑诱导雌性大鼠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动物模型。观察巨噬细胞在PCOS大鼠卵巢中的分布及数量的变化,探讨其在PCO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①选择6周龄SD清洁级雌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实验对照组,空白对照组每组各20只。应用来曲唑灌胃制备PCOS大鼠模型,观察3组大鼠动情周期的变化及双侧卵巢大体解剖和组织学改变。②放射免疫法测定血LH、FSH、E2、P、T水平。③免疫组化法观察卵巢组织中巨噬细胞的情况。结果:①实验组大鼠失去规律性动情周期,提示无排卵;②实验组血清T、LH浓度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P、E2浓度低于对照组(P<0.05);③实验组巨噬细胞在窦前卵泡膜层的数量高于对照组(P<0.05),在窦状卵泡膜层的数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①来曲唑诱导的大鼠模型是理想的PCOS动物模型。②巨噬细胞参与了PCOS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低、中、高强度运动对饮食诱导青春期肥胖SD大鼠PPARγ及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雄性SD大鼠建立肥胖大鼠模型,随机选取建模成功大鼠32只,分为对照组、低强度运动组、中强度运动组、高强度运动组,各运动组进行8周跑台训练。8周后采集大鼠血液及脂肪组织,测体重、体脂、血脂,用qRT-PCR法测脂肪组织PPARγ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染色法测PPARγ蛋白表达,ELISA测血浆PPARγ浓度。结果运动后大鼠体重、体脂均降低(P0.01),Lee’s指数组间无差异;TC表现为中、高强度运动组与对照组相比降低(P0.05),TG水平低、中、高强度运动组均低于对照组(P0.01),LDL水平中、高强度运动组高于对照组(P0.05)。血浆PPARγ浓度低、中、高强度运动组比对照组高(P0.05);脂肪组织PPARγmRNA的表达低、中、高强度运动组比对照组增强(P0.05);PPARγ免疫组化结果与PPARγmRNA的表达情况一致。结论不同强度运动处方使青春期肥胖大鼠的体重、体脂明显降低,有效改善了血脂状况,并显著增加了血浆PPARγ的浓度和脂肪组织中PPARγmRNA的表达,使脂肪组织中PPARγ的反应增强,运动强度越大越明显。  相似文献   

1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多囊卵巢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多囊卵巢组和对照组卵巢组织中VEGF的表达,探讨VEGF在PCOS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卵巢组织中VEGF的蛋白表达及分布情况。结果:初级、次级卵泡的表达明显由弱到强,两级卵泡表达强度差异显著;颗粒细胞、间质细胞在两组的表达强度差异显著。结论:VEGF在卵巢内异常表达、分泌并释放入血,可能是P-COS的发病机理之一,这些发现可能是卵巢间质血管化增加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患者其子宫内膜胰岛素受体底物(insulin receptor substrate IRS)1表达。方法:所有研究对象于月经周期第1天刮取子宫内膜,其中P-COS患者51例,合并胰岛素抵抗者28例,非胰岛素抵抗者23例,对照组非PCOS妇女19例,行病理切片观察及免疫组化染色,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分析子宫内膜IRS-1的表达。结果:PCOS IR组、PCOS非IR组和对照组IRS-1表达的灰度值分别为(131.94±18.39)、(78.16±6.87)和(74.76±4.78),PCOS IR组与PCOS非IR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COS非IR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OS合并IR患者子宫内膜组织的IRS-1表达降低,可能是子宫内膜发生胰岛素抵抗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掌握复配式粗杂粮对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n=10)和高脂造模组(n=30),分别给予基础饲料和高脂饲料,6周后再将高脂造模组分为高脂模型对照组、米面组、粗杂粮组(n=10),提供相应饲料。继续喂养9周后,测定大鼠血糖和胰岛素水平,RT-PCR法测定脂肪组织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mRNA表达。结果6周高脂饮食后,高脂造模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明显升高,造模成功。粗杂粮组大鼠的体重和HOMA-IR显著低于高脂模型对照组和米面组,粗杂粮组PPAR-γmRNA的表达与其他3组比较明显增加(P0.05)。结论复配式粗杂粮能显著降低高脂饮食引起的胰岛素抵抗大鼠的血糖、胰岛素水平,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增加PPAR-γ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共轭亚油酸对肥胖大鼠脂联素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共轭亚油酸对饮食诱导肥胖大鼠脂联素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高脂组、高脂+共轭亚油酸组(每100g饲料含共轭亚油酸分别为075g、150g、300g),每组动物10只,观察共轭亚油酸对肥胖大鼠胰岛素、血糖水平的影响,并应用RTPCR的方法检测脂联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性受体γ(PPARγ)的表达水平。结果高脂组大鼠血清胰岛素和血糖水平分别为(1111±273)μIU/ml,(509±066)mmol/L,075%、150%、300%剂量组胰岛素水平分别为(699±177)μIU/ml,(736±148)μIU/ml,(785±160)μIU/ml,血糖水平分别为(428±072)mmol/L,(418±055)mmol/L,(406±063)mmol/L,且共轭亚油酸可增加肥胖大鼠脂肪组织脂联素、PPARγmRNA的表达水平。结论共轭亚油酸可通过激活PPARγ上调脂联素基因的表达,改善肥胖大鼠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生长分化因子-9(GDF-9)及其mRNA在高雄激素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大鼠模型中的表达。方法:43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组,实验组大鼠皮下注射脱氢表雄酮建立PCOS动物模型;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性激素水平,结合大鼠模型卵巢组织HE染色的病理结构改变进行模型验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卵巢组织GDF-9表达及定位,蛋白印迹法进一步观察GDF-9表达变化;逆转录PCR法检测GDF-9mRNA表达。结果:血清性激素水平及HE染色病理结果均提示模型建立成功。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实验组卵泡中GDF-9表达增强,卵巢间质GDF-9表达下降,实验组和对照组间卵泡和间质灰度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蛋白印迹检测及PCR结果提示实验组GDF-9蛋白表达下降,而GDF-9mRNA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结论:GDF-9表达及分布改变可能是PCOS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脂蛋白酯酶(LPL)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脂肪及胎盘中的表达及其异常表达的意义。方法:采用定量RT-PCR及Western bolt方法检测妊娠期糖尿病妇女(GDM组)和正常妊娠妇女(对照组)剖宫产前的血脂水平及其皮下脂肪组织及胎盘组织的LPL蛋白表达情况。结果:GDM组血甘油三酯含量为(3.29±1.36)mmol/L,对照组为(2.34±1.35)mmol/L,两组比较P<0.05。LPL mRNA在GDM组脂肪组织中的相对表达水平为4.9×10-2±1.1×10-2,与对照组的5.5×10-2±1.3×10-2比较差异无显著性;LPL mRNA在GDM组胎盘组织中的相对表达为3.2×10-2±0.7×10-2,对照组为1.0×10-2±0.5×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显示,两组孕妇脂肪组织中LPL表达无明显差异,但GDM患者胎盘组织中LPL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强。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胎盘中LPL表达增强可能是引起母体到胎儿的脂质转运异常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运动与共轭亚油酸(CLA)对青春期肥胖SD大鼠PPARγ的影响。方法采用雄性SD大鼠建立肥胖大鼠模型,选取建模成功大鼠32只,分为对照组、静止+CLA组、运动组、运动+CLA组,8周后采集大鼠血液及脂肪组织,测血脂,用qRT-PCR测脂肪组织中PPARγmRNA的表达量、免疫组化测脂肪组织PPARγ的蛋白表达,ELISA测血浆PPARγ浓度。结果 1运动组、静止+CLA组TC低于对照组(P<0.05);运动组、运动+CLA组TG水平低于对照组、静止+CLA组(P<0.01);运动组、运动+CLA组LDL-c高于对照组、静止+CLA组(P<0.05);HDL-c组间无差异。2运动组、运动+CLA组血浆PPARγ水平高于对照组和静止+CLA组(P<0.01);运动组、运动+CLA组脂肪组织PPARγmRNA的表达高于对照组和静止+CLA组(P<0.01),静止+CLA组血浆PPARγ浓度和脂肪组织mRNA表达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3PPARγ蛋白表达与PPARγmRNA的表达情况一致。结论 8周不同干预方法使青春期肥胖大鼠的血脂指标中TG、TC浓度降低,运动和运动+CLA降低TG优于单纯补充CLA。单纯运动和运动+CLA能提高大鼠脂肪组织中PPARγmRNA的表达和蛋白表达及血浆PPARγ的含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大鼠子宫内膜组织中生存素(Survivin)、环氧合酶-2(COX-2)的表达情况,探讨二甲双胍对PCOS内膜病变的治疗作用机制。方法造模成功后,将模型大鼠分为干预组(15只)和PCOS组(15只)。干预组给予二甲双胍灌胃,PCOS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同时另外选取15只健康SD大鼠作为对照组。分别对3组大鼠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及血清空腹胰岛素(FIN)水平的测定。同时观察各组大鼠子宫内膜组织学改变和Survivin,COX-2的表达情况。结果 1应用米非司酮第4天大鼠出现阴道上皮细胞持续角化。2PCOS组空腹血糖(FPG)、服糖后1h血糖(1hPPG)、服糖后2h血糖(2hPPG)及血清FIN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FPG,1hPPG,2hPPG及血清FIN水平明显低于PCOS组(P0.05)。3PCOS组大鼠子宫内膜Survivin及COX-2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大鼠子宫内膜Survivin及COX-2的表达明显低于PCOS组(P0.05)。结论 PCOS大鼠子宫内膜的病变与Survivin及COX-2在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关系密切;二甲双胍对PCOS有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张娟  朱桂金  胡小萍  徐蓓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4):3798-3800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信号途径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大鼠卵巢颗粒细胞诱导凋亡的最终效应阶段的作用。方法:采用硫酸普拉睾酮钠诱导大鼠PCOS模型,采用Western blot及RT-PCR分析半胱氨酸天门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在PCOS大鼠卵巢颗粒细胞的表达情况。结果:①Western blot分析显示,PCOS组大鼠卵巢颗粒细胞活性Caspase3蛋白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强(P<0.01)。②RT-PCR分析显示,PCOS组大鼠卵巢颗粒细胞Caspase3mRNA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强(P<0.01)。结论:TRAIL信号途径在PCOS大鼠颗粒细胞诱导的凋亡可能最终经过了Caspase级联反应,引起Caspase3的激活导致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