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目的:评价万古霉素治疗葡萄球菌肺炎的疗效及肾毒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省中医院加强监护病房(ICU)应用万古霉素治疗 67例葡萄球菌感染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病人肌酐清除率,决定每日万古霉素剂量,每日剂量 (30±s10 )mg·kg-1,疗程 7~14d,疗程剂量(22±13)g。结果:临床有效率为 88 %,细菌清除率 88 % (59 /67),毒性发生率为 16 % (11 /67 ),在发生肾毒性的病人中,23 %肾功能可以恢复正常。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APACHEⅡ评分及万古霉素治疗前感染持续时间是临床疗效相关因素,肾毒性的发生与APACHEⅡ评分、万古霉素剂量及其他药物密切相关。结论:万古霉素治疗葡萄球菌肺炎疗效明显,肾毒性低,是安全可靠的抗生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去甲万古霉素治疗表皮葡萄球菌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34例 (男性 2 2例 ,女性 12例 ,年龄 68a±s 6a)表皮葡萄球菌性肺炎病人 ,采用去甲万古霉素 0 .8g ,以 5%葡萄糖注射液2 50mL溶解后静脉滴注 ,bid ,疗程 12d。结果 :临床总有效率为 94 % ,细菌清除率为 94 %。药物的副作用仅 2例 ( 6% ) ,为一过性轻微肾功能损害。34株表皮葡萄球菌药敏试验提示 :去甲万古霉素对表皮葡萄球菌敏感性 10 0 %。结论 :去甲万古霉素治疗严重表皮葡萄球菌性肺炎有效  相似文献   

3.
用离子对-HPLC法测定人血清中去甲万古霉素的血药浓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去甲万古霉素(norvancomycin)是糖肽类抗生素,临床上主要用于严重的G+菌感染,特别是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和表皮葡萄球菌感染。但其人体内药动学个体差异明显,且易发生听神经损害和肾毒性等严重不良反应,临床应用时必须严格控制适应证及其用法用量,加强用药监护,并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去甲万古霉素血药浓度测定方法目前国内外已有许多相关报道,但未见离子对-HPLC法的报道。采用离子对-HPLC法以依诺沙星为内标测定人血清中去甲万古霉素的浓度,方法稳定,操作简便,适合临床血药浓度监测和体内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4.
万古霉素是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一线药物,但同时具有一定的肾毒性。近年来,由于万古霉素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敏感性降低,国内、外指南均推荐提高万古霉素的谷浓度水平来确保临床疗效,但高剂量的治疗方案也同时带来肾毒性的风险。本文就有关万古霉素诱导肾毒性的机制、危险因素及肾保护剂等方面的研究内容进行综述,以期尽量降低万古霉素肾毒性的风险,为临床安全使用好万古霉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去甲万古霉素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临床确诊为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感染的45例病例,随机分为去甲万古霉素治疗组(22例)及万古霉素对照组(23例),对两组的疗效、安全性进行分析。结果去甲万古霉素、万古霉素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1.8%、82.6%(P>0.05),细菌学清除率分别为86.4%、87%(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1%、8.7%(P>0.05)。结论去甲万古霉素组的临床效果、细菌学清除、不良反应的发生与万古霉素组相比无差异,说明去甲万古霉素治疗MRS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去甲万古霉素治疗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感染的疗效并评价其细菌学的结果。方法:采用前瞻性开放性的方法,用国产去甲万古霉素治疗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肺部感染病人共34例,每日总量1.2克,治疗平均10.2d,观察其症状体征变化及细菌清除情况。结果:34例病人中32例治愈及显效,总有效率94.1%,临床未见肝肾功能损害,治疗后细菌的总的清除率为92.9%,结论:国产去甲万古霉素对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属临床效果满意,且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去甲万古霉素治疗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属感染疗效。方法用国产去甲万古霉素(万迅)治疗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院内感染的病人34例,每d总量12g,治疗平均102d,观察其症状、体征变化及细菌清除情况。结果治愈29例,好转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3%。临床未见肝肾功能损害,治疗后细菌的总清除率为853%。结论国产去甲万古霉素治疗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属感染临床效果满意,且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万古霉素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临床疗效、血药谷浓度、不良反应三者的关系。方法:调查本院2008年1月-2009年10月住院部确诊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并使用万古霉素治疗者82例,观察其临床疗效、细菌学疗效及不良反应,并测定其血药谷浓度。结果:万古霉素血药谷浓度小于5μg/mL、5~10μg/mL及大于10μg/mL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68.75%、72.73%和81.82%;细菌清除率分别为62.50%、68.18%和72.73%,1例血药谷浓度为14.6μg/mL的患者出现肾毒性。结论:增加万古霉素血药谷浓度可提高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疗效和细菌清除率,但出现肾毒性不良反应几率也相应增大。  相似文献   

9.
<正>1956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万古霉素用于因感染耐青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治疗,总体而言,万古霉素被认为在临床使用有一个良好的安全性。在万古霉素的早期试验中,虽然有听觉毒性和肾毒性的报道,但认为这些问题很可能是由于万古霉素制备过程中的杂质成分所引起。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下呼吸道感染的敏感性、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对本院呼吸疾病重症监护病房(RICU)住院的l15例MRSA所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采用随机配对法分为去甲万古霉素治疗组(A组,68例)和万古霉素治疗组(B组,47例),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对MRSA进行药敏分析。结果 两组病人l15株MRSA均对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敏感(敏感率100%),A、B两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0.9%和78、7%(P>0、05),MRSA清除率分别为80.9%和82.9%(P>0.05)。A组有5例和B组有3例出现肾功能损害,A、B组各有2例出现皮疹。结论 国产去甲万古霉素对MRSA敏感,临床疗效良好,与进口万古霉家一致,而且不良反应较轻,适用于治疗MRSA感染。  相似文献   

11.
万古霉素对老年患者肾毒性的观察及血药浓度监测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珏  马珊  常青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12):1984-1986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使用万古霉素治疗过程中进行肾毒性观察及血药浓度监测的意义。方法 对69例明确有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老年住院患者予万古霉素500mg或去甲万古霉素400mg静滴,每8小时1次,平均疗程11d,观察用药前后肾功能指标的变化。31例患者在药物治疗过程中监测万古霉素血药浓度,根据检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结果 65例老年患者在应用万古霉素前后血清肌酐、血尿素氮、内生肌酐清除率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患者应用万古霉素大多数是安全的,根据内生肌酐清除率调整用药剂量及(或)进行血药浓度监测,进行个体化给药,可以提高该药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盐酸去甲万古霉素治疗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邱小建  孟琨  王素秋 《河北医药》2002,24(9):709-710
目的 探讨盐酸去甲万古霉素(万迅)治疗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52例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采用去甲万古霉素0.4-0.8g,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溶解后静脉滴注,每日2次,疗程5-21d。结果 临床总有效率73.1%,细菌消除率93.5%。药物副作用4例(7.7%),消化道反应2例,血细胞减少2例,31株革兰阳性菌药敏试验提示;对万古霉素敏感性100%。结论 去甲万古霉素治疗医院获得性肺炎疗效好且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3.
去甲万古霉素治疗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属肺部感染32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评价去甲万古零素治疗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属肺部感染的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 采用国产去甲万古霉素治疗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属肺部感染病人共32例,每天总量1.2~1.6g,治疗7~14d,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为93.8%,未见明显肝肾功能损害,治疗后细菌的清除率为92.3%。结论 去甲万古零素治疗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属肺部感染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刘治军  胡欣 《药品评价》2011,8(8):18-23
目的:对美国感染病学会,美国卫生系统药师学会和感染病学药师学会的联合专家组共同制订的<万古霉素治疗成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治疗监测实践指南>进行解读,供临床参考.方法:阅读指南,摘要解读.结果和结论:万古霉素是目前临床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最主要的抗菌药物,<万古霉素治疗成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治疗监测实践指南>对万古霉素的初始剂量,血药浓度监测、血药浓度与肾毒性和耳毒性关系以及万古霉素治疗成人和儿童MRSA感染分别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30种抗菌药物对临床分离葡萄球菌体外抗菌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比较抗菌药物对临床分离葡萄球菌的作用,我们采用琼脂双倍稀释法测定了30种抗菌药物对240株金葡萄球菌和211株凝固阴性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结果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对所有菌株的抑菌率达100%,多数药物对甲氧西林敏感葡萄菌作用良好,苯唑西林,头孢替安,头孢唑啉,利福平,亚胺培南和异帕米星的抑菌率均在95%~100%。多数药物对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作用差,但替考拉宁,利福平和异帕米星对MRSA  相似文献   

16.
95例葡萄球菌感染患者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性分折95例葡萄球菌感染的发病诱因、药敏实验及治疗结果。95例患者的感染部位为创面、败血症、肺部、腹腔、泌尿系及中枢神经系统,主要诱因为烧伤、手术、腔静脉置管及气管切开(插管)合并机械通气治疗等。本组分离得112株葡萄球菌,包括MRSA和MSSA各38株,MRCNS 25株和MSCNS ll株。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首选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甲氧西林敏感株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及酶抑制剂复合制剂治疗有效。本组痊愈90例,失访4例,1例死于原发病晚期食管癌。  相似文献   

17.
蔡芸  陈超  郭代红  白楠  梁蓓蓓  王睿 《中国药师》2011,14(9):1324-1326
目的:评价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药物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在临床的应用情况。方法:对本院2008年1月~2010年9月万古霉素(含去甲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在本院有23个科室应用。骨科是抗MRSA药物用量最多的科室,其次为神经外科和呼吸科。2008~2010年万古霉素用量基本呈波动性增长;利奈唑胺片和注射剂均稳步增长;去甲万古霉素的用量变化不大。结论:本院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的应用基本合理,目前仍以万古霉素为主,可适当加强利奈唑胺的探索性临床研究,从而减轻万古霉素的用药压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治疗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感染的慢性骨髓炎的新途径。方法:选择确诊为MRS感染的慢性骨髓炎患者27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术前均静脉滴注去甲万古霉素防止感染,试验组(15例)以去甲万古霉素链珠(去甲万古霉素与骨水泥混合物)填充缺损处;对照组(12例)仅以骨水泥填充缺损处。比较2组感染治愈率、治愈感染所需抗生素治疗成本、不良反应发生率、治愈所需时间。结果:2组治疗MRS感染的慢性骨髓炎皆有效,但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抗生素治疗成本较低,同时控制感染也较快。结论:采用去甲万古霉素链珠个体化治疗MRS感染的慢性骨髓炎优于仅静脉给予去甲万古霉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盐酸去甲万古霉素在老年人下呼吸道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感染疗效和安全性分析,为去甲万古霉素在老年人群中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观察了43例使用去甲万古霉素治疗的老年患者,并与同期住院30例老年患者采用万古霉素治疗比较,观察其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去甲万古霉素在老年患者中的治愈率为20%,有效率为79%,细菌清除率76.7%,不良反应发生率5.4%;在万古霉素治疗组中分别为23%、80%、80%和6.6%,两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盐酸去甲万古霉素对老年人下呼吸道感染疗效良好,耐受性良好,但对原有肾脏疾病与合并使用多种药物患者,去甲万古霉素应慎用。  相似文献   

20.
目前,由革兰阳性菌引起感染逐渐增多,尤其是葡萄球菌已是引起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特别是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MRS)的比例上升,使葡萄球菌对各种抗生素的耐药率不断增高,多重耐药现象越来越严重。临床上用于MRS感染的首选药物为糖肽类抗生素如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和链霉素亦常用于治疗葡萄球菌感染,特别是用于治疗皮肤和软组织感染以及某些青霉素过敏患者。而诱导型克林霉素耐药菌株可导致克林霉素临床治疗失败。本研究通过检测可诱导克林霉素耐药,了解我院可诱导克林霉素耐药的发生率,以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