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对煤矿工作面顶底板和掘进工作面前方富水构造情况不清,导致近年来煤矿井下水害频发。介绍了矿井瞬变电磁法超前探测原理、井下探测工艺、数据采集和资料处理流程,总结出富水异常体解释和划分方法。应用YCS40矿用本安型瞬变电磁观测系统对霍州煤电集团文明煤矿掘进工作面进行了超前探测研究,结果表明矿井瞬变电磁法能够比较准确地预报掘进工作面前方100 m内的富水异常体。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矿井掘进巷道工作面富水状况,预防矿井水害的产生,使用瞬变电磁法勘探井下含水异常体空间方位及分布面积。分析瞬变电磁法操作原理,通过增多线圈匝道模式扩大发射磁矩与有效接收面积,调节线圈和巷道底板角度改变法线位置,绘制电阻率等值线剖面图,综合已有地质材料即可了解煤矿富水异常情况。以龙王沟煤矿工程为例进行实例分析,该矿区总体呈现含水性低的特征,巷道掘进工作面底板23~60 m与掘进面右前方12~40 m区域,拥有不同程度的低阻异常与高阻异常,与真实工程钻探验证结果基本相同。研究结果表明,瞬变电磁法可以分析煤矿掘进工作面积水区的有效性,为矿区安全生产提供科学精准的地质信息。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1001工作面存在的顶、底板水害问题,提出井上下物钻探一体化的综合防治水方案。通过地面三维地震、瞬变电磁和井下无线电波坑透勘探技术,对工作面地质构造和顶板含水层富水异常区进行综合物探探查,并实施探放水工程治理,避免了工作面水害事故的发生,为后续工作面的防治水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在矿井施工中水害是一种常见灾害,若治理不当极易引发工作面突水或透水事故,不仅会对工作面正常生产造成影响,同时还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瞬变电磁法具有效率高、反应灵敏、分辨能力强等优点,故采用该方法对某煤矿工作面水害进了行超前探测。根据异常区域所在断层的地质特征,将其划分为较强富水异常区域,经钻探验证,该区域存在大量出水现象,可见采用瞬变电磁法对工作面水害进行超前探测可靠性较强。  相似文献   

5.
金属矿产在开采过程中上覆岩层发生破坏,沟通顶板富水区,严重危害安全生产。为预防水害,应用矿井瞬变电磁法透视顶板区域,从而圈定富水区域。通过瞬变电磁法采集数据,经数据反演后,直观展示顶板高阻异常与低阻异常的分布范围。通过分析高阻异常与低阻异常分布,查明并圈定了富水区域11个,其中强富水性区域5个,中等富水性区域2个,弱富水性区域4个。结果表明:矿井瞬变电磁法应用于顶板富水区域探测、富水性研究效果良好,准确性较高,能够为水害预警提供可靠资料。  相似文献   

6.
为了防治煤矿水害,应用矿井瞬变电磁法探测巷道掘进前方及工作面顶、底板的富水异常区,巷道环境的不同对观测曲线有一定的影响,对其进行校正,提高矿井瞬变电磁的解释精度,从而有效开展煤矿防治水工作。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勘探效率,满足日益增加的水害探测和多方向水害探测需求,使用PROTEM瞬变电磁仪,开展大量井上、下瞬变电磁勘探,应用于探测小窑水、掘进前方水情、工作面采前顶底板富水区,底板注浆加固后效果检验以及井下水源井定位等,指导煤矿安全生产。实践证明:瞬变电磁勘探技术是一种高效的水情水害探测手段,实际应用中应与施工条件、水文地质信息充分结合,以正确指导煤矿防治水工作。  相似文献   

8.
邱集煤矿11煤受顶底板双重灰岩水害威胁,治理、开采难度较大,经过地面超前区域治理及井下探注结合后,已具备安全回采条件。回采前使用直流电法和瞬变电磁法对工作面底板进行探测,并对异常区域进行钻探。经过计算,涌水量在安全范围内,开采不受水害威胁,实现了1103工作面安全回采。  相似文献   

9.
矿井瞬变电磁法探测工作面顶板岩层含水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煤层顶底板水害是导致矿井重大突水事故的主要原因,为保证矿井安全生产在工作面回采前必须对顶底板岩层进行探测,查明其含水异常体的分布情况。介绍了矿井瞬变电磁法的基本原理、施工方法、技术特点及资料处理解释方法,并结合某工作面顶板岩层探测实践表明,矿井瞬变电磁法作为一种方便、快捷、高效的探测方法可以准确圈定顶板岩层富水异常区的分布范围,并对其富水程度做出定性评价。  相似文献   

10.
王东升  吴强  杨百顺 《煤》2023,(3):31-33+62
掘进工作面水害问题是威胁煤矿生产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有效预防煤矿巷道掘进过程中水害事故的发生,采用井下瞬变电磁法对掘进工作面前方及顶底板岩层的富水性进行超前探测,通过对探测结果中的低阻异常区进行分析研判,再结合钻探效果验证,提前采取科学有效防治水措施,为掘进工作面安全掘进创造条件。实际应用表明瞬变电磁法结合钻探效果验证在掘进工作面水害分析预测中准确可靠,可有效防范掘进工作面水害事故发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煤炭技术》2017,(1):32-34
以阳煤五矿为例,采用矿井瞬变电磁法详细探查了工作面底板隐伏地质构造及富水异常区,并利用巷道控制点底板标高和钻孔数据计算突水系数,进而采用矿井瞬变电磁探测成果与突水系数相结合的方法,对地质构造复杂段的富水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确保了工作面底板带压区的安全回采。  相似文献   

12.
钟强 《山东煤炭科技》2022,(2):150-152,155
山东丰源远航煤业公司北徐楼煤矿101工作面顶底板水害事故频发,危害巨大.为有效预防顶底板水害事故,提出在巷道超前探测中应用物钻探相结合技术,采用三维地震、瞬变电磁和无线电坑透勘探技术对101工作面地质构造和顶板含水层富水异常区进行探查,采用千米定向钻机进行钻探验证.根据探测成果实施水害防治措施,有效防止了工作面水害事故...  相似文献   

13.
为了了解1304工作面顶底板的水文地质资料,确保工作面的安全生产。使用PROTEM47瞬变电磁系统,采用共面偶极方式布置线圈,对1304工作面顶底板赋水性进行探查,并分析了瞬变电磁法在1304工作面探测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得出了顶底板含水裂隙发育,工作面顶底板的富水异常区,为工作面安全回采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工作面的回采资料表明,瞬变电磁法探测工作面顶底板富水性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运用矿井瞬变电磁法探测兖矿集团杨村煤矿六采区6601工作面底板含水异常体,划分了五个富水体异常区域,结合工作面底板布置的两个放水孔,综合论证了底板富水异常区域划分的准确性,并得到了位于安全可采区内工作面工业性回采成功的验证,为煤矿底板富水异常体的探测方法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5.
针对煤矿水害事故的频繁发生,煤层顶底板及前方水体灾害探测不准确不及时的难题,根据“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原则,提出了将地震槽波勘探、瞬变电磁法和无线电波坑透3种物探方法相结合,对每种物探方法的异常区域相互联合解释,对异常重叠区域进行重点防治。从探测成果图看,槽波地震勘探分辨率高,对于煤层厚度以及细小构造探测效果好;无线电波透视法对顶底板水体灾害反应灵敏,瞬变电磁对于低阻富水灾害体灵敏度高,3种方法的异常重叠区域就是比较可靠的富水区。结果表明: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综合勘探,异常定位准确可靠,能够发挥每种方法的优越性,为煤矿井下超前探测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矿井偶极瞬变电磁技术在煤矿水害防治方面的应用效果,如探测巷道掘进头前方富水区位置、圈定工作面回采时容易发生顶底板突水的区域、检验煤层底板注浆加固工程的质量等。分析了目前偶极瞬变电磁技术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17.
为查明邱集煤矿西一采区(11煤层)范围内的煤层底板富水情况、四五灰的补给通道以及岩溶发育范围,根据瞬变电磁的方法原理采用GDP-32Ⅱ多功能电法仪和PROTEM67D瞬变电磁勘探系统对该区进行瞬变电磁勘探。勘探结果表明:探测区域内视电阻率符合地层电性特征呈KHA型,区域内圈定电性异常区域23处,其中Ⅰ类富水异常4处,Ⅱ类富水异常6处,Ⅲ类富水异常13处;圈定的4处Ⅰ类富水异常连通性较好,可能为一个长轴为东西向与地层走向一致的富水性较好的大异常。瞬变电磁探测为邱集煤矿11煤层西一采区在开采过程中预防和控制灰岩突水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结合平顶山西部矿区的瞬变电磁勘探工程实例,论述运用瞬变电磁勘探技术,利用晚期瞬变电磁响应,估算瞬变电磁勘探的极限探测深度,使用高性能的勘探系统,以及选择合理的工作装置和参数,通过探测深度试验,完成了对华北型煤田深部煤层顶底板含水层的富水性探测。实现了瞬变电磁对1 000 m以上的深部异常的探测。同时也通过瞬变电磁法在煤田深部矿区勘探的实例,探讨了瞬变电磁法探测深层富水异常区的可行性,为煤矿的深部防治水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矿井水害是威胁煤矿巷道掘进工作的主要灾害之一,也是影响煤矿生产安全和开采效率的重要因素。为查明老母坡煤业2113掘进工作面顶、底板砂岩裂隙含水层富水情况,采用井下瞬变电磁技术对该工作面进行超前探测和分析,划定富水异常区域,为巷道掘进制定水害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保障该矿巷道掘进工作的安全、高效进行。  相似文献   

20.
董远浪 《中州煤炭》2015,(4):120-122,125
为了更为准确得到工作面顶底板方向的富水特征,根据矿井瞬变电磁法的基本原理,提出瞬变电磁法三维可视化技术用于煤矿工作面探测中的方法,实现了异常体的空间立体显示。探测实例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地将工作面内异常体直观表现出来,提高了瞬变电磁探测解释的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