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了解2009--2012年钟山县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手足口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钟山县2009--2012年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9--2012年全县共报告手足口病4735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73.31/10万,各年发病率分别为108.29/10万、214.53/10万、421.83/10万、345.68/10万;全县各乡镇均有病例报告,其中钟山镇发病数最多,占病例总数的32.99%(1562/4735);全年均有病例报告,5—8月为发病高峰,占总病例数的66.72%(3159/4735)。5岁以下儿童占91.40%(4328/4735);男性2873例,女性1862例,男女性别比为1.54:1;散居儿童发病最多,共4122例,占87.05%(4122/4735)。实验室共检测病例样本186份,检出阳性134份,阳性率为72.04%;其中EV71阳性73份,占阳性总数的54.48%;CoxA16阳性30份,占阳性总数的22.39%;其他肠道病毒阳性31份,占阳性总数的23.13%。结论2009--2012年钟山县手足口病流行具有明显的季节、地区和人群特征,应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加强对散居儿童等重点人群的手足口病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重庆市北碚区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流行趋势,为制订手足口病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北碚区2009--2012年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9--2012年全区共报告手足口病3577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138.87/10万;发病时间集中在4—7月和10—12月,分别占报告病例总数的57.67%(2063/3577)和27.29%(976/3577);病例年龄主要集中在1~3岁,占报告病例总数的71.96%(2574/3577);男性2019例,女性1558例,男女性别比为1.30:1;男性发病率为154.45/10万,女性发病率为122.81/10万,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P〈0.01);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和托幼儿童为主,共报告3448例(占96.39%);街道人群发病率为204.92/10万,镇/乡人群发病率为97.12/10万,街道人群发病率高于镇/乡(P〈0.01)。采集病例咽拭子、粪便、肛拭子或静脉血样本共288份,检出肠道病毒225份,阳性率为78.13%;其中EV 71型95份、Cox A 16型66份、其他肠道病毒64份,分别占42.22%、29.33%和28.45%。结论重庆市北碚区手足口病发病以3岁及以下散居儿童和托幼儿童为主,持续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加强监测、有效处置疫情是控制北碚区手足口病疫情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平阴县手足口病发病现状,为有效防控疫情提供科学数据。方法对2009~2012年平阴县报告的1123例手足口病病例进行分析。结果2009~2012年平阴县累计报告手足口病病例1223例,重症病例1例,发病率为81.73/10万。手足口病发病率,2009~2012年分别为71.88/10万、65.72/10万、113.86/10万、77.15/10万(P〈0.01);男性为108.14/10万,女性为55.25/10万(P〈CO.01)。1123例病例中,3月龄~1岁占8.10%,1岁占32.41%,2岁占25.82%,3岁占19.23%岁,4岁占7.93%,5--42岁占6.50%;散居儿童占77.56%,托幼儿童占20.93%,学生占1.25%。结论平阴县手足口病散居儿童和城乡结合部居住人群发病人数较多。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广州市2009--2011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手足口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9--2011年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报告的广州市手足口病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9--2011年全市共报告95663例手足口病,其中重症73例,死亡6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74.95/10万。各年发病率分别为128.53/10万、319.14/10万、363.29/10万。高峰期集中在4—7月份,占总病例数的56.27%(53833/95663)。病例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占95.30%(91165/95663);男性病例61276例,女性病例34387例,男、女性别比为1.78:1;以散居儿童为主,占68.48%(65511/95663)。重症病例以EV71为主,占73.08%(57/78),普通病例以CoxA16和其他肠道病毒为主,分别占37.87%(2737/7228)、37.16%(2686/7228)。结论2009--2011年广州市手足口病流行强度呈逐年增强趋势,并具有明显的季节、地区和人群特征,应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加强重点人群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舟山市手足口病疫情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8—2011年报告的手足口病病例进行分析。结果2008--2011年舟山市共报告手足口病1831例,重症病例7例,无死亡病例,呈散发状态,未发生暴发疫情,年均发病率为41.10/10万。定海区年均发病率最高(52.11/10万),岱山县最低(26.26/10万)。男性发病高于女性,以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为主,集中于0~5岁儿童,占96.18%。发病高峰一般在4—8月,2008年和2009年有2个发病高峰,2010年和2011仅有一个发病高峰。病原学监测结果显示以EV71和其他肠道病毒为主,7例重症病例中,均检测EV71型阳性。结论舟山海岛地区手足口病发生有明显的年龄、性别、职业和季节差异,流行毒株以EV71和其他肠道病毒为主,重症病例流行毒株以EV71为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掌握沈阳市手足口病发病强度和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该市手足口病疫情资料。结果2009--2012年手足口病年均报告发病率为92.49/10万,各年度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为110.78/10万,女性为73.75/10万(P〈0.01),男女性别比为1.54:1;EV71病毒、CoxAl6病毒、其他肠道病毒分别占实验室诊断病例的33.10%、47.91%、18.99%;6—8月报告发病数占全年报告发病数的72.99%;散居儿童、幼托儿童报告手足口病病例数分别占全部报告发病数的52.13%和42.48%;0~5岁年龄组报告发病数占发病总数91.47%。结论沈阳市2009i2012年手足口病呈典型的夏季发病高峰;以散居儿童、幼托儿童发病为主;男性发病水平高于女性;呈典型的婴幼儿高发。该市应加强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工作,提高人群对手足口病的防范意识;强化疫情流行趋势监测,做好高发趋势预警与手足口病应急处理工作,有效防止疫情蔓延。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龙岩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龙岩市2009~2012年手足口病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9~2012年共报告手足口病17036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57.95/10万,各年度报告发病率依次为50.60/10万、140.77/10万、261.84/10万和190.28/10万(P〈0.01),病死率为0.05%;男、女性别比为1.96:1;病例主要集中在0~4岁年龄组,占91.56%;散居儿童占66.52%;4~6月是每年的发病高峰。报告重症病例102例,占0.60%,主要集中在3岁以下,占78.43%,重症病例病死率为8.82%。检测各类标本1730份,肠道病毒检出率为54.97%,其中EV71占47.11%,CoxA16占32.49%,其他肠道病毒占20.40%;死亡病例均为EV71病毒感染。结论龙岩市手足口病的发生有明显的流行特征,EV71、CoxA16和其他肠道病毒共同存在,要加强医务人员培训、疫情监测报告和宣传教育力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济南市历城区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正确、高效的手足口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年历城区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2年历城区报告手足口病2204例,发病率为258.74/10万,其中重症病例4例,无死亡病例。无疫情爆发,共68所托幼机构出现聚集性病例。手足口病发病率,男性为316.52/10万,女性为200.88/10万(P〈0.01);0岁为1305.51/10万,1岁为4355.65/10万,2岁为3659.41/10万,3岁为4353.69/10万,4岁为2638.21/10万,5岁以上为28.745/10万。全部病例中,散居儿童占74.46%,托幼儿童占23.32%,学生占2.00%,其他人员占0.23%;5~7月发病的占64.61%。发病率居前3位的为华山镇(1056.09/10万)、王舍人镇(507.74/10万)、东风办事处(466.68/10万)。检测患者标本220份,肠道病毒核酸阳性率为78.64%,阳性标本中,EV71核酸阳性的占20.81%,CoxA16核酸阳性的占64.74%,其他肠道病毒核酸阳性的占14.45%。结论2012年济南市历城区手足口病疫情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2008--2010年灵山县手足口病流行特征。方法收集《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2008--2010年灵山县手足口病病例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08年5月至2010年12月灵山县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794例,年均发病率为17.50/107),其中2010年报告病例数最多(532例),发病率最高(34.00/10万),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P〈0.01)。报告病例数在4-7月和9—10月呈现2个高峰期(前者为全年高峰期);3岁及以下儿童642例,占报告病例总数的80.86%;男性515例,女性279例,男女发病例数比为1.8:1;病例以散居儿童为主,共报告657例,占82.75%。2010年采集病例肛试子标本26份,检出阳性21份,阳性率为80.77%,其中EV71阳性9份、其他肠道病毒阳性7份和CoxA16阳性5份。结论灵山县手足口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做好3岁及以下散居儿童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是当前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始兴县2008-2011年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探索流行规律,为制定有效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网络报告的2008-2011年始兴县手足口病病例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08-2011年全县共报告手足口病420例,年发病率在6.89/10万~93.97/10万之间,平均发病率为41.93/10万;发病高峰为4—5月和11—12月,分别报告140、126例,占病例总数的33.33%和30.00%;男性274例,女性146例,男女性别比为1.88:1;5岁以下年龄组报告病例391例(占93.10%);职业以散居儿童、托幼儿童为主,共报告403例,占病例总数的95.95%;共采集病例标本63份,检出肠道病毒阳性28份,阳性率为44.44%,其中EV71占38.71%(10/28)、CoxA16占46.43%(13/28)、其他肠道病毒占17.86%(5/28)。结论始兴县2008-2011年手足口病流行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和人群特征,今后防控重点应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疫情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2009—2013年资阳市手足口病的流行规律、变化趋势,为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和Excel 2003电子表格软件进行整理分析和统计处理,检索条件为按发病日期。结果 2009—2013年资阳市手足口病累计报告5 745例,死亡9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9.99/10万,年均报告死亡率为0.05/10万;2009—2013年手足口病报告发病率分别为5.63/10万、21.83/10万、35.28/10万、39.89/10万和47.33/10万。男性累计报告发病3 481例,占发病总数的60.59%;女性累计报告发病2 264例,占发病总数的39.41%,男女性别比为1.54∶1。报告重症病例50例,聚集性疫情81起。2009—2013年全市各县(市、区)每年各月均有手足口病报告,发病呈双峰分布。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5岁及以下儿童,占发病总数的96.64%,呈典型的婴幼儿高发,职业构成以散居儿童(77.04%)为主。实验室确诊的594例病例中,EV71感染287例(48.32%),CoxA16阳性128例(21.55%),其他肠道病毒阳性179例(30.13%)。结论 2009—2013年资阳市手足口病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呈明显的季节性和人群分布特点。应加强疫情监测,采取针对性措施落实各项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2.
郭延哲 《职业与健康》2014,(8):1125-1126,1129
目的掌握沈阳市棋盘山国际风景旅游开发区手足口病发病强度和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该区手足口病疫情资料。结果2009--2012年手足口病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60.24/10万,各年度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男性为190.92/10万,女性为128.53/10万(P〈0.005),男女性别比为1.54:1;EV71病毒感染占50.00%;6、7月报告发病数占全年报告发病数的67.70%;散居儿童、幼托儿童报告手足口病病例数分别占全部报告发病数的55.90%和37.27%;0—5岁年龄组报告发病数占发病总数88.51%。结论沈阳市该开发区2009--2012年手足口病呈典型的婴幼儿高发和夏季高发态势,应重点加强对婴幼儿家长和幼儿保教人员手足口病防治知识的卫生宣教并做好托幼机构晨检和消毒隔离工作,做好手足口病现场应急处理工作,有效防止疫情蔓延。  相似文献   

13.
罗宏伟 《职业与健康》2013,(21):2821-2822
目的分析周口市近5年手足口病疫情监测结果,为手足口病重点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8--2012年,周口市共报告手足口病18999例,年均发病率37.74/10万;不同年份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6月为高发季节(74.27%),≤5岁儿童为主要发病对象(97.32%),多数为散居儿童(91.62%),主要病原体为EV71(65.46%)。结论该市手足口病易感人群为5岁以下儿童,应贯彻以传染源管理和重症病例救治为重点的综合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保山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探索流行规律,为制定手足口病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保山市2008—2013年的手足口病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2013年保山市共报告11 268例手足口病,其中重症病例86例(0.76%),死亡病例5例(0.04%)。总发病率为524.99/10万,发病率从2008年的12.49/10万上升至2012年的153.06/10万。5岁以下幼儿占93.46%(10 531/11 268),男女性别比为1.66∶1,隆阳区发病数占43.26%(4 875/11 268),发病高峰在4—7月,散居儿童发病占84.91%(9 568/11 268);病原学检测:Cox A16病毒数占37.75%(114/302),EV71病毒数占33.11%(100/302)。结论保山市手足口病疫情总体呈上升趋势,有明显的年龄、性别、职业、地区和季节性特征,且EV71病毒与Cox A16病毒交替为主出现。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玉溪市2008--2011年手足口病HFMD疫情监测资料进行分析,为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V2.0收集病例信息资料,采集的病例标本通过实时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RT-PCR)进行实验室核酸检测,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流行病学的方法开展手足口病三间分布分析和病原检测结果分析。结果2008--2011年玉溪市全市9个县区共报告HFMD病例22578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45.41/10万;最低为2008年的65.82/10万,最高为2009年的398.72/10万,各年度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6,P〈0.01)。2008--2011年每周均有HFMD病例报告,有明显的季节性,病例在17~29周(5—7月)出现第1个高峰,48—50周(11月)出现第2个小高峰。玉溪市9县区均有手足口病病例报告,但各县(区)发病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62,P〈0.01);发病率最高的为新平县的328.77/10万,最低的为易门县的140.54/10万。男性发病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0.91,P〈0.01)。病例以1—3岁儿童为主,占病例总数的80.64%;在职业构成中,以散居儿童为主,占68.12%。病毒核酸检测EV71阳性率为24.94%,CoxA16阳性率为11.72%,其他肠道病毒阳性率为0.93%。结论玉溪市手足口病流行强度高,病原主要以EV71型为主,在落实综合性的预防控制措施的同时,要重点关注重症病例的早期发现和救治,尽可能地避免死亡病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遵义市2012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探讨流行规律,为制定有效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从国家疾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中将遵义市2012年手足口病网络直报信息导出,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该市2012年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15843例,其中重症病例312例,死亡10例。发病率为257.92/10万,死亡率为0.16/10万。发病年龄以5岁以下为主,占病例总数的91.54%,男女发病比为1.6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29.20,P〈0.01)。发病以5—7月为主(10922例),11和12月出现一次小高峰(2776例),分别占发病数的68.94%和17.93%。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分别占72.18%和21.73%。检测咽拭子/肛拭子标本1904份,检出阳性1060份,阳性率为55.67%;其中其他肠道病毒占45.28%(480份),CoxA16占30.47%(323份),EV71占24.25%(257份)。结论2012年遵义市手足口病疫情、重症和死亡病例呈明显上升趋势,病原为EV71、CxoA16和其他肠道病毒混合流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贵阳市手足口病发病特点和流行特征,为制定手足口病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2012年贵阳市手足口病疫情资料和实验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12年贵阳市共报告手足口病22 541例,发病率为521.20/10万,其中重症530例,死亡病例4例。发病年龄以3岁以下婴幼儿为主,占63.45%(14 304/22 541),死亡病例平均年龄为1.53岁。男女性别比为1.50∶1,发病高峰在5和11月,各县(市、区)均有病例报告,并且发病率较高。结论 2012年该市手足口病流行强度大,病死率较高,有一定的季节性,对3岁以下婴幼儿危害性极大。  相似文献   

18.
范雪松  王晓立  安庆玉  吴隽  姚伟 《职业与健康》2012,28(16):2015-2016,2018
目的探讨大连市手足口病(HFMD)的流行规律。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对大连市2011年报告的HFMD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大连市2011年报告HFMD 5 815例,发病率86.92/10万,居辽宁省第1位。发病数从5月开始迅速上升,6—8月为发病高峰,7月发病数最多,自9月开始下降。全市12个区市县均有病例报告,城乡接合处人群发病较高,男性发病高于女性,以5岁以下儿童发病为主,散居儿童发病数略高于幼托儿童。实验室检测,共收集HFMD临床诊断标本171份,阳性标本73份,其中EV71阳性38份,CoxA16阳性10份,其他肠道病毒阳性25份。结论大连市HFMD发生存在明显季节、地区、性别、年龄差异。应加强疫情监测,做好疫情处理,预防控制重点为各类托幼机构和小学。  相似文献   

19.
张钟  洪镭  许阳婷  丰罗菊  马涛  徐庆 《职业与健康》2013,(24):3241-3244
目的了解2012年南京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更加科学、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对南京市2012年手足口病疫情资料及病原学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2年全年南京市共报告手足口病17041例,发病率为210.16/10万;其中重症217例,重症病例占总病例的比例为1.27%。发病高峰发生在夏季(4—7月),次高峰发生在冬季(11和12月)。城郊、2县人群发病率均高于主城区(P〈0.01)。男女发病率之比为1.50:1(P〈0.01)。0~5岁儿童占总病例的92.41%,年龄别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绝大多数病例为幼托儿童和散居儿童。2012年全市共报告实验室诊断病例646例,普通病例以CoxAl6和EV71感染为主,重症病例以EV71感染为主(P〈0.01)。结论南京市手足口病季节、地区、性别、年龄及人群分布特征明显。低龄、男性幼儿是手足口病的危险因素。延迟就诊的病例发展成重症病例的风险更大。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应以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为重点人群,开展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研究,将有助于提出更好的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