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李晓静  王冰 《现代保健》2010,(32):105-106
目的探讨合同制护士职业倦怠的原因,为管理者制定人性化管理措施及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半结构式的深入会谈法对笔者所在医院各临床科室的64名合同制护士中的40名进行访谈,对访谈资料采用阅读、分析、反思、分类、提炼5个步骤分析其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结果合同制护士职业倦怠的原因包括6个方面,即待遇过低、情感受挫、心理负荷过重、职业压力过大、身体健康问题、自我追求受限。结论管理者应高度关注合同制护士的身心健康,加强与其交流,制定适合时代发展的政策,保护合同制护士的权益,解决工作中的困难,运用激励机制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及热情,稳定护理队伍。  相似文献   

2.
职业倦怠是一种情绪衰竭、人格解体、个人成就感降低、心理能量在长期奉献给别人的过程中被索取过多而产生极度的心身疲惫和情感耗竭的综合征。护士作为服务于人群的职业群体,容易在工作中逐渐出现自卑、冷漠、厌恶工作、失去同情心等表现,并导致工作效率下降、缺勤和辞职的倾向增加,研究表明,护理是卫生保健行业中压力最大的职业之一。为评估和认识护士职业倦怠,保障护士的身心健康,本文将护士职业倦怠的相关心理社会影响因素、有效的干预措施作一综述。护士职业倦怠的形成因素大致可以把它们归纳为3类:工作和职业特征因素、社会因素和个体特征因素。护士职业倦怠的应对措施主要有:改善工作环境,管理者的支持,培养健康人格及工作态度。  相似文献   

3.
职业倦怠是由于职业压力引起的身体及心理极度疲倦所导致的综合反应.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的工作压力很大,身心极度疲倦,因而职业倦怠成为了护理群体不可忽视的职业病.该文作者通过对影响护士职业倦怠的原因分析,探讨在临床工作中如何提高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减少职业倦怠.其原因可能为:工作负荷过重、医患关系紧张、多种角色冲突、社会地位低下、职业的高风险及护士自身因素等,探讨防止护士职业倦怠的一系列对策.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及长期的工作实践,发现精神科医院护士的工作压力较大,主观幸福感较低,心理健康状况、幸福满意度与一般人群相对较差,所以,拟通过原因分析,就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尝试性地作一些浅显分析,为精神科医院管理者制定措施提供依据,并提出几点缓解对策。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漯河市护士职业倦怠的现状,预防和减少职业倦怠现象的发生.方法:采用中文版MBI量表对漯河市的市级、区县级和民营医院的586名护士进行了调查.结果:被调查护士整群抽样与国外常模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医院类型、不同科室、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学历层次之间的护士在职业倦怠的不同维度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漯河市护士群体存在严重的职业倦怠,在加强预防和矫治时,更应重视社会支持和组织情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三级甲等医院护士成就动机与职业倦怠的关系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人口特征及工作情况问卷、成就动机量表和Maslach 工作倦怠量表对山东6所三级甲等医院的427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士追求成功的动机为(38.69±6.16)分, 避免失败的动机为(39.48±6.78)分;职业倦怠的平均标准分为(36.36±19.88)分, 其中情绪衰竭维度(16.40±8.31)分, 个人成就感维度(13.73±9.87)分, 去人格化维度(6.23±5.87)分;追求成功与职业倦怠呈负相关(r=-0.618, P<0.05;), 避免失败与职业倦怠呈正相关(r=0.319, P<0.05);职业倦怠的严重程度还与子女状况、婚姻状况等人口学变量有关(P<0.05)。结论 护士成就动机的大小影响职业倦怠程度, 避免失败动机越大, 职业倦怠越严重, 成就动机越小, 职业倦怠越严重。  相似文献   

7.
护士职业倦怠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影响护士职业倦怠的原因分析,总结出预防护士职业倦怠的一系列对策,包括医院管理人性化、加强护理队伍建设、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培养健康人格和压力管理课程培训等.  相似文献   

8.
何成花 《现代保健》2009,(14):111-112
职业倦怠症(job burnout)又称“职业枯竭症”,最早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Freudenberg于1974年提出,指一个人长期从事某种职业,在日复一日重复机械的工作中,渐渐会产生一种疲惫、困乏,甚至厌倦的心理,职业倦怠实际上是心理上的疲乏。职业倦怠症在各行各业中均会出现,其中又以教师、秘书、医护工作者中发生率最高,  相似文献   

9.
陈爱秋  王清 《职业与健康》2012,28(19):2349-2350,2353
目的通过对急诊护士职业倦怠情况的调查分析,进行积极有效的干预,减轻急诊护士职业倦怠,提高其身心健康水平和护理服务质量。方法选取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急诊护士52人作为试验组,随机抽取其他科室护士52人作为对照组,应用职业倦怠量表(MBI)进行问卷调查,试验组在进行6个月的干预后再次填写职业倦怠量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急诊科护士与其他科室护士情感衰竭、去人格化、个人成就感丧失得分分别为30.28±8.93、23.11±5.97,8.78±4.63、6.46±3.37,32.21±5.43、38.73±3.4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对其进行有效的干预后,急诊护士情感衰竭、去人格化、个人成就感丧失得分分别为30.28±8.93、26.96±7.33,8.78±4.63、6.73±4.05,32.21±5.43、37.80±3.68,干预前后得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诊科护士职业倦怠程度高,进行积极有效的干预,可减轻急诊护士职业倦怠,提高其身心健康水平和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目前国内护士职业倦怠的现况研究,分析影响护士职业倦怠的原因,探讨在临床工作中如何提高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减少护士职业倦怠程度。提出护理管理部门要通过帮助护士进行职业规划,重视护士身心健康,从而稳定护理队伍。  相似文献   

11.
在职注册护士职业倦怠及影响因素现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在职注册护士职业倦怠现状并探讨其主要影响因素。方法按浙江省28家医院注册护士总数的10%抽取1740名护士,进行Maslach职业倦怠调查量表调查;再按情绪耗竭、去个性化和职业效能3个维度分析,并对不同医院等级、年龄和护龄的护士进行比较。结果护士轻度倦怠占48.90%,中度倦怠占46.60%,重度倦怠占4.50%。三甲医院护士的职业倦怠总平均得分最高,为3.25±0.96;外科护士年龄30-40岁,护龄5年以上职业倦怠得分高于护龄5年以下者( P〈0.05)。结论浙江省护士职业倦怠总体处于轻中度水平,医院等级、工龄是影响职业倦怠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护士工作倦怠与心理资本的关系,旨在降低护士的工作倦怠。方法以整群随机取样方法,抽取西安某军队综合性医院的473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心理资本问卷(PCQ-24)、工作倦怠量表(MBI-GS)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护士工作倦怠在人口学变量上存在差异(P〈0.05,P〈0.01);护士心理资本与工作倦怠各维度呈显著负相关(P〈0.01);心理资本对工作倦怠有较明显的负向预测作用。结论提升护士的心理资本可以减少工作倦怠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广西护理人员职业枯竭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广西护理人员的职业枯竭状况及其特征.方法 采用多阶段按比例分层整群系统抽样法,使用自编的职业枯竭量表对2 759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学历越高的护理人员去人性化和低成就感因子分越高.一级医院护理人员的情绪衰竭因子分和职业枯竭总分最低,三级医院护理人员的各项分值均为最高.护龄≤10年的护理人员情绪衰竭因子分最低.内外妇儿科护理人员情绪衰竭、去人性化、低成就感因子分和职业枯竭总分均显著高于其他科室护理人员.结论 受教育程度、医院等级、护龄、不同科室的护理人员职业枯竭状况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我国急诊科护士职业倦怠现状及空间分布规律,为全国急诊科护士职业倦怠政策干预提供参考。方法:于2019年7—9月通过多阶段分层抽样,在全国抽取20 136名急诊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与空间分析方法,采用GeoDa 1.18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我国急诊科护士职业倦怠三个维度平均得分为30.53±15.30、11.89±7.21、32.53±13.32,轻度5 965人(29.6%),中度4 804人(23.9%),重度6 860人(34.1%)。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职业倦怠三维度得分和总分均值的全局莫兰指数分别为0.203(P=0.012)、0.007(P=0.358)、0.338(P=0.006)、0.247(P=0.003)。结论:我国急诊科护士职业倦怠发生率较高,在空间分布上差异明显,亟需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特别是东北、华北地区需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护理人员共情能力、职业承诺、职业倦怠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在2016年2 - 12月期间,应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共情能力调查表、职业承诺调查表、职业倦怠调查表对三甲医院的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护理人员共情能力、职业承诺、职业倦怠之间关系及职业承诺的中介作用进行分析。结果 共调查2 103名护理人员,护理人员共情能力总得分为(104.43±15.04)分,职业承诺总得分为(46.32±7.26)分,职业倦怠总得分为(48.85±5.18)分。护理人员共情能力与职业承诺呈正向相关关系(r = 0.382,P<0.01),共情能力与职业倦怠之间呈负向相关关系(r = -0.379,P<0.01),职业承诺与职业倦怠之间呈负向相关关系(r = -0.421,P<0.01)。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护理人员共情能力可以通过职业承诺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职业倦怠程度。职业承诺中介效应为0.178,95%的可信区间为(0.141~0.474),占总效应的29.72%。结论 医院护理管理者应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共情能力、增强职业承诺感来改善护理人员的职业倦怠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查四川省艾滋病护理人员心理一致感与职业倦怠水平,了解艾滋病临床护理人员心理一致感与职业倦怠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心理一致感量表(SOC-13)、职业倦怠量表(MBI)对四川省艾滋病治疗定点医疗机构的158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并用偏相关分析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护士的心理一致感总分(58.72±9.75分),职业倦怠的3个维度即情感耗竭、去人格化和个人成就感得分(28.63±7.74分)、(11.35±3.83分)和(34.79±6.50分);偏相关分析显示,护士的心理一致感3个维度与职业倦怠3个维度的相关性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艾滋病护理人员的职业倦怠情况严重,心理一致感与职业倦怠具有显著相关性,护士心理一致感水平越高,职业倦怠水平越低,提高艾滋病临床护理的人员心理一致感,可以有效缓解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17.
吴晓娟  沈霖 《职业与健康》2014,(20):2875-2877
目的探讨临床护士心理授权与职业倦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心理授权量表、职业倦怠量表对徐州医学院附属淮安医院的107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临床护士心理授权和职业倦怠在学历、职称、人事状况方面存在差异;临床护士心理授权各维度与其工作倦怠各维度间存在非常显著的负相关(r=-0.51,P〈0.01),其中自我效能和工作影响对职业倦怠的相关系数较为突出(r值分别为0.47,0.42,P〈0.01)。结论临床护士职业倦怠感较重,护理管理者应该采取适当的管理模式,创建有效的授权环境,提高临床护士的工作积极性,进而减轻临床护士的职业倦怠,利于护理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医护人员职业倦怠原因剖析及干预策略   总被引:7,自引:10,他引:7  
职业倦怠是现代社会的普遍现象,医护人员是职业倦怠的易感人群.分析了引起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的原因,其既有宏观的社会环境和体制原因,也有组织特征、医护职业特点、个体人格特质等方面的原因.从不同层面提出了职业倦怠的干预对策:倡导关心他人福祉,重视人与人之间关系质化生活的文化价值取向;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和良好的执业环境;加强社会公关,塑造医疗机构良好的媒体形象;在组织和管理层面上,完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在个人层面上,可通过培训等干预方式提高个体应对能力等.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护士的职业压力、应对方式及职业倦怠现状,明确职业压力、应对方式与职业倦怠的相关性,为减轻ICU护士职业倦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3年10月对唐山市工人医院13个ICU 204名护士,采用护士工作压力源、简易应对方式、职业倦怠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士工作压力总分为(2.36±0.42)分,其中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是其护士最主要工作压力源(2.95±0.67)分。ICU护士积极应对方式为(1.78±0.46)分,与全国常模无差异;消极应对方式为(1.16±0.54)分,低于全国常模;ICU护士情感枯竭为(26.60±10.23)分,个人成就感为(26.20±9.78)分,去人格化维度为(6.99±5.31)分。相关性分析显示,ICU护士职业压力、消极应对与情感枯竭、去人格化呈正相关,积极应对与个人成就感呈正相关(P〈0.05)。结论 ICU护士职业压力愈大,情感枯竭、去人格化程度愈重,积极应对方式可提高护士的个人成就感,消极应对方式易使情感枯竭、去人格化程度增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