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0 毫秒
1.
针对目标跟踪在遮挡和尺度变化等复杂背景下跟踪性能下降问题,联合稀疏约束、时间平滑约束以及增量投影非负矩阵分解,提出一种在线目标跟踪算法.首先利用非负矩阵分解学习一个基于部分表示的子空间,在此基础上添加稀疏约束提高处理遮挡能力,添加时间平滑约束提高算法的稳定性;然后用增量方式完成子空间的在线更新,减少算法计算量、提高外观模型更新效率;最后在粒子滤波框架下,以重构误差为基础改进了观测似然函数,将具有最大后验概率的候选目标作为目标在当前帧的图像区域.实验结果表明,在各种含有遮挡和尺度变化的视频中,该算法可以更稳定地跟踪目标.  相似文献   

2.
为了在视频中稳定地跟踪目标物,提出一种基于增量型线性判别分析的目标跟踪方法。该方法利用一组仿射参数描述目标物在视频中的空间位置及姿态,根据状态转移模型预测得到下一帧视频中目标物的候选图像样本集合。计算各样本在线性判别空间中为目标图像的似然度,以具有最大似然度的样本作为目标图像区域。最后由类间散度矩阵与类内散度矩阵的充分生成集作旋转变换完成投影矩阵的增量更新,以保持判别空间的判别能力。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目标物及其周围背景的外观变化具有较强的自适应性,能够有效地对运动目标进行仿射不变的跟踪。  相似文献   

3.
增量式非负矩阵分解算法是基于子空间降维技术的无监督增量学习方法.文中将Fisher判别分析思想引入增量式非负矩阵分解中,提出基于Fisher判别分析的增量式非负矩阵分解算法.首先,利用初始样本训练的先验信息,通过索引矩阵对新增系数矩阵进行初始化赋值.然后,将增量式非负矩阵分解算法的目标函数改进为批量式的增量学习算法,在此基础上施加类间散度最大和类内散度最小的约束.最后,采用乘性迭代的方法计算分解后的因子矩阵.在ORL、Yale B和PIE等3个不同规模人脸数据库上的实验验证文中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仝小敏  张艳宁  杨涛 《自动化学报》2011,37(12):1483-1494
基于增量子空间的目标跟踪算法多数不加选择地将检测到的目标作为模板训练的样本, 并以固定频率更新模板, 这种无反馈闭环机制使得算法在目标外观模型发生变化、 光照变化等复杂条件下难以鲁棒跟踪目标, 一旦跟踪失败很难从错误中恢复. 为此, 我们提出一种反馈闭环跟踪算法, 在增量子空间粒子滤波跟踪框架下, 引入跟踪状态判决作为后续模板更新依据. 通过判决反馈信息选择合适的样本适时更新模板, 有效克服目标外观模型的变化, 持续跟踪目标. 实验结果表明, 由于引入跟踪状态判决, 在目标外观变化、光照变化等情况下, 本算法能够以与环境相适应的频率及时更新模板, 提高跟踪精度, 实验结果验证了本文算法的鲁棒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增量非负矩阵分解(INMF)随目标样本增加逐渐更新分解模型,能够有效解决NMF算法的计算代价随样本增加而成倍增长的问题。然而INMF在使NMF具备增量学习能力的同时,并未考虑NMF分解矩阵的稀疏性对识别性能的提升作用。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基于L1/2范数约束的增量非负矩阵分解(L1/2-INMF)算法,并应用于SAR目标识别。L1/2-INMF采用L1/2范数实时约束增量过程中的NMF分解矩阵,能够在不增加计算复杂度的同时,提升识别性能。针对MSTAR数据集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L1/2-INMF能够解决传统非负矩阵分解方法计算代价随样本增加而增加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对现有增量型非负矩阵分解算法存在的一些缺陷进行改进,给出了一个基于误差判断的增量算法有效性准则.在此基础上,利用增加样本前的非负矩阵分解结果进行增量分解初始化,提出了一种新的动态非负矩阵分解算法.在多个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实现对基矩阵和编码矩阵的即时更新,且具有较低的计算复杂度,在处理动态数据集时,还可有效识别噪声点,是一个有效的动态分解算法.  相似文献   

7.
视觉跟踪中,目标信息是不确定的非线性变化过程。随时间和空间而变化的复杂动态数据中学习出较为精确的目标模板并用它来线性表示候选样本外观模型,从而使跟踪器较好地适应跟踪作业中内在或外在因素所引起的目标外观变化是视觉目标跟踪研究的重点。提出一种新颖的多任务混合噪声分布模型表示的视频跟踪算法,将候选样本外观模型假设为由一组目标模板和最小重构误差组成的多任务线性回归问题。利用经典的增量主成分分析法从高维数据中学习出一组低维子空间基向量(模板正样本),并在线实时采样一些特殊的负样本加以扩充目标模板,再利用扩充后的新模板和独立同分布的高斯-拉普拉斯混合噪声来线性拟合当前时刻的候选目标外观模型,最后计算候选样本和真实目标之间的最大似然度,从而准确捕捉当前时刻的真实目标。在一些公认测试视频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将能够在线学习较为精准的目标模板并定期更新目标在不同状态时的特殊信息,使得跟踪器始终保持最佳的状态,从而良好地适应不断发生变化的视觉信息(姿态、光照、遮挡、尺度、背景扰乱及运动模糊等),表现出更好的鲁棒性能。  相似文献   

8.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2016,(12):1744-1751
针对视频处理中运动目标的精确检测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的低秩稀疏分解算法。该算法首先用背景模型与待求解的帧向量构建增广矩阵,然后使用鲁棒的主成分分析(robust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RPCA)对降维后的增广矩阵进行低秩稀疏分解,分离出的低秩部分和稀疏噪声分别对应于视频帧的背景和运动前景,然后使用增量奇异值分解方法用当前得到的背景向量更新背景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更好地处理光线变化、背景运动等复杂场景,并有效降低算法的延迟和内存的占用。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多核支持向量机的视频镜头边界检测方法.利用视频图像相邻帧的时空信息构建视频中间特征,在此基础上利用局部多核支持向量机将视频帧划分为边界帧和非边界帧.为了提高基于全局优化的多核支持向量机的检测精度,利用局部敏感哈希算法将视频帧投影全哈希子空间,结合多核学习方法为各个哈希子空间构建局部多核支持向量机,利用SMOTE上采样技术解决了视频图像边界帧和普通帧的不平衡问题.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镜头边界检测方法的金全率和查准率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10.
高涛 《计算机应用研究》2012,29(4):1588-1590
通过对投影非负矩阵分解(NMF)和二维Fisher线性判别的分析,针对NMF的特征提取存在无监督学习以及特征维数高的问题,提出了组合2DFLDA监督的非负矩阵分解和独立分量分析(SPGNMFICA)的特征提取方法。首先对样本进行投影梯度的非负矩阵分解,将得到的NMF子图像进行二维Fisher线性判别,主要反映类间差异信息构建子空间;对子空间的向量进行独立分量分析(ICA),得到独立分量特征空间;其次将样本在独立分量特征空间上进行投影;最后使用径向基网络对投影系数进行识别。通用人脸库ORL和YALE的识别实验证明,该算法是一种有效的特征提取和识别方法。  相似文献   

11.
针对非负矩阵分解算法在样本维数过高情况下收敛效果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核矩阵非负分解算法。通过核映射方法获得表征样本间相似度的核矩阵,以减小样本类内散度,增大样本类间散度,从而改善样本内部噪声干扰,提高样本间的线性可分度;再将核矩阵在非负条件约束下分解为基向量及其加权系数矩阵,用系数矩阵作为原样本特征。经人脸图像特征提取与分类实验验证,新算法可更好地提取高维人脸图像的低维特征,提高分类正确率。  相似文献   

12.
针对存在部分遮挡的人脸,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非负矩阵分解的人脸表情识别方法,首先,用改进的非负矩阵分解算法对人脸图像进行表情特征提取,然后用最大相关分类器对面部表情进行分类。在Cohn-Kanade人脸表情数据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提高了无遮挡的人脸表情识别,对有遮挡的人脸表情识别也有改善。  相似文献   

13.
多维数据解析方法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非负矩阵因子分解算法已较广泛地用于图像分析。基于PARAFAC模型,将非负矩阵因子分解算法拓展为三维非负矩阵因子分解算法(three dimension non-nega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NMF3)。其原理简明,算法易于执行。与基于向量计算的其他三维化学计量学算法不同,NMF3基于矩阵计算单个元素,所以不必将三维数据平铺处理,就可直接解析,为三维数据解析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和方法。应用NMF3解析模拟三维数据和代谢组学数据,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4.
针对非负矩阵分解效率低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在线学习的稀疏性非负矩阵分解的快速方法.通过对目标函数添加正则化项来控制分解后系数矩阵的稀疏性,将问题转化成稀疏表示的字典学习问题,利用在线字典学习算法求解目标函数,并对迭代过程的矩阵更新进行转换,采取块坐标下降法进行矩阵更新,提高算法收敛速度.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有效保持图像特征信息的同时,运行效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5.
动态WNMF及在图像融合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少鹏  郝群  宋勇 《传感技术学报》2010,23(9):1266-1271
标准非负矩阵分解图像融合算法全局特征提取能力有限,造成融合图像的对比度不高,视觉效果不好,针对这一问题,对加权非负矩阵分解算法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动态加权非负矩阵分解思想并将之应用于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动态加权非负矩阵分解算法首先通过加权系数的设计指定重要特征,并在迭代过程中根据各区域相对重要程度的变化对加权系数进行动态调整,与标准非负矩阵分解算法相比较,动态加权非负矩阵分解算法全局特征提取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对比实验表明,相对于目前常见标准非负矩阵分解图像融合算法,采用区域突变度作为目标函数的动态加权非负矩阵分解算法平均梯度提高了36%以上,标准差提高了17%以上.  相似文献   

16.
分形图像压缩作为一种基于结构的图像压缩技术,在许多图像处理中得到了应用.但是分形图像压缩的编码阶段非常耗时,且重建图像的质量效果不佳.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层非负矩阵分解的分形图像压缩编码算法.在传统的非负矩阵分解理论上,将投影非负矩阵分解与L3/2范数约束相结合,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提取具有代表性的图像特征.算...  相似文献   

17.
基于NMF的文本聚类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钢石  陆建江  张亚非 《计算机工程》2004,30(11):113-114,176
提出一种基于非负矩阵分解的文本聚类方法。该方法利用NMF分解项-文本矩阵来降低特征空间维数,并得到文本向量在概念空间上的表示,在此基础上应用聚类算法。实验表明,基于NMF的文本聚类方法能够提高文本聚类精度。  相似文献   

18.
In real-world applications, we often have to deal with some high-dimensional, sparse, noisy, and non-independent identically distributed data. In this paper, we aim to handle this kind of complex data in a transfer learning framework, and propose a robust non-nega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 via joint sparse and graph regularization model for transfer learning. First, we employ robust non-nega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 via sparse regularization model (RSNMF) to handle source domain data and then learn a meaningful matrix, which contains much common information between source domain and target domain data. Second, we treat this learned matrix as a bridge and transfer it to target domain. Target domain data are reconstructed by our robust non-nega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 via joint sparse and graph regularization model (RSGNMF). Third, we employ feature selection technique on new sparse represented target data. Fourth, we provide novel efficient iterative algorithms for RSNMF model and RSGNMF model and also give rigorous convergence and correctness analysis separately. Finally, experimental results on both text and image data sets demonstrate that our REGTL model outperforms existing start-of-art method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