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脓毒症休克患者联合应用参附注射液及替加环素治疗对炎性介质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驻马店市中心医院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脓毒症休克患者7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8例。对照组用注射用替加环素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参附注射液治疗,均治疗1周,比较两组炎性介质、血流动力学、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1周后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降低,且两组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1周后心输出量、中心静脉压、平均动脉压水平均升高,且两组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53%(4/38),略高于对照组[5.26%(2/38)],但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脓毒症休克患者联合应用参附注射液及替加环素治疗,可有效抑制炎症介质,改善血流动力学,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
脓毒性休克具有高排低阻的血流动力学特点,是导致脓毒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中药血必净注射液具有强效拮抗内毒索,抑制炎症介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释放,拮抗白细胞介素-1(IL-1)、IL-6、IL-8的作用,可使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人白细胞DR抗原(HLA—DR)的表达明显增强,恢复患者的免疫功能,有效降低脓毒症患者的病死率。本研究旨在探讨早期目标指导治疗原则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对脓毒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和氧代谢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0):3840-3841
择取2013年2月~2016年2月于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80例脓毒症休克病患,按照使用的不同药物分组:以抗菌素、复苏液体进行常规西药治疗的40例患者归入对照组,加用参附注射液的40例患者归入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差异。研究组的循环功能改善效果及其他相关指标均要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参附注射液可以改善脓毒症休克病患的循环功能,提高复苏几率,可谓是脓毒症休克病患临床治疗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4.
脓毒症常伴有难以纠正的低血压或休克,继而可发展为多器官功能衰竭(MOF),病死率高达40%~60%,心肌抑制和伴随的血流动力学紊乱是重要原因之一[1].即使早期进行恰当的液体复苏和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组织的缺血、缺氧状态仍难以改善;血管活性药物过度使用反而会加重组织器官的缺血、缺氧[2].近年来,本院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大剂量参附注射液治疗脓毒性休克,取得了一定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必净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脓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脓毒症患者80例,按信封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脓毒症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血必净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序贯器官衰竭评分、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72 h后序贯器官衰竭评分、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低于对照组,血液流变学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血必净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脓毒症患者效果理想,可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减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用HemosoniCTm100经食道超声多普勒血流动力监测仪观察参附注射液对实验犬心原性休克血流动力学及氧代谢的影响.方法 建立犬急性心原性休克模型,建模成功后分为3组:参附组、多巴胺组和对照组.于建模前、建模成功(给药即刻)、给药后30、60、90、120、180 min各时间点通过HemosoniCTm100经食道超声多普勒血流动力监测仪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观察实验犬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包括主动脉血流量(ABF)、心率(HR)、主动脉每搏输出量(Sva)、血流加速度(Acc)、左室射血时间(LVET)、与主动脉内全身循环阻力(TSVR),并于上述时间测定动、静脉血气值并计算氧输送(Do2),氧耗量(Vo2)及氧摄取率(ERo2)进行前后比较.结果 对照组在建模前与建模后即刻及各个时间点相比较,Acc、CO、Sva在造模之后各个时间段均进行性下降(P<0.01),而TSVR、LVETi、HR在造模后各个时间段进行性升高(P<0.01).静脉注射参附注射液后Sva、Acc、MBP明显增加,60 min时达到最高,然后逐渐下降(P<0.01),TSVR、HR在用药后开始下降,30 min时降到最低后开始逐渐升高,120 min时到达用药前状态,LEVTi在参附组较另两组降低明显(P<0.01).静脉注射多巴胺后Acc、Sva、MBP、HR均增加,30 min时达到最高,但升高幅度较参附注射液组低(P<0.05),TSVR、LEVTi较参附组明显增加(P<0.05).在用药即刻三组Vo2与Do2均低于用药前,ERo2增高,与多巴胺比较参附组,Do2、Vo2在60、120 min时显著升高(P<0.05),ERo2则明显下降P<0.05).结论 参附注射液较多巴胺在增加心输出量、降低外周阻力、降低肺动脉阻力和HR,及改善组织灌注与氧代谢能力方面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依据CI3.0l/min·m2和GEDVI800ml/m2标准,入组脓毒症休克心肌抑制患者38例,随机分为左西孟旦治疗组和肾上腺素对照组,两组均应用PICCO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治疗组:在常规病因治疗、扩容升压等基础上加用左西盂旦注射液,首剂负荷量以12ug/kg缓慢静脉注射,静脉注射时间大于10min,然后以0.075ug/(kg·min)持续微量泵泵入24h,根据血流动力学检测结果调节去甲肾上腺素泵入剂量和液体入量维持血压、血乳酸和碱剩余等相对稳定;对照组给予肾上腺素泵入,根据血流动力学检测结果调整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剂量以维持血压稳定、血乳酸和碱剩余维持相对稳定为准。记录血流动力学数据、入组时APACHEⅡ评分、连续24h无需血管活性药物治疗的时间点、每天血管活性药物用量及28天全因病死率。Day3、6 CI和BNP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两组乳酸水平明显下降,治疗组28day全因病死率有明显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西孟旦对脓毒症休克心肌抑制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可以改善患者心脏舒张和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伴有中重度低钠血症的休克患者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量(PiCCO)监测的血流动力学特点.[方法]对19例伴有中重度低钠血症的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预后分为存活组11例、死亡组8例,比较PiCCO连续监测记录每例置管期间的血流动力学参数,记录每例置管期间每日液体平衡(W),分析PiCCO监测的血流...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参附注射液对脓毒症肝损伤临床疗效。方法根据脓毒症诊断标准入组68例患者,治疗组参附注射液静脉泵入,100 ml/d,共7 d。记录入组患者3 d、7 d、14 d的生存率,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SGPT)、血清总胆红素(TBIL),同时进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评分。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参附治疗组各组与治疗前比较SGPT、TBIL、APACHEⅡ均有明显改善(P<0.05),同时参附治疗组较对照组在实验早期SGPT水平出现明显下降(P<0.05),参附组生存率较对照组有所改善,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参附可能对于脓毒症早期轻度肝损伤能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这对于脓毒症肝损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以及降低疾病的经济负担均有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年龄校正查尔森合并症指数(aCCI)对老年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的临床预后的评估价值, 并进一步探讨aCCI在评估脓毒性休克老年患者应用参附注射液时机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2019年1月1日至2022年1月1日收治的老年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全部样本aCCI评分中位数为截断值, 分为低aCCI评分组和高aCCI评分组, 比较aCCI评分和脓毒症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对脓毒性休克老年患者预后和参附注射液应用时机的评估价值。结果共纳入61例患者, 高aCCI评分组31例。低aCCI评分组老年脓毒症患者发生脓毒性休克的比例较低(P<0.05), aCCI评分(95%CI:1.229~2.615;P<0.01)较SOFA评分(95%CI:1.035~1.607;P<0.05)对老年脓毒症患者发生脓毒性休克的预测价值更大。低aCCI评分组28 d生存率较高aCCI评分组患者28 d生存率高(P<0.05);SOFA评分(95%CI:1.010~1.364)与aCCI评分(95%CI:1.072~10.501)都是影响28 ...  相似文献   

11.
脓毒症多因感染引发机体出现异常反应、并导致严重的器官功能损害。患者病情进展迅速、预后凶险,已成为外科大手术、烧创伤最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1]。最新研究报道,全球每年约有4890万人罹患脓毒症,死亡人数高达1100万[2]。2017年世界卫生组织决策机构倡议各国政府应优先加强脓毒症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并将其列入资助机构的优先研究领域,脓毒症的救治已经是危及全球健康的严峻挑战[3]。脓毒症常伴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严重者呈现脓毒性休克,致患者死亡风险显著增加。心脏作为循环系统的泵器官,在脓毒症时常受累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心肌损伤、心功能不全,发生率可高达10%~70%[4]。脓毒症合并心功能不全可致机体各组织器官的灌注急剧减少,组织缺血缺氧和代谢功能障碍,脓毒症救治的成功率显著受阻。本文综述了脓毒症发病机制,尤其是心功能在脓毒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探讨脓毒症的血流动力学管理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心脉隆注射液对脓毒症休克患者微循环的影响,以了解心脉隆对脓毒症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与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重症监护室诊治的82例脓毒症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的41例患者进行常规脓毒症休克集束化治疗,治疗组的41例患者在对照组集束化治疗的基础上加心脉隆注射液,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的血流动力学参数(HR、CVP、CO、MAP、SVR)、血流变(全血还原黏度、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微循环灌注指标(氧合指数、血乳酸水平、SCVO2、Pcv-aCO2)及28 d生存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血流动力学参数、血流变及微循环灌注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治疗后两组的上述方面检测结果均显著改善,且治疗组的检测结果显著地好于对照组,28 d生存率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心脉隆注射液可显著地改善脓毒症休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参数,改善血流变及微循环灌注指标,提高28 d生存率。在脓毒症休克患者治疗中具有积极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与血必净联合在脓毒症休克(SS)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4月-2021年4月期间就诊于福建省南平市第二医院的82例SS患者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予以乌司他丁治疗,观察组加用血必净治疗,持续用药7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炎性因子水平[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心肌酶指标[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IL-6、CRP、TNF-α水平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率较对照组低,舒张压、收缩压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TnI、LDH、CK-MB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各指标水平较对照组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MODS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乌司他丁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SS患者可更好的减轻心肌损伤,改善机体炎症反应、血流动力学,减少MODS发生,用药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某院住院病人脓毒症休克死亡病例资料的构成。[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7年12月诊断为脓毒症休克的188例住院死亡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14例,女74例。[结果]老年病人60~89岁发生脓毒症休克占总人数的54.78%,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40%,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其中肺部感染占77.13%,其次是胃肠道及腹腔、泌尿道。[结论]脓毒症休克是一个严重的公众健康问题,其住院时间长、费用高,合并慢性病的高龄病人易发生脓毒症休克,其预后差。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Meta分析系统评价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测定(PiCCO)指导脓毒症休克治疗的价值。 方法系统检索PubMed、中国知网和万方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为2011年1月至2020年3月。由2人按照设定的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筛选文献,查找相关文献,并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汇总。 结果共纳入21篇文献和1572例患者。与常规中心静脉压(CVP)指导的脓毒症休克治疗相比,PiCCO指导的脓毒症休克治疗组28 d病死率下降(OR=0.55,95%CI:0.43~0.70,P<0.001),机械通气时间缩短(SD=-1.77,95%CI:-2.36~-1.19,P<0.001)。 结论对于脓毒症休克患者,PiCCO指导下的治疗优于传统CVP指导下的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对感染性休克致急性肾损伤病情转归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5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和加用参附治疗组(参附组)。参附组在常规抗休克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10 m L/h持续静脉泵入,连续应用3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6 h、24 h、72 h的平均动脉压(MAP)、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_2)、滤过钠排泄分数(FENa)、肾衰指数(RFI)、血肌酐清除率(Ccr)、每小时尿量(Uo/h)和6 h、24 h、72 h乳酸清除率(LCR),并记录两组患者休克持续时间、ICU住院时间和28 d病死率等。结果参附组患者治疗后6 h、24 h、72 h的SvO_2、FENa、Uo/h、Ccr均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而RFI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参附组治疗24 h后MA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MAP、SvO_2、FENa、Uo/h、RFI和Ccr在参附组随着治疗时间延长,其疗效呈现稳定的线性递增。参附组患者28 d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但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持续静脉注射能够显著改善感染性休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及肾功能,降低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率,并能促进急性肾损伤尽快恢复。  相似文献   

17.
脓毒症患者血流动力学数值与动脉压力波形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脓毒症患者血流动力学数值与动脉压力波形变化的特征 ,以指导临床监护。方法 :对 37例脓毒症患者采用 Swan Ganz导管同时进行血流动力学及动脉压的连续监测与观察。结果 :疾病早期血流动力学数值尚属正常时 ,有 91.9%的患者出现动脉压力波形中降中峡提前出现于收缩期 ;在患者处于脓毒症期时波形为“高排低阻”型 ,当患者处于垂危阶段时波形为“低排高阻”型。而且脓毒症患者血流动力学各数值的变化在其动脉压波形上也会出现相应的改变。结论 :血流动力学与动脉压力波形的变化对预测脓毒症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6%贺斯即羟乙基淀粉氯化钠200:0.5注射液(HES)应用于高龄患者低血容量休克时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选择45例低血容量休克的高龄患者,给予贺斯进行容量治疗,观察其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所有患者血流动力学维持稳定,无肝、肾功能损害。结论贺斯用于低血容量休克的高龄患者进行容量治疗时能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是一种理想的人工血浆用品,可以安全有效地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连续血液净化(CBP)对重症脓毒症休克伴心肌损伤患者的影响。方法:将60例重症脓毒症休克并心肌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1)和CBP组(n=29),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48 h时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脑尿钠肽(BNP)、肌钙蛋白(c Tn I)、动脉血乳酸(LAC)、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O2]、APACHEⅡ评分、心输出量(CO)、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28 d病死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BP组CK-MB、BNP、c Tn I、LAC、P(A-a)O2、APACHEⅡ评分明显降低、MAP升高,心动过速明显纠正,28 d病死率明显降低。结论:血液净化对重症脓毒症休克患者并心肌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可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0.
脓毒症在重症监护病房(ICU)较为常见,早期充足的液体复苏是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血流动力学支持的核心,有助于纠正早期低血容量和最大限度地减少组织低灌注,特别是在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中.虽然脓毒性休克患者早期静脉补液至少给予30?mL/kg这一观点还缺乏证据支持,但多数观察性研究将此作为早期容量复苏的常规治疗剂量.在容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