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水利水电工程库区地质灾害监测具有监测对象数量多、分布零散而隐蔽、交通困难、人工监测不便等特点。为了克服人工监测方法效率低、成本高、无法实时获取数据等不足,依托三板溪水电站库区地质灾害监测项目,基于GNSS、InSAR、先进的传感器、物联网和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开发出水库地质灾害智能监控与预警系统。该系统既能远程实时显示重点边坡地质灾害点的多源异构数据、曲线和视频资料,进行自动预警,又能在线展示大面积流域的地表变形情况,发现较为隐蔽的变形异常区域。该系统充分发挥了接触式监测和非接触式(InSAR)监测技术的优点,实现了水库流域监测和重点边坡监测的结合,为库区地质灾害巡查指明了方向,为地质灾害防控提供了技术支持,可扩展到多领域的地质灾害监测。  相似文献   

2.
基于物联网三维GIS的地质灾害监测管理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物联网、网络三维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技术为核心技术,从地质灾害监测数据的获取、管理、分析和表达等角度出发,深入开展了大型水库地质灾害监测管理系统研究。首先,根据地质灾害监测参数,构建地质灾害监测传感器网络,远程获取监测数据;然后,在网络三维真实地理环境下,实现监测结果网络三维表达和交互应用、以及灾害模拟分析。选择丹江口库区滑坡监测管理开展典型应用,验证了系统的稳定性、有效性和智能性,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快速、高效、科学支撑地质灾害监测管理,具备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以长江三峡工程库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程建设,以及地质灾害防治总体规划为背景,论述了三峡库区地质灾害应急监测与应急指挥系统的功能、组成和作用;简述了各子系统的具体内容和职能,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系统实现。该系统在秭归泥儿湾突发滑坡现场和其他地质灾害抢险现场的应用测试情况表明:系统设计可靠,数据传输稳定,语音清晰,画面流畅,安全性强,较好地实现了多级地质灾害防治管理部门及专业单位的远程指挥和技术会商,在突发地质灾害的应急减灾方面显示出极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论述了基于三维网络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的总体框架结构及特点,并对采用的信息采集组网与通信、时态GIS技术和基于多模型的地质灾害监测预测预警技术等关键技术进行了介绍。系统采用部署灵活、扩展性强的多层体系结构,运用地理信息技术、虚拟仿真技术和基于多用户并发的WEB异步服务技术,构建了融合三维地理信息功能与地质灾害预警预报业务功能的网络决策支持系统,实现了地质灾害信息采集、传输、管理、分析、决策、预警发布的一体化平台,系统已在丹江口库区投入试运行,可为我国地质灾害管理科学化,应急响应高效化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长江三峡库区地质灾害多发,构建可靠、有效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势在必行.鉴于目前库区各类监控信息沟通与整体性分析不够理想的状况,提出了建立长江三峡库区CORS系统(Continuous Operational Reference System一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的设想,总结了长江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的概况与发展趋势,介绍了CORS系统的概况与最新进展,阐述了长江三峡库区CORS系统构建时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里底水电站库区滑坡较多、分部较广。文章结合里底水电站库区滑坡监测设计和施工,对库区监测规划设计、现场踏勘、土地征用、施工放样等前期准备工作及施工管理重点进行总结。多种监测项目的监测点设置合理,达到了预期要求。  相似文献   

7.
滑坡监测是全面掌握滑坡体变形阶段特征、破坏过程及灾害预测预报必不可少的技术手段,能有效地预测预报滑坡灾害的发生,从而降低滑坡灾害造成的损失。但目前滑坡监测多以传统的人工定期监测为主,不能捕捉滑坡实时动态变化,无法满足滑坡灾害及时预测预报。以清江隔河岩库区偏山滑坡为例,建立了一套实时监测系统,通过数据的无线传输和Internet的无线接入,实现了滑坡灾害监测数据的无线传输、互联网共享和预警,同时将实时监测结果与人工定期监测结果、滑坡勘察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其结果完全一致,充分检验了滑坡实时监测系统在滑坡监测中的有效性,可供地质灾害监测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8.
覃事河  段斌  周相  罗明  李美萍 《人民长江》2023,(10):105-112
为提升地质灾害智能化防治水平,在全面调查、评价工程地质灾害危害性及风险的基础上,开发设计了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该系统集地表变形和降雨量监测内容为一体,具备实时监控、项目管理、设备信息、报警信息等功能,支持远程数据采集、基础信息查询、预警信息发布、应急响应管理和移动应用,能实时监测重大地质灾害的地表位移、降雨量、裂缝位移和土壤墒情等因子。将该系统应用于大渡河金川水电站工程地质灾害监测与预警管理,结果表明:该系统设计可靠,数据传输便捷稳定,实现了高效分析处理滑坡灾害监测数据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远程实时监测滑坡稳定状态。研究成果解决了以往监测碎片化和信息化不足的问题,提高了监测预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提升了地质灾害智能化管控水平。  相似文献   

9.
开顶滑坡体位于大渡河猴子岩水电站库区,鉴于传统监测手段已无法满足当前的监测需要及安全管理要求,且无法保障监测人员的自身安全,猴子岩水电站采用了微芯桩监测技术进行实时监测预警。微芯桩监测系统由微芯桩、一杆式采集测站、iSafety云平台、手机客户端等构成,通过将采集到的指标数据依次传输至采集测站、iSafety云平台,最终在手机端查看滑坡体的动态及预警信息。采用微芯桩监测预警系统可以有效解决滑坡体浅表孤石监测难、预警预报不准的问题,极大地提升我国对地质灾害的防治水平,减少因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害及财产损失,并为现场管制通行及应急处治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取得了巨大的安全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案例采用定位精度高达毫米级的GNSS自动化监测系统,对大渡河大岗山库区新华滑坡体进行连续不间断跟踪监测,准确监测出新华滑坡体发生明显位移,并成功预警预报,相关单位采取应急预案,妥善处置,保证了大坝的安全运行、避免了滑坡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的破坏。系统集成了GNSS自动采集技术,GPRS远距离无线传输技术,太阳能自动供电技术,自动解算分析处理技术于一体,节约人力物力,易于维护,经济适用,比传统监测方法具有绝对优势,对地质灾害频发、安全形势加剧的今天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引水工程安全监测及其自动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概述了国内外引水工程的进展及引水工程的特点,阐述了各类引水工程建筑物安全监测的设计原则和项目内容、引水工程安全监测自动化的总体架构、数据采集系统的现场网络及数据通信的特点,提出了将以太网技术引入工程监测现场网络,不仅可提高引水工程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组网的灵活性,而且可极大地方便引水工程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对工程安全监测系统进行统一的网络化管理。  相似文献   

12.
矿山次生地质灾害是人类在矿山开采活动中,对地表和地下结构、形态的改变而引发的一系列地质环境问题,这些问题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同时也制约社会经济发展。次生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预警已经得到社会和有关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从分析次生地质灾害监测的一些特性入手,介绍了一些常见的次生地质灾害监测技术方法,及一套次生地质灾害自动化安全监测系统和监测预警信息系统,这些监测技术已在一些重点水电工程和类似工程中广泛应用,已比较成熟和完善,在矿山、尾矿坝、堰塞体等部位的次生地质灾害监测及预警中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三峡工程规模宏大,建筑物种类繁多。安全监测是保证大坝安全运行、提高设计水平、改进施工方法的重要措施。三峡工程安全监测系统由资料量测及自动采集、巡视检查、资料管理及分析处理系统3部分组成。监测项目主要有变形监测、应力应变监测、渗压渗流监测、水力学原型观测、动力监测、水文泥沙观测、库首区地壳变形监测等,并由各量测子系统组成资料量测及采集系统。各监测项目将考虑各建筑物特点及地质情况,选定关键、重要、一般监测断、截面进行监测,并与监测网及库区地壳形变统筹布置。另外,为使三峡工程安全监测系统及时起到安全监控作用,对影响工程安全的重要监测断面(部位)将从施工期起逐步实行自动化监测。  相似文献   

14.
阎王鼻子水库大坝观测系统包括内部观测及外部观脉,内部观测以温度观测为主,外部观测包括大坝水平位移、扬压力、基岩变形、渗流量、上游水位、垂直位移及库区淤积等项目.采用了较先进的自动化监测系统.  相似文献   

15.
于迪  赵旭升  王珊琳 《人民珠江》2010,31(1):62-64,69
以海南五指山市山洪、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及应急系统为例,详细介绍山洪、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及应急系统的总体结构,山洪预警信息汇集、预警信息发布、应急响应等功能模块及数据库的设计要求,以供同类系统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从水库库区地质灾害评价的角度入手,探究了水库库区地质灾害评价工作的价值,对水库库区地质灾害评价的四个维度也进行了探究,以便为建立完善的水库库区地质灾害评价体系、水库库区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介绍了小浪底水库库区水文监测站网的布设及控制情况,针对水文行业实验站规划方案,分析了小浪底水库库区水文监测站网统一建设为小浪底库区实验站的需要与可能,提出了小浪底水库水文站网及监测项目的调整方案与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18.
高欢凯 《陕西水利》2014,(6):147-148
陕西省库区移民项目信息管理系统以SSH(Spring+Struts2+Hibernate)为架构,采用B/S的应用模式.该系统的应用使库区移民项目管理工作与信息化手段无缝衔接,解决陕西省当前库区移民项目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促进移民项目管理水平的提升,提高移民项目管理的效率.  相似文献   

19.
丹江口水库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地质灾害防治十分重要。通过对丹江口库区地质灾害现场调查和分析,确定了库区地质灾害发育的主要类型为塌岸和滑坡。从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分析了地质灾害形成的机制,并对地质灾害体稳定性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成果可为丹江口库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三峡地震监测系统的组成、监测范围以及对三峡工程运行所起的重要作用,通过三峡工程蓄水前后,三峡地震监测系统在库首至库中地区记录到地震的震中位置、强度和频次等的对比。归纳了三峡工程蓄水后,库区水库诱发地震的基本特点,指出目前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区的水库地震基本处于工程前期预测范围之内,无破坏性地震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