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GMPLS技术及其路由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景骅 《电子科技》2005,(11):43-47
通用多协议标签交换( GMPLS)是由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发展而来,它是MPLS向光层扩展的必然产物.GMPLS将时隙、波长和光纤端口作为标签用子数据转发,通过采用扩展的信令、路由协议和新增的链路管理机制以适应对智能光网络进行动态控制和传送信令的要求,动态提供网络资源并增加网络的存活性.本文着重比较了GMPLS与MPLS,说明其如何改进MPLS,并提供了GMPLS在光控制平面的应用解决方案.最后,谨慎分析了GMPLS的前景及其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钱敬  鲍卫兵  周云水 《通信技术》2010,43(9):121-123,158
因特网工程工作组(IETF)制定的通用多协议标签交换协议(GMPLS),作为光网络的控制平面协议,推动了光网络的智能化进程。路由和波长分配问题(RWA)是光网络智能化的核心问题之一。在介绍RWA算法和GMPLS协议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RWA算法、不同RWA机制对网络信息的需求,描述了GMPLS协议为解决RWA问题所做的标准化工作,并分析了与RWA相关的网络信息分发格式。  相似文献   

3.
ASON技术是光传送网技术发展的重大突破。未来的光网络必须朝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而控制的平面的引入是下一代光网络和现有光网络最大的区别。其中GMPLS是实现ASON控制平面的最佳方案。本文先提出了ASON信令的使用和扩展的要求以及利用GMPLSRSVP_TE协议来实现,最后提出了GMPLS运用在ASON控制平面路由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首先介绍了IETF的基于GMPLS对等模型和ITU—T的ASON重叠模型,并且比较了它们之间的关系;接着阐述了基于GMPLS智能光网络控制平面的功能模块;最后在Berkeley实验室开发的NS-2网络仿真器平台上对基于GMPLS智能光网络模型进行了设计和仿真。  相似文献   

5.
通用多协议标签交换技术(GMPLS)在光交换网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对它的研究还不够深入.首先指出GMPLS与传统的标签交换技术(MPLS)在7个方面的区别,然后刻画GMPLS光网络的一般结构,对特点进行了分析,指出光IP包交换的实质是光标记的转发与交换.设计了GMPLS光网络的技术方案,对关键技术进行分析,提出了一...  相似文献   

6.
智能光网络是在光路由和信令控制下完成自动交换连接功能的新一代光网络。在传输带宽和业务应用需求的双重驱动下,智能光网络作为光传送网的发展趋势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介绍并分析了目前智能光网络的结构特点,在此基础上引入了通用多协议标记交换(GMPLS)技术,最后提出并详细阐述了基于GMPLS的生存性方案。  相似文献   

7.
GMPLS(通用多协议标签交换)是MPLS技术向光网络发展的产物。描述GMPLS和MPLS控制平台的区别,介绍引用GMPLS协议作为控制平面的OBS网络。提出的网络结构是在OBS的突发控制包中用通用标签代替源节点和目的节点地址,并使用GMPLS协议栈对路由协议、信令功能以及链路管理协议进行增强和扩展以便更好地支持OBS网络。  相似文献   

8.
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是一种能够自动完成网络连接的新型网络;GMPLS(通用多协议标签交换)是IETF提出的可用于光层的一种通用多协议标签交换技术,是由MPLS扩展而来的。本文主要是从软硬件方面设计了一个基于GMPLS的满足自动交换光网络控制面要求的智能OXC节点,并探讨了仿真方案,通过仿真可以验证它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GMPLS在自动交换光网络控制平面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由于引入了控制平面才成为智能的光网络,而控制平面的具体实现要依靠通用多协议标记交换(GMPLS)协议。首先讨论ASON中的控制平面,然后对GMPLS和MPLS进行比较;最后对GMPLS在ASON控制平面中的应用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介绍了通用多协议标签交换(GMPLS)资源预留-流量工程( RSVP-TE)协议,它主要用于非IP网络,尤其是在光网络中动态地完成连接的建立、保持和删除.文中介绍了除RSVP-TE协议中的对象以外新引入的一些对象和消息,并通过实例阐述了在光网络中利用GMPLS RSVP-TE进行连接建立、删除以及控制平面重启的过程.最后对GMPLS RSVP-TE中的连接建立过程和RSVP-TE中的连接建立过程进行了比较总结.  相似文献   

11.
随着ROADM技术的发展,运营商逐渐采用它作为传送网的重要光节点.文章分析了当前ROADM的三种主要技术(分别基于波长阻塞器、集成平面光波导和波长选择开关),讨论了实现ROADM的几个方案,提出一种称为Semi-ROADM的节点结构.它能在利用新技术的同时,降低成本、有效保护投资.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reconfigurable optical add/drop multiplexer,ROADM)网络的发展历程、ROADM技术方案以及国内ROADM网络的部署情况。全面阐述了ROADM关键技术的发展方向,包括光交叉连接(optical cross-connect,OXC)设备、高维度波长选择开关(wavelength selected switch,WSS)、波长无关/方向无关/竞争无关ROADM (colorless/directionless/contentionless ROADM,CDC-ROADM)、400 Gbit/s FlexGrid ROADM、下一代波长交换光网络(next-generation wavelength switched optical network,WSON2.0)智能控制平面技术。分析了现有ROADM网络应用场景与技术发展趋势,展望了ROADM全光交换网络未来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可重构型光分插复用设备(ROADM)进入波分网络的背景,并对ROADM的3种主要技术进行了简要介绍。最后提出未来ROADM的发展方向,即ROADM光层调度 OTN电层调度组合解决方案,以及中兴通讯推出的适应市场发展的设备功能类型。  相似文献   

14.
可重构的光分插复用(ROADM)设备是光传送网的重要节点,通过软件配置,可以灵活实现波长上下,使网络具备重构功能.建立基于SNMP协议的网元管理系统是保证ROADM设备稳定灵活工作的前提,文章简述了ROADM设备的功能结构,并讨论了设备网管系统的建立和配置功能的软件实现.  相似文献   

15.
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ROADM)的技术实现与性能评估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从光网络节点的功能要求出发,详细讨论了开关型和调谐型两大类ROADM的技术实现方案,并对各种ROADM技术的性能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6.
基于波长选择开关的ROADM实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重构光分插复用(ROADM)设备可以通过软件实现远程节点上、下路和直通波长的配置.文章首先介绍了ROADM设备结构的演进过程,然后通过比较基于波长选择开关(WSS)的结构的ROADM设备,采用不同逻辑实现方式获得了不同特性,最后探讨了WSS的实现技术.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ROADM的技术优势,主要结构类型,涉及的关键技术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当前ROADM标准化进展情况与发展趋势,还介绍了当前设备现状和现网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业务发展的需求出发,详细讨论了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ROADM)设备的优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波长阻塞器(Wavelength Blocker,WB)的ROADM实现方案,并针对实际应用测试了该ROADM节点设备的最大光信噪比(OSNR)代价.结果表明这种ROADM节点设备满足应用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广播与选择型ROADM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对动态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ROADM)进行了介绍;对实现ROADM的多种方案进行了归纳整理和简要分析;对其中解复用/开关矩阵/复用(DSM)、DSM波段、广播与选择(B&S)3种典型的ROADM结构进行了较详细的说明。文章作者设计并实现了广播与选择型ROADM,井对实验系统的上/下路功能和信道功率均衡功能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20.
For migration from dense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 (DWDM) networks to elastic optical networks (EON),it is required to upgrade the traditional reconfigurable optical add-drop multiplexer (ROADM) to the new-generation ROADM that supports flexible grids.However,for a large-scale optical network,it is generally impossible to upgrade the ROADM nodes all in once; rather,they would be upgraded gradually.For this,it is critical to study different strategies for selecting the ROADM nodes to be upgraded.Also,for the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different generations of ROADM,the sub-band virtual concatenation (VCAT) technique was employed to enable an optical channel to be established via traversing different types of nodes.An integer liner programming (ILP) model and an efficient heuristic algorithm were developed to jointly select the ROADM nodes to upgraded and assign spectrum resources.Simulation studie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strategy for the upgraded node selection is efficient to perform close to the ILP model in terms of the maximum number of FS used in the whole networ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