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60例大Y染色体的细胞遗传学研究及其临床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Y染色体与不良妊娠生育史、男性不育、精液异常、智力低下、发育迟缓、外生殖器畸形等疾病的关系。方法对临床诊断为其妻有不良妊娠、生育史,男性不育,精液异常,智力低下,发育迟缓,外生殖器畸形等患者进行外周血细胞培养,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在1610例被检者中,发现大Y染色体160例,检出率为9.94%。结论大Y染色体与妻有不良妊娠、生育史,男性不育,精液异常等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对象与方法 65例患者均为2006年4月至2009年3月来我院妇产科就诊或遗传咨询的患者,主要临床表现有不良妊娠史(反复自然流产、畸胎、死胎、生育畸形儿)、闭经、不孕不育等.取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常规制备染色体,G显带,必要时辅以C带.染色体核型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有不良生育史的患者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探讨染色体异常与不良生育的关系。方法对243例不良生育史的患者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G显带进行核型分析。结果243例不良生育史患者中染色体异常患者6例,染色体异常率为2.47%(6/243)。其中染色体结构异常的患者3例,占染色体异常的50%(3/6);染色体数目异常的患者2例,占染色体异常的33.33%(2/6);性反转患者1例,占染色体异常的16.7%(1/6);具有染色体多态性的患者17例,占不良生育史患者总数的7%(17/243)。结论染色体异常可以造成不良生育,对有不良生育史的患者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可以帮助患者查找病因,减少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27岁,结婚3年,妊娠2胎,均2月余自然流产。妇科检查正常,夫妻双方体健,孕期无感冒,无药物及毒物接触史,表型、智力正常,非近亲结婚。细胞遗传学检查:外周血培养、制片、G显带,分析计数30个中期分裂细胞。患者核型为46,XX,t(4;11)(4pter→4q31∷1p15→11pter;11qter→11p15∷4q31→4qter)。丈夫染色体核型正常。患者父母非近亲婚配,无不良生育史。患者-兄-姐均已婚,并生育正常子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具有性发育异常、原发性闭经以及不良孕产史患者染色体变化的有关特点和意义.方法染色体制备采用淋巴细胞培养,应用G、C等显带技术进行细胞遗传学分析.结果 1098例性发育和生育咨询患者染色体异常检出率为6.47%;各组数目异常、性发育异常和原发性闭经患者结构异常多涉及性染色体;不良孕产史夫妇结构异常核型却以常染色体异常为主.结论 20年工作表明,染色体分析十分必要,对于明确病因、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良孕产史夫妇与染色体核型异常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830例(915对夫妇)不良孕产史夫妇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培养、收获、G显带后核型分析。结果在1830例中检出异常核型139例,异常检出率为7.60%。染色体数目异常18例(0.98%);结构异常121例(6.61%),其中相互易位23例、罗伯逊易位7例、倒位14例、异染色质多态性变异70例。结论染色体异常是不良孕产史的重要病因,应重视及时对此类患者进行细胞遗产学检查,并指导生育。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不良孕产吏与细胞遗传学的关系.方法 对2873例有自然流产史、胚胎停止发育、生育畸形儿史等患者,通过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G显带,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2873例患者中染色体异常124例,异常率为4.32%.结论 染色体异常是导致不良孕产史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罗伯逊易位与其表型效应关系。方法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培养、G显带分析。结果9622例作染色体检查的患者中检出18例罗伯逊易位,患者表现为流产、死胎或畸胎史。结论凡有不良妊娠史的夫妇、闭经或性腺发育不良的患者,进行细胞遗传学分析,可确定病因和类型,为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临沂地区遗传咨询患者中染色体异常核型的发生率,探讨染色体异常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为优生优育、降低出生缺陷、提高人口素质服务。方法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培养技术,行G显带,必要时进行C显带检查,显微镜下进行核型分析。结果检查5828例遗传咨询患者染色体,就诊原因主要为不良孕产史、不孕不育、原发及继发性闭经、智力低下、先天畸形等,共检出异常染色体核型146种类型805例,检出率为13.81%(805/5828)。检出常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异常616例,占异常核型的76.52%(616/805),性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异常189例,占异常核型的23.48%(189/805)。异常的染色体涉及所有24条染色体。结论染色体异常是导致不良孕产史、不孕不育、性发育异常、智力低下等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对这些病人进行遗传咨询、生育和康复指导非常必要,以达到提高人口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不良孕产史患者细胞遗传学分析的意义。方法 对1174例不良孕产史患者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G显带技术,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1174例患者检出染色体核型异常61例,检出率5、20%,其中1013例妊娠胎儿丢失的夫妇中,检出异常核型40例,检出率为3.94%;76例生育过畸形儿夫妇中检出异常核型4例,检出率5.26%;40例原继发闭经患者中,检出异常核型7例,检出率17、50%;45例严重少精无精子症患者中检出异常核型11例,检出率24.44%。结论 不良孕产史患者中染色体异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对不良孕产史患者进行细胞遗传学检查,在提倡优生优育的今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良孕产史夫妇染色体变化的有关特点和意义.方法染色体制备采用淋巴细胞培养或骨髓细胞短期培养法,应用G、C等显带技术,对405对患者进行细胞遗传学分析,并对3例世界首报核型患者进行了家系调查.结果共检出异常核型17例,女11例,男6例,其中夫妻双方均检出异常核型者2例,异常发生率为1.87%;3例家系调查中,1例男性患者其母亲为相同核型的平衡易位携带者.结论不良孕产史夫妇进行染色体分析十分必要,平衡易位携带者有必要进行家系调查,以明确病因,指导妊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良孕产史与细胞遗传学的关系。方法对545例有自然流产、胚胎停育或生育畸形儿史的患者通过取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G显带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发现545例患者中有染色体核型异常29例,异常率5.3%,其中自然流产、胚胎停育的患者核型异常26例,占异常总数的89.7%,有生育畸形儿史的患者核型异常3例,占异常总数的10.3%。染色体变异共20例,占3.7%。结论染色体异常是导致不良生育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对有不良孕史的患者进行染色体检查十分必要,有助于我们进行优生优育指导。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本地区不良孕产史夫妇中染色体异常情况以及民族间是否存差异,探讨其与生殖异常的关系。方法采集163对(326例)有不良孕产史的夫妇外周血液,用常规技术方法制备染色体,经G显带后显微镜下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163对夫妇中检出染色体异常12例,异常检出率3.68%(12/326)。以壮族和汉族最多,各5例,分别各占41.67%;彝族2例,占16.67%。结论染色体异常是不良孕产的重要因素之一。有不良孕产史者染色体异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对有生育畸形、智力低下、染色体异常儿、死胎死产等不良孕产史患者,有必要进行外周血染色体检查和遗传咨询。对降低遗传缺陷儿的出生率,提高人口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妊娠胎儿丢失夫妇的染色体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室自1982-1994年对妊娠胎儿丢失夫妇795例的染色体检查中,发现异常染色体17例,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患者均为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妇产科为主的一些有不良生育史的夫妇(流产、早产、死胎、畸胎)及有关亲属。常规外周血培养、G显带、部分作了C带及银染方法,必要者作染色体脆性部位及SCE检查,每例计数30个细胞,分析3个核型。异常着增加计数100个细胞,并增加核型分析数,行显微摄影。同时进行临床分析及家系调查。结果795例中17例染色体异常,发生率2.14%17/795),均为染色体结构异常,见表。讨论本组发病率占个体的2.14%,低…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26岁,结婚4年,怀孕3胎,均于孕1~2月自然流产。妇科检查正常,夫妻双方体健,无药物及毒物接触史,表型、智力正常,非近亲结婚。细胞遗传学检查:外周血培养、制片、G显带分析,患者核型为46,XX,t(3;6)(3pte→3q23::6p24::→6pter;6qte→6p24::3q23→3qter)。丈夫染色体核型正常。患者父母非近亲结婚,无不良生育史。有兄长2人均已婚,并生育正常子女。  相似文献   

16.
我们对1998年6月至2005年11月期间宁波地区2374例不良孕育史女性的染色体检查结果进行了分析,以证实在辅助生育前对有不良孕育史的女性进行常规的染色体检查的必要性。1对象与方法1.1对象2374例不孕或不良妊娠史妇女,年龄18~45岁,婚龄6月~23年。有异常妊娠史者主要表现为胚胎无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染色体异常在不良孕产史患者中的发生率,为优生优育提供科学指导。方法对685对有异常生育史夫妇1370例患者进行外周血染色体培养,G显带进行核型分析。结果 1370例患者中,发现异常核型55例,占受检夫妇的8.03%,受检人数的4.01%。结论染色体异常是导致患者异常妊娠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例 1 女 ,2 7岁 ,已婚 ,表型及智力正常。曾足月剖宫产一女婴于生后两个月不明原因死亡。后妊娠 2次均于孕 2个月左右自然流产 ,孕期无不良物质及放射线接触史。否认家族中有类似病史。细胞遗传学检查 :取患者外周血做淋巴细胞培养 ,常规方法制片 ,G显带分析 ,镜下计数 5 0个中期分裂相 ,分析 15个 ,患者核型为 4 5 ,XX,t(13;14 ) (13qter- cen- 14 qter)。其夫核型正常。例 2 女 ,39岁 ,表型及智力正常。曾自然流产 3次 ,后又生育一发育不良儿 ,现 3岁。夫妇非近亲结婚 ,孕期无不良物质及放射线接触史。否认家族中有类似病史。细胞遗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大Y染色体与不良妊娠之间的关系以及临床意义。方法常规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制备染色体标本,G显带核型分析716例检测者。结果检出异常核型124例,男性异常核型56例,大Y染色体携带者38例,占男性异常核型的67.86%,可导致其配偶发生习惯性流产、生育智力低下儿、长期不育、有死胎史、有畸形儿生育史以及新生儿死亡并流产等。结论大Y染色体与不良妊娠有关,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良孕产史夫妇染色体变化的有关特点和意义。方法对2174例有自然流产、胚胎停育或生育畸形儿史的患者,进行外周血进行淋巴细胞培养,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并对不良孕产次数与染色体异常及性别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174例患者中发现染色体核型异常142例,异常率6.53%。不同就诊原因的染色体异常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良孕产史次数与染色体异常检出率、性别与染色体异常检出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染色体异常是导致不良孕产的重要原因之一,对有不良孕产史的患者进行染色体检查可以为临床诊疗提供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