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改良的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04年3月至2006年1月,我们对38例(38只跟)施行了改良的后房型缝线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此手术方法既避免了传统内路法持针器入眼的缺点,又避免了外路法使用长针的许多缺点,使引线、套襻、埋线等步骤变得简单、靠,对需一期植人者小必担心没有事先准备相应的针线,对二期植入者不必担心巩膜上的瘢痕组织缩手术带来的不便,因为它尤其适合经角膜切口植入折叠式的人工晶状体,即便是对人工晶状体反复移位的患者,也不需将晶状体取出,即可将其固定于睫状沟。该方法操作简单、创伤小、固定可靠、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安良宝  何伟 《国际眼科杂志》2015,15(11):1990-1992
目的:评价无线结巩膜固定缝线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手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01/2014-10在沈阳何氏眼科医院因晶状体脱位、白内障术中后囊膜破裂、玻璃体切割术后无晶状体眼的患者35例39眼的临床资料,手术采用无结扎线结巩膜层间埋线方法固定后房型IOL,术中不制作巩膜瓣。观察和分析术前及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est-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眼压、术后IOL稳定性和相关并发症等。

结果:术后3mo,0.1≤BCVA<0.3者9眼(23.1%),0.3≤BCVA<0.5者20眼(51.3%),0.5≤BCVA<0.8者6眼(15.4%),0.8≤BCVA<1.0者4眼(10.3%); 术中2眼出现虹膜根部出血,术后2wk内完全吸收; 术后3眼出现一过性眼压升高,3眼出现角膜水肿,对症用药后均在1wk内恢复正常。术后无1眼出现角膜内皮失代偿、睫状体脱离、视网膜脱离及眼内炎等并发症。术后平均随访时间24(3~60)mo,未见IOL倾斜/脱位、缝线暴露、巩膜固定缝线处变薄和/或溶解等并发症的发生。

结论:无线结巩膜缝线固定后房型IOL是无晶状体伴无充分囊膜支撑眼植入后房型IOL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减少了术后缝线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无巩膜瓣经睫状沟缝线固定后房型人工晶状体(PC-IOL)的手术方法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对无晶状体囊膜支撑患者15例15眼进行无巩膜瓣经睫状沟固定的PC-IOL植入手术,巩膜外缝线采用巩膜层间"W"字形穿行、末端烧灼固定法。一期手术5例,二期手术10例。术后随访0.5~3(平均1.8)a,观察视力恢复、缝线位置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视力≥0.5者10眼(67%),术中少量出血4眼(27%),人工晶状体偏斜3眼(20%),黄斑囊样水肿2眼(13%);无1例发生缝线暴露或滑脱。结论:在无晶状体囊膜支撑时,无巩膜瓣经睫状沟缝攀缝线固定PC-IOL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复杂性视网膜病变及严重眼外伤进行晶状体切除及玻璃体切除术的患者,Ⅱ期巩膜缝线固定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低眼压的发生原因及其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03年6月至2004年12月作者早期开展Ⅱ期巩膜缝线固定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共34例(34眼),其中3眼是虹膜隔型人工晶状体,6眼同期行虹膜修补瞳孔成形术。结果本组34眼中有8眼(23.53%)术后发生低眼压,其中4眼为一过性低眼压,术后5~7 d前房黏弹剂再注入后,眼压逐渐恢复正常;另4眼伴有脉络膜脱离,其中3眼经皮质类固醇治疗后眼压恢复,1眼术后10 d行脉络膜上腔放液及注气术,眼压恢复。术后视力提高者32眼(94.1%)。随访6~18个月,人工晶状体均无明显倾斜偏位,视网膜脱离无复发。结论对于复杂性视网膜病变及严重眼外伤进行晶状体切除及玻璃体切除的患者,Ⅱ期巩膜缝线固定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低眼压是较易发生的并发症,经治疗可以恢复。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主要探索白内障囊内摘除术后或白内障囊外伴后囊破损者,采用巩膜缝线固定技术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23例(23眼),13眼为白内障囊内摘除无晶体眼,10眼为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后后囊破裂或外伤性白内障后囊不完整,用巩膜缝线固定晶体襻技术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本组病例随访3-16个月(平均8.3个月),视力在4.7(0.5)以上者21眼,5.0(1.0)以上者13眼,未发现严重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巩膜固定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玻璃体切除后无囊膜支撑的无晶状体眼的效果。

方法:回顾分析采用巩膜固定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的14例14眼患者资料。在2:00,8:00位角膜缘后1.5mm处巩膜瓣下穿刺引出三片式折叠人工晶状体的双襻,将襻插入预制巩膜隧道内固定,缝合巩膜瓣覆盖穿刺口及襻。

结果:患者14例均顺利植入人工晶状体,术后随访6~12mo,患者视力提高、人工晶状体位置稳定、眼压正常、无重大并发症。

结论:应用巩膜固定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无囊膜支撑的玻璃体切除后无晶状体眼安全性高,操作简便,疗效确切,值得进一步观察与实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法的临床疗效。方法22例(22只眼)因外伤性白内障、常规白内障囊外摘除后囊破裂、白内障囊内摘除等手术后无后囊支撑的患者,行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回顾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术后3个月左右视力基本稳定,绝大部分患者视力能达到0.3以上。其影响视力的主要并发症是虹膜或睫状体出血,特别是位于瞳孔区的积血。其它并发症如角膜损伤、葡萄膜炎等虽然发病率较高,但经药物治疗后均能予以控制。结论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远期效果令人满意,不需特殊设备,适合于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8.
陈彬  邢怡桥  贺涛 《眼科新进展》2005,25(3):272-273
目的探讨在缝线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采用巩膜隧道切口替代巩膜瓣以减少手术并发症和简化手术步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自2002年4月~2004年4月对42例42眼患者施行以巩膜隧道切口替代巩膜瓣的缝线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38例患者术后视力较术前提高;3例患者视力与术前相同,1例患者视网膜脱离复发(为玻璃体切割术后者),其视力较术前下降;2例患者术中前房少量出血,未作特殊处理自行停止;1例患者术后人工晶状体轻微向下偏位,但仍位于瞳孔区,不影响视力;1例患者术后出现黄斑囊样水肿。无线结外露及脉络膜下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结论以巩膜隧道切口替代巩膜瓣进行缝线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可简化手术步骤,减少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先天性晶状体半脱位患眼经晶状体切除+前段玻璃体切割+经巩膜缝线固定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后长期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观察2005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于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收治的先天性晶状体半脱位患者53例(77眼),所有患眼均接受一期晶状体切除+前段玻璃体切割+经巩膜缝线固定IOL植入术。对术后最终随访时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及术眼出现的主要并发症进行系统性的临床观察。数据采用配对t检验或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比较。结果:77 例接受一期晶状体切除+前段玻璃体切割+经巩膜缝线固定IOL植入术的先天性晶状体半脱位患眼,术后随访时间为(38±26)个月,最短12个月,最长130个月。术前BCVA(LogMAR)为0.84±0.55,术后为0.26±0.43,术后视力较术前明显改善(t=8.55,P < 0.001)。术中及术后早期并发症包括:1眼(1.3%)术中视网膜脱离,2眼(2.6%)术后早期前房积血,2眼(2.6%)术后早期切口玻璃体嵌顿。术后远期并发症包括:6 眼(7.8%)视网膜脱离,发生于术后(22±12)个月,1 眼(1%)IOL移位或脱位,发生于术后5 年。术后不良主诉包括:32 例(60.4%)术后随访时主诉干眼症状,6例(11.3%)主诉眩光现象。结论:晶状体切除前段玻璃体切割+经巩膜缝线固定IOL植入术可以显著提高先天性晶状体半脱位患者视力。远期随访中,视网膜脱离及IOL脱位是尤其需要警惕的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我院2000年1月~2003年3月对后囊不完整或阙如的无晶状体眼行后房型人工品状体(posterior chamber intraocular lens,PC-IOL)缝线同定术,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后房型折叠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自2011年5月至2013年3月期间26例(26只眼)患者,均采用巩膜隧道切口联合持续灌注,无巩膜瓣经巩膜睫状体平坦部缝线三点式固定后房型折叠式人工晶状体。结果26例(26只眼)手术均获成功,术中术后无明显并发症,术后随访3~10个月,视力恢复〉0.3者16例(61.5%)。结论此术式是一种安全有效、视力恢复满意的治疗方法,可获得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2.
无囊膜支撑的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无囊膜支撑的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的效果。方法:用外路法巩膜瓣下缝线固定人工晶状体在睫状沟内。结果:本组病例术后的矫正视力≥0.5的占82.8%,效果较为满意。结论: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是无囊膜支撑时矫正白内障无晶状性屈光不正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小切口经虹膜缝线固定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无晶状体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7例(17眼)因无晶状体眼而行折叠式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经虹膜缝线固定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手术方法为经3.0mm透明角膜切口,植入三片式折叠后房型人工晶状体,采用Siepser术式缝合虹膜的方法将人工晶状体的双襻以10-0聚丙烯缝线分别缝合固定于中周部虹膜。记录患者术前与术后裸眼远视力、最佳矫正远视力、眼压、术前及术后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人工晶状体位置(偏心度、倾斜度、稳定性),及术中与术后并发症等情况,随访3~18个月。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经虹膜缝线固定人工晶状体。术后1个月裸眼远视力均等于或高于术前最佳矫正远视力。术后1个月眼压均在正常范围内。术后人工晶状体位置3例(17.6%)偏心,无人工晶状体倾斜病例。术中前房出血2例,均为少量,于术后1周内吸收;角膜轻度水肿4例,均在术后1周内透明。术后4例瞳孔近圆形,未见脉络膜脱离及玻璃体积血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折叠式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经虹膜缝线固定术治疗无晶状体眼操作便捷,手术切口小,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少,但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巩膜缝线固定人工晶状体植入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31例(31眼)各种原因后囊破裂或无后囊者行白内障手术联合缝线固定人工晶状体植入,其中一期植入26眼,二期植入5眼。随访3~48月。结果术后1周最佳矫正视力1.0以上5眼(16.13%),0.5~0.9者10眼(32.26%),0.1~0.5者11眼(35.48%),低于0.1者5眼(16.13%)。发生人工晶状体偏中心者2眼(6.5%)。结论缝线固定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后囊破裂或无后囊患者人工晶状体植入的一项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改良的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trans-scleral fixation)治疗无晶状体眼和因外伤或手术造成晶状体后囊破裂者,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技术分为内路(ah interno)和外路(abexterno)两种主要方法,大多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为睫状沟固定。Gabic等比较了70例内路法与109例外路法后发现外路法术后视力较好且井发症很少。因此,临床上多选用外路法。作者发现应用传统的外路法手术较为繁琐,现推荐一种改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儿童经巩膜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临床表现。方法 回顾性病例研究。对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例(10只眼)经巩膜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后感染性眼内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其发病特征、治疗方法、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等情况。结果10例患儿中8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巩膜缝线暴露情况,所有患儿均接受玻璃体内注射抗生素。感染严重的患者行玻璃体切除术,5例患儿接受单纯玻璃体切除术,2例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及1例联合气体填充。术后随访12个月,8例患儿术后视力提高,1例视力无改善,1例患儿视力下降。患儿治疗后BCVA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线结暴露是引起儿童经巩膜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重要原因,严格处理手术细节,开发改良手术方式,对于预防此类眼内炎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经睫状环前端巩膜缝线固定后房型人工晶状体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无后囊膜支撑的对眼内组织损伤较小的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的方法。方法自行设计经睫状环前端穿透巩膜缝线固定植入无足够晶状体后囊支撑的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结果预期28例(28眼)手术均获成功,术中术后无明显并发症,随访0.5—2a,视力恢复>0.5者18例(64%)。结论经睫状环前端巩膜缝线固定无后囊膜支撑的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方法较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脱位晶状体摘出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晶状体脱位手术摘出联合Ⅰ期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5眼脱位晶状体,其中Marfan 综合征2 眼、钝挫性晶状体脱位7 眼、确诊为单纯性晶状体脱位3 眼、白内障囊外摘出术中晶状体脱入玻璃体内3 眼进行晶状体摘出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结果 术后视力在0.1 以上者13 眼(86.7% ),0.5 以上者9眼(60% );主要手术并发症:前房少量出血、高眼压、虹膜炎性反应、玻璃体腔内出血,术后1~2w k 均得到控制。结论 此术式是一种安全有效、视力恢复满意的治疗方法,可获得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9.
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的远期效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评价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的远期效果。方法 对34例36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的远期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远期视力与术前矫正视力及术后视力无统计学差异,远期并发症主要有慢性前葡萄膜炎、角膜失代偿等。结论 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是矫治无后囊及无晶状体眼的一种较好的术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