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了解浙江地区柑橘炭疽病菌株对甲基硫菌灵的抗药性频率及其抗性分子机制。采用最低抑制浓度(MIC)法测定甲基硫菌灵对62株炭疽病菌株的敏感性,并利用PCR扩增的方法扩增12株代表性菌株的β-微管蛋白基因。结果表明:分离获得的菌株中,对甲基硫菌灵高抗菌株56株(90.32%),敏感菌株6株(9.68%)。通过对12株代表性的炭疽病菌株部分β-微管蛋白基因序列的分析。结果显示:甲基硫菌灵的抗性菌株发生单一的核苷酸突变(A→C),导致抗性菌株(HR)核苷酸所编码的198位氨基酸由敏感菌株的谷氨酸(GAG)突变为丙氨酸(GCG)。柑橘炭疽病菌对甲基硫菌灵的抗药性与β-微管蛋白198位氨基酸突变有关。  相似文献   

2.
为了建立一种新型的能够快速、准确、高效地检测铁皮石斛灰霉病菌对多菌灵抗药性的检测技术,利用环介导的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通过对临安3个铁皮石斛基地的灰霉病菌进行抗性分析发现,本地铁皮石斛灰霉病菌对多菌灵表现出高水平抗药性的菌株编码β-微管蛋白的198位氨基酸由E(GAG)突变为V(GTG)。根据高抗菌株第198位密码子的突变位点设计了特异性检测引物,对高抗灰霉菌株E198V基因型进行分子检测。结果表明:使用钙黄绿素染料作为反应指示剂,在等温条件下(65℃)进行核酸扩增反应40 min后,以抗药性菌株DNA为模板的反应液呈阳性(变为亮绿色),而敏感菌株的为阴性(仍为橙色),灵敏度试验发现最低检测限为10 pg/μL,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与LAMP检测结果一致。该方法的建立为快速检测铁皮石斛灰霉病菌抗多菌灵菌株及科学合理的防治铁皮石斛灰霉病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代森锰锌、咪鲜胺、王铜、嘧菌酯和甲基硫菌灵5种杀菌剂对柑橘黑点病菌敏感性,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浙江省不同地区43株黑点病菌株对5种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柑橘黑点病菌对代森锰锌、咪鲜胺、王铜、嘧菌酯和甲基硫菌灵的平均EC50值分别(4.0136±4.2897)、(0.0851±0.0325)、(179.2214±63.0787)、(0.1519±0.3377)、(0.6148±1.4194)μg/mL。Shapiro-Wilk检验结果表明,各杀菌剂的EC50值均呈正态分布,各杀菌剂的平均EC50值可作为对柑桔黑点病菌的敏感性基线。  相似文献   

4.
草莓灰霉病菌对速克灵的抗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速克灵对草莓灰霉病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但长期、单一使用很容易使草莓灰霉病菌产生抗药性。为合理使用这类杀菌剂,延缓或防止抗药性的产生,笔者通过UV-C诱变草莓灰霉病菌敏感菌株CF1获得了对速克灵具有高抗性的突变株CF1-1和CF1-2,并对抗性突变株的生长量、产孢量和致病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F1-1与CF1-2对速克灵抗性程度高,抗性水平与敏感菌株相比分别增加了484.6倍和911.0倍。抗性菌株在无速克灵的培养基上菌丝生长较敏感菌株弱,产孢量也明显少于敏感菌株;但其引起草莓离体叶片发病较敏感菌株重,病斑大且边缘颜色深;薄片黄瓜测定结果也表明,在无速克灵的情况下,敏感菌株CF1引起发病较重;而在有药条件下CF1受到一定抑制,但抗性菌株仍能致黄瓜片发病。将抗性菌株连续培养7代后对速克灵的抗性仍是相对稳定的。  相似文献   

5.
王丽 《中国农学通报》2018,34(34):108-112
为明确河南省苹果轮纹病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对甲基硫菌灵、戊唑醇和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为苹果轮纹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河南省60株苹果轮纹病菌对这3种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苹果轮纹病菌对戊唑醇的敏感性最高,EC50平均值是(1.0551±0.7765)mg/L;甲基硫菌灵次之,EC50平均值是(2.7031±0.9366)mg/L;吡唑醚菌酯最低,EC50平均值是(19.5117±11.8225)mg/L。对EC50值进行相关性分析,可知苹果轮纹病菌对甲基硫菌灵、戊唑醇和吡唑醚菌酯相互之间不存在交互抗性。  相似文献   

6.
黄瓜白粉病的生防细菌筛选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开发黄瓜白粉病的生防资源,与三七根腐病菌、禾谷镰刀菌和柑橘炭疽病菌进行平板对峙培养,从25株黄瓜根际土细菌和91株烟草内生细菌中筛选出具拮抗功能的菌株;以盆栽试验从拮抗功能菌株中筛选能够防治黄瓜白粉病的生防菌株;用PCR扩增生防菌株的gyrB基因,结合菌株的菌落形态和部分生理生化特征,确定生防菌株分类地位。结果表明,在116株对峙培养细菌中,18株对三七根腐病菌、禾谷镰刀菌和柑橘炭疽病菌有较好拮抗效果。在盆栽试验中,烟草内生菌YN-201490和黄瓜根际菌株WL-1对黄瓜白粉病防效较好,其中YN-201490的1.81×108 cfu/mL和WL-1的1.6×108 cfu/mL稀释液连续施用3次后的防效分别达64.86%和61.26%。最终YN-201490被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WL-1被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7.
正湖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科技人员采用胶孢炭疽病菌孢子悬浮液(1×105个·m L~(-1))针刺接种辣椒感病品种福湘5号的成熟果实,对吡唑醚菌酯与甲基硫菌灵两种单剂及其复配混合物(吡唑醚菌酯与甲基硫菌灵质量比为1∶2,1∶4,1∶8,1∶16和1∶32)的保护与治疗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吡唑醚菌酯浓度≥  相似文献   

8.
<正>为明确河南省苹果轮纹病菌对甲基硫菌灵、戊唑醇和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为苹果轮纹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所研究人员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河南省60株苹果轮纹病菌对这3种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河南省苹果轮纹病菌对戊唑醇的敏感性最高,EC_(50)平均值是(1.0551±0.7765)mg/L;甲基硫菌灵次之,EC_(50)平均值是(2.7031±0.9366)mg/L;吡唑醚菌  相似文献   

9.
<正>为阐明上海地区草莓灰霉病病菌对常用杀菌剂的抗药性水平,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科所、上海市农技推广中心研究人员采用区分剂量法,测定了2016年、2017年采集的319株草莓灰霉病病菌(Botrytis cinerea)对9种杀菌剂的抗性,并对菌株的多重抗药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有灰霉病病菌菌  相似文献   

10.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腈菌唑、甲基硫菌灵及其5种不同配比对苹果斑点落叶病菌、轮纹病菌和炭疽病菌的毒力。结果表明,1:8和1:12两种配比对苹果轮纹病菌、炭疽病菌均有显著增效作用;以1:8配比最佳,对2病菌的增效系数分别是2.88、2.21。5种不同配比对苹果斑点落叶病菌增效系数均小于0.5,表现为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1.
20%高渗毒死蜱乳油防治棉花棉铃虫田间药效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高渗毒死蜱乳油在二代棉铃虫发生盛期防治,每公顷施用有效成分270g时药后1、3和7d的矫正防效分别达83.99%、89.08%和89.73%,速效性和持久性均显著优于12%路路通乳油每公顷施用量1800ml效果(67.63%、74.61%、76.54%)。从保顶效果看,20%高渗毒死蜱乳油每公顷施用有效成分270g时为89.30%,显著优于对照12%路路通乳油1800ml每公顷施用效果80.70%。  相似文献   

12.
10%阿维·甲虫肼等6种药剂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二化螟抗药性问题逐年加重,容易爆发成灾,有必要开展研究控制其危害蔓延。试验选用6种药剂对单季稻二化螟进行防治,在危害稳定期调查各个处理的防治效果,筛选高效药剂。结果表明:10%阿维·甲虫肼悬浮剂1.2 L/hm~2对二化螟防效最好,5%丁虫腈乳油1.5 L/hm~2、5%阿维·丁虫腈乳油0.75 L/hm~2、5%阿维菌素微乳剂0.75 L/hm~2、40%三唑磷乳油0.975 L/hm~2防效一般,25%甲维·茚虫威水分散粒剂150 g/hm~2防效最差。试验筛选出了10%阿维·甲虫肼,可临时替代氯虫苯甲酰胺,有效控制二化螟危害。  相似文献   

13.
在增施有机肥料的基础上,开展最佳目标产量水平下的减量化施肥试验,根据不同水平试验区组产量进分析,确定可以接受的减量水平.通过试验得出:施有机肥240kg/667m2,尿素(N 46%)12.33kg/667 m2,氯化钾(K2O 60%)5.77kg/667m2,单产578.0kg/667m2,与产量最高的施肥处理相比,低1.7%,产量差异不显著,但比最高单产处理施尿素(N46%)18.48kg/667m2、普钙(P2O5 14%)46.43kg/667m2、氯化钾(K2O60%)11.67kg/667m2的减少化肥用量58.48kg/667m2.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兴农单5号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采用四因素五水平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种植密度及氮磷钾肥对玉米新品种兴农单5号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兴义市兴农单5号单产达到688.15kg/667m~2以上产量的栽培方案为:种植密度4387~4546株/667m~2,氮肥26.08~29.33kg/667m~2,磷肥16.04~19.30kg/667m~2和钾肥7.12~8.79kg/667m~2。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适宜贵定县的水稻栽插密度,以准两优1102为试验材料,开展了6个不同密度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生育期与栽插密度无关,有效穗数以3300穴/667m2最多,单产变化依次为13300穴/667m2>12000穴/667m2>11000穴/667m2>14000穴/667m2>15000穴/667m2>10000穴/667m2,13300穴/667m2与12000穴/667m2无明显差异,适宜栽培密度为12000~13300穴/667m2。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杂交油菜益油1号的适宜施肥用量,采用直播不追肥、不间苗、不匀苗栽培方法,研究了不同西洋复合肥施肥量对益油1号的影响。结果表明:益油1号单产在施肥量为西洋复合肥50~60kg/667m~2时较高,其产量为172.00~188.00kg/667m~2,建议在生产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绥阳县水稻施肥3414肥料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水稻施肥“3414”小区试验,经方差、多重比较,氮磷钾不同处理间产量存在一定的差异显著性,回归分析表明,在绥阳县水稻每667m2最佳施肥量为:氮(N)11.60kg、磷(P2O5)6.75kg、钾(K2O)7.49kg,水稻可获得最佳经济产量为:827.13kg/667 m2.  相似文献   

18.
密度对直播油菜产量与经济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不同栽培密度对直播油菜产量的影响,进行了10 000株/667m2(ck)、15 000株/667m2、20 000株/667m2、25 000株/667m2、30000株/667m25个不同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栽培条件和管理水平下,20000株/667m2左右可作为高产栽培的参考密度。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兴农单1号育苗移栽最佳栽培密度,进行了2800株/667m2、3200株/667m2、3600株/667m2、4000株/667m2、4400株/667m2、4800株/667m2 6个不同栽培密度试验.结果表明:移栽密度为4000株/667m2,单产最高,达823.8kg/667m2,适宜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0.
摘要 为了探索扬麦12高产栽培条件下N、P2O5、K2O三因子的最佳组合,采用三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3因子对扬麦12产量及主要经济性状的效应,建立了33套试验因子与产量及主要经济性状的回归模型。分析得出产量≥400kg/667m2的主要经济性状的指标值及相对应的农艺措施:有效穗24.98~25.72万/667m2、株高84.50~86.67cm、穗长6.57~6.86cm、小穗数15.49~15.68个、穗粒数37.48~38.88粒、千粒重44.45~45.49g,纯N17.29~19.30 kg/667m2、P2O57.58~9.43kg/667m2、K2O 8.53~10.35kg/667m2。最高单产为473.5kg/667m2,对应的农艺措施为:纯氮量18.0kg/667m2、P2O512 kg/667m2、K2O 12kg/667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