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 对比分析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URL)、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MPCNL)及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RLU)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将111例单侧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采用非随机化分为三组治疗,其中URL组39例、MPCNL组37例、RLU组35例,并比较三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手术时间URL组<MPCNL组<RLU组,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住院时间URL组<RLU组< MPCNL组,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结石清除率URL组而显著低于MPCNL组及RLU组(P<0.05),术后4w结石清除率URL组而显著低于MPCNL组及RLU组(P<0.05),而MPCNL组与RLU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结石体积相对来说较大,肾积水较显著的而结石位置较相邻肾盂者,应首选MPCNL,结石清除率高,手术风险较大;URL对患者损伤小,但一次清除率低;而RLU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迅速、并发症发生率低、一次性取石成功率高等优点,而一般不需联合其他治疗方式,是一种安全可靠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尿道输尿管镜取石术(URL)、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76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2组:34例采用经尿道输尿管镜取石术进行治疗,42例采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进行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URL组术后1周的结石清除率为38.2%(13/34),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为82.4%(28/34),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为17.64%(6/34)。MPCNL组术后1周结石清除率为90.5%(38/42),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为100%(42/4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为2.3%(1/42)MPCNL组显著高于URL组(P<0.05)。结论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有很高的结石清除率,治疗效果较好,经尿道输尿管镜取石治疗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三种不同微创手术方法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方法对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120例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RPUL)组36例,输尿管镜下取石术(URL)34例,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50例。比较3组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结石清除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RPUL组、URL组及MPCNL组结石清除率分别为91.7%、70.6%和96.0%,RPUL组及MPCNL组显著优于URL组(P<0.05);RPUL组、URL组及MPCNL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29.46±23.08)、(37.58±5.83)及(80.32±9.47)min,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后出血量分别为(30.31±4.28)、(26.36±3.71)及(82.36±6.21)ml,RPUL组及URL组显著少于MPCNL组(P<0.05);3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3%、5.9%和8.0%,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URL相比,MPCNL及RPUL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清石率高,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与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URL)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结石的疗效。方法68例单侧输尿管上段嵌顿结石的患者,34例采用URL治疗(URL组),34例采用PCNL治疗(PCNL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结果MPCNL组术后3d结石清除率为91.2%(31/34),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为100%(34/34);URL组术后3d结石清除率为61.8%(21/34),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为82.4%(28/34)。URL组的结石清除率明显低于MPCNL组(P〈0.05)。结论MPCNL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结石有很高的结石清除率;URL治疗效果稍差;MPCNL可作为输尿管上段嵌顿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采用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MPCNL)和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UR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86例输尿管上段结石,56例选用MPCNL治疗,30例选用URL治疗,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MPCNL组一周结石清除率98.2%,一个月后结石清除率达100%,URL组一周结石清除率66.7%,其余病例因结石上移肾内需结合ESWL,联合ESWL一个月后结石清除率达96.7%.结论 对输尿管结石的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性采用MPCNL和URL、或结合ESWL,二者均有较高的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李清华  李波  马克  陈红兵  张超 《安徽医药》2017,38(9):1187-1189
目的 探讨完全无管化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2月至2016年6月在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实施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的52例上尿路结石患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26例患者实施标准化MPCNL(标准组),26例患者实施完全无管化MPCNL(完全无管化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失血量、术后对镇痛药的需求、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恢复正常生活工作所需时间、并发症的区别。结果 52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失血量、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完全无管化组对镇痛药的要求、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恢复生活工作时间明显低于标准组MPCNL(P<0.05)。结论 严格把握适应证的情况下,实施完全无管化MPCNL是安全可行的,其将会成为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一个新的标准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inimal 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应用于输尿管上段嵌顿结石的临床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收治的输尿管上段嵌顿结石患者95例,按照取石术方式不同分组,分为MPCNL组(49例),URL组(46例),比较两组手术用时、术后30 d结石清除率、术中出血量、术后发热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MPCNL组术后30 d结石清除率46例(93.88%)显著高于URL组,术后发热时间(2.06±0.58)d、手术用时(43.29±10.47)min、术后住院天数(5.03±2.14)min和术中出血量(8.96±1.28)m L与URL组差异不显著(P<0.05);MPCNL组并发症率(10.20%)显著低于(23.91%)(P<0.05)。结论 MPCNL适用于输尿管上段嵌顿结石,除了在住院天数、术后发热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方面具有URL的效果外,在提高清除碎石率和降低术后并发症方面也具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RLUL)处理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患者,32例采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28例采用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分别进行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处理,并进行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并发症,结石清除率的对比。结果术后结石清除率RLUL组高于MPCNL组(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MPCNL组高于RLUL组(P<0.05)。手术时间MPCNL组与RLUL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MPCNL与RLUL在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均有较好的安全性以及疗效,MPCNL难以避免损伤肾实质,术中出血较RLUL多,术后并发症较RLUL高,RLUL术术中出血少,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但要求经验较丰富的临床医师完成。临床医生应视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经尿道输尿管镜取石、微创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探讨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152例输尿管上段结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72例采用经尿道输尿管镜取石(URL组)、75例采用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MPCNL组),比较两组微创治疗效果。结果术后1周,两组结石清除率分别为:URL组72%,MPCNL组96%。MPCNL组结石清除率明显高于UR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时间、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URL组优于MPCNL组,两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URL和MPCNL都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有效的微创现代治疗方法,MPCNL具有结石清除率高、同时治疗肾结石的优点,而URL则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微创经皮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上尿系结石的疗效,探讨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治疗方法。方法:观察组行微创经皮输尿管镜取石术,对照组行传统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结果:两组结石清除率均为100%(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清除率高,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与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2年10月~2013年6月收治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30例患者给予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治疗,对照组30例患者给予经尿道输尿管碎石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等,统计患者的结石清除率.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3d、1个月结石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结石清除率高,患者并发症少,创伤小,可作为输尿管上段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经后腹腔镜与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探讨治疗体会。方法 2012年4月—2013年11月入住该院泌尿科确诊为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40例,随机分为后腹腔镜治疗组(n=20)和输尿管镜治疗组(n=20)。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结石大小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卧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结石清除率及手术并发症等情况。结果后腹腔镜组与输尿管镜组手术时间分别为(55.5±10.2)和(45.2±5.3)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80.0±25.4)和(3.5±0.5)mL,卧床时间分别为(1.8±1.2)和(1.0±0.5)d,住院时间分别为(5.5±1.7)和(2.5±1.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腹腔镜组与输尿管镜组手术成功率无显著性差异(100%vs 100%,P<0.05),后腹腔镜组结石清除率显著高于输尿管镜组(100%vs 80.0%,P<0.05),后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输尿管镜组(10.0%vs 20.0%,P<0.05)。结论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较输尿管镜碎石术疗效确切,结石清除率高,并发症发生少,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刘文斌  孙志凯 《安徽医药》2018,22(1):102-104
目的 比较微创经皮肾镜(MPCNL)与经输尿管镜取石术(UR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合并肾积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6例输尿管上段结石合并肾积水患者,分别采用MPCNL和URL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结石清除率、手术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各类并发症的发病率.结果MPCNL组患者术后3 d及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95.24%,100.00%)高于URL组(79.37%,88.89%),MPCNL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术中出血量及住院费用均高于URL组,MPCNL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22.22%)高于URL组(3.17%),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RL有创伤小、恢复快、费用低等优点,但是结石清除率低,MPCNL结石清除率高,但是术中出血量大、并发症较多,费用高,对于输尿管上段结石合并肾积水宜采用MPCNL治疗.  相似文献   

14.
现代泌尿外科微创治疗输尿管结石172例方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现代泌尿外科微创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最优治疗方案。方法对需要手术治疗的172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依据不同结石位置,选择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MPCNL)、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LUL)及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URL)治疗,并针对输尿管上段结石治疗成功率与相关文献采用输尿管镜碎石的成功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视结石部位选用MPCNL或LUL平均成功率98.0%,较其他文献报道采用输尿管镜碎石的成功率明显提高,URL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成功率93.0%,达到国内同级水平。结论需手术治疗的输尿管结石中,盂管交界段建议采用MPCNL.肾下极段采用LUL.输尿管中下段结石采用URL。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与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单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探讨两种术式的适应证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7例单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其中14例行输尿管镜碎石术( URL组),23例行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 RLU组),两组术中均留置双J管,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结石清除率及手术并发症。结果 RLU组一次治疗成功率为100.0%,明显高于URL组的64.4%(χ2=4.15,P<0.05);RLU组治疗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32.0±7.8)min、(38.0±4.6)mL,明显高于URL组的(46.5±7.2)min、(10.0±3.2)mL(t=6.23、5.20,均P<0.05);RLU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7%,明显低于URL组的21.5%(χ2=4.06,P<0.05);两组术后住院时间、结石清除率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URL组有2例中转开放手术治疗,RLU组有1例中转开放手术治疗。结论对于单侧输尿管上段结石,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较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一次手术结石清除率高,手术时间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罗勇  史彦彬  王刚 《安徽医药》2016,37(8):973-975
目的 探讨肾绞痛发生后不同时间点行经输尿管镜碎石术(URL)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临床疗效差异。方法 选择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2012年1月至2015年9月行URL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患者共98例,依据肾绞痛首次发作后14 d内和14 d后行手术治疗分为A组(50例)和B组(48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前尿常规和尿培养检测感染发生率、一次性结石清除率、输尿管息肉检出率及术后第14天双J管拔除率等。结果 B组患者手术时间(48.60±7.84)min显著长于A组(38.23±5.3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前尿常规检测感染发生率和输尿管息肉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P<0.05);B组患者术后第14天双J管拔除率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 肾绞痛首次发作后14 d内行URL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前尿路感染和输尿管息肉发生,并有助于缩短术后留置双J管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肾镜下钬激光(MPCNL)治疗泌尿系上尿路结石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本院收治120例泌尿系统上尿路结石患者,66例患者接受MPCNL治疗,54例患者接受输尿管镜取石术(URL)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疗效.结果 MPCNL组与URL组患者手术成功率分别为100.0%和61.1%,一次结石清除率分别为90.9%和55.6%,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分别为100.0%和83.3%,上述指标MPCNL组均显著优于URL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成功率和结石清除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理想的微创治疗方法。方法:2005年1月~2008年10月采用微创经皮肾取石术(MPC—NL)、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URL)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86例。MPCNL组40例,URL组46例,URL组15例接受辅助的ESWL治疗。结果:MPCNL组术后3天结石清除率为95.0%(38/40),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为100%(40/40)。URL组术后3天结石清除率为34.8%(16/46),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为87.0%(40/46)。结论:MPCNL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具有很高的结石清除率;URL疗效稍差。但可以联合体外冲击波碎石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