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 毫秒
1.
放疗是胸部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乳腺癌、肺癌、食管癌、纵隔淋巴瘤、胸腺瘤等胸部恶性肿瘤接受放射治疗时,肿瘤组织在受到放射线照射的同时,纵隔处的心脏亦不可避免受到不同体积、不同剂量的照射,引起不同程度的放射性心脏损伤(Radiation-Induced Heart Disease,RIHD)。由其所致的放射性损伤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重者死亡,抵消放疗带来的生存受益。若能及早发现急性放射性心脏损伤、及时治疗、降低放射后并发症的发生,可大幅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因此研究放射性心脏损伤的发生条件、发生机制、临床特点、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以及防治措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放射治疗(简称“放疗”)作为多种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在胸部肿瘤的诊疗中居于重要地位。随着放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恶性肿瘤患者整体生存率和放射性相关损伤的发生率均不断上升。放射性心脏损伤(RIHD)逐渐成为影响肿瘤放疗患者生存质量和预后的重要原因。目前RIHD的发病机制逐渐被阐明,并提出了一些预防和治疗RIHD的潜在手段。微小RNAs(miRNAs)是一种大小约为22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小分子RNA,在基因的调控中发挥重要的作用,miRNAs可以调节多种心脏功能,具有发育、病理生理和临床意义。现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miRNAs的表达与RIHD密切相关。本文结合RIHD的现状,对miRNAs在放射性心脏损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为RIHD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心脏微血管损伤是胸部肿瘤放射治疗(放疗)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继发性心肌病、冠状动脉相关疾病、心脏传导系统异常和心包疾病等放射性心脏毒性(RICT)的病理基础。明确放疗引起的心脏微血管损伤机制对RICT的早期预防和精准化诊疗决策的制定有重大意义。该文从放疗引起的心脏微血管损伤形式、机制及其与RICT相关性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旨在为RICT的预防与监测提供新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放射性口干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放射治疗是头颈部肿瘤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已单独或与手术、化疗、免疫治疗等综合应用治疗头颈部肿瘤。近代放疗技术的改进。极大地提高了对癌细胞的杀伤力及有效地减少了对正常组织细胞的损害。但在放射治疗中,常无法避免对涎腺的损伤。引起唾液的质和量的变化,从而引发放射性口干症等  相似文献   

5.
<正>放射治疗是肿瘤治疗的三大重要手段之一。WHO于1998年公布有45%的恶性肿瘤可以治愈,其中手术治疗占22%,放射治疗占18%,化学治疗占5%,可见放射治疗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胸部放射治疗是食管癌、肺癌、乳腺癌、纵隔肿瘤等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措施,而邻近纵隔的心脏在放疗时不可避免地受到照射影响。以往认为心脏对放射线具有较高的抵抗力和耐受性,但近年来的临床实践和研究证明心脏的抗辐射能力并非如此,胸部放疗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心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对放射性心脏损伤的防治疗效。方法:72例胸部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防治组,均采用三维适形或调强放疗,防治组三维适形或调强放疗联合应用生脉注射液,观察血清心肌酶学异常的发生。结果:对照组血清心肌酶学异常的发生率38.9%;防治组血清心肌酶学异常的发生率16.7%。两组在血清心肌酶学异常发生率方面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生脉注射液能够有效防治放射性心脏损伤。  相似文献   

7.
放射性心脏损伤(RIHD)是继发于胸部肿瘤放疗后的心脏毒性事件,已成为除癌细胞毒性外,影响癌症患者机体健康的又一不利因素。信号传导在细胞信息交流中发挥重要作用,RIHD可诱导信号通路失调,阻碍通路功能的正常发挥,从而引起心肌组织发生凋亡、氧化应激及纤维化等病变。现综述RIHD发生发展中失调的相关通路,以及药物干预对通路的调控作用,为防治RIHD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在肿瘤的综合治疗中,放射治疗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放疗作为一种有效的局部治疗手段,在增加肿瘤局部控制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对周围正常组织器官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  相似文献   

9.
迟红玉  曹月娟 《天津医药》2018,46(10):1140-1144
摘要:放疗作为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广泛应用于乳腺癌、食管癌、肺癌、纵隔肿瘤和淋巴瘤等疾病。接受放疗患者长时间在X线照射下很容易导致心脏损伤,引起不同程度的放射性心脏病(RIHD),RIHD可以破坏心脏的任何结构,因此心脏损伤在癌症幸存者中成为危及生命的疾病,而有效的临床管理及防治仍然具有很大的挑战性。本文对放疗后心脏损伤的表现、发生机制、心脏相关指标监测及防治进展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近年来我院食管癌患者行三维适形及调强适形放疗时对心脏放射性损伤的监测、观察其影响。方法对2011年8月~2014年2月在我院行食管癌放射治疗的102例患者,分为普通放疗组和适形放疗组,在放疗前后及放射治疗后3个月内分别检查患者心电图、心肌酶谱、心肌肌钙蛋白、超声心动图和胸部CT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普通放疗组患者49例出现急性放射性损伤39例,占79.6%,适形放疗组患者53例出现急性放射性心脏损伤32例,占60.4%,x2=3.93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食管癌患者适形放疗对累及心脏照射剂量及体积予以适当限制,可以减轻急性放射性心脏损伤。  相似文献   

11.
当前“抗疫”处于关键时期,中西医结合防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了可喜成绩。肿瘤患者体质的特殊性、住院复查和专科治疗的周期性及其对新冠肺炎的易感性,决定了这一特殊群体需要更有效的防护以保证肿瘤专科治疗。中医“治未病”思想在疫情防控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中医“治未病”在肿瘤住院患者中的应用,认为“治未病”思想指导下的中医养生防病举措有机结合、组合出击,可为肿瘤住院患者“防疫抗癌”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2.
闫凌云  张玉泉  李稀科  王明臣 《中国药房》2008,19(27):2142-2144
目的:在论证老年冠心病中西医基本病机的基础上,研究补虚化瘀祛痰饮组方构成的抗氧化作用机制。方法:将66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中药干预组和对照组,2组常规治疗方法相同,中药干预组另加用补虚化瘀祛痰饮。采用生化及分子生物学手段测定治疗前、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血浆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以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nSOD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SOD活性及LPO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中药干预组患者治疗后血浆SOD活性显著升高,LPO含量显著降低(P<0.01);中药干预组MnSOD基因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补虚化瘀祛痰饮能诱导单个核细胞MnSOD基因表达,干预氧自由基的产生,并增强消除氧自由基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ABSTRACT

Background: Omega-3 fatty acids from fish and fish oils can protect against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 which is still the most common cause of death in the Western economies. Evidence from epidemiological and case cohort studies indicate that consumption of fatty fish and omega-3 fatty acids reduces the risk of cardiovascular mortality.

Objective: This article briefly reviews the evidence regarding omega-3 fatty acids and CHD and outlines the mechanisms through which omega-3 fatty acids might confer cardiac benefits over and above the standard secondary prevention strategies.

Conclusion: The conclusion reached is that omega-3 fatty acids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secondary prevention post-myocardial infarction. The mechanisms through which two of these omega-3 fatty acids, eicosapentaenoic acid and docosahexanoic acid, exert their action appear to be distinct and adjuvant to the available standard secondary prevention therapies. The role to be played by the administration of a newly licensed 90% concentrate EPA + DHA formulation (1?g/day capsule: Omacor) is explored.  相似文献   

14.
光动力已在全国各大医院中普遍应用于治疗肿瘤,且效果明显。光敏药物作为光动力治疗的中心要素,研究成果也备受关注。本文从光敏药物的简介入手,讲述了光敏药物的作用机制,着重综述了国内近几年光敏药物治疗肿瘤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加味清胃散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在牙周炎并冠心病中的干预效果,并分析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在疾病中的监测意义.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21年1月接受治疗的20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其实际诊断区分为牙周炎组(P组,40例)、冠心病组(CHD组,50例)、牙周炎并冠心病组(CH...  相似文献   

16.
左卡尼汀的主要作用是促进脂类代谢,近年来被发现在眼科疾病治疗中获益。本文总结近年来左卡尼汀在眼部疾病中的应用情况,发现其具有渗透保护、抗氧化、抑制炎症因子和纤维化进程、降低晶状体蛋白糖基化水平、维持晶状体稳态、恢复线粒体功能、保护视神经等药理机制,对干眼症、白内障、视网膜黄斑变性等眼表、眼底病存在治疗或辅助治疗作用,有望进一步开发成为眼科用药。  相似文献   

17.
道诺霉素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诺霉素(DNR)用于治疗急性白血病,目前已用于AIDS相关肿瘤治疗。DNR的作用对象包括DNA、膜磷脂及蛋白质。DNR嵌入DNA分子,干扰复制与转录过程,并通过TopⅡ媒介或氧自由基诱导DNA链断裂。DNR与膜磷脂作用影响胞内信息通路,与多种蛋白质间也存在相互作用,并诱导细胞凋亡。对于DNR抗性细胞的机制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ω-芋螺毒素是自海洋腹足纲软体动物芋螺中得到的一类具有生物活性的肽类毒素。具有分子质量小、作用靶点广泛且特异性高的特点。它能特异性地阻断电压敏感型Ca2+通道,在神经生物学中作为分子探针,并在新药研发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已成为蛋白质化学、药理学、电生理学及分子生物学等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ω-芋螺毒素的药理学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101例作为观察组及健康体检者96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LISA)法检测2组的血清TNF-α水平,采用改良的Gensini评分系数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进行评分。分析血清TNF-α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观察组TNF-α水平为(31.26±8.95)μg/L高于对照组的(14.33±2.55)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ensini积分为5和11的患者TNF-α水平均高于积分为2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TNF-α水平高于健康者,并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增加而升高。  相似文献   

20.
李昌振  楼建军  孔培中  韩伟 《安徽医药》2023,27(8):1485-1488
肠道菌群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在近几年受到广泛关注,包括化疗及免疫治疗在内的抗肿瘤治疗疗效均受到肠道菌群的调节。放疗是抗肿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近期研究表明,肠道菌群通过调节机体免疫系统影响放疗敏感性以及放射性黏膜炎的严重程度。该文系统地回顾了描述肠道菌群调节放疗疗效及其黏膜毒性的研究,希望通过调节肠道菌群以提高放疗疗效并减轻放疗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