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下肢急性动脉闭塞25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下肢急性动脉栓塞的诊断及治疗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9月~2007年3月25例下肢急性动脉栓塞的诊断及治疗。结果25例患者经积极系统治疗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下肢急性动脉闭塞是血管外科急症,处理应及时、规范,经取栓、溶栓、抗凝等综合治疗,往往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李娜 《实用全科医学》2008,6(2):213-214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是血管外科常见急症,多继发于器质性心脏病,如房颤。血液涡流将粘附于心脏内壁的血栓冲击下来,脱落的血栓随血流进入下肢动脉,停留在某血管分叉处,并引发继发性血栓发生,最终导致动脉栓塞。早期治疗以取栓术为首选。在其围手术期护理中,重视该病的全身并发症非常重要。我科1999年1月-2006年12月共收治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17例,急诊行Fogarty导管取栓术成功。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郭平  肖占军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16):571-572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是发病急骤危及肢体及生命的血管外科急症。我院自2000年1月-2007年5月诊治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26例,采用Fogarty导管取栓为主,术中、术后辅以动脉内注射溶栓、抗凝药物、综合治疗方法,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现将经验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人饮食结构的改变(摄入含脂食物增多)、人均寿命的延长以及检查诊断技术的改进,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有增多趋势.而急性下肢动脉栓塞发病急骤,进展快,是危及肢体甚至生命的血管外科急症.目前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最有效的方法是以5F或6F的Forgarty导管取栓,采取术中术后溶栓抗凝的综合治疗,效果较好.2006年至2008年我院共收住急性下肢动脉栓塞26例,将其护理方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总结我院1999年7月-2000年9月5例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诊治经过。结果:行单纯取栓术3例,股Guo动脉人造血管移植术1例,截肢术1例,术后继发血栓形成再手术1例。结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治愈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是发病急骤,后果严重的血管外科急症.早期利用球囊导管进行动脉取栓的成功率较高,但是术后仍可能由于继发血栓的形成而须再次手术,或因病情严重而被迫截肢.我们自1995年5月~1998年3月利用Forgarty动脉取栓导管对5例急性股动脉栓塞患者成功施行取栓术,并在术前、术中、术后应用肝素静脉灌注,取得良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急性肢体动脉栓塞的临床诊治。方法 回顾1995年1月—2003年3月以来治疗急性肢体动脉栓塞56例,其中栓塞于腹主动脉分叉处3例,髂动脉11例,股动脉22例,国动脉8例,胫前、胫后动脉4例,腋动脉1例,肱动脉5例,尺、桡动脉2例,下肢动脉栓塞:上肢动脉栓塞=6:1。全部采用Fogarty导管取栓术加溶栓、抗凝、解痉药物治疗。结果 栓塞动脉及末梢动脉搏动恢复38例,栓塞动脉搏动恢复、末梢动脉搏动未恢复12例,均未恢复6例。术后栓塞动脉继发血栓形成、再次手术4例。术后合并代谢性综合症9例。术后截肢(或截趾)7例。死亡3例。结论:急性肢体动脉栓塞是血管外科常见急症,尽早的诊断、及时相应的治疗措施.是治疗成功的美德。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肢体动脉栓塞的临床诊治。方法:2004年1月~2007年3月,我院治疗急性肢体动脉栓塞患者56例,其中,腹主动脉骑跨栓3例,髂动脉11例,股动脉22例,腘动脉8例,胫前、胫后动脉4例,腋动脉1例,肱动脉5例,尺桡动脉2例,下肢动脉栓塞∶上肢动脉栓塞=6∶1。全部采用Fogarty导管取栓术加溶栓、抗凝、解痉药物治疗。结果:栓塞动脉及末梢动脉搏动恢复者38例,栓塞动脉搏动恢复、末梢动脉搏动未恢复12例,均未恢复6例。术后栓塞动脉继发血栓形成、再次手术4例。术后合并代谢性综合征9例,术后截肢(或截趾)7例,死亡3例。结论:急性肢体动脉栓塞是血管外科常见急症,尽早地诊断、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Angiojet血栓清除导管用于急性动脉栓塞治疗中的诊疗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介入血管外科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应用Angiojet血栓清除导管治疗的27例急性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下肢动脉栓塞19例,上肢动脉栓塞2例,肠系膜动脉栓塞3例,肾动脉栓塞3例,所有患者均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明确诊断,并使用Angiojet血栓清除导管清除血栓后再联合溶栓导管溶栓等治疗.通过观察患者术后相应部位缺血症状缓解情况、尿激酶总量、并发症发生率来评价其疗效.结果 24例(88.9%,24/27)患者均顺利开通栓塞段血管,相应缺血症状消失,恢复良好,平均溶栓时间1.5 d,尿激酶平均用量(42.0±4.3)万U,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绪论Angiojet血栓清除导管能够较彻底地清除血栓,恢复血供,对急性动脉栓塞的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急性动脉栓塞是源于心脏或动脉脱落的血栓或斑块等随血流向远端动脉流动,造成动脉管腔堵塞,导致肢体、脏器、组织等缺血的急性病变。下肢动脉由于走行距离长,侧支循环欠佳,故栓塞率较高。随着现代医疗诊断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下肢动脉栓塞的诊断和治疗的成功率也越来越高。准确的诊断和成功的取栓避免了患者截肢的痛苦,肢体的保留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1.
张强  杨进 《浙江医学》2000,22(4):224-225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是发病急骤 ,后果严重的血管外科急症。早期利用球囊导管进行动脉取栓的成功率较高 ,但是术后仍可能由于继发血栓的形成而须再次手术 ,或因病情严重而被迫截肢。我们自1995年5月~1998年3月利用Forgarty动脉取栓导管对5例急性股动脉栓塞患者成功施行取栓术 ,并在术前、术中、术后应用肝素静脉灌注 ,取得良好的效果 ,报道如下。1.一般情况 :本组共5例 ,年龄42~70岁平均58岁 ,其中4例有房颤 ,1例有心肌梗塞。手术距发病时间6~13h。临床均表现为突发单侧下肢疼痛 ,麻木 ,皮温降低 ,皮肤苍…  相似文献   

12.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22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急性下肢动脉栓塞介入溶栓的疗效.方法 22例急性下肢动脉栓塞采用动脉血管造影,尿激酶动脉内灌注,辅以机械疏通,必要时保留导管连续静滴,后改用药物溶栓治疗,将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动脉介入溶栓后14例治愈,4例好转,2例肢体坏死,3例死亡,1例再次血栓栓塞.结论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动脉内持续药物灌注及导丝机械疏通是治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是常见病,但内、外科医生常对其缺乏认识,本病发病急骤、进展快,如不及时诊治则有截肢和死亡的风险.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治愈该病的关键.本文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13年11月31例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均采用动脉介入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上肢动脉栓塞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洛阳中心医院血管外科2004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急性上肢动脉栓塞25例,男15例,女10例;左上肢16例,右上肢9例。发病3 d内就诊22例,发病2周就诊3例。非手术治疗2例,肱动脉切开Fogarty导管取栓23例。结果非手术治疗2例患者经局部肱动脉注射溶栓药物及抗凝、抗血小板、扩张血管、活血等药物治疗后,患肢皮肤颜色转红,皮肤温度恢复正常,疼痛麻木感消失。手术治疗23例患者,术后患肢皮肤颜色转红,皮肤温度恢复正常,感觉运动正常;腋动脉和肱动脉搏动均可触及;桡动脉、尺动脉搏动均恢复者13例;可以触及桡动脉或尺动脉其中1支的患者10例。结论对于急性上肢动脉栓塞患者,肱动脉切开Fogarty导管取栓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法;对于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及时局部肱动脉注射溶栓药物及抗凝、抗血小板、扩张血管、活血等药物治疗,也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Fogarty导管取栓治疗下肢急性动脉栓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报道20例下肢急性动脉栓塞的诊断和治疗经验,表明下肢急性动脉栓塞的早期就医,及时诊断和紧急处理是保存脚体、降低截肢率的关键,采用Fogarty导管取栓是治疗下肢急性动脉栓塞的有效方法,手术创伤小,结合手术中动脉内尿激酶的应用和手术后的进一步抗凝、祛凝和解痉治疗,手术成功率达100%,没有1例患者截肢,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血管造影及动脉栓塞在急性动脉性出血诊断、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急性动脉性出血患者血管造影及动脉栓塞治疗资料。通过选择性或超选择性动脉造影来判断有无出血并明确出血部位,对可行栓塞治疗者,用明胶海绵/PVA颗粒/弹簧圈等栓塞材料栓塞出血靶血管。结果 36例出血患者中咯血10例,消化道出血11例,膀胱、肾出血5例,妇科肿瘤出血9例,外科术后出血1例。32例血管造影表现为造影剂喷射、外溢及浓染,阳性率为88.8%;4例阴性表现;阳性病例可行栓塞治疗者28例,其中26例1次栓塞成功,2例2次栓塞成功,4例不可行栓塞治疗者为外科手术治疗提供影像资料。结论动脉造影对动脉性出血定位诊断明确,经导管栓塞出血靶血管止血安全、有效,临床可行性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创伤患者继发急性肺动脉栓塞的发病情况及早期诊断和预防。方法对创伤患者继发急性肺栓塞死亡病例1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栓塞死亡数占死亡患者总数的21.1%,其中大于50岁、合并髋部或下肢外伤病例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创伤后继发脉栓塞死亡率高,〉50岁、合并髋部或下肢外伤、长期制动者发病率明显增高,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8.
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症,是影响消化道功能的一种严重疾病。发生圩动脉的病人往往过去有冠心病史或心房纤颤、心肌梗塞、多数有动脉硬化表现;发生于静脉者大都为急性血栓所致,多继发于其他睛些疾病。随直老人口的增多,发病率将有上升趋势。该病发病急骤,诊断治疗困难,愈后差,死亡率高。50年代以后,由于血管外科的迅速开展,才在诊断和处理方面,取得较大的进展。本文总结我院15例资料完整,且经手术后确诊的病例,取得较大  相似文献   

19.
急性下肢动脉缺血47例治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急性下肢动脉缺血的外科治疗及如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总结47例急性下肢动脉缺血的治疗经验。42例行外科手术加抗凝、溶栓、扩血管治疗。5例行药物保守治疗。结果: 肢体存活32例,截肢11例,病死4例。5例保守治疗者经随访患肢有慢性缺血表现。结论: 急性下肢动脉缺血是血管外科常见急症,尽早诊断,及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对预后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急性肢体动脉栓塞手术前后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妍 《河北医学》2007,13(6):743-745
急性动脉栓塞起病急骤,是临床上常见的血管外科急症,导致肢体缺血、坏死以至生命受到威胁.外科手术治疗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2003年6月至2006年11月我院血管外科共收治42例急性肢体动脉栓塞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