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战略思想,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做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这对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提出了新的要求。执政党是人民群众和公共权力之间联系沟通的纽带,并充当人民群众监督和控制公共权力的利益代表。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和依法治国需要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坚强而有力的领导。政党现代化已然成为推动二者实现的逻辑基础和主体力量。政党现代化的基础是实现依法执政、民主执政和科学执政。依法执政的前提是实现政党法治化和公共权力运行法治化。公共权力运行法治化需要通过培育法治理念、完善制度建设、构建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等路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2.
熊沙 《科学咨询》2007,(19):11-13
中国共产党是现代中国社会最具创造力的政治力量.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必然产物.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解决中国的现代化课题,实现中国社会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3.
王蓬  吴海平 《经营管理者》2009,(20):304-305
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通过正确评价社会新阶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加强自身建设,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并以此保持对该群体的政治吸引力;引导和团结社会新阶层成员,凝聚其力量和智慧,是完成历史使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4.
党的执政合法性资源是党的执政地位赖以巩固的基础性资源,也是获得广大民众认同与支持的关键性载体社会转型与现代化变迁要求我们党必须及时地、合乎逻辑地回应现代社会关于合法性的追问,深化对执政合法性的时代认知,实施新一轮合法性资源的维护与重构工程,不断巩固和加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 一、关于执政合法性与执政合法性资源 无论哪个政党,要想取得与维护执政地位,都必须首先寻找与证明自身执政的合法性.要获得这种执政合法性,就必须首先增加和开发执政合法性资源,获得执政合法性的基础."政治学中的所谓执政‘合法性’,主要不是法律规范和法律原则意义上的‘合法性’,而是指执政党控制和运作政治权力的正当性与合理性,即必须得到社会成员充分的认同和支持"(中共中央党校:《执政党建设若干问题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版,第35页).执政合法性资源主要包括经济绩效、民主政治、意识形态以及执政党自身建设.  相似文献   

5.
正政党是现代化的产物,更是和社会法治化、国家治理现代化密切相关。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到执政、从革命到建设,都与中国的现代化分不开,它既是现代化的产物,也塑造着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现代化,就是要符合政治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与规律,使自身结构、功能和运作方式不断法治化、科学化、现代化。  相似文献   

6.
政党是现代化的产物,更是和社会法治化、国家治理现代化密切相关。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到执政、从革命到建设。都与中国的现代化分不开,它既是现代化的产物。也塑造着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现代化,就是要符合政治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与规律,使自身结构、功能和运作方式不断法治化、科学化、现代化。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是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执政党,党的执政能力如何,直接关系到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全局。党的执政能力要通过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成效来体现,同时这种能力必须通过执政载体和具体途径才能得以落实和提升。改革开放以来,晋江市经济社会迅猛发展,创造了令人瞩目的  相似文献   

8.
正当飞速发展的科技列车把我们带入一个互联互通的信息网络时代之后,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都发生了广泛深刻的变革,如何把握时代特征适应时代变化,全面加强执政党建设,不仅是执政党自身建设面临的一个重大实践问题,也是摆在社会科学工作者面前一项重大的理论课题。孙英臣和张勇同志的著作《信息网络条件下执政党建设研究》,以当代视角和网络思维,全面审视了执政党建设的相关重大问题,初步构建起了信息网络视域下执政党建设的理论框架和内容体系,把执政党建设研究引入到了一个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的根本意义就是通过加强党的建设,推动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我们党只有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以适应现代化的要求,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适应时代和实践的要求,才能承担并完成领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历史使命。 一、坚持用“三个代表”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新时期党面临的环境条件发生新变化,党肩负的使命发生新变化,党员队伍素质发生新变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执政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既从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的高度,要求执政意识创新,又从新的形势任务下怎样建设党的高度,要求执政方式创新,还从党推动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高度,要求执政能力创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根本上探索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以改革精神推进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是执政党理论建设创新的重大基石.  相似文献   

11.
将依法治国作为治国方略是中国共产党适应社会现代转型的必然选择,但是这一现代政治理念在中国社会缺乏文化心理基础。依法治国对执政党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了要求,落实到每个党员,就需要党员个体具备现代文化人格,即理性思维、公德意识、创新行为、超越精神。党员个体现代文化人格的养成需要健康的制度环境和文化环境,要完善法律制度体系,善待律师队伍;畅通信息渠道,方便个体维权;坚持媒体职业操守,加强精神引领;强化修身,依法用权,发挥党员领导干部表率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刘立军 《领导科学》2013,(14):33-35
在"政党—国家—社会"的逻辑中,执政党对社会实施有效管理,既包括秉持社会公正的宗旨运用政策工具,也包括适应市场经济条件而采取的各种方式和手段。在新形势下,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应当充分发挥基层党建的经验和优势,整合各方利益要求,多路径实现社会管理创新,努力探索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新模式、新局面。  相似文献   

13.
<正>治国理政,必须"立治有体,施治有序"。"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和战略布局,是中国发展起来之后,更加注重发展和治理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必然选择。"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明确了处理执政党、政府、市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正确原则和有效途径,对如何处理执政党、政府、市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等治理现代化的根本性问题给出了科学解答。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适应国家现代化总进程,借鉴并实现对新公共管理和  相似文献   

14.
薛侃 《领导文萃》2014,(14):10-12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新理念,蕴含着极为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和影响。当前,中国正处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巨大变革时代,中国共产党自身也正努力实现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真正转变,这种转型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5.
<正>90年来,在借鉴世界上一些执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探索形成了关于马克思主义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许多宝贵经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科学化建设理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从宏观上对这些关于党的建设的战略经验展开研究,对于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解华 《决策探索》2003,(3):8-10
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全局性作用."同样,他在"七一"讲话中也曾经指出:"我们要站在时代的前列,立足于新的实践,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江泽民同志的论断,指明了我们党在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双重任务:一方面要以自己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实施正确的领导,以保证现代化顺利进行;另一方面必须不断改革执政方式以适应领导现代化进程的需要.中国共产党要真正成为"三个代表"的先进政党,必须顺应潮流,适应社会现代化进程的需要,适时调整自身的结构和运作,以便更科学、更有效地影响政权的运作.  相似文献   

17.
目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利益多元化的格局已然形成,不同社会利益群体之间的摩擦、矛盾呈现出上升趋势。各利益群体出于对自身的现实利益和未来利益的期望,都从不同的角度对执政党提出许多经济、政治、文化要求。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作为表达和综合当代中国社会各阶级阶层利益及其意志的政治中枢,探索和把握化解社会利益矛盾的规律,实现不同利益的协调  相似文献   

18.
作为我国国家资源分配的主要方式之一,公共政策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作为公共政策制定者之一,中国共产党在公共政策制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中国共产党还是政策贯彻落实的有力执行者。而执政党的能力体现方式也包含着对于政策的落实和贯彻。所以我们应该做好党的执政能力与党对政策执行的能力的研究与分析,为中国共产党的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9.
第二次转型:以制度建设为中心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一.第一次转型:开创“经济建设时代”1978年,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党的中心工作由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全会认为,适应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及时地、果断地把党和国家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反映了历史的要求和人民的愿望,代表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全会做出的工作中心转移的新战略,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左”倾错误方针,解决了长期以来没有解决好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后的战略转移问题。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中心工作第一次转型,被…  相似文献   

20.
一、2002年社会形势总体判断2002年是中国改革开放与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非凡意义的一年 ,为确保中国共产党十六大顺利召开 ,从中央到地方各个方面都投入了大量精力维护社会稳定。十六大是在开始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的时候召开的。大会选举了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的中央委员会 ,实现了新老交替。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 ,领导层如此大规模的平稳交接尚属首次。十六大把“三个代表”思想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起确定为执政党的指导思想 ,并首次写进了党章总纲。江泽民代表中央作了报告 ,总结了过去13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