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先天性食管闭锁的外科治疗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训淮  黄河  刘翔  蔡盈  曹永胜  叶桓 《华中医学杂志》2002,26(3):142-143,147
目的 提高食管闭锁的治愈率。方法 总结9例食管闭锁及气管食管瘘的一期吻合治疗经验(3例合并硬肿症)。采用胸膜外入路6例,胸内手术3例。5例需作近端食管肌层切开延长。施行瘘管结扎、端侧吻合5例,端端吻合4例。结果 存活7例,其中近年连续收治6例全部治愈。出现吻合口瘘2例。1例因术后肺炎、硬肿症加重而死亡。结论 早期诊治,重视围手术期呼吸管理及营养支持,选择恰当术式和精细操作均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12例先天性食管闭锁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总结12例食管闭锁及气管食管瘘的一期吻合治疗经验,12例均采用胸膜外入路,5例需作近端食管肌层切开延长,施行瘘管结扎、切除端侧吻合2例.结果 存活9例,出现吻合口漏1例,死亡2例.结论 早期诊治,重视围手术期呼吸管理及营养支持,选择恰当术式和精细操作仍然是目前提高先天性食管闭锁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先天性食管闭锁和气管食管瘘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33例先天性食管闭锁和气管食管瘘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3例在入院24 h内确诊.均经胸膜外入路手术,行一期食管-气管瘘管结扎+食管端端吻合术31例,同期行胃造瘘术1例,放弃治疗1例.术后死亡5例,存活28例;发生吻合口瘘4例,吻合口狭窄3例,切口感染5例,重症肺炎5例,胃食管反流3例,经治疗后均痊愈.结论 早期诊断,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熟练的操作技术和良好的围术期治疗是先天性食管闭锁和气管食管瘘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先天性食管闭锁传统采用经胸或胸膜外食管吻合手术.近年来,胸腔镜食管气管瘘结扎及食管吻合术已广泛开展[1].我们于2002年3月至2006年3月对6例先天性食管疾病患儿行经胸腔镜食管吻合手术治疗食管狭窄、食管闭锁,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新生儿Ⅲ型食管闭锁的诊断及治疗方法,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04年3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54例先天性Ⅲ型食管闭锁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手术全部经胸腔入路,结扎切断食管气管瘘,两盲端距离<2cm者,采用单层端端吻合;>2cm者,采用Livaditis法I期食管单层端端吻合。结果:痊愈38例,术后肺炎加重死亡10例,术后家长放弃治疗6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8例。38例痊愈患儿随访3个月~6年,吻合口狭窄16例,经扩张后治愈,其余吻合口均通畅。结论若能早期诊断、术前积极准备、术中精细操作和术后积极防治并发症,先天性食管闭锁手术疗效是满意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治疗III型先天性食管闭锁(CEA) 2种手术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6年1月至2018年7月昆明市儿童医院收治63例III型先天性食管闭锁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分为胸膜外径路组和胸腔镜组。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组患儿(胸膜外径路组35例,胸腔镜组28例)的一般资料、围手术期情况和治疗结果进行分析,总结III型CEA的手术疗效。结果 (1) 2组患儿性别、早产儿数、合并畸形数、III型食道闭锁亚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手术日龄、出生体重比较,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2组患儿住院天数经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儿手术时间、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3) 2组患儿术后死亡数、术后吻合口漏数、术后吻合口狭窄数、术后气管食管瘘复发数比较,结果 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胸膜外径路组35例1期完成食管气管瘘修补+食管吻合术;1例同期行左侧开胸,动脉导管结扎术;1例同期行胃空肠吻合、胃造瘘术。胸腔镜组28例均一期完成食管气管瘘修补+食管吻合术... 更多  相似文献   

7.
郑民  宋剑非  张培林  杜振宗 《北京医学》2006,28(11):659-661
目的 总结16例先天性食管闭锁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先天性食管闭锁患者的诊断和治疗经过.Ladd-Gross分型Ⅲ型6例,Ⅰ型1例.行手术治疗7例:行端端吻合1例,端侧吻合5例,胃造瘘待二期手术1例.结果 本组无手术死亡病例,1例因吻合口瘘术后第7天死亡;1例因误吸窒息于出院后2周死亡;余随访6个月至10年,1例术后4年因吻合口狭窄行食管扩张,1例胃造瘘待二期手术患儿出院后失访,其他恢复良好.结论 早期诊断,加强围手术期处理,术中注意减轻吻合口张力,及时防治吻合口瘘等并发症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完全经胸膜外径路手术治疗Ⅲ型先天性食管闭锁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山市博爱医院2003年1月至2021年7月期间收治的48例Ⅲ型食管闭锁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其不同的手术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28例(采用完全经胸膜外入路手术治疗)和对照组20例(采用经胸腔入路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结局、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胸膜外引流管使用时间、胃管/十二指肠营养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和气管食管瘘复发率。结果 48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38例患儿治愈出院,其中观察组24例,对照组14例;观察组中25例一期完成食管气管瘘修补+食管吻合术,1例行食管气管瘘修补,拒绝行胃造瘘手术,术后放弃治疗死亡,3例因术后并发症家属放弃治疗后死亡;对照组中16例一期完成食管气管瘘修补+食管吻合术,2例行食管气管瘘修补,拒绝行胃造瘘手术,术后放弃治疗死亡,2例因术后并发症家属放弃治疗后死亡;观察组患儿的手术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胸膜外引流管使用时间、胃管/十二指肠营养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140.00±32.90) min、(3.68±0...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先天性食管闭锁(CEA)术后再手术的原因及临床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9月至2015年11月徐州市儿童医院收治的5例CEA术后再次手术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再手术患儿月龄5~14个月,所有患儿均为Gross Ⅲ型,1例食管气管瘘(TEF)复发,4例食管吻合口狭窄经食管扩张治疗无效.患儿术前均行食管造影及食管镜检查,TEF患儿行支气管镜检查明确瘘管.所有患儿均再次经胸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4.1 h,平均住院时间27 d.随访6个月~3年,无吻合口瘘及TEF复发,2例发生食管吻合口狭窄行食管扩张治疗痊愈.结论 TEF复发、严重食管吻合口狭窄是CEA术后再手术的主要原因,食管镜及支气管镜检查有助于术前诊断,再手术患儿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生儿先天性食管闭锁并食管气管瘘的X线检查方法,提高对该病的早期认识,减少漏诊、误诊率.方法:选择经手术和X线检查证实的19例新生儿先天性食管闭锁并食管气管瘘病例进行分析,观察新生儿先天性食管闭锁并食管气管瘘临床表现及X线检查表现.结果:19例患儿经X线造影均表现为:食管上段闭锁,食管支气管瘘,即以Gross...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新生儿Ⅲ型食管闭锁的治疗方法,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00~2007年收治的12例先天性食管闭锁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手术全部经胸腔入路,结扎食管气管瘘,两盲端距离小于2 cm者,采用单层吻合两盲端,大于2 cm者,采用Livaditis行Ⅰ期食管吻合术。结果9例患儿获得痊愈,死亡3例,其中吻合口瘘死亡1例,术后肺炎加重死亡2例。9例患儿获得随访1~6年,吻合口狭窄1例,经扩张后治愈,其余吻合口均通畅。结论早期诊断、术中精细轻柔的操作及术后高质量的监护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廖桂榕  邓洪辉 《西部医学》2007,19(5):902-903
目的总结手术治疗新生儿先天性小肠闭锁的经验。方法对54例小肠闭锁患儿手术方法和术后胃肠外静脉营养进行分析,其中行肠管端端吻合40例,端侧吻合5例,侧侧吻合2例,肠造瘘Ⅱ期吻合5例,空肠R-Y吻合1例,胃空肠吻合1例。结果治愈40例,家属放弃治疗4例,死亡10例。术后并发症27例,其中吻合口瘘5例,硬肿症10例,切口感染部分裂开4例,败血症中毒性休克3例,粘连性肠梗阻5例。术后1~5年随访35例,生长发育良好,无腹胀、腹痛。结论加强术后护理和抗感染,使用胃肠外静脉营养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胸腔镜手术与开胸手术治疗先天性食管闭锁并气管食管瘘的疗效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6年10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Ⅲ型食管闭锁59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胸腔镜手术组(A组)30例,开胸手术组(B组)29例.A组食管闭锁ⅢA型12例,ⅢB型18例;B组ⅢA型14例,ⅢB型15例.对比两组患儿的术前资料及术后恢复情况,比较腔镜手术与开放手术相关并发症、治愈率及复发率.结果 两组患儿的日龄[(3.2±0.2)d vs.(3.4±0.5)d,P=0.910],体重[(2.83±0.63)kg vs.(2.81±0.64)kg,P=0.910],先心病比例[(18例(60.0%)vs.19例(65.5%),P=0.66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A组除1例33周早产儿重症肺炎,麻醉不能耐受,一期仅行胸腔镜下气管食管瘘修补术,延期3周胸腔镜下完成食管端端吻合术,其余29例均一期完成气管食管瘘修补及食管吻合术,无中转手术.B组27例一期手术完成气管食管瘘修补及食管吻合术,2例因食管盲端间距过长,行食管气管瘘缝扎,胃造瘘术,延期行经胸食管吻合术.与开胸手术组比较,A组手术时间[207(142,240)min vs.170(150,170)min,P=0.058],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120(72,168)h vs.72(48,180)h,P=0.086];术后住院时间[14.00(12.75,26.25)d vs.14.00(10.00,14.50)d,P=0.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的治愈率(93.3%vs.82.8%,P=0.209),术后并发症吻合口漏发生率高于B组[7例(23.3%) vs.3例(10.3%),P=0.29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大致相同(36.7% vs.34.5%,P=0.861).A组患者术后1例气管食管瘘复发,B组无复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腔镜手术治疗先天性食管闭锁合并气管食管瘘是安全可行的,要求术者具备熟练的微创手术技术和相关手术技巧.  相似文献   

14.
金晓明 《浙江医学》1991,13(5):41-43
近年来,临床上治疗先天性食管闭锁和气管食管瘘常用的手术方法为胃造瘘、经胸膜外瘘管切断缝合、食管闭锁上下端单层吻合;对闭锁间距较长者则作上盲端环肌切开延长,再与下端吻合;也有不作胃造瘘而行闭锁食管端端吻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先天性食管闭锁接受手术治疗的患儿临床资料,了解影响其短期预后的因素,以改善食管闭锁手术患儿的预后。方法 收集并分析笔者医院2008年1月~2014年12月接受过手术治疗的46例先天性食管闭锁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46例患儿中3例术中因食管闭锁两盲端距离过大放弃。43例患儿完成手术治疗,其中转院2例。26例治愈出院的患儿,出生体重2976.0±554.6g;15例死亡患儿,出生体重2337.3±498.1g;这41例患儿,足月儿有31例,死亡7例,早产儿10例,死亡8例。较大的出生体重(P=0.008)和较长的胎龄(P=0.002)有助于患儿术后生存;发生术后吻合口瘘14例,发生率为34.15%,其中死亡10例,治愈4例,吻合口瘘患儿病死率高于无该并发症患儿(P=0.001);Ⅲa型20例,发生吻合口瘘6例,Ⅲb型21例,吻合口瘘8例,吻合口瘘发生与疾病分型无关(P>0.05)。结论 小胎龄、低体重以及术后吻合口瘘是先天性食管闭锁术后患儿短期预后不良的主要因素,加强护理,减少吻合口瘘的发生将可能助于改善患儿预后。近端食管肌层环形切开延伸术,可以减少吻合口张力,减少吻合口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20例先天性食管闭锁Ⅲ型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对我院20例先天性食管闭锁Ⅲ型外科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20例患儿术前均行胃造瘘术,术中根治采用气管食管瘘切断缝合,食管上下段盲端或代食管端端吻合,术后深静脉高营养支持,抗生素控制肺部感染。结果20例患儿术后放弃治疗4例,死亡3例,并发吻合口瘘4例,食管狭窄5例。结论早期诊断,合理术式的选择以及严密、高质量的围术期监护是提高先天性食管闭锁Ⅲ型手术治疗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先天性食管闭锁及气管食管瘘1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先天性食道闭锁及气管食管瘘的早期诊断及冶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先天性食道闭锁及食管气管瘘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均行手术治疗,治愈10例(62.5%),死亡6例(37.5%)。术后随访6个月~3年,2例术后有食道吻合口狭窄,行球囊扩张治愈,其余8例进食良好。结论早期诊断和及时的手术治疗对提高先天性食道闭锁及食管气管瘘的手术治愈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经胸膜外食道吻合治疗先天性食道闭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介绍经胸膜外食道吻合的手术方法治疗先天食道闭锁食道-气管痿,提高该病的治愈率。方法:经右胸膜外第4/5肋间入路,剥离胸膜,采用胸膜外食道-气管瘘切除,食道端端吻合的手术方法,手术后保持呼吸道通畅,胃肠外营养,联合应用抗生素。结果:先天性食道闭锁10例,8例采用胸膜外食道吻合,1例死亡。2例采用胸腔内食道吻合,死亡1例。结论:采用胸膜外食道吻合治疗食道闭锁较胸腔内食道吻合更符合生理要求。手术后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肺炎并发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方法治疗新生儿先天性肠闭锁和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在本院就诊的没有明显腹胀的肠闭锁和肠狭窄的新生儿40例,对患儿进行腹腔镜下的手术治疗,观察并分析治疗结果。结果患儿存活39例,术后切口裂开2例,术后死亡1例,新生儿硬肿症3例,出院后由于肠梗阻而再次入院的新生儿1例,手术后发生小肠结肠炎1例,吻合口漏1例。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先天性肠闭锁和狭窄疗效确切,手术操作简单安全,手术后患儿存活率较高,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先天性食管闭锁是一种严重的食管先天性发育异常,提高先天性食管闭锁及食管气管瘘的手术干预成活率一直为新生儿外科努力的目标.随着术式的改进,术前后监护水平的提高,患儿成活率亦有所提高.本院2006~2007年收治8例先天性食管闭锁病例,均合并食管气管瘘,8例手术矫治近期疗效成功6例,2例手术后家属放弃治疗.现将手术前后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