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唐山市学龄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现状,探讨家庭因素对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应用Conners父母问卷对唐山市城乡1611名6~14岁儿童进行评定.结果 唐山市学龄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5.9%;男女童检出率分别为14.8%、17.0%,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间学习问题、身心障碍检出率均高于其他因子.随着年龄的增高,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呈下降趋势.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家庭成员关系、长期寄养、母亲教育方式、父母教育态度、父母打骂儿童、父母辅导儿童学习与儿童行为问题发生显著相关.结论 唐山市学龄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较高,家庭环境因素与之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
秀秀,女,7岁。自幼温顺、孤僻、胆小,怕狗、怕猫,还怕老鼠。在家里,父母非常宠爱她,外婆更视她为掌上明珠,处处关心,事事包办。平时父母上班后,秀秀喜欢一个人呆在家里,看看小人书,自己玩具,听外婆讲故事,很少出门,十分听话。家里来了客人,无论大人小孩,秀秀大多不理不睬,也不上桌吃饭,独自到内屋去玩。4岁时上幼儿园,又哭又闹,不肯去。被父母强行送入幼儿园后,秀秀却一个人躲在幼  相似文献   

3.
2032名学龄儿童行为问题调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采用Rutter儿童行为问卷对济宁市区2032名6~14岁在校学龄儿童行为问题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本市学龄儿童行为问题总流行率为10.78%,男生行为问题流行率(13.10%)高于女生(8.12%),P<0.01;重点学校(10.00%)与普通学校(11.30%)、独生子女(9.98%)与非独生子女(12.04%)行为问题流行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本市学龄儿童中,A行为、N行为和M行为的流行率分别为4.87%、3.54%和2.36%,其构成比依次为45.2%、32.9%和21.9%  相似文献   

4.
目的 越来越多儿童就诊于精神科门诊,其中情绪、行为问题占其中很大比例,本文对学龄儿童(7-12岁)作行为筛查调查.方法 儿童行为问卷(Rutter)评分,分父母问卷,教师问卷. 结果父母问卷>13分学生占被调查学生总数15.8%;教师问卷>9分学生占被调查学生总数的20.2 %.儿童行为存在的问题勿容忽视,在今后的教育成长中需要引导和完善.  相似文献   

5.
城乡学龄儿童行为问题及影响因素比较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了解城乡学龄儿童行为问题现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调查 哈尔滨市城市与农村6-14岁的学龄儿童共1961名,并采用自拟的儿童行为问题影响因素问卷,对其父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城乡学龄儿童行为问题检出分别为11.37%和19.26%,两组间有极显著差异(P<0.01)。城乡儿童行为问题类型构成比分布趋势一致,均以混合问题儿童为主,内向问题儿童所占比例均大于外向问题儿童。城乡学龄儿童的分裂样、社交退缩、体诉、交往不良、多动、攻击性、性问题因子异常率有显著差异,均为农村大于城市儿童。多因素分析揭示:儿童行为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城市组依次为母孕期情况、父母婚姻关系、幼儿期疾病、是否寄养;农村组依次为幼儿期疾病、幼儿期生活变故、父母文化程度。结论:北方地区农村学龄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明显高于城市儿童。加强母孕期保健预防幼儿期疾病、避免生活变故、改善家庭环境是减少城乡学龄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不同性别学龄儿童行为问题影响因素,为促进儿童行为健康发展提供指导依据。方法以儿童保健门诊就诊的学龄儿童200名,男童110例,女童90例,平均年龄为(7±15)a为调查对象,采用儿童行为量表(CBCL)检测所有调查对象的行为问题。由男/女童父母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问卷调查,对收集的数据使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资料分析。结果本次调查中男、女童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女童在检出儿童行为问题方面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男童在强迫性、违纪方面明显高于女童,女童在抑郁、社交退缩、体诉方面高于男童。结论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包括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以及父母的教养方式,应根据男童和女童的不同行为特点,给予有效的干预让孩子的身心发展更趋稳定和健康,从而降低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武汉市学龄儿童行为问题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武汉市学龄儿童行为问题的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开展儿童行为问题的预防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和家庭学校环境一般情况调查表,对武汉市城区3所小学、2所中学共1735名6岁~16岁儿童进行行为问题现状的调查研究。结果6岁~11岁儿童问题检出率为14.6%;男生问题检出率为17.8%,女生问题检出率为11.1%,差异显著。12岁~16岁儿童问题检出率为12.2%;男生问题检出率为9.4%,女生问题检出率为14.8%,差异显著。儿童行为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个人因素、学校环境和家庭因素。结论学龄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应该采取综合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城乡结合部学龄儿童的行为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和家庭一般情况表 ,调查 6~ 11岁城乡结合部儿童 778名。结果 :城乡结合部学龄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 17.3% ,影响因素主要为家庭因素、父母因素和婴幼儿期疾病。结论 :城乡结合部学龄儿童行为问题是多种因素造成的 ,应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9.
10.
学龄儿童行为问题危险因素配对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将214名经Rutter儿童行为问卷调查评定为有行为问题的学龄儿童与214名对照儿童进行了配比分析,以探讨学龄儿童行为问题的危险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父、母文化程度和父亲职业是影响学龄儿童行为问题的重要因素;多因素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父母文化程度偏低是学龄儿童行为障碍的两项独立危险因素。文中对学龄儿童行为问题的预防和矫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城乡学龄儿童行为问题现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调查哈尔滨市城市与农村6~14岁的学龄儿童共1961名,并采用自拟的儿童行为问题影响因素问卷,对其父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城乡学龄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分别为11.37%和19.26%,两组间有极显著差异(P<0.01).城乡儿童行为问题类型构成比分布趋势一致,均以混合问题儿童为主,内向问题儿童所占比例均大于外向问题儿童.城乡学龄儿童的分裂样、社交退缩、体诉、交往不良、多动、攻击性、性问题因子异常率有显著差异,均为农村大于城市儿童.多因素分析揭示,儿童行为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城市组依次为母孕期情况、父母婚姻关系、幼儿期疾病、是否寄养;农村组依次为幼儿期疾病、幼儿期生活变故、父母文化程度.结论 北方地区农村学龄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明显高于城市儿童.加强母孕期保健预防幼儿期疾病、避免生活变故、改善家庭环境是减少城乡学龄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初步调查和分析靖江市城区学龄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方法:用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Rutter儿童行为评定量表、Conners简明症状问卷和自行设计的生长发育及家庭环境因素调查表抽样调查靖江市城区2所小学593名儿童.结果:593名儿童总的感觉统合失调率为31.5%,其中轻度失调率为22.6%,重度失调为8.9%,男童和女童感觉统合失调率分别为35.4%和27.9%,男童高于女童(χ2=3.909,P<0.05).总的行为问题发生率为27.8%,有行为问题儿童组感觉统合失调率明显高于无行为问题组(P<0.01),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早产、非纯母乳喂养、周岁前活动多、不合群的伙伴关系、亲戚家小孩有多动情况、学习成绩差、不能独立完成作业是发生感觉统合失调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感觉统合失调是多种因素包括行为、学校、家庭和环境等方面相互作用的结果,有必要提高家长、老师的认识,及早进行筛查和干预.  相似文献   

13.
齐齐哈尔市学龄儿童行为问题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齐齐哈尔市区学龄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情况.方法 随机整群抽取齐齐哈尔市区8所小学,1~6年级在册全体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Rutter儿童行为问卷(父母问卷)进行行为评定.结果 本次共调查有效资料1356份,检出有行为问题者153人,检出率11.28%(153/1356),儿童不同类型行为问题检出率分别为:A行为2.58%(35/1356),N行为6.71%(91/1356),M行为1.99%(27/1356).男、女生行为问题检出率分别为11.74%、10.87%.结论 齐齐哈尔市区学龄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较高,儿童行为问题受多种因素影响;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与家庭环境因素及儿童自身因素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6—11岁农村学龄儿童行为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目的 调查农村学龄儿童的行为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Achenbach 儿童行为量表和自制的儿童行为问题影响因素问卷,调查6~11 岁农村儿童866 名。结果 农村学龄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20.67% ±1.40% 。行为问题的影响因素主要为家庭因素、父母因素、婴幼期疾病。结论 农村学龄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应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5.
影响10—12岁学龄儿童行为的家庭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学龄儿童行为问题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Rutter儿童行为问卷(父母问卷)评价儿童行为,采用Moss家庭环境量表(FES)和自拟的儿童行为问题影响因素调查,调查10-12岁城市学龄儿童325名。结果 学龄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9.7%;儿童行为与家庭成员的情感表达程度、家庭人员间亲密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经多因素分析,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家庭成员情感表达、家庭道德观。结论 儿童行为与家庭环境有密切关系,和谐的家庭气氛、良好的家庭道德观念是促进儿童行为发育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6.
在单亲家庭的儿童群体中 ,心理发育与行为方式一直受到教育、卫生及各界的关注。我们根据门诊单亲儿童行为问题较多的现象 ,选择了 8~ 13岁小学生 ,用Rutter儿童行为量表、教师问卷对这个群体在校情况进行测试。分析其发生行为问题的因素 ,以帮助家庭、学校及心理工作者采取相应的心理干预和对策。1 对象与方法1 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出本市 12所小学 3~ 5年级 8~ 13岁的 6 88名学龄儿童 ,其中单亲儿童 12 8名 (离异 75名、丧亲 5 0名 ) ,男女比例为 1∶1 5 6。正常双亲儿童 5 6 0名 ,男女之比为 1∶1 15。1 2 研究方法1 2 1 研…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探讨大学生的社交焦虑水平与网络社交行为的关系。方法 采用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大学生网络交往问卷对南京地区两所高校的324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大学生的社交焦虑存在显著的群体内差异,其中,男生的社交焦虑高于女生,独生子女高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的社交焦虑和网络社交行为显著相关,社交苦恼和社交回避可以显著预测网络人际关系、网络社交自我知觉,社交苦恼能显著预测网络交往依赖。结论 大学生的社交焦虑水平与网络社交行为有关。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应用Rutter儿童行为量表筛选诊断学龄期儿童行为问题125人,与正常儿童进行脑电图对比研究。提示行为问题儿童脑电图异常率较正常儿童多,差异有明显显著性(P<0.01)。在不同行为问题症状组合分析时,N行为脑电图较A行为异常率高。尤其具有A及N双重行为者脑电图异常更明显,且异常程度也重,说明脑电图的改变与儿童行为问题不同症状组合有关。  相似文献   

20.
考试焦虑是造成大学生心理压力的重要原因之一,有研究显示医学生考试焦虑程度高于其他专业学生。当前,医学生考试焦虑情况以及由考试焦虑所导致的退缩行为均呈逐渐上升趋势。值得注意的是,医学生自身的学业压力与考试焦虑出现的有密切的关系。高校教育者和思想政治工作者应根据医学生的学业压力等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减轻医学生的考试焦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