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褐变是园艺产品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果实品质劣变最明显的特征之一,梨的果实和果汁极易发生褐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梨果实的商品价值。综合论述了梨果实褐变的生理机理及抑制方法,阐述了果实褐变的分子机理,对梨果实褐变进一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正> 莱阳茌梨是我国白梨系统中一优良栽培品种,它以质细肉嫩、多汁、香甜可口驰名中外,但因贮藏性差,出口创汇受到影响。影响莱阳茌梨长期贮藏的主要原因是果肉褐变,品质下降。因此探讨莱阳茌梨褐变的原因及褐变的控制对莱阳梨出口创汇具有重要意义。1 材料和方法 供试材料选自莱阳农学院果树试验站果园内,果园土壤质地为细沙土,树龄20年。果  相似文献   

3.
板栗果实褐变的生理因子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表明,板栗果实成熟后期,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均明显上升,边果肉的POD远高于心果肉,POD与果实褐变强度有显著的相关性。总酚和单宁含量在这果肉和心果肉中的差异逐步增大。心果肉中抗坏血酸的上升明显快于边果肉。认为板栗果实褐变主要发生在边果肉。  相似文献   

4.
论述了近年来对梨果实采后贮藏中出现的褐变现象及其机理,引起梨果实褐变的主要因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荔枝果实采褐变的原因与控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相似文献   

6.
果实采后酶促褐变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果实酶促褐变的研究进展。褐变主要发生在果实采后贮藏期,褐变的根本原因是果实衰老,果实褐变是多酚氧化酶氧化酚类物质的结果,用有机酸等抗氧化剂抑制多酚氧化酶活性可抑制褐变的发生,抑制衰老的物质也能减轻褐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以黄金梨、大香水、新梨七号为试材,研究了贮藏后梨褐变不同部位酚类物质含量和种类、多酚氧化酶(P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及可溶性蛋白的关系。结果表明,梨果实中的酚类物质以绿原酸为主,果实褐变与酚类物质含量和多酚氧化酶活性,特别是二者在果实中不同部位的分布特性有关。黄金梨果心与其他部位比较具有较高的酚类物质含量和PPO活性。由果皮至果心CAT活性依次降低,而果皮中POD活性极大地高于其他部位。SOD的活性与褐变的直接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王忠民 《新农村》2006,(9):21-21
果品在加工及贮藏过程中,由于生理生化与物理、化学作用,颜色会变褐,若不及时处理遏制,将影响产品的商品价值。 1.褐变发生的原因 果品在加工过程中发生褐变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由于酶的作用引起的,即果品组织中的单宁在酶的作用下氧化成褐色物质,称为酶褐变;另一种是在没有酶的参与下,由于物理、化学等作用所引起的,称为非酶褐变,通常是由某种化学反应所引起的,如糖与含氮物质、有机酸物质的反应等。  相似文献   

9.
中国梨果实褐变机理及控制途径(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中国鸭梨,雪花梨,莱阳茌梨等果实褐变现象及机理进行了综述,分析了有在控制途径及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0.
荔枝果皮褐变与果实水分,呼吸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相似文献   

11.
古田油[木奈]年贮存量一般在4000t左右,2002年-2003年由于保鲜效益好,每千克比正常高0.6~0.8元。因此,2004年-2005年贮存量分别上升达5000至6000T。由于争相贮存形成早采及保鲜技术不规范,造成品质下降,每千克售价比正常低0.2~0.4元。连续2年有的出现亏损,给油[木奈]贮存带来了负面影响,为此,做好油[木奈]贮存保鲜工作,是油[木奈]采后增值,延长产业链,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措施。现将多年来贮存在的果肉褐变与油[木奈]采后生理变化阐述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鸭梨果实发育程度与贮藏过程果心褐变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正常采收及其前后10d采收的鸭梨果实根据质量分为大、中、小3个等级,于(0±1)℃,85%~95%RH贮藏35d。结果表明:贮藏后鸭梨早采果硬度与可滴定酸含量高于晚采果,而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低于晚采果。不同时期采收的大果可滴定酸含量均明显高于中、小果实;中果的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高于其他级别的果实。采收时果实发育程度对冷藏鸭梨果心褐变的发生有显著影响(P<0.05)。早采中果果心褐变指数和褐变率分别比晚采中果低86.8%和77.4%,更适合在低温下贮藏。  相似文献   

13.
喷施Ca肥可提高果实含Ca量,以盛花后2,6,10周连续喷Ca效果最佳,盛花后2周喷Ca其次。Ca可抑制果肉PPO活性,减少酚类物质含量和降低细胞的膜透性,2,16,10周连续喷Ca可有效防止奈果实褐变。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新疆野苹果种质资源果实生长发育期养分积累情况及果肉褐变程度,以20份新疆野苹果种质资源果实为试材,在整个生长发育期通过测定可溶性糖、可滴定酸、维生素C及果肉色差,探索影响果实品质的主要成分变化趋势及抗氧化性强弱。结果表明:20份野苹果资源的果实在生长发育期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含量逐渐积累,其中可溶性糖含量阶段性积累趋势明显,在7月10日后进入缓慢积累期,表示果实逐渐进入成熟期,末期含量为7.88%~14.79%,维生素C含量积累至末期为1.78~9.18 mg·hg-1,可滴定酸含量先积累后降解,末期为0.18%~2.29%。亮度值L*、红绿值a*、黄蓝值b*均趋近于0,总色差△E逐渐下降,表明随着果实逐渐成熟,果肉的抗氧化能力越强、褐变程度越低,最后对果实抗氧化性相关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由强到弱为:‘GB-20’>‘HDM-21’>‘夏’>‘中’>‘红肉1’>‘HDM-12’>‘GB-12’>‘XY-49’>‘XY-58’>‘GB-9’>‘XY-11’>‘XY-75’>‘HDM-11’>‘XY-51’>‘HDM-20’>‘GB-10’>‘克’>‘HDM-39’>‘新定-1’>‘GB-2’。20份新疆野苹果资源中的‘红肉1’‘夏’‘中’‘GB-9’‘GB-10’‘GB-12’‘GB-20’‘XY-11’‘XY-49’‘XY-51’‘XY-58’‘HDM-11’‘HDM-12’‘HDM-21’既是高糖高酸类型,又是高维生素C类型,均可作为功能型资源进行培育,其中‘GB-20’的维生素C含量相较最高且抗氧化性最强,可进一步考虑进行果实深加工。  相似文献   

15.
熏硫对采后龙眼果皮褐变的作用及脱硫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提高龙眼果实贮藏期的商品价值,探讨了熏硫对采后龙眼果皮褐变生理的影响及脱硫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八成成熟的乌龙岭龙眼果实,采后4d的总酚,类黄酮,花色素苷,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有增加,表明果实在到完全成熟。随后迅速下降,第8d与第2d相比,总酚为54.72%,类黄酮为92.2%,蛋白质为49.7%,花色素苷上升3.5倍,多酚氧化酶活性提高4.8倍,表明果实已衰老褐变。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加工苹果品种的酚类物质组成及其与果实褐变的关系,为选择加工品种和加工工艺提供依据。【方法】利用Folin-C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测定分析了10个苹果加工品种(4个酿酒品种、6个制汁品种)的果实酚类物质组成、果实褐变度及多酚氧化酶活性。【结果】果实中酚类物质的含量和比例因品种类型而异,苦涩酿酒苹果总酚含量高于甜或酸苹果。原花青素、绿原酸、表儿茶素及儿茶素是苹果果肉中含量较高的酚类物质,苹果特征酚类物质根皮苷在苦绯甘品种中大量存在。果实的褐变度与总酚、原花青素、儿茶素和根皮苷相关性较高,绿原酸与果实的褐变度相关性较低。【结论】酚类物质含量与苹果加工品种类型有关,酿酒品种的总酚含量高于制汁品种。果实中黄烷-3-醇含量对褐变度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7.
苹果加工品种果实中的酚类物质与褐变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加工苹果品种的酚类物质组成及其与果实褐变的关系,为选择加工品种和加工工艺提供依据。【方法】利用Folin-C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测定分析了10个苹果加工品种(4个酿酒品种、6个制汁品种)的果实酚类物质组成、果实褐变度及多酚氧化酶活性。【结果】果实中酚类物质的含量和比例因品种类型而异,苦涩酿酒苹果总酚含量高于甜或酸苹果。原花青素、绿原酸、表儿茶素及儿茶素是苹果果肉中含量较高的酚类物质,苹果特征酚类物质根皮苷在苦绯甘品种中大量存在。果实的褐变度与总酚、原花青素、儿茶素和根皮苷相关性较高,绿原酸与果实的褐变度相关性较低。【结论】酚类物质含量与苹果加工品种类型有关,酿酒品种的总酚含量高于制汁品种。果实中黄烷-3-醇含量对褐变度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8.
茄子抗褐变品种筛选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华北地区日光温室茄子抗褐变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种植的4个品种中,紫光大圆茄果实的抗坏血酸(Vc)含量显著高于其它品种,而PPO活性低于其它品种,致使果实褐变程度较低,商品价值高。  相似文献   

19.
喷施Ca肥可提高果实含Ca量,以盛花后2、6、10周连续喷Ca效果最佳,盛花后2周喷Ca其次.Ca可抑制果肉PPO活性,减少酚类物质含量和降低细胞的膜透性;2、6、10周连续喷Ca可有效防止木奈果实褐变.  相似文献   

20.
以广西主栽龙眼品种"石硖","储良"和"大乌圆"为试材,分别研究这些品种的果实在低温条件下,贮藏期间果皮褐变度与主要褐变底物和酶活性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4℃冷藏条件下龙眼果皮的褐变度与褐变底物的变化和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变化相一致,且PPO、POD活性高的龙眼品种果实易出现褐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