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普罗布考对过氧化氢诱导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生成的影响。方法培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随机分为A,B,C,D 4组,A组加入0.2 mmol/L过氧化氢;B,C,D组分别给予1,10,100μmol/L普罗布考预处理6 h后,再分别加入0.2 mmol/L过氧化氢继续孵育6 h。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RT-PCR检测心肌细胞TNF-α mRNA、Bcl-2 mRNA及Bax mRNA表达情况;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TNF-α水平。结果与A组比较,B,C,D组细胞凋亡率均明显降低,Bax mRNA表达下降,Bcl-2 mRNA表达升高,心肌细胞TNF-αmRNA表达及细胞培养液中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细胞凋亡率与培养液中TNF-α水平呈正相关(r=0.874,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凋亡率与培养液中TNF-α水平独立相关(β=0.122,P<0.01)。结论普罗布考抑制过氧化氢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与抑制TNF-α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研究观察体外慢性高糖和游离脂肪酸(FFA)对培养的胰岛INS-1细胞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性及细胞内ATP含量的影响,初步探讨高糖和FFA损害胰岛β细胞功能的可能机制.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C组)(含5.5 mmol/L葡萄糖)、高糖组(HG组)(含16.7 mmol/L葡萄糖)、高脂组(PA组)(含0.4 mmol/L棕榈酸)、高糖高脂联合组(HG+PA组)(含16.7 mmol/L葡萄糖及0.4 mmol/L棕榈酸).将INS-1细胞分别接种于上述不同浓度的葡萄糖和FFA中作用48 h后,用分光光度法测定INS-1细胞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及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性.用荧光素酶方法检测细胞内ATP含量.结果:与C组相比,HG组、PA组和HG+PA组INS-1细胞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及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性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HG组、PA组和HG+PA组明显降低细胞内ATP含量(均P<0.05).结论:在胰岛INS-1细胞中,高糖及FFA可能通过损伤线粒体呼吸链功能,产生对胰岛功能的损害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八肽胆囊收缩素对高浓度游离脂肪酸损伤的小鼠胰岛β细胞(NIT-1细胞)的保护作用,并观察同时应用胆囊收缩素受体非特异性拮抗剂丙谷胺对此作用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03/12在河北省人民医院中心实验室进行。将体外培养良好的NIT-1细胞分为对照组、游离脂肪酸组(加入0.25mmol/L软脂酸)、八肽胆囊收缩素组(加入游离脂肪酸同时加入10pmol/L八肽胆囊收缩素)、丙谷胺组(八肽胆囊收缩素组同时加丙谷胺,终浓度32mg/L)。37℃、体积分数为0.05的CO2条件下分别培养48h和72h,放免法测定培养液上清中胰岛素水平;MTT法检测NIT-1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方法测定细胞凋亡率;免疫组化法观察Bcl-2的表达。结果:①培养上清中胰岛素水平:游离脂肪酸组48h和72h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八肽胆囊收缩素组显著高于游离脂肪酸处理组(P<0.01);丙谷胺组与游离脂肪酸组无显著差异。②细胞增殖反应:游离脂肪酸组48h和72h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八肽胆囊收缩素组则显著高于游离脂肪酸组(P<0.01),丙谷胺组与游离脂肪酸组结果相仿。③细胞凋亡率:游离脂肪酸组48h和72h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八肽胆囊收缩素组则显著低于游离脂肪酸组(P<0.01),丙谷胺组与游离脂肪酸组结果相仿。④Bcl-2阳性表达水平:游离脂肪酸处理不同时间后其表达明显减少;八肽胆囊收缩素处理后表达增加,丙谷胺组较八肽胆囊收缩素组表达略少。结论:①游离脂肪酸可导致胰岛β细胞明显损伤,表现在胰岛素分泌的减少、细胞增殖能力的降低、细胞凋亡率增加以及bcl-2基因表达减少。②八肽胆囊收缩素对游离脂肪酸损伤的胰岛β细胞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③非特异性胆囊收缩素受体拮抗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逆转八肽胆囊收缩素的保护作用;提示其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与胆囊收缩素受体结合实现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阿卡波糖对高糖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凋亡与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将处于生长对数期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为正常组(给予不含任何药物的培养基),模型组(给予33.3 mmol/L葡萄糖),阿卡波糖组(给予33.3 mmol/L葡萄糖+1μg/L,3μg/L,10μg/L阿卡波糖)。MTT法及流式双染检测细胞活力及细胞凋亡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检测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p21及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蛋白表达量。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中细胞活力降低,细胞凋亡率提高,细胞周期阻滞在G1期,Bax及p21表达量上调,Bcl-2及Cyclin D1表达量下调;与模型组比较,阿卡波糖组中细胞活力提高,细胞凋亡率降低,G1期延长,Bax及p21表达量下调,Bcl-2及Cyclin D1表达量上调,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阿卡波糖能抑制高糖诱导的HUVEC凋亡,并缩短G1期,与调节细胞凋亡相关蛋白及细胞周期相关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凋亡模型,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ox-LDL诱导HUVECs凋亡的影响.方法 取体外培养3~6代的HUVECs用于实验.实验分为两组:一组细胞予以不同浓度(6.25、50、100 kU/L)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预处理24 h,再加入100 mg/L ox-LDL孵育48 h;另一组细胞加入反式或顺式LOX-1 mRNA预处理24 h,再加入 100 mg/L 的ox-LDL孵育12 h.采用存活率、凋亡率和Bcl-2/Bax比值评价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与ox-LDL组比较,随rhEPO浓度的递增,细胞存活率增高,细胞凋亡率降低,凋亡蛋白Bcl-2/Bax比值增高(P均<0.05),呈剂量依赖性.反式LOX-1 mRNA(0.5 μmol/L)预处理组凋亡蛋白Bcl-2/Bax比值较ox-LDL组明显增高(P<0.05);顺式LOX-1 mRNA(0.5 μmol/L)预处理组Bcl-2/Bax比值与ox-LDL组则无明显差异.结论 ox-LDL可以诱导HUVECs凋亡,并且通过LOX-1 mRNA来调节,rhEPO可增高Bcl-2/Bax比值,抑制ox-LDL诱导的HUVECs凋亡.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川芎嗪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体外动脉粥样硬化(AS)样损伤内皮细胞抗凋亡蛋白Bcl-2及促凋亡蛋白Bax表达的影响,为川芎嗪临床应用提供新的理论及实验依据。方法 ox-LDL(50 mg/L,12 h)诱导体外培养的人冠状动脉内皮细胞,加入川芎嗪(1和10μmol/L),Western blot检测川芎嗪对Bcl-2及Bax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ox-LDL可抑制AS样损伤细胞模型Bcl-2蛋白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ox-LDL模型组Bcl-2与β-actin的相对光密度比值显著降低:0.33±0.08 vs.0.58±0.09,P<0.01),增加Bax蛋白的表达(ox-LDL模型组vs.正常对照组:0.67±0.10 vs.0.21±0.05,P<0.01);川芎嗪则可有效逆转上述病理改变[川芎嗪(1和10μmol/L)显著增加Bcl-2蛋白的表达:0.55±0.06,0.61±0.10,P<0.01;显著降低Bax蛋白表达:0.15±0.09,0.18±0.06,P<0.01]。结论川芎嗪靶向内皮细胞,抑制ox-LDL诱导的AS早期内皮细胞的凋亡反应,从而有效干预AS早期泡...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碘调控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的基因(PTEN)对甲状腺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0、10 mmol/L、20 mmol/L、40 mmol/L)碘化钾染毒人正常甲状腺Nthy-ori3-1细胞24 h后,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PTEN mRNA和蛋白的表达。将Nthy-ori3-1细胞随机分为空白组(不做处理)、髙碘组(以40 mmol/L碘化钾染毒48 h)、髙碘+空载体组(转染pc DNA3.0质粒后,以40 mmol/L碘化钾染毒48h)和髙碘+PTEN组(转染pc DNA3.0-PTEN质粒后,以40 mmol/L碘化钾染毒48 h)。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率,RT-PCR检测细胞中PTEN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PTEN、Bax和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 10 mmol/L、20 mmol/L和40 mmol/L碘化钾染毒后Nthy-ori3-l细胞中PTEN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且20 mmol/L剂量组和40 mmol/L剂量组明显高于10 mmol/L剂量组(P0.05),而20 mmol/L剂量组和40 mmol/L剂量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空白组相比,髙碘组、髙碘+空载体组和髙碘+PTEN组的凋亡率、PTEN mRNA表达和PETN、Bax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而Bcl-2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与髙碘组相比,髙碘+PTEN组凋亡率、PTEN mRNA表达和PETN、Bax蛋白表达显著升高,而Bcl-2蛋白显著降低(P0.05),而髙碘+空载体组与髙碘组各指标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高碘可通过上调PTEN表达诱导甲状腺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8.
目的:构建游离脂肪酸(棕榈酸)诱导胰岛细胞凋亡模型,并观察球形脂联素对胰岛细胞凋亡的拮抗作用。方法:实验于2004-15/2005-30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林百欣医学研究中心完成。构建游离脂肪酸诱导胰岛细胞凋亡模型及分组:采用小鼠胰岛素瘤细胞株βNIT-1,取对数生长期的细胞,按1×105个/孔的密度接种于6孔板,细胞生长至80%融合时将随机细胞分为3组,每组3孔,分别为对照组,棕榈酸组,棕榈酸+球形脂联素组。3组培养基均含5g/L的牛血清白蛋白、体积分数为0.03胎牛血清及体积分数为0.01的无水乙醇;棕榈酸组又加含有终浓度为500μmol/L棕榈酸;棕榈酸+球形脂联素组又加终浓度为500μmol/L棕榈酸和0.5mg/L脂联素。处理48h后终止实验。采用Hochest33342和脱氧核糖核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检测棕榈酸诱导胰岛细胞凋亡率和凋亡指数及脂联素处理后脂性凋亡的改善情况。结果:①经Hochest33342染色检测3组小鼠胰岛素瘤细胞株βNIT-1细胞凋亡指数明显不同(F=300.270,P<0.05),棕榈酸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犤(12.40±1.57)%,(2.05±0.59)%犦,说明500μmol/L棕榈酸可成功构建胰岛细胞凋亡模型,经脂联素处理后凋亡指数明显降低犤(12.40±1.57)%,(3.87±0.93)%犦,说明球形脂联素组对胰岛细胞凋亡有拮抗作用。②经脱氧核糖核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检测小鼠胰岛素瘤细胞株βNIT-1细胞凋亡指数3组明显不同(F=191.221,P<0.05),棕榈酸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犤(26.33±5.6)%,(2.32±0.78)%犦,说明500μmol/L棕榈酸可成功构建胰岛细胞凋亡模型,经脂联素处理后凋亡指数明显降低犤(2.32±0.78)%,(4.90±0.82)%,P<0.05犦说明球形脂联素组对胰岛细胞凋亡有拮抗作用。结论:①Hoescht染色法及脱氧核糖核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结果均表明在体积分数为0.03胎牛血清、5g/L的牛血清白蛋白的Dulbecco改良的Eagle培养液条件下加入终浓度为500μmol/L棕榈酸处理细胞48h可成功构建胰岛细胞凋亡的细胞模型。②球形脂联素可拮抗胰岛细胞的脂性凋亡,从而发挥了其调节糖脂代谢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卟啉甲醚声动力疗法(sonodynamic theraoy,SDT)对体外C6胶质瘤细胞的促凋亡作用及蛋白Bcl-2/Bax表达.方法 取处于对数生长期C6胶质瘤细胞接种于96孔6孔培养板上.采用噻唑蓝比色分析法(MTT)观察不同时间超声辐照后细胞存活率,筛选最佳照射时间;流式细胞仪检测24 h后对照组(control)、血卟啉甲醚组(hematoporphyrin monomethyl ether ,HMME)、单纯超声组(ultrasound)、超声联合HMME组(SDT)C6胶质瘤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 检测凋亡蛋白Bcl-2、Bax的表达.结果 当超声频率为1.0 MHz,声强为1.0 W/cm2 ,MTT筛选60s为最佳辐照时间.同对照组、HMME及单纯超声组比较,SDT组凋亡率明显增高(P<0. 05),同时伴有凋亡蛋白Bax,上调表达,Bcl-2下调表达.结论 血卟啉甲醚声动力诱导体外C6胶质瘤细胞凋亡,Bcl-2/Bax参与并调节凋亡过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急性百草枯(PQ)中毒鼠肺组织病理损伤变化和肺组织中抗凋亡基因(Bcl-2)、促凋亡基因(Bax)的表达及三七总皂苷(PNS)的保护作用.方法 150只SD雄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30只)、百草枯中毒组(PQ组,60只)及三七总皂苷保护组(PNS组,60只).PQ组和PNS组一次性灌胃PQ 25 mg/kg染毒,C组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其中PNS组于染毒前15 min以PNS 50 mg/kg阴茎静脉注射保护,以后每日1次给药直至处死前;PQ组、C组分别在同时间点予与等体积生理盐水.观察各组大鼠在中毒后6 h、12 h、1 d、3 d、5 d、7 d肺组织病理改变,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测定鼠肺组织Bcl-2和Bax mRNA的表达.结果 PNS组Bcl-2 mRNA的表达在6 h、12 h及1 d各亚组高于相应点PQ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Q组Bax mRNA的表达在6 h、12 h、1 d及3 d各亚组高于相应点PN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Q组Bcl-2/Bax比例为促凋亡的Bax基因占优势;PNS组Bcl-2/Bax比例亦为促凋亡的Bax基因占优势,但这种优势不如PQ组明显.PQ组肺病理损伤评分在6 h、12 h、1 d及3 d各亚组均高于PNS相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Bcl-2、Bax mRNA几乎不表达,肺组织病理大致正常,与PQ组及PNS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结论 Bcl-2/Bax基因不均衡表达参与PQ中毒所致肺损伤,PNS对百草枯中毒所致肺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在心肺复苏后对大鼠脑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4组:正常对照组(A组)、假手术组(B组)、心肺复苏模型组(C组)、EPO干预组(D组)。C组、D组采用窒息的方法制作大鼠呼吸心跳骤停模型,后行心肺复苏治疗(CPR),D组CRP同时静脉给予EPO 3000U/kg;B组仅静脉给予等剂量生理盐水,4小时的脑海马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各组神经元细胞凋亡、Bcl-2及Bax的表达情况。结果光镜下A、B组未见凋亡细胞,C组可见较多凋亡细胞,D组凋亡细胞数少于C组(P0.01)。A、B组少量Bcl-2、Bax阳性细胞,C、D组Bcl-2、Bax阳性细胞数均高于A、B组(P0.01),D组Bcl-2阳性细胞数高于C组(P0.01),D组Bax阳性细胞数低于C组。结论心肺复苏后大鼠海马神经元的细胞凋亡明显增加,Bcl-2、Bax表达上调。EPO可抑制心肺复苏后海马神经元的细胞凋亡、上调Bcl-2表达同时下调Bax表达。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双孔钾通道TREK-1活性改变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细胞凋亡和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45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0只)、对照组(10只)和干预组(25只)。建立大鼠光化学脑缺血模型,假手术组不注射玫瑰红,干预组侧脑室注射不同浓度(100μmol/L、250μmol/L、500μmol/L、1 mmol/L)亚麻酸(LIN),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应用免疫荧光双标法观察正常生理情况下TREK-1在大脑神经细胞中的表达,TUNEL及DAPI双标法检测缺血边缘区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B细胞淋巴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表达。结果:正常生理情况下,TREK-1在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中均有表达。与假手术组相比,对照组大量细胞凋亡,Bcl-2/Bax值下降,p-erk蛋白增加(P<0.05);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细胞凋亡显著减少,Bcl-2/Bax值上升,p-erk蛋白降低(P<0.05)。结论:TREK-1在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中均有表达。TREK-1激动剂LIN可显著抑制脑缺血后细胞凋亡,上调Bcl-2与Bax比值,抑制erk磷酸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腺苷预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和凋亡蛋白Bcl-2/Bax的影响.方法 制备缺血/再灌注损伤(I/R)和腺苷预处理的大鼠模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和凋亡蛋白Bcl-2和Bax.结果 ①缺血/再灌注组和腺苷组心肌细胞凋亡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腺苷组凋亡率显著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1).②缺血/再灌注组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别,而腺苷组Bcl-2显著高于缺血/再灌注组和对照组(P<0.01);缺血/再灌注组和腺苷组促凋亡蛋白Bax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腺苷组Bax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1);缺血/再灌注组和腺苷组Bcl-2/Bax比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腺苷组Bcl-2/Bax比值显著高于缺血/再灌注组(P<0.01).结论 腺苷预处理明显抑制大鼠缺血/再灌注后心肌细胞的凋亡,并使Bcl-2/Bax比值增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观察大鼠心肺复苏(CPR)后心肌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的表达及外源性磷酸肌酸(CP)干预的影响,研究大鼠CPR后心肌损伤机制及外源性CP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32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常规复苏组(B组)、常规剂量CP组(C组,胸外按压时首次给药CP 0.5g/kg,2 h后再次给药1.0g/kg)、大剂量CP组(D组,胸外按压时首次给药CP 1.0g/kg,2 h后再次给药2.0g/kg).每组动物8只.建立窒息型大鼠心搏骤停(CA)-CPR模型,ROSC后24 h取心肌标本待测.以脱氧核糖核昔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ROSC后24h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AI);以免疫组化法检测ROSC后24h的心肌细胞Bcl-2,Bax蛋白表达.数据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结果 与A组比较,CPR后24h B,C,D各组心肌凋亡指数及Bax,Bcl-2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均P<0.01),Bcl-2/Bax值均明显降低(P<0.01);与B组比较,C组和D组心肌的凋亡指数及Bax,Bcl-2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Bcl-2/Bax值均明显上升(P<0.01);与C组比较,D组的凋亡指数及Bax,Bcl-2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Bcl-2/Bax值明显上升(P<0.05).结论 外源性磷酸肌酸可明显抑制窒息型大鼠CPR后心肌细胞凋亡,对心肺复苏后心肌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该作用以大剂量时更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诱导分化剂苯乙酸(phenylacetate,PA)对Bcl-2、Bax和Caspase-3表达的影响,探讨PA诱导胶质瘤C6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胶质瘤C6细胞,实验组给予PA浓度5.0 mmol/L诱导72 h,对照组不用PA,用原位杂交检测Bcl-2、Bax和Caspase-3 mRNA的表达,图像分析比较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两组比较,Bcl-2无明显变化(P>0.05),实验组的Bax和Caspase-3表达增强(P<0.01).结论:PA能增强Bax和Caspase-3的表达,其诱导胶质瘤C6细胞凋亡的机制可能与此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沉默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osylation end products,RAGE)对人卵巢癌细胞株增殖、凋亡能力及周期分布的影响。方法人上皮性卵巢癌SKOV-3细胞经过慢病毒载体构建,分为空白组、过表达组和沉默组。进行细胞增殖、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实验,Western Blot检测B淋巴细胞瘤-2(B-cell lymphoma-2,Bcl-2)、Bax、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cyclin-dependent kinase4,CDK4)、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表达。结果沉默组24h、48h、72h细胞增殖率低于空白组和过表达组各时间段的细胞增殖率;沉默组各时间段细胞增殖率逐渐降低(P<0.05)。沉默组24h、48h、72h细胞凋亡率高于空白组和过表达组各时间段的细胞凋亡率(P<0.05);沉默组、空白组和过表达组各时间段细胞凋亡率逐渐升高(P<0.05)。沉默组G1期细胞率低于过表达组和空白组;沉默组S期细胞率低于过表达组和空白组;沉默组G2期细胞率高于过表达组和空白组(P<0.05)。沉默组Bcl-2、CDK4蛋白表达高于空白组和过表达组,Bax、Cyclin D1蛋白表达低于空白组和过表达组(P<0.05)。过表达组Bcl-2、CDK4蛋白表达低于空白组,Bax、Cyclin D1蛋白表达高于空白组(P<0.05)。结论沉默RAGE通过调控Bcl-2、Bax、CDK4、Cyclin D1相关蛋白表达,能抑制卵巢癌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阻碍G2至M期转化,为临床治疗卵巢癌寻找有效的靶向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对人绒毛膜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和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人绒毛膜癌细胞系JEG-3,分为对照组和二甲双胍组(终浓度为5、10、20、40mmol/L)处理48h后,使用流式细胞术和免疫荧光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免疫蛋白印迹检测凋亡相关基因半胱天冬酶-3(Caspase-3)、Bcl-2和凋亡调节蛋白(Bax)的mRNA及蛋白变化趋势。结果和对照组相比,二甲双胍组的JEG-3细胞早晚期凋亡率显著上升,同时Caspase-3和Bax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但Bcl-2的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降低。结论二甲双胍可以通过Caspase-3及Bcl-2/Bax通路诱导JEG-3细胞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对缺血/再灌注诱导小鼠星形胶质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乌司他丁对脑缺血损伤的治疗机制.方法 建立体外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原代分离培养小鼠大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随机分为C组(正常培养组)、IR组(缺血/再灌注组)和UR组(缺血/再灌注 乌司他丁干预组),UR组又按加入乌司他丁浓度不同分为UR100组(乌司他丁浓度为100 U/mL)以及UR1000组(乌司他丁浓度为1000 U/mL)两个亚组,以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星形胶质细胞早期凋亡,RT-PCR法检测各组Bcl-2/Bax基因的表达.结果 缺血/再灌注能够上调星形胶质细胞Bax mRNA表达,同时下调Bcl-2 mRNA表达,促使星形胶质细胞发生凋亡(P<0.01,vs C组).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乌司他丁能够抑制星形胶质细胞Bax mRNA表达上调以及Bcl-2 mRNA表达下调,从而使星形胶质细胞凋亡减少(P<0.05,vs IR组),且大剂量乌司他丁干预组调节Bcl-2/Bax基因表达程度要高于小剂量乌司他丁干预组(P<0.05,vs UR100组).结论 乌司他丁具有较好脑保护的作用可能与其干预脑缺血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本研究探讨Akt激酶抑制剂MK2206对U937及RS4;11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并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MK2206处理U937及RS4;11细胞24、48 h,用CCK-8法绘制细胞增殖曲线;Annexin V/7-氨基放线菌素D(7-AAD)双标记法分析细胞凋亡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实时定量PCR检测Bax、Bcl-2、XIAP、CDK1、caspase-3基因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MK2206对U937及RS4;11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且抑制效应呈一定的时间和剂量依赖性,U937细胞24、48 h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0.48±0.15)和(0.09±0.01)μmol/L,RS4;11细胞24、48 h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0.91±0.02)和(0.68±0.11)μmol/L。0.5μmol/L MK2206作用于U937细胞及1.0μmol/L MK2206作用于RS4;11细胞24 h、48 h,Annexin V/7-AAD标记的阳性细胞升高,U937细胞组24 h细胞凋亡率为(4.18±0.70)%,48 h细胞凋亡率为(22.53±4.67)%,均高于对照组的(1.35±0.34)%(P0.05),且48 h细胞凋亡率较24 h更为明显(P0.05);RS4;11细胞组24 h和48 h细胞凋亡率分别为(5.74±0.58)%和(10.07±1.24)%,均高于对照组的(1.32±0.31)%(P0.05),且48 h细胞凋亡率较24 h更为明显(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结果显示,U937细胞组G2/M期细胞比例为(96.78±9.11)%,高于对照组的(9.64±0.91)%(P0.05);RS4;11细胞组G2/M期细胞比例为(14.19±3.82)%,高于对照组的(5.75±1.28)%(P0.05)。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示,两种细胞中Bax、caspase-3 mRNA相对表达水平升高,而Bcl-2、XIAP表达水平降低,同时伴CDK1 mRNA水平的减少,与各自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K2206能有效抑制U937及RS4;11细胞增殖及促进细胞凋亡,使细胞周期阻滞于G2/M期,其促凋亡机制与上调Bax与caspase-3基因表达、下调Bcl-2与XIAP基因表达有关,细胞周期G2/M期阻滞与CDK1基因表达水平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硼替佐米联合维生素C(VitC)对淋巴瘤细胞株Jurkat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方法收集淋巴瘤细胞株Jurkat细胞并分成30 nmol/L硼替佐米组、100μg/ml VitC组及联合组(30 nmol/L硼替佐米联合100μg/ml VitC治疗)。用流式细胞仪和CCK-8检测Jurkat细胞凋亡率和周期及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cl-2和Bax的表达情况。结果 VitC组使Jurkat细胞的生长方式从局部聚集变化成平均分布;硼替佐米组于1~2 d期间Bcl-2的表达水平较VitC组及联合组降低得更慢,其Bax的表达水平较VitC组及联合组升高得更慢,且VitC组的Bax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硼替佐米组。硼替佐米组Jurkat细胞抑制率较VitC组显著升高(P 0. 01),联合组Jurkat细胞抑制率较VitC组和硼替佐米组均显著升高(P 0. 01)。相比对照组,硼替佐米组、VitC组及联合组Jurkat细胞凋亡率均显著升高(P 0. 01),且VitC组和联合组Jurkat细胞凋亡率较硼替佐米组均显著升高(P 0. 01)。结论 VitC有利于抑制早期淋巴瘤细胞株Jurkat的增殖,同时细胞凋亡调控蛋白Bcl-2和Bax的表达情况与VitC诱导Jurkat细胞凋亡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