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CNG汽车加气站脱水装置的设置   总被引:1,自引:8,他引:1  
孙永康 《煤气与热力》2002,22(3):257-258
介绍了汽车用天然气脱水的要求 ,论述了CNG汽车加气站压缩天然气的脱水工艺以及在工艺流程中脱水装置的设置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8):27-28
离心压缩机是天然气处理装置中的主要耗能设备,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降低压缩机能耗,对装置的节能增效有重大意义。本文从离心压缩机的工艺参数控制、机组结构优化和调节控制系统的改进三方面介绍和探讨了离心压缩机的主要节能技术,并结合天然气分公司生产实际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意见,为离心压缩机的节能降耗提供了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污泥脱水、输送及储存系统是污泥处理处置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南宁某项目为例,介绍了污泥脱水工艺、进泥设备、加药系统及泥水分离阀的设计及优化建议;介绍了污泥输送螺旋、缓存料斗及料位检测的工程应用特点,提出一体化破拱装置,详述污泥输送泵及其故障处理方式;介绍了污泥储存系统的管道、入料口的设计要点,滑架破拱装置的设计优化及其液压系统热平衡分析等。该项目投入运营后,脱水污泥含水率降至80%,污泥的日输送量达到66.85 m3/d,污泥储存系统储存量达到200 m3,实现了污泥的减量化生产。最后对该工程进行技术经济分析,为同类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压缩天然气(Com press NaruralGas),简称CNG,是我国近年以至21 世纪开发绿色汽车的高新技术产业之一。CNG 汽车由于具有节能、环保、成本低等许多优点,现已成为当今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的重要方向。目前,我国CNG 技术正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全国已拥有CNG 汽车 15000 辆,充装站100 余座(其中四川约占总数的1/3)。据专家预测,到下世纪初,我国CNG汽车将在现有基础上猛增10- 15 倍,2010 年将达到国内汽车总数的50% 。鉴于CNG 这一新兴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应用,消防安全面临严竣考验与挑战,尤其是危险介质、高压运载与储存、重复灌充等一系列安全技术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本文以阐述CNG 技术发展状况入手,重点分析与探讨此类事故原因和消防安全的技术措施及对策,以促进CNG 新兴技术的安全、迅速地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新疆油田盆5气田采用分子筛对天然气处理站的放空气进行回收,介绍了分子筛的吸附原理、回收技术原理及工艺流程、净化脱水压力稳定安全措施等。通过优化破乳剂类型及注入量,净化脱水后的放空气满足回收利用要求,达到天然气外输标准。此项回收技术的利用,每年可减排废气5209.2×104 m3,回收天然气约360×104 m3,增加经济效益360万元。  相似文献   

6.
高压天然气净化成套装置在西安门站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高压天然气净化成套装置的工作原理、性能特点,阐述了该设备在西安天然气门站的应用及其技改措施,对该设备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结合工程实例,对天然气液化厂脱水脱硫醇方法进行比选,确定采用分子筛吸附法,在同一分子筛塔内放置脱水分子筛床、脱硫醇分子筛床。以5塔为例,介绍脱水脱硫醇流程。对3塔、4塔、5塔流程的经济性进行了比较,5塔流程的经济性最优。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3,(6):567-570
简要介绍了土库曼斯坦阿姆河右岸A区块第一天然气处理厂两种不同分子筛在同一吸附塔内分层混装的脱水、脱硫醇工艺原理及工艺流程,总结了分子筛在天然气深度脱水、脱硫醇工艺中的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3,(9)
针对CNG加气站脱水装置无法满足节能监测标准相关测试条件,通过对脱水装置工作原理、电加热器能量转换过程的分析,找到了一种新的加热器电能利用率测试途径,并给出了相关参数的测试方法,有效地解决了标准测试方法无法操作的难题。通过现场试验,该方法应用效果良好,对今后CNG加气站的节能监测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文丘里引射器回收天然气管网压力能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文丘里引射装置,以高压天然气引射低压人工煤气,不仅拓宽了天然气的应用领域,而且通过回收天然气管网压力能,有效地解决了在城市天然气转换期间煤气压缩机运行方式存在的问题,可大幅度节省电耗,降低生产运营成本,提高城市燃气管网运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3,(5):482-485
迪那2凝析气田天然气处理采用J-T阀+乙二醇抑制剂低温冷冻分离工艺,设计单套处理量400×104 m3/d、制冷温度-20℃,投产后进站温度由设计的45℃升至65℃,乙二醇加注量不能满足设计制冷温度的要求,低温分离器频繁发生冻堵,单套处理能力限制在200×104m3/d、制冷温度-15℃。利用HYSYS软件对脱水脱烃装置进行模拟优化,确定天然气饱和水增加是造成装置冻堵的原因,制定了装置适宜运行参数表,避免装置发生冻堵,提出了分水器改造建议,实施后脱水脱烃装置达到设计参数,大幅度提高了液化气和轻烃产量,减少了乙二醇损耗,并提出了凝析气先空冷再分离的标准气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2.
正由于天然气汽车使用的是高压易燃的气体燃料,如何提高天然气汽车所装载的燃气钢瓶的安全性能尤为重要。近日,秦皇岛市燃气总公司向燃气汽车使用客户推广使用一种新型的具有限流关闭功能的气瓶阀,可以防止高压天然气泄漏,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目前,天然气汽车供气装置所采用的结构设计中,广泛使用的储气瓶阀门均为手动瓶阀,必须人工操纵才能起到其关闭的功能。在天然气汽车使用过程中一旦出现意外事故或车祸时,如果造成高压管路断裂、接头松脱或配件损坏,极易造成高压天然气气体大量泄漏,扩大事故危害。  相似文献   

13.
针对大庆石化公司炼油厂清罐期间产生的罐底油泥处理处置困难的情况,采用“三泥”脱水装置进行油、泥、水三相分离处理。介绍了工艺流程,将剩余活性污泥和罐底油泥按不同比例混合进行烧杯实验,结果表明,当两者比例为3∶1时沉降效果最好,渣层薄、水层厚,罐底油泥中的悬浮物等杂质被吸附得比较完全。对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经脱水处理后油泥含水率由95%左右下降到约70%,减量率约为84%。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试采放空天然气的利用率,考虑将不能输送的放空低压气进行技术增压,达到输送压力后,使其进入油气处理装置进行分离,其中一部分通过注气压缩机回注至地层,保持地层压力,提高油田凝析油采收率和延长油气田开发时间,实现低压气的高效利用。对站外试采井的低压放空气进行增压回收,减少了天然气资源浪费,实现了向资源节约型、环境保护企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电渗透污泥脱水机是一种新型污泥脱水设备,具有体积小、脱水过程不添加药剂、运行连续的特点。该设备已在朝阳净源污水处理厂得到应用,可以将含水率为80%的污泥深度脱水至含水率60%以下。  相似文献   

16.
1 组成及工作原理该变频调速集成装置主要由多功能降压变压器、低压变频器、低压变频调速电动机组成 (见图 1)。图 1 装置的组成该装置利用多功能降压变压器来吸收变频过程中产生的高次谐波 ,使其降至 1.6 %以下。低压变频调速电动机由高压电动机通过变化绕组连接结构改制而成。经改制后电动机的功率、外形尺寸及绝缘强度均不变 ,但定子的工作电压降低 ,寿命大大增加。2 技术特点① 多功能降压变压器具有吸收谐波功能。  ② 低压变频器工作稳定、可靠 ,价格低廉。③ 高压电动机运行于低压状态 ,大大提高了工作寿命。④ 电动机可直…  相似文献   

17.
CNG子站管束气瓶中的天然气经卸气柱后增设一路管线直接进入加气机低压系统,利用管束气瓶中天然气自身压力对CNG汽车加气,而后加气机电磁阀自动切换对CNG汽车加中、高压气,直至加气完成。加气量中三分之一天然气不经过压缩机压缩,减少了机器磨损,降低了能耗,缩短管束气瓶的卸气时间,提高CNG子站加气量约50%。  相似文献   

18.
结合厦门污水处理厂污泥深度脱水工艺的应用情况,考察了预浓缩—FeC l3和CaO调质—高压隔膜厢式压滤机对污泥的深度脱水效果,并研究了泥饼的处理、处置和资源化利用情况。结果表明,污泥经深度脱水后,泥饼含水率60%,自然放置7 d后,含水率可进一步降至45%左右,满足填埋的要求,另外还可用于制砖和作园林绿化的土壤基质,也可作焚烧处置。污泥深度脱水过程中产生的滤液可循环利用,回流至进水处时,对出水水质影响很小,且可为脱氮过程提供碳源和碱度;回流至重力浓缩池时,可改善污泥沉降性能,提高脱水效率。与传统污泥脱水工艺相比,该工艺具有经济优势。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邹城市燃气总公司天然气加气站(CNG)于2011年3月30日置换成功并试运行。该站于2010年9月开工建设,建有储气竖井3座,储气能力为3000m3,日供气能力为2万m3,是邹城市第一座压缩天然气(CNG)标准站,气源为管道天然气直供,经深度脱水装置干燥后进入压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4,(6)
将正渗透技术应用于污泥浓缩脱水,对孔径更大、机械强度更高的低压过滤膜应用于正渗透污泥脱水工艺的可行性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索。对比试验证明低压过滤膜由于膜厚度方面的劣势带来的严重浓差极化现象而无法获得良好的水通量,不能满足用于正渗透污泥脱水的要求。对正渗透污泥脱水过程中盐离子反向传质情况的监测分析发现,这一过程受污泥侧盐累积量与污泥含水率两个因素影响,污泥侧盐浓度最终根据试验条件不同而稳定在0.10.2mol/L内。污泥中混入盐对污泥极限脱水性能存在不利影响而应加以控制。试验用的3种常用污泥絮凝剂使正渗透污泥脱水效果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