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尿激酶介入溶栓治疗肺动脉栓塞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救治过的100例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T行肺动脉介入溶栓,其后放置下腔静脉滤器,术后抗凝、活血治疗。结果接受介入溶栓治疗的100例患者中,临床治愈90例。其中出现鼻钮20例,皮下出血点10例,上消化道出血2例。死亡10例,分别死于呼吸衰竭、心率失常。结论尿激酶介入溶栓治疗肺动脉栓塞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静脉应用国产尿激酶溶栓和皮下注射国产低分子肝素钙抗凝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182例急性期缺血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3组,即大剂量尿激酶溶栓组11例,小剂量尿激酶溶栓组73例,低分子肝素钙组98例。结果大剂量尿激酶溶栓组14d基本治愈,有效率比较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小剂量尿激酶溶栓组和低分子肝素钙组14d基本治愈率、有效率相近。结论早期大剂量尿激酶静脉溶栓是治疗急性脑梗死较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围手术期也称手术全期(术前、术中及术后),指护士从迎接病人进入外科病房到病人术后痊愈出院这段时期,在这一阶段发生急性肺动脉栓塞存在三个难点:一是诊断困难,二是溶栓治疗时出现出血并发症,三是抢救中易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从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院应用溶栓抢救治疗围手术期肺动脉栓塞引起猝死15例,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瑞替普酶对急性肺动脉栓塞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观察2006年1月至2011年9月符合溶栓治疗的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瑞替普酶组50例(研究组)和尿激酶组50例(对照组),观察溶栓前后患者螺旋CT肺动脉造影、肺动脉压、动脉氧分压、血压及出血并发症情况。结果溶栓后研究组肺动脉压、动脉氧分压、血压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研究组溶栓后显效25例,有效2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0%,对照组显效17例,有效21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6%,实验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出血并发症实验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替普酶治疗急性肺动脉栓塞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正>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北美和欧洲最为常见的心肺疾病之一。该病患者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呼吸系统症状与其他一些内科疾病所致心肺功能不全难以鉴别,而头晕、晕厥又易与脑血管疾病相混淆,轻者可以仅表现为胸闷、气急,而重者可出现呼吸循环衰竭,甚至猝死。目前临床医师对该病缺乏足够认识,易发生误诊、漏诊,延误患者的诊治。本文报道较典型的2例误诊,并结合20例肺栓塞患者临床资料分析,以期能提高对肺栓塞的诊治认识。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静脉溶栓、单纯动脉溶栓及机械辅助动脉溶栓治疗心源性脑栓塞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90例心源性脑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三组各30例。A组给予静脉溶栓治疗,B组给予动脉溶栓治疗,C组则给予机械辅助动脉溶栓治疗,比较不同溶栓治疗后三组患者GCS(格拉斯昏迷量表)评分、BI优率及NIHSS(卒中量表)评分,统计三组患者颅内出血率与死亡率。结果溶栓后三组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组BI优率显著高于A组(P<0.05)。A组溶栓1 d后颅内出血率为33.3%,明显高于B组的3.3%(P<0.05),C组溶栓1 d后,颅内出血率稍低于A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溶栓1月后,三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脑血管再通率为80.0%,显著高于A组的40.0%(P<0.05)。结论在心源性脑栓塞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首选机械辅助动脉溶栓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大面积肺动脉栓塞腔内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8年6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和济南市中医医院收治的49例接受腔内治疗的急性大面积肺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2例,女性17例;年龄22~55岁,平均(36±8.18)岁。对所有大面积肺栓塞患者急诊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肺动脉置管溶栓、机械碎栓、导管吸栓等腔内治疗,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对照治疗前后患者肺动脉高压和Miller评分,评价腔内治疗急性大面积肺动脉栓塞的效果。 结果47例患者(47/49,95.92%)呼吸困难、胸闷、胸痛、咳嗽、咯血等症状好转,肺动脉压、血氧饱和度、血氧分压及Miller评分显著改善(P<0.05),2例患者(2/49,4.08%)症状改善不明显。 结论急性大面积肺动脉栓塞的腔内治疗可以恢复肺灌流量,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症状和体征通常无特异性,而老年人又易患多种基础疾病,临床上易造成漏诊、误诊。我院2004年12月-2008年10月收治62例肺栓塞患者,应用尿激酶和低分子肝素治疗,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是由多种原因引起肠系膜血管血流减少而导致肠壁缺血坏死和肠管运动功能障碍的一种综合征。根据其病理表现又分为:肠系膜动脉栓塞(mesentericarteryembolism,MAE);肠系膜动脉血栓形成(mesentericarterythrombosis,MAT);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mesentericvenous  相似文献   

10.
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肺动脉及其分支栓塞引起的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及病理生理综合征。因PE症状复杂多变、诊断困难,临床上常引起误诊误治。随着临床医师对本病警觉性和知识程度的提高、检查设备的完善,诊断例数逐年增多。我院心内科自2002年以来先后诊治PE患者68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流行病学显示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发病率颇高,然而该病临床表现差异性较大,且缺乏特异性,加上不少临床医师缺乏对肺动脉栓塞的认识和(或)缺乏诊断技术,致使对肺动脉栓塞的漏诊及误诊率较高。笔者通过回顾性分析17例肺动脉栓塞患者的误诊漏诊情况,以提高对肺动脉栓塞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肺动脉栓塞1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系指体静脉或右心系统栓子脱落阻塞肺动脉而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综合征。尽管PE已有溶栓、抗凝、解痉、止痛等内科疗法以及肺动脉切开取栓、内膜剥脱术等外科疗法,但由于该病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因此容易导致漏诊、误诊、误治,造成PE死亡率较高。为提高对PE的认识,早期发现、正确诊断并给予及时有  相似文献   

13.
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系指体静脉或右心系统栓子脱落阻塞肺动脉而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综合征.尽管PE已有溶栓、抗凝、解痉、止痛等内科疗法以及肺动脉切开取栓、内膜剥脱术等外科疗法,但由于该病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因此容易导致漏诊、误诊、误治,造成PE死亡率较高.为提高对PE的认识,早期发现、正确诊断并给予及时有效地治疗显得十分重要.本文总结了11例PE患者临床资料,旨在提高PE的临床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14.
肺动脉栓塞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动脉栓塞的诊治方法,减少误诊率,提高该病的诊疗水平。方法对32例肺栓塞的患者的诊治进行了临床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患者均存在易患因素,以骨折、手术后及下肢深静脉血拴形成为最危险的因素(64.9%),肺栓塞的症状和体征是非特异性的,X线胸片、动脉血气分析、心电图(ECG)、超声心动图(UCG)、肺通气灌注扫描(V/Q)、螺旋CT(SCT)、MRI、肺动脉造影均有助于其诊断,但各有其局限性、其中SCT是目前特异性及敏感性均高的迅速、有效、无创的方法,有取代肺动脉造影的趋势。结论提高正确诊断率、减少误诊是促进肺动脉栓塞患者早期康复、降低死亡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下肺动脉切开取栓和肺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慢性肺动脉栓塞的方法、围术期处理经验,以提高慢性肺动脉栓塞外科治疗的安全性。方法全组12例慢性肺动脉栓塞患者均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跳中切开肺动脉取栓及肺动脉内膜剥脱术。结果全组12例无一例近期死亡,其中1例活检为平滑肌肉瘤,术后化疗,2年后复查无复发,其余11例均为血栓,术后临床症状减轻,活动能力明显提高。结论体外循环下肺动脉切开取栓和内膜剥脱术是治疗慢性肺动脉栓塞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急性巨块性肺动脉栓塞的外科治疗.方法 对3例经多排螺旋CT确诊、保守治疗无效并发呼吸衰竭及右心功能不全的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行肺动脉切开取栓术,术后早期应用肝素,后期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结果 3例患者术后均存活,术后心功能由Ⅳ级改善为Ⅰ~Ⅱ级,出院后随访6~24个月未发生再栓塞.结论 多排螺旋CT可作为确立急性肺动脉栓塞诊断的依据;适时的手术决策是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对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am,PE)认水平及诊断水平的提高,PE的检出率正逐年提高,但该病床表现多样化,无论症状或体征对急性PE的诊断均缺乏感性和特异性,极易误诊和漏诊.现总结我院胸内科20061月至2008年2月确诊病例42例,通过对其危险因素及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对PE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肺动脉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 embolism,PTE)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降低漏诊率及误诊率.方法 分析2007-01-2009-12在河北省沧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心内科住院患者中的26例确诊PTE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情况.结果 PTE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但临床症状和体征能提供重要线索;辅助检查能够为PTE早期确诊提供有力的证据;早期溶栓及抗凝治疗可有效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结论 提高PTE的早期诊断率、降低漏诊率及误诊率,尽早溶栓及抗凝治疗是治疗成功、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分析溶栓治疗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其疗效的因素。方法选取入住河北省唐山市开滦总医院呼吸科和心内科、CCU等科室(在2006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300例肺血栓栓塞症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258例,应用抗凝治疗方法)和实验组(42例,应用溶栓治疗方法)。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肺血栓栓塞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凝血功能指标(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血管再通率的因素。结果两组肺血栓栓塞症患者治疗前凝血功能指标(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比较未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肺血栓栓塞症患者治疗后凝血功能指标(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肺血栓栓塞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24%,40/42)显著高于对照组(67.83%,175/258)(P0.05); 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血管再通率的因素有溶栓药物、时间窗、面积大小、栓塞部位、红细胞压积、年龄、基础疾病等,各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溶栓治疗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急性肺栓塞进行临床分析,探讨急性肺栓塞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对2006年1月~2011年1月诊断为PE的29例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PE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但临床症状和体征能提供重要线索。心电图,超声心动图,X线胸片,动脉血气分析,双下肢深静脉血管超声、CT肺动脉造影,均能为PE早期诊断提供相对特征性改变,早期溶栓和抗凝治疗可有效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结论提高PE的早期诊断率,尽早溶栓和抗凝治疗是治疗成功、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