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浅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8例.治疗组采用浅刺法(主穴为阳白、丝竹空、颧髎、下关、颊车、迎香、地仓);对照组采用沿皮透穴刺法(取穴:阳白透鱼腰、迎香透四白、地仓透颊车)治疗.结果:愈显率治疗组为95.8%,对照组为81.3%,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浅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优于沿皮透穴刺法.  相似文献   

2.
吴芸 《国医论坛》2002,17(1):38-38
贝耳 ( Bell)麻痹又称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是指原因不明、急性发病的单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笔者采用三透穴加平衡针灸治疗本校该病患者 72例 ,取效捷速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72例中 ,男 42例 ,女 30例 ;年龄最小 1 8岁 ,最大67岁 ,其中 1 8岁~ 2 4岁 47例 ,2 5岁~ 45岁 1 6例 ,46岁~ 67岁 9例 ;疗程最短 1天 ,最长 3个月余。2 治疗方法三透穴及进针方向 :从鱼尾透鱼腰 ,从瞳子 直下0 .1寸透颧  ,从颊车透地仓。平衡穴取双侧攒竹、迎香、颊车、地仓 ,重症加印堂、水沟。操作方法 :先透刺三透穴 (只取患侧 ) ,后直刺或斜刺平衡穴。…  相似文献   

3.
透穴治疗面神经麻痹39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透穴治疗面神经麻痹39例徐锦平辽宁中医学院(沈阳110032)1一般资料本组39例中,男21例,女18例;年龄最小4岁,最大52岁;病程最短3天,最长2年;全部病例均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2治疗方法取穴太阳透地仓,颊车透地仓,承位透晴明,阳白透鱼腰,迎...  相似文献   

4.
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10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慧 《陕西中医》2003,24(7):645-645
目的 :观察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 :采用从少针、浅刺到透穴、沿神经走行方向进针方法 ,取患侧地仓、颊车、下关等穴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1 0 0例 ,结果 :总有效率为 99%。提示 :针刺局部能激发舒通经络之气 ,促进面神经麻痹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医透穴法治疗急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电针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中医透穴法(阳白透鱼腰,地仓透颊车等方法),再结合穴位(颊车与地仓)静脉注射胞二磷胆碱的方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透穴法治疗急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对31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根据受累神经支的不同,采取透穴浅刺法治疗。Ⅰ支痛:从阳白穴分别向鱼腰、丝竹空穴透刺1寸左右。Ⅱ支痛:下关向颊车穴透刺3寸左右,颧髎向迎香穴透刺1寸2分左右。Ⅲ支痛:下关向颊车穴透刺3寸左右;颊车向地仓透刺3寸左右;地仓向承浆穴透刺1寸左右。选30号毫针,与皮肤呈15°角沿皮浅刺,以针下有轻微针感即可。各支均配合谷穴直刺1寸左右。每隔5分钟轻微捻针1  相似文献   

7.
笔者认为小儿面瘫多由气血未充、风邪乘虚侵袭筋脉而导致,故拟用地仓穴透刺疗法对34例小儿面瘫进行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34例,男11例,女23例;年龄27个月~12岁;病程1d~6个月。2 治疗方法 取穴:以地仓透四白、地仓透迎香、地仓透颊车为主,面瘫初起加风池或外关穴,病程较长者加足三里或曲池穴。用左手拇、食二指将地仓穴捏起,右手持3根32号2寸毫针同时刺入腧穴,再将毫针分别透刺向四白、迎香及颊车穴,以减少进针次数,减轻痛苦,有利于小儿接受。针刺时以出现感传为佳。依据病情的虚…  相似文献   

8.
浅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观察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王晶 《中国针灸》2004,24(1):47-48
目的 :观察不同深浅刺法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 :将 96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 2组 ,分别采用浅刺法 (治疗组 )和沿皮透穴刺法 (对照组 )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组愈显率为 95 8% ,对照组愈显率为 81 3%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浅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优于沿皮透穴刺法。  相似文献   

9.
面神经麻痹,亦称面瘫,是以口眼歪斜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周围性面瘫部分病例伴有发热,耳后疼痛,耳鸣等症状。1临床资料本组30例,男性2l例,女性9例;年龄最大64岁,最小17岁;病程3~15天。以上病例均经专科门诊确诊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2治疗方法采用单穴组与“循经式透穴”法交替使用。选穴:第一组,地仓、颊车、翳风、迎香、阳白、合谷;第二组,“循经式透穴”法,阳白透鱼腰,和髎透牵正,瞳子髎透颧髎,地仓透颊车(穿过口角表情肌经咬肌膜表面透颊车),进颊车穿过下唇部表情肌透承浆穴,快速进针,每次留针20~30分钟,lO分…  相似文献   

10.
电长针治愈周围性面瘫75例:取穴:地仓透颊车,阳白透鱼腰,为患侧部。配穴:承泪、迎香、太阳、下关、风池、翳风。合谷,太冲穴必备。找准穴位,长针刺入得气后再接通治疗仪,频率每分钟200次左右,一般第一次后患者感觉局部热或有松快感。持续5分钟左右停止,如...  相似文献   

11.
透刺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22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笔者采用透刺电针的方法 ,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2 2例 ,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均排除脑血管疾病、肿瘤、白血病等所致的面神经麻痹 ,符合急性非化脓性面神经炎诊断。 2 2例中 ,男 1 3例 ,女 9例 ;年龄最小 1 7岁 ,最大 6 2岁 ,以 3 0~ 5 0岁段最多 ;为急性发病的单侧面神经麻痹 ;病程 9~ 2 5天 ,最长 1例 46天 ;全经药物治疗无效。2 治疗方法  取穴 :患侧翳风、下关、颊车、地仓。  针法 :患者坐位或仰卧 ,局部皮肤常规消毒 ,右手持 2寸毫针 ,左手拇、食指捏起翳风穴皮肤 ,快速刺入皮下后向牵正穴透刺 1 .5…  相似文献   

12.
甩针挂钩针法配合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面瘫36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般资料顽固性面瘫指病程超过 3个月未治愈者。 36例患者全部为门诊病人 ,其中男 2 0例 ,女 1 6例 ;年龄最小 5岁 ,最大 76岁 ;病程最短 95天 ,最长 3年。所有病例均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 (无中枢性面瘫患者 )。治疗方法“甩针挂钩”针刺法 :由牵正穴 (耳垂前 0 .5~ 1寸 )或颊车穴进针 ,向地仓穴透刺 ,针刺由深渐浅 ,针尖到达地仓穴时 ,从皮肤表面可以看到针尖 (但不露出皮肤 ) ,然后向一个方向捻转针柄 ,使其滞针 ,从表面可以看到皮肤表面产生皱折 ,再猛地往上一甩针 ,迅速放开针柄 ,如此反复进行 2~ 3次 ,“甩针挂钩”针刺操作即告结…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笔者采用羊肠线透穴结扎法治疗经多方治疗不愈、病程在 1个月以上的顽固性面神经麻痹患者 10 0例 ,收到了满意的疗效 ,现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0 0例患者中 ,男 4 5例 ,女 5 5例 ;年龄最大 78岁 ,最小 7岁 ,其中 7~ 15岁 5例 ,15~ 2 5岁 13例 ,2 5~ 4 0岁 4 0例 ,4 0~ 6 0岁 2 8例 ,6 0岁以上 14例。左侧面神经麻痹 4 8例 ,右侧面神经麻痹 5 2例。病程最长 2 0年 ,最短 4 5d。1 2 治疗方法1 2 1 常用穴位 太阳透阳白、太阳透颧、迎香透四白、颊车透地仓、地仓透人中、地仓透承浆等。1 2 2 操作…  相似文献   

14.
地仓透颊车治疗面神经麻痹谢维贞,石玉成赤峰市克旗中蒙医院(025350)笔者以经络学说理论为指导,结合临床,运用针刺地仓、颊车,治愈颊面神经麻痹80例,治愈率100%,随访未1例复发。一般资料80例中男32例,女48例;年龄最小6岁,最大76岁;病史...  相似文献   

15.
笔者近几年来采用浅刺结合TDP治疗面瘫86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  本组86例患者,其中男性39例,女性47例,年龄在20岁以下者15人,20~40岁者43人,40岁以上者28人。2 治疗方法  取患侧地仓穴透刺颊车穴,牵正穴透刺颊车穴,太阳穴透下关穴,阳白穴透刺鱼腰穴,再取患例四白穴,健侧合谷穴,结合TDP照射患侧面部,嘱患者闭眼,不能闭合的,用3层纱布将眼盖上,留针30分钟,每隔10分钟轻轻捻转1~2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3 治疗效果  痊愈78例,(面容及…  相似文献   

16.
临床上我们遇到口眼口呙斜症状的病人,主要病因可以分为中枢性面瘫和周围性面瘫。中枢性面瘫多因脑血管疾病和颅脑外伤所致,周围性面瘫多因外感风寒累及面神经受损引起。针刺地仓、颊车穴治疗面瘫临床运用非常普遍,书籍文献记载颇多,笔者在10年临床康复治疗中,同时应用地仓穴透刺颊车穴为主的针刺疗法,治疗105例不同病因所致的以口眼口呙斜症状明显的面瘫病人,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105例口眼口呙斜症状明显的面瘫患者,中枢性面瘫76例,周围性面瘫29例。其中男性80例,女性25例;年龄12~78岁,平均46.9岁;病程最短2天,最长13…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不同深度针刺地仓、颊车穴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在相同配穴针刺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法针刺地仓、颊车穴,治疗组根据不同患者的体型地仓穴向下斜刺约4~6 cm、颊车穴向地仓穴方向深刺约3. 3 cm。两组均每周治疗3次,30天后进行疗效评估,并于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中医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Sunnybrook面神经评分。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8. 0%,对照组为66. 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中医症状评分均明显下降(P 0. 05),且治疗组口角歪斜、眼裂闭合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 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Sunnybrook面神经评分均明显提升(P 0. 05),且治疗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总体健康、精神健康评分及Sunnybrook面神经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提升(P 0. 05)。结论深刺地仓、颊车穴能够有效改善周围性面瘫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恢复面神经功能,其较常规浅刺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8.
面神经麻痹是临床上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笔者采用挑刺、针灸综合治疗面神经麻痹患者 15 0例 ,取得了显著疗效 ,现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临床挑刺、针灸治疗面神经麻痹患者 15 0例 ,其中男 92例 ,女 5 8例 ;年龄最小者 2岁 ,最大者 66岁 ;发病时间最长者 0 5浕 ,最短者 1d。2 治疗方法用三棱针沿患侧口腔内颊粘膜咬合线挑刺数处 ,深度达粘膜下 ,凡有血管可见者可直接刺破出血为度。隔 2d挑刺治疗一次 ,一般患者挑刺治疗 2次~ 3次为宜。毫针刺取太冲 ,地仓透牵正 ,翳风、迎香、合谷、太阳等穴交替使用 ,每次取 6穴~ 8穴为宜 ,每日针刺…  相似文献   

19.
<正> 两年来我院在门诊应用纠正穴为主,共治疗面神经麻痹110例,获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一、针刺纠正穴:纠正穴部位在手小指尺侧掌指关节横纹头,赤白肉际处.操作方法: 轻握拳放半横位,针刺从外侧沿掌骨前向内刺入可透深至合谷穴.  相似文献   

20.
透穴埋线治疗难治性面神经麻痹18例小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具有良好的效果,但临床上疗效不满意甚至无效者也屡有所见。近年来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将发病3个月内未治愈者称为“难治性面神经麻痹”,采用透穴埋线法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8例患者均为首次单侧面瘫,其中男10例,女8例;年龄最小5岁,最大65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24个月,平均为4个月。2治疗方法取患侧四白、阳白透太阳、颊车透地仓、承浆透地仓、地仓透迎香。定准穴位,划上标记,常规皮肤消毒,带束发帽,铺洞巾,用2%利多卡因行穴位表面局麻,取0~1号羊肠线,用持针钳夹住带羊肠线的穿刺针(除四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