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RVVC)指妇女单纯性念珠菌阴道炎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真菌学检查阴性后再次出现症状,经真菌学检查又呈阳性或1年内反复发作4次或以上,其病原菌是以白色念珠菌为主的酵母菌,为妇科常见病、多发病[1].近20年来,唑类抗真菌药,如咪康唑、克霉唑、氟康唑、酮康唑、伊曲康唑等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但也致念珠菌耐药菌株不断增加,导致RVVC发病率逐年增加.本所分别采用3种不同药物治疗RVVC, 并比较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特比萘芬治疗复发性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主要由白色念珠菌所引起的原发性或继发性感染,近年来,随着白念珠菌感染的增加,和其耐药现象日趋严重[1],在临床菌株中,复发性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RVVC)的致病菌对6种抗真菌药物(5-氟胞嘧啶、制霉菌素、咪糠唑、益康唑、酮康唑、两性霉素)均有明显耐药性[2]。作者2004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复发性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70例,口服特比萘芬治疗,68例获得满意疗效,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材料所选140例患者均为皮肤性病科门诊病例。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及真菌室检查,复发频率每年3次以上,确诊为复发性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  相似文献   

3.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是常见外阴、阴道炎症,也称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国外资料显示,约75%妇女一生中至少患过1次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由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容易在月经前复发,若患者经治疗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真菌学检查阴性后又出现真菌学证实的症状称为复发,若1年内发作4次或以上称RVVC。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经治疗后约有5%患者复发,部分复发病例有诱发因素,但大部分患者复发机制不明。本文就2003-2007年因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30例患者进行诊治分析。  相似文献   

4.
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主要由白色念珠菌所引起的原发性或继发性感染,近年来,随着白念珠菌感染的增加,和其耐药现象日趋严重,在临床菌株中,复发性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RWC)的致病菌对6种抗真菌药物(5-氟胞嘧啶、制霉菌素、咪糠唑、益康唑、酮康唑、两性霉素)均有明显耐药性。作者2004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复发性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70例,口服特比萘芬治疗,68例获得满意疗效,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念珠菌外阴阴道炎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炎症,其主要症状为外阴瘙痒,灼痛,瘙痒尤其以夜间为重,症状重时患者坐卧不宁,痛苦异常。虽然临床上治疗的方法很多,但不能很好地解决复发问题,我院自2001年开始应用伊曲康唑联合达克宁栓及单独应用达克宁栓治疗复发性念珠菌外阴阴道炎各43例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383例阴道真菌感染菌群鉴定及药敏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了解念珠菌性阴道炎致病菌的菌种分布情况及耐药情况。方法对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的标本运用玛嘉显色培养基法对分离自阴道念珠菌感染患者的383株念珠菌进行菌种鉴定。结果383例阴道念珠菌感染的病例经鉴定白色念珠菌368株(96.09%),其次为光滑念珠菌10株(2.61%),较少的有热带念珠菌4株1.04%)和克柔念珠菌1株(0.26%)。临床用7种药物中制霉菌素对阴道内真菌的敏感率最高为98.4%,两性霉素B敏感率为98.1%,酮康唑50.4%,伊曲康唑47.5%,咪康唑47.5%,氟康唑25.3%,特比萘芬23.5%。结论白色念珠菌是导致临床阴道念珠菌感染的优势菌群,其次有光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和克柔念珠菌等念珠菌感染。制霉菌素对阴道内真菌的敏感率最高,是治疗真菌感染的有效药物。鉴于伊曲康唑、咪康唑、氟康唑、特比萘芬等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建议对反复发作的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根据药敏试验来选择药物,从而减少耐药菌株的出现,提高念珠菌性阴道炎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7.
复发性念珠菌阴道炎是指念珠菌阴道炎临床治愈后1年内复发4次以上,约占念珠菌阴道炎的5%~20%,且近期有增加的趋势,给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损害。微波照射特别适用于复发性念珠菌阴道炎。作者采用氟康唑联合微波照射治疗复发性念珠菌阴道炎取得良好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霉菌性阴道炎,又名念珠菌阴道炎,发病率仅次于滴虫阴道炎。由念珠菌中的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当阴道内糖原增多,酸度增高时,最适合于念珠菌繁殖引起炎症,故多见于孕妇、糖尿病患者及接受大量雌激素治疗者。另外若较长期应用抗生素,会改变阴道内微生物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易使念珠菌得以繁殖而引起感染。念珠菌阴道炎有以下临床表现:①外阴瘙痒,严重时会呈现灼痛症状;②伴有尿频、尿痛及性交痛;③白带增多,典型的白带呈白色黏稠豆渣样,检查时可见小阴唇内侧及阴道黏膜上附着白色膜状物,擦除后露出红肿黏膜面。急性期还可能见到白色膜状物覆盖下有受损的糜烂面及浅溃疡。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壳聚糖妇科栓治疗念珠菌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26例念珠菌阴道炎随机分为观察组(63例)使用壳聚糖妇科栓治疗,对照组(63例)使用达克宁栓治疗;120例细菌性阴道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使用壳聚糖妇科栓治疗,对照组(60例)使用甲硝唑栓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情况。结果:壳聚糖妇科栓治疗念珠菌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的有效率分别为90.2%、79.9%,与常规药物达克宁栓、甲硝唑栓的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壳聚糖妇科栓治疗念珠菌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安全、有效,不易产生耐药性,易为患者接受,其优势在于无完善的实验室检查情况下,仍可对患者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0.
念珠菌阴道炎是一种常见的阴道炎,习称霉菌性阴道炎或真菌性阴道炎.本病非常普遍,据报道约30%-50%的妇女一生中曾有白色念珠菌感染,念珠菌感染比滴虫感染高3倍,该病主要病原体是白色念珠菌约占80%-90%[1].临床上诊断此病以在阴分泌物中找到念珠菌为依据.本文通过对该病患者的阴道分泌物用三种方法检查作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上海市嘉定区真菌性阴道炎的病原体分布及药敏情况,为该病的临床诊治提供指导意见。方法:收集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上海市嘉定区中心医院、上海市嘉定区妇幼保健院、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上海市嘉定区南翔医院、上海市嘉定区安亭医院5家医院妇产科确诊为真菌性阴道炎患者的1 097份白带标本,进行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不同医院间病原体的分布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白念珠菌为主(占81.5%),其中光滑念珠菌为非白念珠菌中构成比最高的菌种(14.6%),而复发患者白念珠菌的构成比为67.0%。所有菌株对氟康唑、伏立康唑和伊曲康唑敏感率分别为98.9%、92.0%和70.0%,而白念珠菌和非白念珠菌对以上3种药物的敏感率分别为99.6%、92.6%、72.4%和84.8%、89.2%、59.1%;不同医院间检出的病原体对伏立康唑和伊曲康唑敏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海市嘉定区真菌性阴道炎的病原体以白念珠菌为主,但复发患者的病原体分布呈现多样性趋势;部分病原体对伊曲康唑出现了较为明显的耐药现象;各菌种间和调查医院间的药物敏感率差异也存在统计学意义;强化真菌性阴道炎的病原学检查和药物敏感试验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联合用药治疗复发性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来本院就诊的180例复发性阴道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采用硝酸咪康唑栓和伊曲康唑胶囊进行治疗,随访并观察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和真菌学检查结果后进行疗效和安全性评价。结果 180例患者在进行了首次治疗后,白带增多率、瘙痒率和疼痛率分别下降到了45.5%、42.2%和21.1%;黏膜充血率、豆渣样白带率和真菌学涂片阳性率分别下将到了44.4%、40.0%和11.1%。首次治疗后180例患者的好转率和治愈率分别达到了45.5%和54.4%。维持期第3次治疗后,患者治愈率达到了99.4%。结论联合用药治疗复发性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依曲康唑、氟康唑治疗复发性念珠菌阴道炎疗效。方法:对临床确诊为念珠菌阴道炎,近半年内治愈复发3次以上的12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依曲康唑200mg,每日一次,连续5天为一疗程;二组:氟康唑150mg,每日一次,连续5天为一疗程。两组分别于第一个月连续服用两疗程,第2、3个月各服用一疗程。停药后2个月复查一次。结果:依曲康唑组治疗后1、4、8周总有效率分别为91.7%、98.4%、100%,停药两个月后无复发。氟康唑组治疗后1、4、8周总有效率分别为86.7%、93.3%、100%,停药两个月后复发2例,复发率3.34%。依曲康唑治愈率及显效率均较高,且无复发。结论:依曲康唑、氟康唑治疗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均有较好的疗效,前者远期疗效优于氟康唑。  相似文献   

14.
<正>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是指由假丝酵母菌(俗称念珠菌)引起的一种常见外阴阴道炎。约75%的妇女一生中至少罹患1次该病,其中约10%又转变为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1年内有症状并经真菌学证实的VVC发作4次或以上[1]。采用He-Ne激光外照  相似文献   

15.
念珠菌性阴道炎是阴道炎中常见的疾病,大多数是由念珠菌中的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通常有三种治疗方法:有局部用药,全身用药及联合用药(口服加局部)。我院自1999年1月~2000年5月对妇产科门诊中霉菌性阴道炎采用益康唑栓、双唑泰栓局部用药,取得了一定疗效,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双唑泰栓(锦州制药五厂)50例,观察组用益康唑栓(西安杨森制药厂)50例,共计100例,其疗效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凯妮汀对念珠菌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凯妮汀治疗240例念珠菌阴道炎,分为初发组及复发组两组,治疗1~2疗程.结果凯妮汀治疗念珠菌阴道炎的总有效率为97.2%.症状完全缓解时间短,平均为3天.结论凯妮汀用药方法简单,无局部刺激症状,初发者单剂量应用基本无复发.  相似文献   

17.
李汉华  易北顺 《现代护理》2003,9(3):235-236
目的 观察凯妮汀对念珠菌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凯妮汀治疗 2 4 0例念珠菌阴道炎 ,分为初发组及复发组两组 ,治疗 1~ 2疗程。结果 凯妮汀治疗念珠菌阴道炎的总有效率为 97.2 %。症状完全缓解时间短 ,平均为 3天。结论 凯妮汀用药方法简单 ,无局部刺激症状 ,初发者单剂量应用基本无复发。  相似文献   

18.
霉菌性阴道炎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霉菌性阴道炎是妇科常见疾病。病原体是一种真菌———念珠菌 ,所以 ,亦称念珠菌性阴道炎。念珠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1] ,正常情况下 ,女性阴道杆菌可抑制致病菌。当机体抵抗能力、免疫力下降 ;广泛使用抗生素时或妊娠期妇女阴道杆菌失去保护作用 ,则易发生霉菌性感染。作者对霉菌性阴道炎2 5 0例 ,进行了治疗观察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999年 2~ 11月 ,来我院妇科门诊就诊者 ,主诉白带多 ,外阴痒 ,经白带涂片检查 ,确诊为霉菌性阴道炎 2 5 0例 ,年龄 19~ 5 1(平均 3 1.5 )岁 ,其中妊娠中、晚期妇女 10例。典型症状 :…  相似文献   

19.
复方沙棘籽油栓治疗阴道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 0 1年 8月~ 12月我院妇科门诊检查诊断为阴道炎 2 0 8例 ,应用复方沙棘籽油栓治疗 ,取得良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2 0 8例中念珠菌阴道炎 10 8例 ,滴虫性阴道炎 3 6例 ,老年性阴道炎 64例。年龄 2 3~ 48岁 ,平均 3 5 5岁。近期未采用其它方法治疗。1 2 诊断标准 念珠菌阴道炎主要诊断依据为外阴搔痒、灼痛、白带增多等症状 ,局部检查小阴唇内侧及阴道粘膜充血和豆渣样白带 ,阴道分泌物镜检念珠菌阳性 ;滴虫性阴道炎诊断依据为稀薄的泡沫状白带增多及外阴瘙痒 ,局部检查阴道粘膜不同程度的充血和泡沫状白带 ,阴道分…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西安地区念珠菌性阴道炎的年龄分布、菌株种类及药敏特性,为西安地区念珠菌性阴道炎预防及药物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了西安市红十字会医院2006~2009年念珠菌阴道炎病人标本150例,进行年龄分布统计、菌种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 150例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中20~50岁组占总数的63.3%,年龄<20岁组占总数的6.7 %,年龄>55岁组,占总数的30.0%;菌株主要为白色念珠菌,占88.0%,其它念珠菌占12.0%;药敏结果表明白色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及伊曲康唑的敏感率达到90%以上.结论 西安地区20~55岁女性阴道炎念珠菌检出率较高,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其对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及伊曲康唑的敏感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