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天盛律令》看西夏档案的类型和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盛律令》(以下简称《律令》)是西夏仁宗天盛年间颁布的一部综合性法典,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少数民族文字印行的法典。全书共 20卷,现残存 19卷,计分 150门、 1461条,其内容包括刑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军事法等,其中有不少法律条文直接或间接地涉及到西夏档案工作。本文仅从西夏档案的类型、管理这一方面,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西夏档案来源于西夏公务管理活动和外交活动中形成的具有查考和凭证价值的各种文书、簿籍。据《律令》载,主要的有三大类:机要档案、司法档案和各种登记簿册。  一、机要档案  西夏机要档…  相似文献   

2.
编纂西夏法典是西夏出版史中的大事。《宋史·夏国传》载西夏开国皇帝景宗元昊“案上置法律”。这种法律书籍,是西夏自己编辑出版的本朝法典,抑或是借鉴其他王朝的法律著作修撰而成,难以确定。但在出土的西夏文献中确实有比较完整的西夏王朝法典《天盛改旧新定律令》(以下简称《天盛律令》)。西夏仁宗时期修订的《天盛律令》是一部系统、完备的王朝法  相似文献   

3.
赵彦龙 《档案学研究》2017,31(1):123-128
西夏时期并没有保留下来档案编纂成果。本文所探讨的西夏档案编纂,严格地说应该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的成果,兼及清和近代的两部汉文档案编纂成果。西夏档案编纂成果主要以大型文献丛书《俄藏黑水城文献》、《英藏黑水城文献》、《中国藏西夏文献》、《日本藏西夏文文献》等为代表,并借此研究编纂西夏档案的种类、方法、标题、成果的行款格式、文字、来源、原则、注释等内容,揭示其实质内容,从而比较全面地介绍西夏档案编纂成果,以此来向社会展示珍贵的西夏档案及其价值。  相似文献   

4.
两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更好地丰富、整合西夏档案文献资源,建立一个"西夏档案文献中心"十分必要. 一、公私所拥有的西夏史料数量稀少 公元1038称帝,国号大夏,定都兴庆府(今宁夏银川市),建立了以党项族为主体,包括汉、回鹘等民族在内的封建国家政权,因其地处祖国疆域西北部,故史称西夏.从夏景宗元昊称帝到末帝睍亡国(1227年),夏共传十主,历时190年.西夏疆域"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北控大漠",即奄有今宁夏伞部,甘肃大部,陕西北部,青海、内蒙古部分地区,在那个时代,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民族文化,对于祖国西北地区的开发,曾起过积极的作用.但是,元灭西夏后,没有一部足够分量的西夏纪传体专史,连<二十四史>也独缺西夏史,致使公私所拥有的西夏史料因未被系统整理而以致愈来愈少,造成了不可挽救的损失.  相似文献   

5.
8月1日,一批珍贵的西夏文物与文献首次在国家图书馆展出,已知现存最早的木活字西夏文佛经、别具特色的陶模与铜钱、花纹精美的瓦当……800年前神秘西夏王国的历史第一次较为清晰地呈现在了北京观众面前。据西夏学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西夏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史金波介绍,此次展出的15件西夏文佛经,是入藏国家图书馆70多年来首次全面地向社会展示。西夏王国是我国中世纪西北地区的一大强国,因留下的文物和史料较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西夏王国仿佛彻底消失,给中国历史留下了一段空白。直至20世纪初,大量西夏文献的发现和西夏…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历时八年的精心运作,湖北教育出版社新近推出了国家“十五重点出版工程”五卷本《中国翻译通史》。该书由安徽大学八十高龄的马祖毅教授著,上起公元前841年(西周共和元年),下迄公元2000年,分古代卷和现当代卷两大部分,全书共415万字。这是我国自有翻译以来,第一部详实阐述历代翻译活动、翻译门类,揭示翻译发展规律的重要史学著作,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价值,是翻译理论的重大成果,标志着翻译学研究的重大进展。该书高度重视并梳理了国内少数民族的翻译活动,介绍了历史上党项政权(西夏)、契丹政权(辽)、女真政权(金)、西藏吐蕃时期和新…  相似文献   

7.
西夏文字是一千年前党项族建立的西夏王朝创制并使用的文字,后世失传。19世纪至20世纪之交被重新发现,因识者寥寥,被称作"天书"。研究这种文字及其文献的"西夏学"被称为"绝学"。近一个世纪以来,在中外西夏学学者的共同努力下,西夏学已发展成为一门国际显学,但迄今为止,世界上尚未正式出版过一部西夏文字典。  相似文献   

8.
《皇舆表》是清康熙年间奉勒编纂的一部重要地理著作。该书的初修、增修跨越了二十五个年头,先后两次开工刊刻,皇帝为此书两次作序。由于对该书的编修、刊刻源流没有辨析清楚,现行各权威目录书对该书的版本描述都是错误的。该书可作为图书馆古籍编目人员宜重视考订的一个典型例证。  相似文献   

9.
本文为《西夏书籍业》一书的提要,简要介绍了西夏书籍的制作材料、制作手段、装帧艺术以及西夏出版业的基本状况,对了解西夏图书出版业的相关问题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从目前出土并经研究的西夏文物可知,“用西夏文书写、刻印的文献十分丰富,仅存世的文献就十分可观,是中古时期除汉文文献外,保存文献种类、数量最多的一种民族文字。”在本世纪初,科兹洛夫率领的俄国皇家蒙古、四川地理考察队在我国内蒙古额济纳旗的黑水城遗址发掘出了大批西夏文献,“其中有近九千个编号的西夏文佛经、字书、兵书、类书、法典以及中原汉文典籍的西夏译本”①。除此之外,陈炳应先生经过考证,还发现有“文书、契约、辞书、文艺作品、艺术品、医书、历书、卜辞、生产生活用品等等”②。这充分说明西夏对档案保管制度的…  相似文献   

11.
国家图书馆经历了从清末至今的几个发展阶段,已建立起较为完善的业务管理组织结构。在发展过程中,组织规模与职能体量成正比,组织结构与政策环境密切相关,建制依据以业务流程为主,且业务流程的灵活性持续提升,管理模式的适应性不断增强。同时,业务管理组织结构也受到非专业因素的干扰,出现了机构拆分与合并交替往复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
13.
14.
陈皓  张建平 《新闻界》2008,(2):62-64
本文立足意境审美观来解读影片《悲情城市》,探询导演的创作观,分层次的关注影片的画面与镜语、剪辑与叙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导演怎样完成对意境最高层次——"无形大象"的把握,揭示影片的主旨及导演对历史、人生的反思。  相似文献   

15.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program “Registration of the Polish Collections Abroad,” conducted by the Department of Cultural Heritage of the Ministry of Culture and National Heritage of the Republic of Poland. Its goal is to create a register of the significant Polish collections outside Poland.  相似文献   

16.
一般认为《艺文类聚》的子目数量是727个,但是这个统计欠妥当。本文从类书体例、语义以及版本上,对第十六卷、第八十一卷、第八十八卷、第九十卷中几个子目详细考察,认定《艺文类聚》共有子目732个,细分之,则为正式子目726个,附目6个。  相似文献   

17.
文章阐述了公共图书馆的本质属性和服务宗旨,对其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其公益性质扭曲的现象和原因,提出公共图书馆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中,应充分体现公益性。认为建立图书馆的公益保障,转变办馆理念是实现图书馆事业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文章指出图书借阅活动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严重影响了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分析了信息不对称现象的成因及危害,进而提出了抑制信息不对称现象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探讨数字化时代科技期刊支持信息存在的必要性及其对科技期刊影响力提升的重要意义.以化学类期刊为例分析国内期刊支持信息的现状及合理利用,认为合理利用支持信息是提升科技期刊数字化水平及影响力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0.
论文对我国社会科学院网站的学术资源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包括学术期刊、数据库和研究资料、学术交流、科研项目、研究成果、出版信息、学人介绍、热点问题讨论、研究生培养、学术资源链接等内容,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