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道损伤的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道损伤的处理方法和注意事项.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4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道损伤的诊治情况.结果 术中发现胆道损伤18例,修复成功18例(成功率为100%);术后发现胆道损伤6例,修复成功5例(成功率为83%).局部缝合或伴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修复胆道穿孔、胆道撕裂、胆道部分夹闭或部分切开成功率达100%(16/16),端端吻合修复术中发现的胆道横断2例均成功,胆肠Koux-en-Y吻合修复胆道横断、缺损、瘢痕狭窄8例,7例吻合成功.胆管切除并左右肝管部切除2例,采用肝管y形空肠"四针缝合法"吻合,成功率为100%.结论 早期(术中)发现胆道损伤,修复前对胆道结构进行评估及对修复术式与方法的正确运用有助于提高胆道损伤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2.
余浩  姜胜 《山西临床医药》2000,9(9):662-663
目的:探讨胆囊后切除术致胆管损伤的原因、预防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4例胆囊切除术致胆管损伤的原因及治疗效果。结果:胆囊切除术致胆管损伤有术者因素、胆管解剖异常、局部病理因素、术中出血及术中麻醉效果等。术中发现损伤及时进行吻合或修补,术后胆漏患者先行胆道及腹腔引流,3个月后再作胆道重建术,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最理想,14例随访1a~16a,效果理想。结论:预防是关键,要重视胆囊切除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胆道损伤的原因及如何预防和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8年12月1,16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致医源性胆道损伤的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损伤部位主要在胆总管、肝总管,为胆管横断伤,分别选择胆管端-端吻合、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及腹腔引流,随访1-4年,效果良好。结论胆道损伤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主要和常见并发症,原因是多方面的,大部分是可预防的。术中及时发现和处理,根据胆道损伤的类型选择恰当的胆道修复方式及通畅的引流,是改善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08例分析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胆管损伤的原因,结合文献探讨如何避免损伤。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998年1月-2000年12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08例资料。结果:40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管横断1例,术中发现并剖腹行胆总管断端吻合T管引流。结论:胆道损伤是LC的严重并发症、损伤部位和 程度不同,诊断和治疗也不同,其后果对病人和术者都是灾难性的。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管损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对该中心从1992年9月-2003年12月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管损伤病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461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管损伤7例(0.15%),其中胆总管完全横断伤2例,胆总管部分横断伤2例,肝总管横断伤1例,右肝管横断伤1例,右侧副肝管横断伤1例。术中发现4例,术后诊断3例。胆管横断伤处理以直接修补、T管引流为主,半年后胆肠Koux—Y吻合。或一期胆总管空肠KoHX—Y吻合术。副肝管损伤可放置腹腔引流,不需直接修补。结论造成腹腔镜肝外胆管损伤的常见原因有急性、瓷性或萎缩性胆囊炎粘连严重和经验不足。重视预防和提高手术技能,能降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管损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致胆管损伤的原因、预防措施和经验教训。方法:分析2007年8月~2008年8月期间我院胆道外科收治的3例胆管严重损伤病例资料。结果:3例LC术致胆管严重损伤的患者均发生肝门部胆管狭窄,并均在肝门胆管成形后行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吻合口直径2.0~3.0cm。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均顺利出院,住院时间为10~15天。随访1~6个月,1例于术后2月出现肝区隐痛,日服消炎药可控制,其余未见异常不适。结论:术中仔细辩清肝总管、胆总管与胆囊管的三者关系是预防LC术胆管损伤的关键。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是处理胆管损伤的重要手术方式。LC术时,胆道外科医生思想上要高度重视,不可盲目追求速度。  相似文献   

7.
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所致10例胆管损伤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胆管损伤病例中,胆总管横断损伤6例,胆总管侧壁损伤2例,均经开腹行胆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治愈;副肝管损伤2例均经保守治疗治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管损伤的主要类型是肝外胆管及副肝管的损伤。术中精细操作、解剖层次清楚、保持术野清晰、明确胆囊三角解剖关系是避免胆管损伤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胆囊切除致肝外胆管损伤的相关因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所致肝外胆管损伤的原因并探讨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1995年1月~2005年12月15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肝外胆管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中9例于术中发现,6例术后经剖腹探查、逆行胰胆管造影或磁共振胆管成像检查确诊.其中胆总管损伤7例,肝管横断伤、肝管及胆总管离断缺损伤各3例,肝总管横断伤2例.行Ⅰ期手术8例,其中右肝管内支架对端吻合、胆总管T型管引流术3例,胆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5例.余7例分别在有效腹腔引流术后1~3个月行肝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本组均痊愈出院,13例随访1~6年,2例胆肠吻合者出现胆道逆行感染症状,余11例无明显不适.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肝外胆管损伤应重视预防,发生后及时正确处理是预后良好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回顾性分析1991年1月~2012年4月我院外科胆囊切除术中出现的33例四种类型的并发症的处置措施。结果 3例十二指肠穿孔一期修复;1例胆总管探查术后黄疸,二次手术重新放置T管,术后1年因反复胆道感染再次行胆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16例医源性胆道损伤,其中6例胆管壁部分结扎坏死,行胆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5例仅行T管放置,其中3例1年后再次行胆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5例术中损伤胆总管行胆总管切开放置T管后用肝圆韧带修补缺损胆总管壁;13例术后漏胆,其中11例经腹腔引流管引出,1例开腹清除,1例B超引导下置管引流。炎症水肿期胆囊切除游离时应谨慎。术后胆漏风险较高者应延长腹腔引流管放置时间。术中胆管壁损伤范围较小者,用带蒂肝圆韧带修补缺损胆管壁简单有效。胆管壁损伤的修复方法很多,其中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是常用且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术中胆道造影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5年4月-2008年7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插管造影共27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造影均成功,术中胆道造影发现胆总管结石3例,胆管变异2例,胆管损伤1例。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道造影对降低胆管结石的残留,预防并及时发现胆管损伤,明确胆管解剖及变异均有帮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中选择性胆管造影的应用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胆囊切除术中行选择性胆管造影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8例选择性术中造影发现胆总管结石5例,胆囊管残余结石1例,Mirizzi综合征2例,胆道畸形2例(重复右肝管并注入胆囊管畸形1例,胆囊管与胆总管并行1例),胆总管损伤1例,十二指肠损伤1例。对胆总管结石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良好,未发生任何并发症。结论选择性术中胆管造影能明确胆管解剖,及时发现残余结石、畸形及胆管损伤。有效地减少了胆道残余结石及胆道损伤的发生率,避免不必要的胆管探查,降低了并发症,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必要性、指征及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2005年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患者48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56例术中造影提示胆总管结石而行胆道探查取石;23例术中胆囊三角炎性粘连解剖不清楚,行造影后避免了胆囊管残留和胆总管损伤;6例术中怀疑副肝管行造影证实2例副肝管存在,避免了结扎副肝管导致肝段萎缩。结论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能帮助手术医生了解胆道的解剖形态及发现解剖变异,避免不必要的胆道探查和胆道损伤,降低胆道残余结石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道损伤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致胆道损伤原因及预防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00例急性胆囊炎行LC术中致胆道损伤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例胆道损伤中,胆总管横断2例,肝总管横断2例,右肝管小破裂口损伤1例,肝总管胆囊管结合部撕裂2例,发生胆管损伤的主要原因胆道局部病理因素、解剖异常、胆囊颈结石嵌顿、操作粗暴等。发现胆管损伤后均及时中转开腹,根据损伤的具体类型行补救手术。结论提高医生对胆管损伤的警觉性,规范和细致的操作,从引起胆管损伤的原因着手,术中解剖清晰是预防胆管损伤的关键,及时中转开腹是补救胆道损伤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胆囊切除术中胆道造影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5 1例胆囊切除术中胆道造影的情况。结果  5 1例中发现胆总管结石 8例 ,Mirizzi综合征 1例 ,胆管损伤 1例 ,胆囊管变异 4例。结论 术中胆道造影可降低胆道残石发生率 ,避免不必要的阴性胆总管探查。提供胆道解剖学依据 ,预防并及时发现胆道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选择性术中胆道造影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插管行胆道造影21例,成功21例。结果:术中胆道造影排除胆道结石17例,排除胆道损伤3例,辩认胆道畸形1例。结论:术中胆道造影简单易行,安全可靠,显影清晰,成功率高,能降低胆道损伤及胆道残石的发生率,提高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几种胆道造影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几种胆道造影方法的利弊。方法回顾分析153例选择性术中胆道造影的临床资料。结果152例插管成功,发现胆总管下端结石13例,胆总管损伤1例,副肝管2例。经硬膜外穿刺针行胆道造影所需插管时间最短(2—5min),其他两种方法所需时间相近(8—20min)。结论采用硬膜外穿刺针作为造影管直接穿刺胆囊管行胆道造影,具有较多优势,易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如何评价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道造影技术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评价胆道造影技术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插管行胆道造影共2503例。结果 2503例中,造影成功2419例,成功率为96.64%。术中造影发现胆总管结石193例,胆管损伤12例,副肝管1例。结论 术中造影操作迅速、安全,显影清晰,成功率高,能降低胆管损伤发生率;提高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21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院自 1997年 1月至 2 0 0 2年 10月共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 112 5例 ,中转开腹 2 1例 ,中转率 1 87%。1 临床资料本组 2 1例 ,男 9例 ,女 12例 ,年龄 31~ 73岁 ,平均 42 2岁。胆囊三角炎症粘连重、解剖不清 6例 ,术中出血 5例 ,胆道损伤 3例 ,胃肠损伤 2例 ,胆囊管结石嵌顿 2例 ,术中发现胆囊癌 1例 ,胆总管憩室样扩张 1例 ,窗型胆囊 (无胆囊颈及胆囊管 ) 1例。行胆囊切除术 14例 ,胆囊切除、胃肠修补 2例 ,胆囊切除、胆总管吻合加T管引流 6个月 1例 ,胆囊切除、胆总管修补加T管引流 3个月 2例 ,胆囊切除、胆总管囊肿切除、胆…  相似文献   

19.
医源性胆道损伤防治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医源性胆道损伤发生的原因,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回顾总结、分析1995-2001年间收治的16例医源性胆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医源性胆道损伤可发生于上部各种手术,多数发生于胆囊切除术;损伤类型以损伤胆总管为主。治疗方法:腹腔引流2例,T管引流加腹腔引流4例,胆肠吻合4例,一期行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4例,二期行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2例,治愈16例。结论:医源性胆管损伤重在预防,手术或手术后及时发现胆管损伤极为重要,一旦怀疑有胆管损伤应立即探查胆总管,尽快修复。  相似文献   

20.
开腹胆囊切除术中胆管损伤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讨论开腹胆囊切除术中胆管损伤的原因及预防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5年9月至2005年9月开腹胆囊切除术中胆管损伤4例(0.32%)及外院转入1例的损伤情况。结果:5例均为胆囊切除术所致,胆管损伤均为横断伤(胆总管3例,肝总管2例)3例行损伤修补吻合T管支撑引流,2例行胆管空肠Roux—y吻合术,术后恢复顺利,4例痊愈,1例胆管炎反复发作。结论:解剖变异,局部炎症粘连,术者经验缺乏为其主要原因,思想疏忽,麻醉照明差,显露欠佳,术野不清亦为致伤因素。只要思想上高度重视,在满意的麻醉,良好的照明下,充分显露术野,保持术野的清晰,术中注意解剖变异,精细分离,适度微创,采取顺逆结合术式,辨清“三管”关系,不轻易切断任何一根管道,适度牵拉胆囊,不忙乱钳夹缝扎。胆管损伤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术毕前认真检查,术后仔细观察,一旦发现胆管损伤应根据发现的时间、损伤程度、损伤胆管周围组织局部情况及病人全身情况及时采取合理有效的不同治疗方法和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