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析l986年6月至1987年l2月住院的冠心病人176例。B超检查左房内径增大组52例,左房内径正常组124例。结果显示左房增大组室壁运动异常、左室内径增大、心功能不金、房颤、PTFV;异常的发生事明显高于左房内径正常组。说明冠心病左房内径增大有发生房颤、心功能不、垒的可能,结合PTFV1负值可对冠心病人的预后,治疗等作出估测。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54例老年陈旧性心肌梗塞(OMI)患者心电图Vp1tf及超声心动图验查结果研究发现:OMI患者V1ptf异常率显著增高,且与左房扩大及左心功能不全显著相关。因而认为监测V1ptf变化对于诊断老年OMI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有肯定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比较84例冠心病患者心电图PTF-V_1与二维超声心动图测得左房内径对冠心病左心功能不全诊断价值,发现PTF-V_1对冠心病是否合并存在左心功能不全是一个重要参数,并且先于房内径的改变。作者认为PTF-V_1可作为诊断冠心病功能不全一项敏感的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4.
心电图V1导联f波振幅与左房大小,房颤病因的相关性尚无定论。过去认为粗大f波提示风心病、甲亢和相应的左房增大;反之f波细小、左房前后径正常为冠心病及病程较久的慢性房颤[1]。为此,我们对55例房颤患者行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作为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相似文献   

5.
122例心房颤动(房颤)患者,测量心电图(ECG)平均房颤波振幅,了解其与病因诊断和超声心动图(UCG)测量左房内径(LAD)大小之间的相关性。发现慢性房颤和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房颤的平均房颤波振相及左房大小比阵发性房颤及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房颤大得多(P<0.01),平均房颤波振幅与UCG测量的左房内径大小呈正相关(r=0.482,P<0.01)。且风心病以粗房颤波为主,多数呈慢性房颤伴左房大;冠心病及其他疾患以细房颤波及阵发性房颤居多,并且左房大小正常。  相似文献   

6.
石红梅 《中外医疗》2013,(30):42+44-42,44
目的探讨左房增大对阵发性房颤的影响及P波离散度变化的意义。方法根据超声心动图结果将108例患者分成左房增大及心房内径正常组。用24h动态心电图记录所有患者阵发性房颤发生情况,同时记录窦性心律时12导心电图P波离散度(PD),并探讨他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左房扩大的患者,其PD和Pmax均较心房内径正常者显著增大,阵发性房颤的发生率也明显增加。‘结论左房增大是引起心房电生理紊乱、产生房颤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对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P波离散度(Pd)和P波最大时限(Pmax),左房内径及复发的影响,探讨替米沙坦的抗心律失常效应。方法将58例高血压病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29例),另设正常人29例为正常组。治疗组给替米地沙坦80mg/d,1次/日,对照组给予利尿剂和钙拮抗剂。在服药前、服药3个月分别测量Pmax及Pd、左房内径及房颤发生率、复发率的情况。结果治疗组可使Pmax和Pd明显缩短(P<0.05),左房内径稍缩小(P>0.05),房颤发生率较对照组亦明显降低(P<0.01),但差异不显著(P>0.05),对照组虽也使Pmax和Pd减小,但差异不显著(P>0.05),对左房内径几乎无影响(P>0.05),房颤发生率减少,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Pmax,Pd较正常人增大,替米沙坦可减少Pmax和Pd,减少阵发性房颤发生率,使左房内径有缩小趋势,并能改变心房的结构异常和电生理异常。  相似文献   

8.
老年冠心病患者PTFV1检测与左心功能的关系乔剑杨舟(包头医院内科,包头014010)自Moris(1964年)提出在心电图V1导联上出现P波终末电势(PTFV1)概念以来〔1〕,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医务工作者发现PTFV1与左房异常及左心功能不全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术前血浆NT-pro-BNP和术前超声心动图左房内径对环肺静脉消融术治疗房颤术后复发的相关性,以提高房颤射频消融手术的成功率。方法70例行环肺静脉消融术的房颤患者,在术前检测血浆NT-pro-BNP,经胸超声心动图测量左房内径,经食道超声心动图了解有无左房内血栓形成。15例有左房内血栓形成者未行环肺静脉消融术,余下55例均成功行环肺静脉消融术。术后随诊,每月复查心电图,动态心电图了解有无房颤的复发。3月后仍有房颤发生则认为手术失败。成功组39例、失败组16例。结果69%患者NT-pro-BNP高于正常范围。消融失败组NT-pro-BNP明显高于成功组,失败组左房内径明显大于成功组。结论对于NT-pro-BNP明显增高且左房内径又明显增大者行环肺静脉消融术治疗房颤则复发的可能性明显增加,可将术前NT-pro-BNP及左房内径作为房颤术前筛选患者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
本文回顾性对两组共30例二尖瓣球囊成形术(PBMV)后心房纤颤转复的患者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房颤类型、心功能指数、瓣口面积和血液动力学改变差异不显著。但在失败组,左房内径、房颤持续时间和病程均明显大于成功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房颤复发与房颤持续时间,左房内径大小及病程长短呈显著正相关。左房内径≥50mm,房颤持续时间大于2年、病程≥20年的PBMV后患者,房颤转复成功率低,应避免转复  相似文献   

11.
冠心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不全时Ptfv1值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冠心病并左室舒张功能不全时Ptfv1负值增大的机理及临床意义。方法:以Ptfv1-0.03mms为阳性标准,比较Ptfv1阳性组与阴性组左心形态、左室收缩功能及临床心功能。结果:Ptfv1阳性组左房内径明显增大(P<0.05);左室内径无明显改变(P>0.05);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明显降低(P<0.01);临床心功能不全的发生率增加(P<0.01)。结论:冠心病并左室舒张功能不全时Ptfv1负值增大不仅仅是左房负荷过重,而且有左房扩张增大的因素,同时可能存在左室收缩功能障碍。Ptfv1值可作为一个判断临床心功能状态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分析66例急性心肌梗塞(AMI)的临床左心功能与心电图V_1导联P波终末电势(Ptfv_1)的关系,探讨Ptfv_1不同标准诊断AMI左心功能不全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提示,Ptfv_1<-0.04mm·S对于AMI左心功能不全的诊断是一个较好的指标,过感性77.4%、特异性97.1%。相关分析示AMIPtfv_1与左房内径(LA)呈负相关(r=-0.59.P<0.01),直线回归方程为:Ptfv_1=-0.0020LA+0.040,并对AMIPtfv_1异常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本文应用M型超声心动图测量了138例60岁以上冠心病及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左房及左右心室内径。其中79例伴有心律失常,房早26例、房颤23例、室早24例,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发现房颤病人左房内径明显大于房早及窦性心性心律组,室早与左右心室内径大小关系不密切。  相似文献   

14.
刘迎春 《中外医疗》2012,31(32):173-174
目的探讨左房异常患者超声心电图中的特征表现,为临床风险评估提供依据。方法选择该院2008年1月-2011年12月住院患者90例。根据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表现分为A(持续性房颤)、B(阵发性房颤、房扑)、C(仅有心电图P波增宽)3组,每组各30例。所有入选患者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分别测量左房腔径大小、二尖瓣返流面积、左室射血分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左房异常患者女性多于男性,年龄最大94岁,最小43岁,三组中有器质性心脏病者85例,占95%,以冠心病最多,共计36例,占40%。超声心动图检测结果显示A组左房明显扩大、二尖瓣大面积返流。A组和B组左室射血分数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房异常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以冠心病最为多见,发生房颤后具有明显左心功能减退、左房腔扩大和二尖瓣大量返流。  相似文献   

15.
150例心房颤动病人左房大小的超声心动图观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导应用超声心动图观察150例心房颤动病人的左房大小。结果表明:(1)左房内径<40mm,大多为窦性心律;40—55mm,呈发作性或持久性房颤;>55mm,常呈持久性房颤。然而,孤立性房颤病人多呈发作性,其左房内径均在正常范围。(2)左房内径>45mm,房颤持续1年以上者,除颤难以奏效,但还须考虑到房颤的病因和病人的年龄,某些左房内径正常者,即使房颤持续时间较长,仍可试以电击复律并积极治疗原发病。  相似文献   

16.
老年人冠心病房颤与左房内径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冠心病病人100例,根据临床症状分为3组:冠心病窦性心律组、冠心病阵发房颤组和冠心病持续房颤组。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3组患者的左房内径与二尖瓣返流。结果显示窦性心律组的左房内径与房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左房内径的增大,二尖瓣返流的发生率不断增加。结果提示,临床上应积极控制阵发房颤的发作,以防止心肌缺血缺氧的加重。超声心动图是监测左房内径及二尖瓣返流动态改变的简便、易行的检查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234例心电图证实的房颤病例进行分析。结果,房颤发生在中青年组以风心病为主,在老年组则为冠心病。左房内径在持续性房颤组为46.15±15.13mm,在阵发性房颤组为38.95±8.98mm(P<0.001);心功能前者比后者明显减退(P<0.005)。提示房颤可导致或加重心功能不全,左房扩大可能是房颤发生的原因或结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冠心病心功能不全与Ptfv1变化的关系。方法将200例冠心病心功能不全患者心电图Ptfv1的变化与正常对照组对比观察。结果心功能不全心电图Ptfv1负值增大,且可出现动态变化。结论 Ptfv1的改变与左房负荷加重,左心功能变化有密切的关系,可作为心电图观察左心功能的一项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左房内径变化与心房颤动之间的关系。方法将冠心病患者分为3组:非心房颤动组、阵发性心房颤动组、持续性心房颤动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冠心病人左房内径增大者,心房颤动及二尖瓣返流发生率明显高于左房内径正常者(P〈0.01)。结论冠心病人左房内径增大者,心房颤动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20.
左室舒张功能及左房内径与老年人房颤的关系张昌玉,高华安,顾法霖,接连利(日照市人民医院)关键词左室舒张功能;左房内径;房颤,老年人;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我院自1992~1995年收治200例,就其左室舒张功能及左房内径与老年人房颤的关系研究报告如下: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