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8 毫秒
1.
研究了重质碳酸钙搅拌磨湿法超细磨矿中,采用钛酸酯偶联剂对其同时进行表面改性的工艺因素的影响和改性产物的性质及其填充塑料制品的性能.结果表明,药剂条件、矿浆条件和磨矿条件均影响改性效果.粉碎过程的机械力及其效应对改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改性前后重钙物理性质和填充聚乙烯性能的变化反映了良好的改性效果.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重质碳酸钙搅拌磨湿法超细磨矿中,采用钛酸酯偶联剂其同时进行表面改性的工艺因素的影响和改性产物的性质及其填充塑料制品的性能。结果表明,药剂条件,矿浆条件和磨矿条件均影响改性效果,粉碎过程的机械力及其效应对改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改性前后重钙物理性质和允聚乙烯性能的变化反映了良好的改性效果。  相似文献   

3.
湿法超细磨矿中硬酯酸钠改性重质碳酸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以硬碡酸钠为改性剂,对重质碳酸钙在其湿法超细磨矿中的表面改性处理。湿法超细磨矿因对物料产生机械力化学作用.增强了重钙的表面改性效果。凿度、磨矿浓度、矿桨pH值、温度和粉碎机械力强度,均对改性有重要影响。粉碎机械力强度,应保持在合理范围。  相似文献   

4.
采用硬脂酸为改性剂、丙酮为溶剂,对重质碳酸钙(简称重钙)进行表面改性,并通过改性前后重钙与聚氨酯的复合对重钙改性效果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法可使硬脂酸均匀包覆在重钙表面,改性后重钙能均匀分散于聚氨酯基体中,使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有较大提升.  相似文献   

5.
超细重质碳酸钙表面改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郑桂兵  杨秀云  呼振峰 《矿冶》2002,11(3):44-46
叙述了重质碳酸钙 (GCC ,简称重钙 )在介质搅拌磨中的表面改性过程及改性重钙的应用研究。应用两种表面改性剂进行了重钙表面性质研究 ,并采用了比表面积测定、接触角测定以及液体润湿性分析等测试方法 ,定性和定量地检测了经改性的重钙粉体。实验及研究结果表明 ,介质搅拌磨中机械化学作用对重钙改性起着积极的作用 ,重钙颗粒得到良好的疏水化改性 ,并使得重钙的粒度减小、比表面积增大 ,提高了重钙粉体作为填料的功能性。应用研究亦表明 :改性的超细重钙填充聚丙烯塑料 ,其制品机械性能均好于未处理重钙填充的聚丙烯塑料  相似文献   

6.
重质碳酸钙表面改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钱海燕  叶旭初  张少明 《非金属矿》2001,24(4):36-37,46
介绍了重质碳酸钙表面处理的方法和常用改性剂,研究了钛酸酯偶联剂、硬酯酸用量对重钙表面改性效果的影响,并对改性产品在PVC塑料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7.
刘月平  李宝智 《非金属矿》2002,25(Z1):55-56
主要介绍了用振动研磨机对重钙超细和表面改性实施一体化加工,详细论述了重钙的超细和表面改性,经该设备一体化加工的重钙完全可以达到应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用振动研磨机对重钙进行超细及表面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主要介绍了用振动研磨机对重钙实施超细和表面改性一体化加工,详细论述了重钙的超细和表面改性,经加工的重钙完全可以达到应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超细重质碳酸钙的母粒加工及在塑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介绍了超细重质碳酸钙粉体的深加工及其应用的效果。对超细重钙的表面改性和造粒等进行了较细的说明,超细重钙母粒是重钙深加工很重要的一部分,也是附加值较高的产品。  相似文献   

10.
丁浩 《国外金属矿选矿》1999,36(6):18-21,25
采用红外光谱、X光电子能谱和吸附强度试验等手段,研究了重质碳酸钙搅拌磨湿法超细磨矿中,采用钛酸酯偶联剂(NT2)对其进行表面改性时,NT2与重钙矿物表面的作用机理,NT2以化学和物理作用两种方式在矿物表面吸附,化学吸附为主,物理吸附为辅。还建立了NT2在矿物表面的化学吸附模型。  相似文献   

11.
通过条件试验,系统地研究了超细搅拌磨机中磨矿介质及其尺寸、磨机转速、球料比、分散剂及其用量等主要参数对重钙研磨效果的影响规律,并分析了原因,为工业生产中确定适宜的参数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应用超细搅拌磨机通过两段研磨试验制备出了-2 μm粒级含量为95.52%、最大粒径为3.08 μm、固含量为75.3%、粘度为290 mPa·s、白度为93.52%的高档造纸涂布级重钙浆料,对工业化大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滑石超细改性气流粉碎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叶菁  李宏敏 《非金属矿》2004,27(1):40-41
改性气流粉碎是利用气流粉碎过程中产生的颗粒新鲜表面 ,因化学键被截断形成的大量高活性点 ,通过气流粉碎特有的高湍流作用和力 -化学效应 ,及时与改性剂产生化学键合或物理吸附作用 ,实现气流粉碎 -改性的复合效果。作者采用异丙基酞酸酯(NDZ -201)对滑石进行改性气流粉碎 ,通过浊度、水渗透性、接触角的测试及红外光谱分析 ,表明改性气流粉碎对滑石的改性粉碎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3.
搅拌磨机械化学改性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搅拌磨超细粉碎过程的机械化学效应能有效实施粉体机械化学改性,用IR、XPS、DTA,粘度等方法分析了机械化学改性的机理,研究表明,改性剂通过与粉体表面发生的化学吸附、接枝和键合作用而达到粉体改性的目的,超细粉碎为机械化学改性过程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昨的环境。  相似文献   

14.
尽可能低的吸油值是人造石材对重质碳酸钙填料的主要技术指标要求之一。选取聚乙二醇-200、一缩二乙二醇、三乙醇胺和氨基硅油-804为改性剂,采用干法对重质碳酸钙填料进行表面改性,以吸油值为表征手段,研究了改性剂品种及其用量对重质碳酸钙填料吸油值影响的规律,并结合红外光谱分析和热重分析对改性机理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改性样品的吸油值随改性剂用量的增大而下降,采用氨基硅油-804改性剂且用量为1.00%时,改性样品的吸油值最低,达到0.115 mL/g,改性后样品的热稳定性最好,热分解温度为325℃;4种改性剂均与重质碳酸钙粉体表面的官能团羟基发生了化学键合作用。  相似文献   

15.
重质碳酸钙超细新工艺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忠飞  李勇 《非金属矿》2004,27(4):29-31
对安徽某地天然重质碳酸钙进行超细分级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 ,采用磨矿 分级组合工艺 ,产品粒径细、粒度分布范围窄 ,且设备投资小 ,生产运行成本低 (比传统磨矿工艺节省 3 9元 /t) ,可为重钙的湿法超细生产开辟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钢球和氧化锆球两种磨矿介质对方解石表面性质及方解石在十二胺浮选体系中的回收率的影响。浮选试验结果表明,在十二胺浮选体系中,采用氧化锆球磨矿,其方解石磨矿产品的浮选回收率高于用钢球磨矿时的浮选回收率。溶液检测和表面分析表明,钢球磨矿过程中产生了铁离子,并进一步氧化成铁的氧化物吸附在方解石表面,使方解石表面负电性降低,从而对方解石产生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针对大型半自磨机现用磨球磨耗高、破碎率高的现状,研究了纳米改性和高温预处理对含碳化物的等温淬火球墨铸铁磨球金相组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纳米改性剂加入量的增加,石墨球趋向圆整化、细小化和分布均匀化;碳化物趋向细小化和分布均匀化;高温预处理使碳化物数量减少,边界钝化,短杆状向球形过渡。优化后的金相组织细小均匀,对提高磨球的耐磨性及抗破碎能力极为有利。  相似文献   

18.
磨矿对闪锌矿表面电化学性质及浮选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闪锌矿在不同磨矿介质、机械力以及捕收剂条件下的电化学行为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 闪锌矿表面适当氧化有利于闪锌矿浮选; 增大闪锌矿与磨矿介质的机械力, 体系的还原性增强, 同时削弱矿物表面的氧化反应, 对浮选不利。在适当的压力和磨矿时间条件下, 采用瓷磨矿介质能有效提高浮选的回收率, 而采用铁介质, 其浮选回收率低于前者。当pH=5时, 在浮选槽内加入药剂比在磨矿机内加入药剂效果要好。  相似文献   

19.
利用SEM、XPS现代测试技术及浮选试验考察了瓷磨黄铁矿和铁磨黄铁矿的表面性质与浮选行为。结果表明,分别采用瓷介质与铁介质磨矿时,黄铁矿的表面形态、表面氧化产物及浮选行为存在明显差异。采用瓷介质磨矿时,黄铁矿的浮选效果明显好于采用铁介质磨矿的情形,更有利于黄铁矿的浮选回收。铁磨黄铁矿表面粗糙,腐蚀严重,存在大量的非晶质化亲水性的FeOOH是造成其表面亲水性增强、浮选回收率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