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2 毫秒
1.
对某600MW空冷机组直接空冷系统变工况特性进行计算分析,得到机组背压随风机风量的变化曲线。研究了风量和环境温度对背压的影响,提出了在一定的背压下如何确定风机运行所需风量和台数的方法,从而算出整个风机群的耗电量,为电站实际运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锅炉 煤灰的高温粘度模型 . 多排管锅炉的水循环计算 宝钢电厂1160t/h锅炉汽包内部装置特性试验 . . 燃煤锅炉燃烧优化技术一烟气中一氧化碳的检测 我国电站大型风扇磨煤机及其制粉系统运行特性的 分析研究 应用煤的燃烧特性改造中宁电厂.130t/h锅炉的燃烧系统 提高大型火电机组质量和可靠性的分析研究 防止燃料中氮转化成NOx的试验研究 电站锅炉运行中配风工况的检测计算 炉内喷钙脱硫技术 几种分叉管两相流体的阻力特性研究 电站锅炉低氮氧化物燃烧技术与运行方式的研究 汽机 一 国产200MW燃煤机组调峰性能试验研究 用模糊数学方法对汽…  相似文献   

3.
黄海川 《青海电力》2005,24(1):13-16
在我国大中型火力发电厂中,青海桥头铝电股份有限公司所在地海拔最高。通过桥铝电420t/h锅炉机组性能试验分析,研究气压降低对锅炉性能的影响因素,对掌握125MW机组锅炉的运行特性和指导高海拔地区电站锅炉设备选型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基于锅炉排烟含氧量、附加燃尽风风量、燃尽风风量等运行因素对机组脱硝经济性的影响,建立了锅炉低氮燃烧与SCR脱硝系统联合运行的综合成本模型,通过锅炉低氮燃烧调整试验与SCR脱硝特性试验获取机组的运行特性及模型参数,开发了以机组脱硝运行综合变动成本最小为目标的脱硝运行优化系统,实现了机组脱硝优化运行在线指导。试验验证及应用结果表明:脱硝运行优化系统给出的运行方式合理;A电厂2号机组按脱硝运行优化系统给出的运行方式调整后,灰渣平均含碳量减少了32%,锅炉效率提高约0.28%,氨耗量增加约23kg/h,综合节省费用约240元/h;B电厂3号机组调整后锅炉效率基本不变,尿素耗量下降约49kg/h,综合节省费用约180元/h。  相似文献   

5.
针对W形火焰锅炉机组微油点火燃烧器的改造,通过试验对一次风速、周界风挡板开度、磨煤机运行方式、总风量等方面进行了优化调整,并在国内首次成功地实现了无烟煤锅炉冷态直接投煤粉启动。  相似文献   

6.
电站锅炉的通风量,主要用风道型文丘里,机翼,笛型管及双文丘里进行测量。运行实绩表明,在合理布置的情况下,这几种测风装置的可靠性及测量精度完全可以满足锅炉机组对风量测量及控制的要求。但在目前运行的机组中,有一些机组的测风装置布置不尽合理,至使风量测量偏差过大,通风量难以准确调整和控制,并影响锅炉机组的燃烧工况。本文对几个电厂几种布置形式的测风装置的试验测量结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测风装置合理布置的概  相似文献   

7.
风量控制系统对于电站高参数、直流型锅炉安全经济运行至关重要。本文根据大型单元制机组的运行特点,对锅炉风量控制系统的各部分进行了详细的系统功能分析,介绍了该控制系统在Symphony DCS上的组态实现。  相似文献   

8.
刘锋  郭娟 《电力建设》2011,32(7):79-83
目前,直吹式制粉系统已经成为大型燃煤锅炉制粉系统的主要形式之一。探讨某电厂2×1 000 MW超超临界机组的锅炉配套制粉系统的性能,对磨煤机动态分离器转速特性、磨辊加载压力调整试验和磨煤机出力特性进行了数据分析;同时,对影响磨煤机出力和单耗的因素如磨煤机出口温度﹑通风量﹑磨碗差压等也进行研究,得出该磨煤机的经济运行参数,可以在保证合适的煤粉细度和均匀指数的情况下,提高制粉系统出力,降低制粉系统单耗,从而提高机组运行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9.
根据火电机组燃烧调整、燃煤结构优化和经济性运行的要求,对某电站600MW机组进行了一系列配煤掺烧试验.从试验结果看,在燃用非设计煤种时应注意其燃烧特性,通过有关运行参数的控制以保证锅炉和制粉系统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土耳其EREN电厂超临界机组#1锅炉燃烧工况多次调整试验和运行分析,确定影响#1炉飞灰含碳高的原因是燃料在炉内的不完全燃烧所致,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对锅炉内燃烧工况进行优化,对制粉系统合理调整,对一、二次风量和风煤合理配比,达到大幅度降低飞灰含碳和提高锅炉效率的目的,确保机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循环流化床(CFB)锅炉NOx的排放特性,进行2部分试验,一方面调整CFB锅炉的给煤量及风量,分别将锅炉各工况的负荷稳定在60%、80%及100%下运行,记录并分析试验数据;另一方面维持CFB锅炉在100%负荷,通过改变总风量的大小及配比,分别将锅炉各工况的运行床温稳定在830℃、880℃和930℃,记录并分析试验数据。随着CFB锅炉负荷的增加,运行床温、风煤比及NOx的排放浓度均逐渐增大。当CFB锅炉的的负荷维持不变时,随着运行床温的逐渐增大,风煤比逐渐减小,NOx排放浓度逐渐增大。CFB锅炉运行床温对NOx排放特性的影响大于锅炉风煤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440t/h循环流化床锅炉甩负荷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大型火电机组运行的安全可靠性,对连州电厂440t/h循环流化床锅炉配135MW汽轮发电机甩50%ECR(额定连续出力)、100%ECR负荷的方法进行了讨论;结合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自身特点,对甩负荷时锅炉燃料系统、烟风系统、汽水系统等参数的变化进行理论分析与研究,探讨汽温汽压、床温床压、流化风量及燃料量的控制方式。严格控制好流化风量、保持一定的床温及提前干预减温水量是循环流化床锅炉甩负荷试验成功的关键。通过总结循环流化床锅炉甩负荷试验时运行方式与控制方法,提出该类型机组快速变负荷时需把握的主要参数,为该类型机组快速变负荷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3.
针对鄂州电厂W型火焰锅炉特点,进行了冷炉空气动力场试验,对流场特性进行分析,指出上中透墙风与拱顶风动量比为控制流场的关键,提出流场好坏的判据方程及控制炉内流场的方法;热态运行数据表明判据方案基本合理,研究及应用所得出的结论对W型锅炉设计、运行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某电厂705 t/h循环流化床锅炉进行甩负荷试验时,结合循环流化床机组热惯性大的特性,通过适当的燃煤量以及一二次风量的配合控制,试验过程中能够维持锅炉的正常燃烧,保持一定的床温,探讨对汽温、汽压等参数的控制,同时对甩负荷后,床温、炉膛差压、汽温、汽压等主要参数的变化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保证了机组试验后迅速并网带负荷,大大降低了试验费用以及恢复时间,为同类型机组甩负荷及快速变负荷运行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湘潭电厂1913t/h超临界锅炉的设计特性、主要系统,以及3号锅炉试运行和燃烧调整情况。该锅炉调试有不同于汽包炉的调试过程,如采用投粉吹管、系统的启动、安全门整定、燃烧初调整及低负荷稳燃。提出了机组甩负荷试验和RB试验中锅炉侧的具体操作过程、要点等。对调试中出现的问题,如冲转时主蒸汽温度高、主给水管道异常振动、361阀故障、燃烧器冷却风控制、磨煤机风量显示值不正确等问题进行分析处理,尤其是注意了水冷壁壁温及分离器出口温度。168h运行结果显示,主要运行参数达到设计要求,机组可稳定、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6.
降低锅炉排烟温度的2种方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锅炉的排烟热损失是其各项热损失中最大的一项,因此,有必要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降低锅炉的排烟温度.为了给火电厂降低锅炉排烟温度提供技术参考,根据某135 MW循环流化床锅炉机组的实际特点,建立了不同降低排烟温度方法的计算模型,分析并比较了低压省煤器与前置式空气预热器等降低锅炉排烟温度技术方案的经济性.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水介质空气预热器,利用烟气余热加热锅炉送风是降低锅炉排烟温度综合效益最好的方式,采用该种方式投资回收期约为1.53年.由于能够控制进水温度,因此可以有效避免锅炉的低温腐蚀.  相似文献   

17.
高温空气点火在200 MW机组锅炉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温空气点火技术用于煤粉锅炉的稳定燃烧和点火过程,有利于提高锅炉运行的经济性、安全性。文中针对某200 MW机组锅炉的实际要求,按1:1比例建造三级高温空气点火燃烧器实验台,进行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得到了煤粉浓度、一次风速度等运行参数与着火特性之间的关系。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趋势相同。将该燃烧器安装到实际锅炉上,进行锅炉的启动点火试验,点火成功,燃烧稳定。研究结果对此燃烧器的改进及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李国军 《电力建设》2005,26(7):39-0
简介光纤通道纵联保护系统的组成,以及浙江省电网用光纤通道传送线路保护信号专用和复用的2种方式。同时分析了继电保护信号对传输延时、误码、同步质量要求的影响因素,并结合电网工程,利用SDH光纤系统传输保护信号,进行了500kV线路采用的复用光纤通道保护实例计算。  相似文献   

19.
针对某电厂#1机组600MW"W"火焰锅炉发生的临界火焰保护动作问题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一次调频试验中,当机组负荷降低15MW时,在关磨煤机容量风门过程中,一次风机B失速,造成锅炉燃烧不稳,部分煤火检丧失,触发临界火焰保护动作,锅炉MFT。通过采取平衡风机出力、减小烟风系统阻力、系统压力与流量匹配运行和加强监视及时处理等一系列改进和预防措施,提高了机组今后运行的安全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华润电力常熟第二发电厂1号650MW 汽轮发电机组,含国产首台1952. 21 t/h超临界复合循环锅炉。该直流锅炉有不同于汽包炉的调试过程,如投粉稳压冲管、系统的启动、安全门的整定、锅炉燃烧的初调整及低负荷稳燃的调试等。对调试中出现问题,如炉水循环泵启动中、磨煤机风量显示值不正确、锅炉结焦、磨煤机螺旋输送器轴承两边端盖烧红和中心风控制等问题进行了处理,尤其是注意了水冷壁壁温及分离器出口温度的调整。168 h试运行的结果显示:主要运行参数达到设计要求,机组可稳定、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