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史》纂修及其评价是中国史学史上的重要课题,但学界往往只注重元顺帝至正三年至五年这一时期的《宋史》编修,而对至正三年前的《宋史》纂修情况鲜有涉及.事实上,至正三年前《宋史》纂修只有部分成稿,而非学者一般所认为的早在至正五年《宋史》定稿前,相关内容已基本完成,且已流传民间,所谓脱脱等修《宋史》即在此基础上编排成书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清诗纪事》是继《唐诗纪事》《宋诗纪事》《辽诗纪事》《金诗纪事》《元诗纪事》《明诗纪事》之后而编篡的填补空白、成龙配套的一部巨著。全书精装二十二厚册,分:明遗民、顺治朝、康熙朝、雍正朝、乾隆朝、嘉庆朝、道光朝、咸丰朝、同治朝、光绪宣统朝、妇女佛道共十一卷。收大、中、小诗家五千多个,比一九八五年丁力选注,湖南人民出版社版的《清诗选》仅选收较著名诗人三百六十五家,超出十三倍多。从数量上看,本书收录清代诗人、诗作之多,是空前的。  相似文献   

3.
结合实际的弓箭制作方法和前人的研究成果,重新解读和对比了《考工记》、《梦溪笔谈》、《天工开物》和《大清会典事例》中的相关内容,揭示了中国传统弓箭的制作技艺和时代特色,并在一些技术问题上提出新的观点,从而为发掘和恢复这项传统文化提供信息资源.  相似文献   

4.
解读《红楼梦》服饰的社会制约因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红楼梦》服饰是清代服饰文化的缩影。为了探究清代服饰的社会制约因素,文章从《红楼梦》服饰的外在表现形式入手,分析了对清代服饰产生影响的各项社会因素,从而得出——清代服饰同时受到服饰政策、文学政策、等级制度、传统戏曲服饰、清代家族排场以及社会礼仪制度等多方面因素制约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宋濂是明初著名的文学家,奉朱元璋诏作为总裁在南京开局纂修元史。《元史》的编纂既取得了一些成就,也出现了许多疏舛,受到了后代学者的批评。《元史》一书的功过是非与宋濂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阅微草堂笔记》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阅微草堂笔记》是清代学者纪昀晚年追录见闻的笔记小说,全书分《滦阳消夏录》、《如是我闻》、《槐西杂志》、《姑妄听之》、《滦阳续录》五种,共二十四卷。纪昀,字晓岚,一字春帆,清直隶献县(今河北省献县)人,生于公元1724年(雍正二年),死于公元1805年(嘉庆十年)。  相似文献   

7.
明清漕粮为"天庾正供",由于需过鄱阳湖、洞庭湖和长江,江西、湖广的漕运路程与江浙、河南、山东有所不同.《运漕摘要》和《运漕便览》为江西彭泽运丁张光华编纂,分别刻于嘉庆四年、嘉庆八年.两文献有大量清代江西漕船、漕粮、运道等信息,记载了清代江西旗丁历时11个多月、往返8千余里漕粮运输的经过.基于两个文献,文章探讨了清代江西的漕船、省城水次兑仓和运丁行程等问题,揭示了清代漕运制度在江西有运卫所的运作,拓宽了我们对清代江西、湖广漕运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清代经学繁盛,对整个清代的政治、文化、学术、思想发生了重大的影响。近代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及钱穆同名作,按照近代人的观点,对包括经学在内的清代学术作了初步总结。新中国成立后,以马克思主义作指导,科学地总结这份文化遗产的工作,尚属空白。吴雁南教授数年前即已着手编写《清代经学史纲》,并作为历史系研究生、本科生选修课教材,多次使用,现又邀请何正清、罗永奎、陈奇、张恒平、陈茂昌、高申鹏等同志对该书作进一步修改,公开出版。全书计20万字,分五篇。第一篇《绪论》,介绍经学演变概略、清代经学的特点、研究清代经学的方法。第二、三、四篇分清代前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依次介绍清代理学、汉学和今文经学。关于清代理学,作者没有  相似文献   

9.
杨慎以考据之法治《选》,对开启清代实证性的《文选》学起到导夫先路的作用,厥功甚伟。其著述中涉及对《文选》典故的考辨、地理的考订、正文的校勘、语词的训诂等诸多方面,并对李善注、五臣注进行了补充、纠谬等工作,对五臣注的态度还相当通达科学。另外,他还议及了《文选》学史上的一些重要课题,有的识见对今天的《文选》研究者仍有启发意义。杨慎治《选》取得了重大成就,应引起当今《文选》学者注意。  相似文献   

10.
清代秦蕙田历经三十八年,完成了一部洋洋数百万言的礼学巨著--《五礼通考》。其编撰有资料丰厚、工作扎实、集思广益三个思著特点。《五礼通考》在资料江集、体系建立、具体论证等方面都能博采众长,其成就远远超过了前人的礼学成果,确实可称为中国古代礼学的集大成著作。  相似文献   

11.
《红楼梦》中的荣国府日常饮食制度是两餐制,即一天吃两顿饭。这和当时中国大多数人,主要是汉族的一日三餐在建制上是迥异的。从餐饮制度上看,《红楼梦》中的荣国府,反映的是满洲贵族的真实日常生活,也是清代宫廷风习的微观表现形式。两餐制从文化建构上说,是具有强烈的身份认同意识的满人日常生活的行为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2.
方以智《通雅》对清代学风产生了切实的影响,方氏的《通雅》在清代被禁是因方氏有反清复明的主张及行为,而不是因《通雅》本身。  相似文献   

13.
清代是中国古代商业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从龙胜集出土的《公平交易碑》来看,尽管清代农村集市贸易中存在诸多问题,但清代已经确立了以“牙人牙行”制度为核心的农村集市商业组织制度文化,通过乡规民约,提升了商人伦理道德文化。正是这种自上而下的政府管控及自下而上的乡规民约的强化,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农村集市贸易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因此,在继承前代商业文化的前提下,清代的农村集市商业文化有了较大的提升,这种提升进而促进了清代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仲振奎的《红楼梦传奇》是清代第一部敷演《红楼梦》的戏曲作品,在红楼梦戏曲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但其对袭人、王熙凤人物形象的歪曲塑造,对《红楼梦》思想内涵的庸俗理解,造成了对《红楼梦》的误读,分析其原因,一方面是外在的改编困境,另一方面是作者思想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5.
清代乾隆皇帝亲自主持编纂的《四库全书》卷帙浩繁,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部丛书,收录了从先秦到乾隆前期的许多重要古籍,几乎涵盖了中国所有的学术领域,但是却对当时已风行百年的《聊斋志异》“黜而不载”,究其原因,有人从政治思想角度来分析,有人从文学角度来分析,但都不为全面。本文试图从清代的文化政策、纪昀的个人原因以及编纂《四库全书》目的和采书标准三个方面来全面分析一下《四库全书》不收《聊斋志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李沂昆  杨桓 《科技资讯》2012,(25):236-236,238
海山仙馆是清代潘仕成建造的一代名园,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潘仕成是晚清享誉朝野的官商巨富,他出版的《海山仙馆丛书》是清代广东私刻丛书的重要代表作,在我国刻版印刷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本文在梳理潘仕成生平与《海山仙馆丛书》书目、版本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海山仙馆丛书》的特色和价值,期待为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通过不同版本《明史》历志在历法沿革、术文和算表等内容上的差异,本文重新梳理了其编修方式及体例变更。在纂修特点方面,《明史》历志采用了不同的方式来处理大统历法和回回历法,不但强调保存传统历学,以防其绝传,又兼收并蓄,突出外来历学之精神。此外,清初纂修历志的动机和态度,与明末万历修国史时已大不相同,这对调整大统历法的编修方式产生了一定影响。而明清之际对西学认识的转变,也影响了其中回回历法的编修。  相似文献   

18.
王飞 《皖西学院学报》2012,28(3):124-126
从清代目录学发展的整体状况和姚鼐个人的家学渊源、师承关系等几个方面分析《四库全书总目》对《惜抱轩书录》采弃的原因,旨在说明《惜抱轩书录》的学术价值和清代皖籍目录学家对目录学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对于《明史》的探究,近百余年来硕果颇丰。贯穿整本书的指导理念和历史价值观、史馆大臣的史学思想以及特定人物在史书编纂当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等皆有著述。而《明史》作为二十四史当中的最后一部巨著,纂修历时95年之久,是正史中编修时间最长的一部。本文在肯定其史学价值的同时,旨在多方面探究其难产症结,分析当中蕴含的历史问题。  相似文献   

20.
清代吴敬梓著的《儒林外史》是一部讽刺巨著。其书在清代已有几种版本,声誉渐高。“五四”以后,由汪原放校点,亚东书局排印出版。汪原放请胡适作序,胡适当时正对小说考证有浓厚兴趣,就写了《吴敬梓传》代序,书乃大行于世。陈独秀、钱玄同都写文章推荐。如胡适说:“我们安徽的第一个大文豪,不是方苞,不是刘大,也不是姚鼐,是全椒的吴敬梓。”这是1920年的事。到1923年,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出版,对这部书也给予高度评价,如“于是说部中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是后亦鲜有以公心讽世之书如《儒林外史》者”。鲁迅在《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