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雏鸡和火鸡的一种败血性传染病。1流行特点性传染病产蛋率下降,种蛋受精率、孵化率下降,本病主要侵害雏鸡和火鸡,2~3周龄雏鸡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病鸡和带菌鸡是主要传染源,经卯垂直传播,也可经消化道、呼吸道感染。2临床症状2.1雏鸡白痢  相似文献   

2.
雏鸡白痢的预防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鸡和火鸡传染病。雏鸡以白色下痢和急性败血症死亡为特征,发病率高,并引起大批死亡;成鸡多为慢性经过或隐性感染,常无明显症状,但可成为长期带菌鸡,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相似文献   

3.
<正> 80年代中期以前,鸡沙门氏菌病在我国曾得到了较好地控制,但近年来危害比较严重,成为困扰我国养鸡业的主要疾病之一。 鸡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菌属的某些致病性沙门氏菌引起的鸡的细菌性传染病,一般分鸡白痢、鸡伤寒、副伤寒三种病型,各种年龄的鸡均易感。其中鸡白痢和副伤寒雏鸡多发,成年鸡带菌;而鸡伤寒成年鸡多发。从发病情况和危害性  相似文献   

4.
雏鸡经口感染鸡伤寒———白痢沙门氏菌,测定口服抗生素对雏鸡盲肠内定植量和pH值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限生雏鸡和普通雏鸡组,链霉素处理鸡和未处理鸡相比,前者的盲肠中鸡伤寒———白痢沙门氏菌的定植量高于后者;前者盲肠内容物pH值高于后者;庆大霉素处理鸡与未处理鸡相比,前者盲肠中鸡伤寒———白痢沙门氏菌的定植量和盲肠内容物pH值均高于后者,但是用庆大霉素处理要比用链霉素处理的影响程度小。普通雏鸡与限生雏鸡相比,口服抗生素能使限生鸡盲肠中鸡伤寒———白痢沙门氏菌的定植量多于普通雏鸡的定植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20日龄雏鸡出现有关节肿胀、拉白色稀粪和少量死亡等症状的疾病病因,为鸡场的疾病诊断和防治提供建议和有效措施。[方法]采集病鸡样品并进行了细菌学检验。通过细菌分离、PCR、生化试验和回鸡试验鉴定出5株鸡白痢沙门氏菌。[结果]用分离株感染SPF雏鸡,能复制出与自然感染一致的病例。[结论]鸡白痢沙门氏菌是造成鸡场该次疾病的主要病原。  相似文献   

6.
鸡白痢沙门氏菌的分离与鉴定(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20日龄雏鸡出现有关节肿胀,拉白色稀粪和少量死亡等症状的疾病病因,为鸡场的疾病诊断和防治提供建议和有效措施。[方法]采集病鸡样品并进行了细菌学检验。通过细菌分离、PCR、生化试验和回鸡试验鉴定出5株鸡白痢沙门氏菌。[结果]用这些分离株感染SPF雏鸡,能复制出与自然感染一致的病例。[结论]鸡白痢沙门氏菌是造成该养殖场本次疾病的主要病原。  相似文献   

7.
<正>沙门氏菌感染可分为无运动力血清型(鸡白痢沙门氏菌和鸡沙门氏菌)和有运动力的多种副伤寒沙门氏菌,本文就这两种类型加以介绍。1鸡白痢病原与传播:鸡白痢沙门氏菌感染,通常可引起2~3周龄雏鸡和雏火鸡很高的死亡率,接近100%。成年鸡的死亡率也很高,但常无临床症状。鸡白痢的发生一度很普遍,如今多数商品鸡群中已经消灭了该病,但其他禽类(如珍珠  相似文献   

8.
鸡沙门氏菌病是由肠杆菌科、沙门氏菌属中的一种或多种细菌引起的鸡、鸭、鹅、鸽等禽类疾病。该属引起的禽病有4种,即鸡白痢、禽伤寒、副伤寒和亚利桑那菌病。鸡白痢沙门菌可引起雏鸡的白痢,鸡伤寒沙门菌引起的鸡伤寒则是危害成年鸡的一种急性或慢性败血病,副伤寒是由多种沙门菌引起,其中最为常见的是鼠伤  相似文献   

9.
鸡白痢是由鸡沙门氏菌感染引起的一种发病急、传播快、病死率高的传染病,病鸡主要表现为衰弱消瘦、白色下痢,各日龄鸡均易感,尤其是生长期雏鸡,多由垂直途径传播,对养鸡业的经济效益危害性极大。浙江省某鸡场的3周龄三黄鸡群疑似沙门氏菌感染,采集病死鸡肝、脾组织进行鸡沙门氏菌诊断。结果表明:从30只病料中分离得到11株沙门氏菌,分离率为36.67%,进一步进行血清分型鉴定和生化试验,证实菌株为鸡沙门氏菌。研究可为鸡白痢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综合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二十五、禽伤寒 禽伤寒是指由肠杆菌科沙门氏菌属中的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禽类疫病,称为禽伤寒,主要发生于鸡,也可感染火鸡、鸭、珠鸡、鹌鹑、孔雀、雉鸡等鸟类,但鹅、鸽不易感。成年鸡易感,但6月龄以下的鸡更易感染,一般呈散发性。  相似文献   

11.
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鸡的传染病。雏鸡通常表现为急性全身性感染,病雏鸡以精神倦怠、自痢为特征;成鸡则表现为局部和慢性感染或隐性感染。  相似文献   

12.
经对发病雏鸡进行临床表现及剖检变化的检查和实验室检查,血清学检查,确诊为鸡马立克氏病和鸡白痢沙门氏菌病混合感染,提出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3.
周伟 《农技服务》2014,(2):110-110
<正>由白痢沙门氏菌引起雏鸡和雏火鸡的一种以肠炎和白灰色下痢为主要特征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一、症状本病在雏鸡和成年鸡中所表现的症状和病程有显著不同。雏鸡和雏火鸡的症状相似,潜伏期4~5d,出壳后感染的雏鸡,多在孵出后几天就见明显症状。发病后鸡,呈最急性的,不显示任何症状而死亡。急性型则出现精神不振、绒毛松乱、两翼下垂、缩颈低头、昏睡、不愿走动,挤在一起,食欲减少或停食。腹泻,呈糊状,污染肛门和周围绒毛而影响排便,最后因呼吸困  相似文献   

14.
用EM防治雏鸡白痢,主要是促进雏鸡肠道正常菌群的形成,抑制鸡白痢沙门氏菌的生长,以及通过EM中放线菌群所产生的对敏感微生物有选择性的抗生素对鸡白痢沙门氏菌的杀灭作用,从而达到防治雏鸡白痢的目的。本试验通过对雏鸡进行EM饮水和饲喂EM发酵饲料,有效地防治了雏鸡白痢。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白银市白银区某村雏鸡群中发生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从流行病学、临诊表现、剖检变化、血清学和细菌学检查以及实验动物感染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诊断。结果表明,该村雏鸡所发生的疾病系传染性法氏囊病并发鸡白痢沙门氏菌感染所致。  相似文献   

16.
【目的】鉴定感染鸡白痢沙门氏菌后雏鸡脾脏差异表达的miRNA,为阐明miRNA在鸡白痢沙门氏菌感染中的调控机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集感染和未感染鸡白痢沙门氏菌的SPF雏鸡脾脏,提取脾脏RNA,构建6个miRNA文库;利用Illumina Hiseq 2500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差异表达miRNA,通过TargetScan和miRanda算法预测差异表达miRNA的靶基因,并进行GO功能富集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利用RT-qPCR方法验证测序结果。【结果】鉴定到29个差异表达miRNAs,其中15个显著上调、14个显著下调。GO分析表明:脂多糖介导的信号通路正调控以及NIK/NF-κB介导的信号通路负调控等免疫相关生物学过程显著富集;KEGG分析显示:差异表达的miRNA主要参与溶酶体和内吞作用等免疫相关通路。高通量测序结果与RT-qPCR结果一致。【结论】成功鉴定到鸡白痢沙门氏菌感染雏鸡脾脏miRNA表达谱,获得29个鸡白痢沙门氏菌感染潜在相关miRNAs。  相似文献   

17.
禽沙门氏菌病的流行特点及防控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禽沙门氏菌病是由肠杆菌科沙门氏菌属中的一种或多种沙门氏菌引起的禽类疾病的总称。沙门氏菌有2000多个血清型,它们广泛存在于人和多种动物的肠道内。在自然界中,家禽是最主要的贮存宿主。该菌根据细菌抗原结构的不同可分为三类:鸡白痢、禽伤寒和禽副伤寒。鸡白痢和禽伤寒沙门氏菌有宿主特异性,主要引起鸡和火鸡发病,而禽副伤寒沙门氏菌则能广泛感染多种动物和人。  相似文献   

18.
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鸡和火鸡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本病主要侵害雏鸡,一般5~6日龄开姑发病,10~14日龄时死亡达到高峰,临床上以拉白痢为明显特征:成年鸡呈慢性或隐性感染,表现为产蛋率和孵化率下降,死亡率低.目前没有理想菌苗预防、药物治疗以抗生素类、磺胺类等药有效果,但易形成耐药性,中草药对鸡白痢有很好的疗效,又不易形成耐药性,现介绍几个近年来中草药防治鸡白痢的方剂。  相似文献   

19.
用EM防治雏鸡白痢,主要是促进雏鸡肠道正常菌群的形成,抑制鸡白痢沙门氏菌的生长,以及通过EM中放线菌如所产生的对敏感微生物有选择性的抗生素对白痢沙门氏菌的杀灭作用,从而达到防治雏鸡白痢的目的。本试验通过对争论鸡进行EM饮水和饲喂EM发酵饲料,有产地防治了雏鸡白痢。  相似文献   

20.
王浩 《饲料博览》2014,(6):57-57
<正>鸡白痢沙门氏菌病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可感染各种日龄、不同品种的鸡,其临床症状表现不尽相同,病鸡和带菌鸡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可经蛋垂直传播,也可通过接触水平传染,消化道感染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方式。本病造成鸡的成活率、产蛋率、种蛋受精率和雏鸡生产性能显著下降,并导致后代死淘率和永久带菌者大量增加,给养殖户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1病原鸡白痢沙门氏菌为肠杆菌科沙门氏菌属,革兰氏阴性、兼性厌氧无芽孢菌,不耐热,但对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