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药益髓汤对恶性血液病化疗后骨髓造血功能恢复的的影响。方法:取经确诊的急性白血病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采用统一的化疗方案,化疗后进入骨髓抑制期均采用统一的西医支持疗法。治疗组同时加用扶正培本法为主的中药益髓汤,观察两组骨髓造血功能的恢复情况,以及感染率、出血率。结果:治疗组骨髓造血功能恢复的时间短于对照组,感染率及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益髓汤对恶性血液病化疗后骨髓造血恢复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相对低危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共纳入病例4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相同的西医标准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辨证分型治疗,2组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2组疗效、理化检查结果、中医证候积分及造血恢复情况。结果完成研究49例,其中实验组25例,对照组24例。疗效、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治疗组有效率及中医证候积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且治疗组中邪实证患者联合中药治疗者获益更明显。治疗前后外周血象变化:2组患者治疗后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分别与本组治疗前相比均显著升高(P 0. 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 0. 05)。治疗过程中血制品输注情况:治疗组患者红细胞、血小板输注明显少于对照组(P 0. 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能有效改善相对低危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和造血功能,且能减少治疗过程中血制品的输注。  相似文献   

3.
李敬华  王宏昌  吕小红  张荣华 《陕西中医》2011,32(11):1497-1498
目的:观察补益气血类中药结合西药治疗乳腺癌术后化疗的骨髓抑制现象。方法:将105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5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口服益血汤(黄芪、党参、当归、补骨脂、鸡血藤、淫羊藿等),同时服用利血生。对照组单纯口服利血生。观察两组患者血中的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提升白细胞、血小板含量优于对照组,血红蛋白含量两组无显著意义。结论:益血汤与西医疗法结合对于化疗后引起的骨髓抑制有预防作用,能保证化疗的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温肾益髓法治疗肾阳虚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方法:选择符合要求38例的病例随机分成中药组19例,及安雄组19例,在规定疗程中观察中医证候改变情况,测定治疗前后外周血常规、骨髓干/祖髓细胞相关抗原表达的变化,观察两组的疗效、造血及骨髓细胞调控功能、不良反应。结果:中药组总有效率89.5%,安雄组总有效率73.7%,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中药组的中医证候有效率(94.7%)明显优于安雄组(P0.05);中药组治疗前后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含量增高及血小板上升有显著差异(P0.05),且血小板上升优于安雄组(P0.05);中药组治疗前后骨髓中CD34,值明显降低(P0.05);中药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温肾益髓中药可以明显改善肾阳虚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可以提高患者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含量及血小板数量;可以降低患者骨髓中造血干/祖细胞抗原CD34值明显降低,温肾益髓法治疗肾阳虚MDS患者不但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且可能对该疾病进展有良好的干预,还是一种安全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健脾补肾益髓法减轻肺癌化疗引起骨髓抑制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晚期肺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接受单纯化疗;治疗组30例,在化疗的基础上,每日给予龟板固本汤口服,与化疗同步。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常规变化。结果治疗组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下降程度均比对照组显著减轻(P〈O.05)。结论健脾补肾益髓法能改善肺癌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减轻化疗副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药序贯治疗联合DA化疗方案治疗成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减毒增效效果。方法将60例成人AML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0例行DA化疗方案;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中药序贯治疗。2组均30 d为1个周期,2个周期后比较2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结果治疗组食欲减退、呕吐及肝功能异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反应程度较对照组轻(P 0. 05)。化疗过程中治疗组出血、感染及骨髓抑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化疗后2组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Hb)及血小板计数(PLT)均较本组化疗前降低(P 0. 05),化疗后治疗组WBC、Hb及PLT水平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组骨髓抑制时间较对照组短(P 0. 05),WBC减少持续时间及粒细胞减少持续时间短,机采血小板量及升白药、悬浮红细胞、红细胞输入量少,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中药序贯治疗联合DA化疗方案治疗成人AML能提高近期疗效,减轻化疗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恶性肿瘤化疗骨髓抑制的治疗效果。方法:从2014年3月到2016年3月收治于我院接受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中随机选取74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化疗所致骨髓抑制,根据骨髓抑制的治疗方案分成仅采用西药治疗的对照组(37例)与在西药基础上加入自拟方升白散治疗的观察组(37例)。经各自方案治疗1周后观察两组血小板、白细胞、血红蛋白等临床相关指标并比较,并在下次化疗时对两组患者化疗后的骨髓抑制情况进行对比。结果: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观察组,再次化疗后III、IV度骨髓抑制发生率为5.41%(2/37),仅采用西药治疗的对照组III、IV度骨髓抑制发生率为16.22%(6/37),且观察组治疗后血小板、白细胞以及血红蛋白等临床相关指标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上述各指标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入健脾益肾、填精补髓的中药进行中西医联合治疗,能够有效强化骨髓抑制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益血生胶囊治疗恶性血液病化疗后骨髓抑制的疗效。方法:将72个纳入研究的病例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37例,观察组35例,对照组根据基础病选择统一的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加用益血生胶囊,观察治疗后证候疗效、白细胞(WBC)、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GB)的改善情况及患者出血及感染的情况;观察患者免疫功能的改善情况,对NK细胞、CD3、CD4、CD4/CD8、CD8数值水平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的症状均改善,但观察组疗效更佳;患者WBC、PLT、HGB及NK细胞、CD3、CD4、CD4/CD8、CD8的数值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血及感染的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益血生胶囊能对抗恶性血液病化疗后的骨髓抑制反应,提高机体免疫力,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自拟扶正三升汤治疗恶性肿瘤化疗中后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我科住院的恶性肿瘤常规化疗后出现白细胞减少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予自拟扶正三升汤治疗;对照组予利血生治疗。结果:化疗后d7,两组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均有不同程度降低,观察组的白细胞和血小板相对对照组降低程度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d14,观察组的白细胞、血红蛋白以及血小板情况也都较对照组降低幅度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扶正三升汤具有益气生髓补血的作用,可改善骨髓造血功能,对治疗由于恶性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造成的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减少症有效、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观察补肾益髓中药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造血调控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补肾中药的调节机制。方法 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补肾益髓法治疗组90例,西药对照组30例;另取志愿献髓者骨髓10例作为正常健康人对照组。通过RT-PCR法观察其骨髓造血细胞调控因子干细胞因子(SCF)、白细胞介素3(IL-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mRNA的半定量表达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SCF、IL-3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健康人组(P〈0.01),治疗后升高(P〈0.05),治疗组高于对照组;治疗前TNF-α、IFN-γ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组(P〈0.01),治疗后降低(治疗组P〈0.01,对照组P〈0.05),治疗组低于对照组(TNF-α P〈0.01,IFN—γ P〈0.05)。结论 补肾益髓法中药可调节紊乱的免疫状态,增强正调控因子的作用,解除过高的负调控因子对造血细胞的过度抑制而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扶正消癥生髓汤联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上皮性卵巢癌(EOC)化疗后骨髓抑制及外周血象的影响。方法将86例EOC患者按照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TP方案化疗联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扶正消癥生髓汤,3周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观察2组骨髓抑制程度、外周血象(白细胞、血小板、中性粒细胞、血红蛋白)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组骨髓抑制率为44.2%(19/43),对照组为74.4%(32/43),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2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均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P均0.05),血红蛋白水平均呈降低趋势(P均0.05),但观察组治疗1个疗程、2个疗程、3个疗程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期间恶心呕吐、腹泻、肝损伤、肾毒性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扶正消癥生髓汤联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能够降低EOC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发生率,改善患者化疗后血细胞下降程度,促进骨髓造血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2.
刘希赞  王茂生  杨淑莲 《河北中医》2013,(11):1623-1625
目的:观察参芪仙补汤联合西药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贫血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予参芪仙补汤联合西药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单纯西药治疗。2组均3个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判定疗效,并观察外周血象、中医证候积分、T淋巴细胞亚群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7%,对照组为5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Hgb)及血小板计数(PLT)均不同程度升高(P<0.05),对照组治疗后仅Hgb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WBC、Hgb及PLT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下降( P<0.05),治疗组下降优于对照组( P<0.05)。治疗组治疗后CD4、CD4/CD8均上升(P<0.05),CD8数值下降(P<0.05);2组治疗后CD4、CD4/CD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仙补汤联合西药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贫血疗效确切,机制可能与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促进骨髓造血,改善骨髓无效造血有关。  相似文献   

13.
单靖  鲁平 《光明中医》2003,18(6):41-42
目的 :探讨中药乳康宁方治疗乳癌化疗骨髓抑制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前瞻性对比研究 ,将 86例乳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同一方案化疗 ,治疗组于化疗前 1天服乳康宁方 ,连服 1 5天 ,对照组服升白细胞西药 ,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 :治疗组骨髓抑制较对照组骨髓抑制程度明显减轻 (P <0 0 5 ) ,而且改善全身情况亦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乳康宁方能明显减轻乳癌化疗骨髓抑制程度 ,具有刺激骨髓细胞增生 ,促进骨髓造血功能恢复和重建的作用 ,并能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扶正护膜汤联合西药对Ⅲ期结直肠癌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方案(XELOX)化疗后骨髓抑制的干预作用。方法:将70例Ⅲ期结直肠癌行XELOX方案化疗1周期结束后出现骨髓抑制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最终2组各完成33例。2组均接受XELOX方案化疗6个周期并在化疗第1个周期结束后出现骨髓抑制情况时给予干预措施,对照组予常规西医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扶正护膜汤中药口服,2组均干预至6周期化疗结束。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化疗第1、6周期结束后骨髓抑制情况,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化疗第6周期结束后Ⅲ、Ⅳ度骨髓抑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化疗第6周期结束后白细胞水平明显高于化疗第1周期结束后(P0.05),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水平均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组化疗第6周期结束后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化疗第1周期结束后(P0.05),且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对照组化疗第6周期结束后中医证候积分明显高于化疗第1周期结束后(P0.05)。2组治疗期间发生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予对症治疗后均改善。结论:在常规西药基础上加用扶正护膜汤干预Ⅲ期结直肠癌XELOX化疗所致骨髓抑制可以改善患者骨髓造血功能和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健脾生髓方联合西药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恶性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健脾生髓方治疗,比较2组综合疗效与白细胞数量,并记录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 8%,对照组为62. 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白细胞计数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健脾生髓方治疗化疗后外周血白细胞减少症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益髓健脾汤对结直肠癌患者化疗期间毒副作用的影响。方法:108例需要化疗的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标准方案化疗,并对化疗副反应进行对症治疗,治疗组加用益髓健脾汤口服。在整个化疗过程中监测患者血常规及消化道反应情况,并做组间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化疗过程中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下降情况以及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情况均较对照组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结直肠癌患者在化疗的同时配合服用中药益髓健脾汤,可以显著减轻化疗所致的骨髓抑制及消化道症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以雄黄为主配合扶正祛邪中药治疗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的临床疗效及主要不良反应。方法将60例MDS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予雄黄1 g,日2次口服,服药3周,停1周,同时根据中医辨证分型服用扶正祛邪中药,对照组30例予小剂量CAG方案化疗。2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象变化、骨髓中原始细胞及病态造血比率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3.3%,对照组有效率73.3%,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Hgb)及血小板计数(PLT)均升高(P<0.05),但2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骨髓粒、红、巨系病态造血及原始细胞比率均降低(P<0.05),但2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雄黄为主配合扶正祛邪中药治疗中高危MDS有较好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8.
补血四君汤防治化疗所致骨髓抑制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补血四君汤防治化疗所致骨髓抑制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2组均根据不同的病理类型而采取相应化疗方案治疗,治疗组化疗的同时服用补血四君汤至化疗结束,对照组单纯使用化疗。化疗后比较2组患者骨髓抑制发生率及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的变化。结果治疗组骨髓抑制发生率及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数量下降程度均小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补血四君汤能减轻化疗所致的骨髓抑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加味龟鹿二仙汤及时辰用药方案在防治乳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方面的作用。方法:共纳入乳腺癌术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3组,其中西药对照组36例(化疗后予利血生、鲨肝醇、V itB4服用);中药(加味龟鹿二仙汤)不拘时口服组43例;中药时辰用药组(加味龟鹿二仙汤组酉时服用)41例。结果:经统计学分析,中药不拘时口服组与时辰用药组在减轻乳腺癌化疗后血液学毒性方面(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减少方面)均优于西药对照组(P=0.000),而在白细胞数减少方面,中药时辰用药组尚优于中药不拘时服用组(P=0.035)。此外,中药组相比于西药对照组,可以明显减少集落细胞刺激因子粒生素的使用量(P<0.01)。结论:补肾中药加味龟鹿二仙汤能明显改善乳腺癌患者化疗后骨髓造血功能,尤以按时辰用药(酉时服用)效果为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生血方穴位贴敷联合化疗对脾肾两虚型晚期胃癌患者骨髓抑制的影响。方法将68例脾肾两虚型晚期胃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34例予生血方穴位贴敷联合化疗治疗;对照组34例予利可君片联合化疗治疗。2组化疗疗程均21 d,其余治疗疗程均15 d。比较2组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及血红蛋白(Hb)分级变化;比较2组治疗前后Karnofsky(KPS)评分变化;比较2组骨髓抑制发生率及骨髓抑制发生时间。结果 2组数据经Ridit分析,治疗组治疗后WBC、PLT及Hb分级均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组治疗后KPS评分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 0. 05),且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 0. 05)。治疗组骨髓抑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组骨髓抑制发生时间晚于对照组(P0. 05)。结论生血方穴位贴敷联合化疗对脾肾两虚型晚期胃癌化疗后骨髓抑制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